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957章

    闻言,黄忠连忙前往拜见,告知此事。

    “曹操走了?”周野惊讶问道。

    “是。”黄忠点头,面带自责:“据众人言,是昨夜和他们分开走的,只带典韦一人。”

    “臣惭愧,已加派人手四处搜寻去了。”

    “不怪你。”周野略一摆手:“四处乱成一片,兵民难分,漏两个人出去再正常不过。”

    让周野感到奇怪的是,曹操竟然会丢下中枢孤身逃亡。

    他这是要做什么?

    宁愿隐遁人间,也怕落在自已手上遭到清算么?

    这种可能性倒也不低,毕竟曹操和刘备、刘璋、土燮不能比的。

    袁绍倒后,曹操直接从他手中接过了刘协,组建‘伪朝’,是为反周联盟盟主。

    站在朝廷大义上,刘备等人还能说是分不清到底哪个是正统朝廷。

    但曹操呢?

    周野要认可自已在南阳的朝廷,就必须认定曹操在兖州的是伪朝。

    而曹操一手构造伪朝,他能分不清真假?

    说的具体点,刘备等人拿了一张圣旨,他们可以说‘我不知道这是假的’。

    曹操呢?圣旨就差是他亲笔写得了!

    就这一点,曹操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

    抛开公义上的问题,私下又有多少人想弄死曹操呢?

    别忘了,这些年曹操可没少做缺德事。

    有投靠周野的土族,到现在祖坟还没盖回去呢!

    他们不得报复?不得弄死曹操?

    曹清河的关系……如果没有这重关系,周野大权独揽,要灵活处置曹操反倒好一些。

    但有了曹清河这一层关系在,他让曹操活命,世人会怎么说?

    周野犯得着为了一个‘罪犯’,去得罪自已手底下那些功臣么?

    这一切的一切,还是得周野大度到了极致,主观性上想救下曹操。

    而更多的可能,是周野顺水推舟,直接把曹操处置了,为新朝祭旗!

    曹操必是能想到这些的,所以干脆逃了。

    “拿住了中枢也是好事,曹军主心骨已经瓦解了,许多地方可以传檄而定了。”周野似安慰的说了一句。

    黄忠轻轻点头,旋即又有所顾虑的道:“要地方大员投降不难,只怕少了曹操,他那些宗室重将和死忠之臣未必会轻易屈服。”

    “厮杀不是一将一帅说了算的,重将要效死,也得手下人答应才行。”

    说到这,周野话锋一转:“不过,曹操想要隐遁,我偏偏不能如他所愿!”

    “将曹操已隐遁的消息传于其他各州战线,让他们多派眼线,务必将其揪出来!”

    输了还想躲?

    做梦!

    “是!”

    黄忠不知道周野会如何处置曹操,但还是立即抱拳应诺。

    “再有……那些中枢官吏也不是投降了就无罪的。”

    “大王打算如何处置他们?”

    “让他们做些事吧,戴罪立功。”

    周野主意上来了,笑道:“他们久在曹操身边,对于地方上那些复杂关系必然也是门清的。”

    “第一,要他们继续维持‘曹魏’中枢运转,向各地发出文书,告知他们曹操军败的消息。”

    “第二,让他们互相供出彼此之间、各地豪武强宗之间的罪状、财资等等信息,让他们以功抵过。”

    这一件事已不是黄忠一人能处理的了,身旁跟着的武吏也被委派下去。

    接下来数日,兖州剧变。

    曹操主力兵败,十五万大军连死带降可以说是全军覆没。

    谋主荀攸身死,国渊、蒋济被擒,钟繇等中枢要臣悉数投降。

    紧接着曹操败亡,史涣、曹纯也先后被困死,先后投降。

    夏侯尚意图突围而走,竟死在乱军之中。

    消息和文书一出,东郡、济阴、山阳、任城、东平等地皆降。

    这些地方的兵力早已被曹操抽空了,也没有重将能凭城抵抗,做到了真正的传檄而定。

    第1370章

    先洗地,再收摊

    随着文书传出,其余各郡之地的低级官员和将领也纷纷投降。

    其中,以镇守关隘、县城的校尉、县令一级人为最。

    如果大势犹在,魏王政权尚在,他们还有效忠的义务。

    现在中枢都没了,还坚守什么?

    凭他们的段位,可犯不着为曹操死战。

    即便他们愿意,他们手下人也是绝不愿意的。

    对于这些人的投降,周野态度暧昧:他既没说接受,又没说拒绝。

    这让投降者惶恐,让没投的人也摸不着头脑。

    都这时候了,眼瞧着所有人都要打白旗了,他还要坚持什么?

    没让他们多等,效率很高的周王随行机构便给出了准确的方向:

    他们先公布了一张很长的名单,名单上列着一个个名字,不是世家,便是豪强。

    周野要求各县对这些世家豪强进行抄家!

    所有给曹操为官的,又在之前不为内应,到了末路才投降的,都是有罪的。

    所以,要弥补罪过,就得听话,就得去抄这些人的家。

    做不好,到时候该下狱下狱,该砍头砍头。

    做得好的,完成了保底人物,自是可以功过相抵,自此平安为民。

    超额完成任务,论功行赏——好员工,新公司依旧有你的岗位。

    这些,主要是针对地方郡县长官,逼着他们和地方豪强进行割裂。

    还有一条,则是针对军中的。

    军中大小将校,下至队率,上到将军,只要拿出相应好处,投降后先去南阳接受教育,随后发回地方担任同级别官员。

    什么好处呢?

