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2章

    [最渺小,最微弱,最柔软,最无畏的你。]

    [用尽了全力,努力地去回应。]

    [再无边,再无尽,再无解,总有一线生机。]

    [光亮你自己。]

    [......]

    和之前相同的歌词,带给观众的却是不一样的色彩。

    编曲和配器变了。

    歌声中的力量也变强了,层次更为丰富。

    尤其是高音部分,和之前相比,苏灿竟然使用了真声。

    仿佛一个人拼尽所有力气,已没有办法考虑其他,只能本能的决绝的呐喊出来。

    观众们忽然想到,崇祯帝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是否也会这样呐喊着。

    就在这时,舞台上忽然传出一声清啸声,无比清亮。

    观众们的注意力瞬间回到舞台上。

    而接下来的歌声,则是彻底让他们目瞪口呆。

    [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蓑烟雨任平生。]

    [畅音阁里终一叙。]

    [六百年一栗,沧海一梦。]

    [......]

    同样是戏曲。

    但是唱法和之前完全不一样。

    之前那段戏曲念白,曲调是正常的戏曲曲调。

    而这段戏曲,则是流行音乐的曲调。

    或者可以说,这已经不是戏曲,而是用戏腔来唱流行音乐!

    观众们从来没听过这样的音乐。

    所带来的听感也和之前的戏曲念白不一样,是释然和超然,也是一种慰藉。

    这一刻,他们头皮发麻,连带着发梢也麻了起来!

    ......

    第43章

    “啊啊啊啊啊,这里太太太惊艳了!”

    “哇,好喜欢这段戏腔!”

    “戏腔加上流行音乐,绝配啊,苏灿开创了一种新式唱法!”

    “是苏轼听了都惊艳的程度。”

    “完蛋了,我感觉我天灵盖找不到了!”

    “我在看直播,我室友在旁边打呼噜,我把他物理超度了,兄弟们,我做得对吗?”

    “......”

    此时此刻。

    在这段戏腔歌声的带动下,直播间内的气氛再次迎来高潮。

    虽然两段戏腔唱法都比较震撼。

    但后来这段的戏腔部分明显气势更加旺盛些,听众观众内心一阵舒坦。

    而直播间里的实时在线人数直接突破两百万,比刚才多了一倍!

    看到这个数据,导播厅的工作人员都惊呆了。

    这可是实打实的数据,央台还做不出花钱买数据的行为。

    其他的选手上台只有十万的人气,苏灿上台却有两百万的人气,足足是人家的二十倍!

    同样是大学生,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看着镜头中的苏灿,康导忽然想到一个词,流量密码!

    ......

    “戏腔歌曲!”

    评委席上。

    夏沫的眼睛闪闪发亮。

    她忽然意识到,苏灿将戏腔和流行音乐结合的方式,可能会是华语乐坛未来新的潮流!

    如果她想在华语乐坛发展下去,那最好是掌握这种技巧。

    看来,等比赛结束后,要找苏灿好好学一下这种戏腔唱法。

    ......

    渐渐地,歌声迎来最后的尾声部分。

    [无论目的,啊~]

    [最无畏的你,啊~]

    [不问宿命,啊~]

    [最无畏的你,啊~]

    原本观众们以为歌声的高潮部分已经全部唱完。

    但当苏灿唱响尾声部分的第一句时,他们才发现自己错了。

    苏灿带给他们的震撼,只会一波比一波强烈!

    最后一共四个短句,每一句后面都搭配一个“啊~”的吟唱,仿佛是一唱三叹,极富禅意。

    观众们从没听过这样的唱法,只感受身心是极大的享受。

    当歌声最后落下时,演播厅内余韵袅袅。

    现场足足安静十多秒后,猛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无论是评委们,还是观众朋友们,又或是工作人员,全都拼命鼓着掌。

    即使手掌通红,也毫不在意。

    他们看向苏灿的目光中不光有感谢,欣赏,还有深深的敬意。

    这首《光亮》值得。

    趁着掌声轰鸣,舞台一侧的主持人抹了抹眼角的泪珠,快速补妆,随后快步来到舞台上。

    “苏灿同学,这首《光亮》太震撼了,我代表所有观众向你说声谢谢!”主持人看着苏灿,一双美目中异彩连连。

    “没事,这是我应该的,谢谢!”苏灿客气道。

    第44章

    “嗯,那我们把接下来的时间交给评委老师们,评委老师们有什么想点评的?”主持人笑着看向台下的评委,同时镜头也开始对着评委席。

    听到主持人这话,评委们忽然有些犯难起来。

    之前那七位参赛学生的演唱歌曲,问题一大堆,他们点评的头头是道,观众们也听得津津有味。

    而苏灿这首《光亮》,在听完之后竟然找不到一个缺点,都不知该如何点评。

    就在评委席陷入沉默时,华夏音乐学院李教授率先举手起来。

    “李老,您请说!”主持人对待李老相当客气,毕竟这位是音乐界的资深前辈。

    “嗯。”李老点了点头,看向苏灿,脸上浮现出笑意。

    “苏灿同学,刚才那段戏曲念白后面三句,我好像并没有在古诗词里看到过。”李老笑容和蔼,就好像是在看着自己的晚辈。

    他知道念白的前两句是出自苏轼的《定风波》,可是后面三句任凭他怎么回忆也想不到。

    他能猜到大概是苏灿写出的,但他不确定。

    毕竟,谁也不敢保证自己熟记所有的古诗词。

    同时,李老心中的这个疑惑,也是所有人心中的疑惑。

    而这个疑惑,也只有词曲的创作者苏灿才能解答。

    “嗯,那段念白,[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畅音阁里终一叙,六百年一栗,沧海一梦],后面这三句并非出自某一首完整的故事,而是融合了多个元素形成的词句。”

