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235
郭泓志没有推辞,道:“哦,是黎明呀,对我你还客气啥?既然你已经到了省城,那就过来吧!”挂了电话,压抑在周黎明心头的阴霾荡然无存,于是,取过赵虎帮他买的礼品,向郭泓志的别墅走去。
来到郭泓志的别墅前,他先四处扫视一圈,见周围没有人,他把耳朵凑到郭泓志的门前听了一听,只听见电视的声音,没有听到说话声,便断定郭泓志家里可能没有外人,放心地摁了一下门铃。
很快,郭泓志家的小保姆就打开了门,伸出了半个脑袋,打量着周黎明这位不速之客。
周黎明客气地同保姆打起了招呼:“你好。
”
保姆说了声“你好!”
“我是滨海的周黎明,专门来拜访郭省长的。
”周黎明自报门户道。
还没等保姆来得及回答,从客厅里就传来了郭省长那浑厚而亲切的嗓音:“是黎明吗?进来吧!”
周黎明心里一阵激动,急忙应声道:“郭省长,是我!”边应着边走进了客厅,并顺手把带来的礼物交给了保姆。
郭泓志看了眼保姆手中的礼物,道:“来就来吧,还带什么礼物。
”
周黎明拘谨地说:“一般不来看郭省长您,这偶尔来一次,不给您带点东西,说明我也太不懂事了。
”
郭泓志没再说什么,引着周黎明来到了客厅。
客厅里,郭泓志的夫人杜玉娟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周黎明急忙又谦恭地补上了一句:“杜大姐好?”
杜玉娟连声道:“好好好,你们谈事,我去里屋看电视去。
”边说边站了起来,走进了里屋。
杜玉娟走进里屋后,郭泓志指着沙发冲周黎明说:“黎明,坐。
”
周黎明谦恭地说:“郭省长您先坐。
”
郭泓志道:“黎明啊,既然到我家了,就不要客气,坐吧”
但是,周黎明还是等郭泓志坐好后,才诚惶诚恐地坐在郭泓志的对面。
见周黎明坐好后,郭泓志从茶几上拿起软包中华,抽出两支,一支扔给周黎明,另一支含在嘴中。
周黎明急忙掏出打火机,帮郭泓志点上,然后才给自己点上。
郭泓志吐了口烟圈,略显意外地问周黎明道:“黎明,怎么这么晚来我家堵我?有什么事不能到办公室谈?”
“郭省长,想和你说点心里话,怕办公室不方便。
”周黎明诚惶诚恐地说。
“哦,如果我没猜错的话,你是为张道华的事找我的吧?”郭泓志又吐了口烟圈,不经意地问道。
“郭省长,还真让您说着了,我就是为道华同志的事来找您的,想找您诉诉苦!”
“哦,诉苦,说说看,有什么苦好诉的,我老孔洗耳恭听。
”郭泓志目不转睛地望着周黎明,和颜悦色地说。
“郭省长,我主要是为张道华的事情找你的。
”
“道华的事情不是已经做出了定论了吗?”郭泓志不解地问道。
“不错,道华同志的问题的确已经由省纪委和省反贪局联合调查组做出定论了,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直到现在还有人揪着张道华的问题不放,说道华是我一手提拔起来,道华同志腐败了,我不可能一点干系都没有,甚至有人说道华同志是在替我背黑锅……”周黎明牢骚满腹,开始大倒苦水。
听完周黎明的牢骚,郭泓志笑了,笑毕,他不无开导地说:“黎明啊,什么都不要说了,我现在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不管外界怎么说,我和建国书记都是信任你,要不然,我今天晚上也不会见你的,就因为我相信你,所以我才会见你,至于外界说什么,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说句实在话,谁背后每有个流言蜚语,如果我和建国书记连这点辨别能力都没有,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做西山省的党政一把手?”
郭泓志的一席话犹如给周黎明吃了颗定心丸,让周黎明悬到嗓子眼的心重新放进了肚子里,激动地站了起来,不无感激地说:“郭省长,谢谢您和高书记对我的信任,也请您和高书记放心,我回滨海后,一定会一如既往地扎实工作,绝不会给您和高书记丢脸。
”
郭泓志继续笑着说:“这就对了。
还有,你和高原同志搭班子也有段时间了,你们配合的怎样?有没有什么摩擦和碰撞?”