    钱财。

    在周野的特别规定中,这些钱财包括黄金、白银、珠宝等珍贵之物,也包括五铢等质量十足的钱币,还有连绵五十亩以上的上等良田。

    还有一些特别的规定,例如要马不要牛,要丝不要麻布……

    为何有这样的规定?

    因为这个世道,百姓连吃的都没有,何来黄金珠宝?

    家里顶多有些余粮,又哪来得余钱?

    至于连绵五十亩以上的上等良田,那更是想都不要想。

    牛马丝麻,也是一个道理,为的就是区别富人和穷人。

    周野这样的安排,等同于逼着军头们去抢那些豪强!

    军头不像文人,他们很多出身底层,没有什么背景,跟世家豪强没有那千丝万缕的关系。

    平时不伸手去抢,要么是忌惮对方的实力,要么是上面有制度约束。

    周野这一则命令,等同于释放出他们心中的恶魔。

    军头们为了在新朝获得地位,是绝对不会有半点留手的。

    而对豪强们来说,钱财土地就是命根子,是绝不会拱手让出的。

    于是乎,在命令传出的第一天,各地开始风云暗涌。

    大小军头都开始做着准备,陆续汇在一块,瞄准了那些地主老财。

    第二天,有些郡县便开始杀上了。

    到了第三天,已有不少坞堡被攻破。

    第四日的时候,彻底乱了起来。

    抢劫杀戮爆发的时刻,周野派出的特使督军也抵达各处。

    他们负责统计功劳,同时督查,严防他们抢劫平民阶层。

    对于这血腥一幕,奏书像纸片一样往周野这飞来。

    许多人大臣认为,如今天下大定在即,实在犯不着行如此事,以免坏了名声,说大王你为小财而行暴政。

    对于这些奏疏,周野既不怪罪,也不嘉奖——他压根看都不看。

    即便其中有诸如诸葛玄、蔡邕这样的老资格大臣兼长辈,甚至是荀彧这样的肱骨。

    周野要的是钱吗?

    钱当然也是其中之一,但这不是最重要的——嗯!是这样的。

    他要的是把那些东西扒干净!

    这个天下已经病的够重了。

    他的地盘在这些年的清理下渐渐恢复正常。

    但在曹操的地盘,这些蛀虫非但没有被打击,反而趁着乱世变得愈发庞大。

    现在不下猛药把他们给拔除,将来等他们喘过这口气,便会将触手伸进新生的国朝。

    到了那时候再下手,就是伤筋动骨了。

    换个能力弱些的来,甚至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周野岂能容忍?

    或是应对手段,或是愤怒所致,命令下达不久,各地便再次掀起如浪的反周之声。

    因曹操之败吓得不敢开声的蛀虫们都跳了出来。

    他们义愤填膺,也相当有脑子,先往自已脸上贴上汉室忠臣忠民的标签,再抨击周野此举,只是为了篡汉铺垫而已。

    “贼欲篡汉,必先除我等汉室忠良!”

    “我身可灭,汉室不可屈!”

    一个个为的都是自身利益,却又一个比一个喊的铿锵有力。

    口号不止能壮声势,还能混淆、分化敌人内部,让一群没脑子的跟他们共鸣。

    例如,郭嘉便来给周野报告:

    “太常、大学的文武官校中,响应的学生多达九百余人。”

    “跳出来的富商也有不少,共有七十余家。”

    “一群没脑子的,给人当枪使,屁股坐哪边都拎不清?”周野冷哼一声,道:“那些学生,通通驱逐,永不录用!”

    “那些富商更好,我这钱都数不过来,还敢送上门?全抄了!”

    “是!”

    周野挟破曹之威,将定天下之势,根本没把这点小浪花放在眼里。

    风波继续高扬。

    还没有彻底投入新王麾下的曹军将土,已经卖力的在给新王创收了。

    而那些总镇一方之将,也面临着危局。

    梁国。

    梁国之民率先动乱,围攻梁王宫。

    吕翔打算带着人去接应,却因自身威望不足,部下也分裂成了两派。

    吕翔不敢再固守城池,只带着三千余人,打算往西走去投陈王刘宠。

    出城十里,被蒋义渠设伏箭杀。

    蒋义渠即破国都,一日之内横扫梁国各地,生擒梁王并诸妃子嗣。

    随即他开了梁国仓,取粮改编降军、招募新兵,扩充了四万人的部队。

    他又派了五千本部正兵,驱着这四万人往右边的陈国去,帮助张飞打陈王。

    他自已则率领其余人马,直扑陈留,和高顺夹击曹仁。

    陈国方向。

    张飞固然不是拉胯的选手。

    但守城考验的历来不是进攻部队,而是防守部队。

    守城的陈国国君,他麾下是陈国的军民。

    自章和二年以来,陈王一脉在陈国经营六代。

    百余年岁月,陈国百姓早已认定了他们的君王。

    加之陈王刘宠是个人物,黄巾乱时能庇护国民,乱后能压制豪强兼并,使百姓丰衣足食。

    因此,陈国军民无不感激陈王之恩德。

    他们不会效忠曹操,甚至汉帝对他们来说也是虚无缥缈之君。

    他们只认刘宠。

    即便没有曹军相助,要打破有刘宠坐镇的陈国国都也绝非易事。

    眼看着同僚们都已得胜,自已身为南面主攻却迟迟未能吃下刘宠,张飞也是急的抓耳挠腮。

    第1371章

    陈国之危,最后的大汉郡王

    张飞也并非没采取除强攻以外的措施。

    他来到陈国之后,最先包围了陈国国都陈县。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