第188章
十点整,李伯渊才在两位夫人的搀扶下走了出来,察觉到客厅里的暗流涌动,他心头沉了沉。那双浑浊却挡不住睿智的眼睛在所有人身上转了一圈,之后才温声道,“都过来吧!”
大家彼此对视一眼,纷纷起身到了大厅里。
除了李天琦外,第三代的晚辈都按照排行顺序依次坐好,二代的长辈们坐在对面,就连李伯渊的两位夫人也跟着落座。
扶着他的人变成了李天琦。
看到站在李伯渊身边那个气质沉稳的年轻人,他们心中略过万千滋味,愤怒,憎恨,嫉妒,不满,羡慕……
唯独李敏英的妻子郭秀莹,温柔的看着自家儿子,心中满是骄傲。
家庭会议还没开始,大家心里就已经五味杂陈,血缘亲人为了利益闹起来,在他们这样的家庭里根本不算什么,不争不抢的才是傻子。
相比于利益,亲情都得靠后站。
“今天把大家召集过来,是因为我有一件事要宣布。”
李伯渊的语气不疾不徐,听不出丝毫情绪,但其中的坚定是所有人都能感觉到的。
“我想你们也能猜出是什么事,我年纪大了,这两年身体也不好,早在几年前我就想着退下来,但你们总是不能让我省心。”
“集团继承人这件事,我已经考虑了好几年。”
【第447章
回清平】
李伯渊的目光在所有人身上都看了一遍,直让他们忍不住挺直腰板,心也跟着提起来。
之后他不偏不倚的点出了每个儿子的性格,甚至还预测了公司到了他们手中后可能的发展情况。
言辞犀利到每个人听完他对自己的点评都低下了头。
不能说面面俱到吧,但肯定是一针见血,李伯渊不愧是在商场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的老将,对四个儿子的性格了如指掌。
这些话都说完后,李伯渊浑身气势一变,与平时长辈的那种慈祥和蔼不同,他的目光威严摄人。
这一刻不论私情,他就是李氏集团的掌舵人,是站在集团发展方向上考虑的,绝无半点私心。
“考虑到这几年的经济形势以及集团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我决定把李氏集团正式交给天琦。”
之后李伯渊开始细数这些年李天琦在公司的成就。
他从十八岁开始介入公司业务,二十一岁就凭借自身能力成了北美洲的首席执行官,之后更是大力拓展公司海外业务,在他的努力下北美市场扩展到60%,这是他的父亲和叔叔们都没做到的。
而且李天琦很有创新精神,他高价从各个公司挖来了研究人员,大力发展新能源业务,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对新能源产品的开拓,然后将其运用到了多个领域。
只凭这一项研发,他就成功带领公司更进一步,每年的营业额都在飞速上涨。
未来十年内,李氏集团都将是新能源领域的带头人。
这样的能力,在李家二代和三代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李天琦这人有能力有魄力有创新力,为了李家未来的发展,他绝对是最合格的接班人。
李伯渊说了一大堆,都是为了让李天琦继承李氏集团做铺垫的,最后这段夸奖的话,除了表达了爷爷对孙子优秀的肯定,更是一个集团新旧掌舵人身份的交接。
直到他说完,大厅里都静悄悄的,他的每一句话,都让所有人心中沉甸甸的。
“这件事我已经决定了,今天召开家庭会议不是要征求你们的意见,董事会方面我会打招呼,等公司这边做好了安排,就正式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这件事。”
李伯渊那有如实质的目光再次在所有人身上划过,见他们都垂眸不语,他也不再等候,直接起身回了书房。