    “畅音阁里终一叙......在畅音阁这个特定的地点,终于有了一次叙谈或相聚的机会,寓意着历史与文化的交汇,或某种重要时刻的叙旧。”

    “六百年一栗......紫禁城建立六百年,对于后人来说,这六百年如同一瞬,寓意历史的悠久与沧桑。”

    “沧海一梦......人生如同大海中的一场梦,短暂而虚幻,寓意人生的无常与瞬息万变。”

    苏灿静静地讲述着,通俗易懂。

    观众们仿佛在听老师讲课般,时不时点头,他们的确从这三句中学到很多东西。

    其中有过往的怀念,有对历史的敬畏,以及对人生短暂而虚幻的感悟。

    在苏灿讲完之后,李老目光中带着震撼。

    “苏灿,你这三句写的很好!”李老由衷的感慨,“就连我自己,我写不出这么富有哲理的句子啊。”

    听到这话,观众们都愣住了。

    从苏灿的讲述中,他们明白苏灿本人的才华非常惊人,但他们没有具体的概念。

    但此时听李老这样说,他们才明白苏灿的才华绝对达到恐怖的程度!

    后台休息室内,一众参赛学生脸上露出苦涩。

    唱歌比不过,才华也比不过,恐怕他们大概要陪跑了。

    舞台上。

    “谢谢李老。”在听到李老的夸赞后,苏灿微微点头,“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对古诗词研究比较多,能写出这三句,也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您过奖了。”

    “年轻人不骄不躁,很不错。”李老手抚胡须,能认识到如此优秀的后辈,他内心很是畅快。

    这时,李老忽然想到什么,继续问道:“苏灿,你的戏腔是师从哪位老师?”

    不怪李老如此问,实在是苏灿的戏腔唱功太过了得。

    李老认识一些从小学戏腔的学生,但他们都唱的没有苏灿好。

    在李老看来,苏灿一定有高人指导。

    谁料,舞台上的苏灿却是微微摇头,“我从小喜欢听戏曲,是跟着网上戏曲视频里的老师学的。”

    苏灿的戏腔唱功完全是来自于系统,但这是不能说出来的。

    如果随便编造一个老师的,后面说不定有一大堆谎要圆。

    与其如此,不如说是自学成才。

    观众们要怪的话,就怪他自学能力太过优秀吧。

    苏灿:(???)

    而苏灿这番话也是把李老深深震撼住了,竟然有人自学戏腔到这个程度。

    这......属实是大开眼界!

    李老最终木讷的点了点头,他被苏灿的才华惊到了!

    ......

    第45章

    这时,李老也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

    “苏灿,你是如何想到将戏腔和流行音乐融入到一起的?”

    这首歌曲的最大亮点,就是加入了戏腔念白,以及后面的戏腔歌词。

    这在华语乐坛来说,是从未有过的创新。

    听到这话,苏灿沉吟片刻,缓缓回道:

    “华夏有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但都面临着没落的情况,戏曲也不例外。”

    “在我看来,如果想要戏曲传承下去,那戏曲需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出改进。”

    “我的想法,是将戏腔和流行音乐结合,成为一种独特的音乐元素。”

    “从这首《光亮》的现场表现来看,这种结合还是可以的,是受观众欢迎的。”

    苏灿在唱歌的时候有注意现场观众的表现。

    当唱到戏腔念白和戏腔歌声时,现场观众情绪很热烈,说明他们喜欢这部分。

    “今后,我将继续创作《光亮》这样的戏腔歌曲,希望大家喜欢。”

    说完,苏灿朝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李老眼眶莫名湿润起来,目光中满是感动。

    苏灿这是在拯救传统文化啊。

    一个青年有这样的想法,还做出了实际行动,这太了不得了!

    强过李老认识的绝大多数人。

    就连李老自己也有种自愧不如的感觉。

    “身为一位青年歌手,你有这样的志向,我很佩服,如果你今后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我,我会尽最大努力帮你。”作为一位前辈,李老郑重给出自己的承诺。

    “谢谢!”苏灿点了点头。

    在李老点评完之后,夏沫也随后开始点评起来,把苏灿这首《光亮》夸得天花乱坠。

    虽然言辞有些夸张,但观众却觉得《光亮》值得这样的夸奖。

    很快,十位评委纷纷点评完成,全是夸赞,无一差评。

    “接下来,就是打分环节,满分10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剩下的取平均分数。”

    “请十位评委打分!倒计时一分钟!”

    主持人话音落下,打分环节正式开始。

    然而,没过五秒钟,这些评委纷纷举起手里的打分牌。

    镜头给这些打分牌来了个特写。

    所有观众看得一清二楚。

    刹那间,现场气氛再次沸腾。

    只见这些打分牌上面,全是10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