周黎明叹了口气。
听到周黎明叹气,郭泓志再次把目光投到周黎明的身上,追问道:“怎么?你们有摩擦?”
周黎明点了点头,道:“说摩擦倒也没什么大的摩擦,就是在经济发展上,我们的意见有些不合。
”
“怎么个不合法?说给我听听。
”郭泓志依然是态度温和地问。
周黎明沉思了一下,道:“在经济发展上,我主张要工业立省,但高原同志主张房地产立省,我感觉高原同志的做法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只讲局部,不看全局;只讲计划不讲规划,这样下去,滨海经济何来腾飞?”
“黎明,冷静点,先不要给高原同志扣大帽子,说点具体的。
”郭泓志平和地说。
于是,周黎明再度打开了话匣子,由滨海市当初打着政府的旗号融资扶持深圳商人景一郎上马铝电集团谈起,谈到景一郎携款外逃,导致铝电集团破产,又从铝电集团破产谈到工人和市民闹事,谈到为了维护工人和市民利益,自己上任以来亲赴香港与香港孟氏集团洽谈,请来孟氏集团到滨海安家落户准备对铝电集团进行资产重组的事,并说起香港孟氏集团派孟雪他们来滨海考察准备与滨海全面合作,而王高原为了追求眼前利益断然终止与香港孟氏集团的合作,准备在滨海全方位发展房地产产业,并抛开政府提出房地产立省的口号。
听完周黎明的汇报,郭泓志目光犀利地盯着周黎明,严肃地说,“这叫什么话,简直是急功近利的伪科学嘛。
滨海作为全省经济贫困市,必须探索出一条新型工业化的道路,这就要求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在经济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如果不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源资源都将难以为继,这个道理高原同志难道不懂吗?”
说到这里,郭泓志停顿了一下,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才接着说道:“不过,黎明啊,我也奉告你一句,作为一个地方,党政一把手政见不同不利于班子团结,我也时常与高建国同志观点撞车,怎么办?多沟通,多通气,高原同志对滨海的现状着急,可以理解,但是越急越要冷静,回头我也找机会和他谈谈,不过最主要的是你们之间要好好谈谈,不怕意见相左,就怕闷着,越闷意见越大,越难沟通,黎明,你年轻要主动些,而且高原同志实际工作经验丰富,你们俩要配合好了,只有配合好,滨海的工作才能尽快发展上来。
”
郭泓志的话语重心长,周黎明听后心服口服。
“郭省长,我这个人身上书生气重,也许清高过了头,我会主动找高原同志谈的。
”
“这就对了嘛,黎明,还有一件事我得提醒你,人代会召开在即,你一定要全面做好工作,力争在人代会全票通过,千万不能出例外。
”郭泓志目光如炬,善意地告诫周黎明道。
“郭省长,您放心,关于人代会,我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工作,相信有您和省委省政府的全力支持,不会有意外的。
”
郭泓志点了点头,道:“这就好,还是那句话,回去后与高原同志多沟通,确保人代会不出意外,另外,我再给一个信息,省里两会召开之后,高原同志很可能要调离滨海,届时,我会向建国同志和省里推荐你的,所以,你要做好接替高原同志工作的准备。
”
听完郭泓志的话,周黎明激动地不知道再说什么好。
只是一味地说:“谢谢郭省长,请郭省长放心,我回去之后,一定扎实工作,绝不辜负您和组织对我的信任。
”
从郭泓志家中出来,周黎明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是啊,有了省长的承诺,他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坐在回滨海的车上,他在心里暗暗发誓,回去后一定要继续一如既往的工作,绝对不能辜负郭省长对自己的一片期望。
而就在周黎明被张道华的事弄得焦头烂额的时候,西山省纪委书记马俊卿接到了一封由中纪委转发下来的检举信。
检举信是复印件,而且上面有中央有关领导的好几条批示:
这样的信件可能会对干部群众造成很大很恶劣的影响,希望西山省省委、省政府和省纪委对此应予以高度重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泛泛处理了事,而且要严格保密,尽快查处,并尽快把处理结果回报。
见有中央领导亲自批示的检举信,马俊卿不敢怠慢,立即打开检举信从头读了起来。
读完开头两句,马俊卿就一脸严肃,变得凝重起来,尤其在读完检举信后,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因为信中检举的不是别人,正是省委书记高建国和省长郭泓志以及他本人都一直都非常看好的滨海市代市长周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