李氏集团是他一手创立起来的,这世上除了他,任何人都没有为他定下继承人的资格。
同样的,他的决定也没有一个人可以站出来反驳。
李伯渊刚一转身,李家众人的表情连掩藏都掩藏不住了,他们或欣喜,或愤怒,或黯然。
大房的李天伟和李天仁都很高兴,他们大哥成了集团董事长,那两人以后就可以选择自己想做的事了。
就算一辈子什么都不干,也会有花不完的钱,不操心还有钱花,简直是天大的美事。
而其他几房的小辈,除了二房的李天俊外,其他人都没多大感觉,反正即使不是大哥也不会是他们,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清楚的,几人也从没肖想过那个位置。
像他们这样的李家子弟,从出生起就拥有李氏集团的股份,等于拥有一辈子花用不完的钱,住不完的房产。
等到了一定年龄,就可以到李氏集团任职。
当然,如果能力实在平庸,集团不会裁了你,但也不会给你过高的职位,这是李氏一直以来的传统,也是李伯渊定下的规矩。
李氏集团从来不是任人唯亲的地方,如果你有能力,集团欢迎你,可要是没有,那就到适合你的位置待着。
继承人宣布完了,暗潮涌动也正式开始。
与此同时,李天琦的印堂处缓缓凝聚了一团黑气。
――――
而卫绵这时却回了清平。
不是她不负责任,只因她用天眼看过了,李天琦这一劫要在两个月后,她总不能一直在港城等着。
何况辛晓彤发来消息,算命馆的预约已经有四五个了,她总要回来处理一下。
隔天卫绵就到了清平,没用任何人接,她又开着之前放在停车场的小mini回了家。
而郑浩在听说卫绵回来后,第一时间跑到碧水园林,见到她就开始聒噪。
“师叔你跑到港城干嘛去了,还不让我和大哥跟着,你不知道这段时间刘部长都找你好几次了,你都不在。”
卫绵把后备箱打开,露出了个大大的行李箱。
其实她去港城时只拎了个非常小的箱子,可是在那边买的东西太多,一来二去不得不换成了个大的。
郑浩见状,赶忙屁颠屁颠的上前,一边喋喋不休一边把行李箱拎出来。
“师叔你下次要去哪就带着我呗,不说别的,拎个箱子开个车还是没问题的,要不你看我天天在家也没什么事,来找我的都是些小事,我都懒得给看。”
卫绵白他一眼,“我走之前留给你的功课都做完了?”
郑浩浑身一僵,刚刚还叭叭个没完的嘴立即闭紧了,那对眼珠子在眼眶里胡乱转,肩膀更是使劲儿缩,看得出来他在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
然而就他们两人站在院子里,郑浩再怎么降低都没用。
卫绵轻哼一声,“就你现在这弱鸡一样的实力,带你出去干嘛?拖后腿吗?还是丢人现眼?”
郑浩不说话了,灰溜溜跟在师叔身后听训。
卫绵到家后先洗了个澡,等她重新换了身宽松舒适的袍子下楼,就发现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刚才还蔫哒哒的郑浩已经满血复活了,这会儿正端着一盆葡萄狂炫。
两条粗黑的眉毛上蹿下跳,也不知道叽叽咕咕说了什么,逗得牛静怡哈哈大笑。
见到卫绵下楼来,他立即一脸谄媚的招呼。
“师叔快来呀,后院的葡萄都熟了,我特地给您老摘了一盆,还用冰水镇了一下,保管吃了以后暑热全消,那句广告词怎么说来着,冰冰凉透心凉~”
卫绵想翻白眼,“我不需要葡萄,因为看到你心已经够凉的了。”
郑浩一噎。
卫绵在他对面的沙发上坐下,伸出细白的手指揪了一颗葡萄塞嘴里。
嗯,甜中带酸,正是她喜欢的口味。
于是没忍住又摘了一颗,她轻掀眼皮,“刘部长找我干嘛?”
“那个飞僵有消息了!”
【第448章
飞僵后续】
卫绵立即来了兴趣,“怎么回事?”
“具体的不知道,我问了刘部长根本不说,只说这件事要和你当面详谈,师叔你现在回来了是不是可以找他了。”
郑浩眼巴巴看着卫绵。
他对那飞僵的事挺感兴趣的,甚至为了它还翻找了祖上传下来的古籍,然而一无所获。
郑浩好歹是出自天师世家,也认识很多跟自己差不多身份的人,都是来自各大世家,但他打听了一圈,居然毫无头绪。
至于想通过这块地的前主人去了解就更不可能了,他托人在土地部门查了,这块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是属于张家的。
张家是泥腿子出身,往上数三代都是贫农,至于这家人为什么能拥有这块土地,也只能说是张家上一代当家人有眼光。
张家的老爷子叫张大胖,在那个困难的年代这是对孩子最大的期盼了,因为一直比较穷,又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家里都要揭不开锅了,张大胖就从了军。
从军后的张大胖很是拼命,凭借其聪明的头脑以及不怕死的精神,很快在部队混出名堂,一路升到了营级。
后来负伤退伍,靠着退伍费在这地方安了家。
当时这块地并不属于村里,因为张大胖瘸了一条腿,他不喜欢别人看他的眼神,就找了这么个偏僻的地方盖房子,娶妻生子。
后来改革开放,张大胖又搞起了养殖,有了些存款后就把这片都买下来,当时谁也没想到清平会发展的那么快,这地方更是面临拆迁。
但老的再有眼光,家里有个败家子都没办法留住家业。
张大胖就一个儿子,早把这孩子惯坏了,眼高手低半点苦都吃不了,后来又沾上了赌。
家里的大半家产都被这小子输光了,张大胖气得拖着瘸腿追着他打,不小心被冲出来的卡车撞到,没多久就去了。
这下子没了能压住的人,那小子变本加厉,赶上当时清平政府对这块地有规划,就直接把地换成了钱,彻底放飞自我了。
这块地就算从个人到了公家手中,几年后和旁边的一起重新划分再次进行拍卖,才到了成广源那。
也就是说张家其实也不是这块地的原始主人,原本住在这附近的人老的老,死的死,年轻的也都搬走了,想要调查很多年前的事并不那么容易。
但郑浩查不到不代表刘光义不能,好歹特殊部门也算体制内的,虽然不被世人所知,但想要查些东西总是比普通人方便很多。
卫绵曾经想着找个那附近的鬼魂打听一下,没准就有死了很多年的知道些事,可惜一个都没找到。
想到黑棺外刻画的阵法和符咒,还有飞僵母子在火中相拥的情形,她葡萄也不想吃了。
“你给刘部长打电话,问他在哪,有空就见一面。”
“好!”
郑浩领命,屁颠颠给刘光义打了过去。
对方一听说卫绵回来了,立即表示一会儿就过来。
大约一个小时后,人就到了。
简单寒暄几句,刘光义直接切入正题,他从带来的文件袋里拿出了一沓资料。
“这块地上一任主人是张家,但张家也是在八零年才买下的,在此之前的二十年里是无主的。”
刘光义抽出其中的一张递给卫绵,“我从内部要了些之前的资料,发现其中有户人家很值得怀疑,就是这家――”
卫绵接过那张薄薄的纸,一目十行把内容浏览了一遍。
刘光义说的这户人家姓白,是建国前有名的大地主,但最厉害的并不是这个地主身份。
据说白地主只是白家的旁支,嫡支一直生活在京城,是出了名的富户。
刘光义要查这件事,当然少不了要调查康熙年间有名的富商,既然有了目标,他专门查了白姓相关的人家。
因为时间久远,要查阅很多资料,还要在道门内部的史料文献上寻找蛛丝马迹。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被刘光义查到了些东西,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来自一个已经没落的风水师家族――丛家。
他查完后发现,其实白家很有点意思。
刘光义不止查了康熙年间的白家,甚至还往前查了查,虽然可供研究的正史不多,但从一些野史的只言片语能大致推测出来。
白家是一户传承了很多年的人家,按照目前他查询到的资料,早在唐朝时期,白家就已经存在了。
那时的白家也靠行商过活,因为颇有家资,在当地小有名气。
据说白家的人非常擅长做生意,无论什么买卖,别人怎么亏损,只要白家人去做就肯定挣钱。
那时也有不少人猜测,其实白家的家底比表现出来的厚得多,只是怕扎了当权者的眼,才低调行事。
白家并不是一直在京城的,朝代更迭的那些年里,白家也出现在了不少地方,近如京城周边,远至江南水乡。
唯一不变的就是,白家一直很有钱。
因着白家的富商身份,也让人注意到了他身边的另一个家族,丛家。
据说丛家擅长风水堪舆,之前名声不显,还是因着白家的富庶才渐渐有了些名气。
世人也才知道,白家之所以富庶就是因为选了块风水宝地给祖宗,后人才得以庇佑。
这件事被宣扬开来后,找丛家帮着看风水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能到白家的程度。
多年来两家关系紧密,时间慢慢到了康熙年间。
那时丛家出了对龙凤胎,丛雨星和丛天穹。
这两个孩子从小在道法方面就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丛家的堪舆术更是被两人学得滚瓜烂熟,甚至在先人的基础上有了更深的造诣。
之后两人被送到正一派修行,十年后才再次归家。
这十年里两人着重修习了符咒、布阵、捉鬼等,回到丛家时已然超过丛家祖宗,成为丛家第一人。
两人虽然是龙凤胎,但心性却有些不同。
简单点说,就是丛雨星更善一些,而丛天穹,也不能说恶,只能说为了达成目的更不择手段些。
姐弟两人三十岁时,受白家所托,为其重新调理阴宅风水。
只因为之前的那块地方,在一次地动后出现了巨大裂痕,原本的风水宝地没了,变成了破财之局。
【第449章
一切都是报应】
那段时间白家的生意大幅度缩水,不过短短半月,就已经赔进去了半数家产,所以他们求到丛家,愿意用剩余家产的一半,请丛家出手。
如果只是重新选择一块风水宝地肯定不会出那么多钱,他们这次的诉求变了。
要求一块阴宅,能保白家未来几百年都是豪门巨富。
没错,就是巨富。
白家已经不满足,这次想成为一方豪富,更是愿意为此付出任何代价。
丛雨星用罗盘推演了白家的命数,白家原本只能小富,但因着丛家帮忙,让他成为富庶之家。
丛家的历任家主都会叮嘱白家,多做善事,靠着善事积累福运,白家必然能昌盛下去。
可这次的地动事件让白家损失惨重,想法也渐渐变了。
他们把多年前就开始珍藏的术法拿出来,让丛家帮着实施,然而丛雨星看完以后却拒绝了。
她觉得太过阴毒,伤天和,不是道门中人应该所为。
可她拒绝了白家,不代表丛天穹也会拒绝,他对一切没试过的术法都好奇,更何况这个借气运的方式。
那术法要求找一位有大气运的女子,与之成亲,让其身怀有孕,且要在胎儿成型后施术,孕期不能超过七月。
条件都满足以后在此女活着时将其放入百年以上的槐木棺中,用十八颗锁魂钉封棺,并于棺木上刻画锁魂咒和聚阴阵。
为了能凝聚阴气,稳固魂魄,阵法的作用则是能将凝聚的阴气转化为煞气注入棺中。
孕妇被活活钉入棺中,至少要七日左右才会彻底死去,死前怨气极大,更容易形成子母煞,源源不断的煞气涌过来,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浓郁,孕妇长年累月被浸润其中。
煞气压坟,压得越狠,来得财气就越多。
只这样还不够,还要挑选一个旺子孙后代的风水宝地,将其埋入地下九十九寸,周围用糯米砖牢牢封住。
保证棺内尸变,那东西也在锁魂钉和糯米砖的双重保障下出不来,哪怕将来变成僵尸,也要继续为白家发光发热。
当然,想要变成僵尸,至少千年以后了,变成了也不怕,还有什么比僵尸煞气还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