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而苏灿年纪轻轻,就能写出这样的歌词,只能说明苏灿的思维逻辑已经远超同龄人。想到这,李老看向苏灿的目光,充满了欣赏。
......
此时此刻。
直播间里的弹幕就如同雪花般密密麻麻飘来。
“开口跪系列!”
“这么温柔的歌声,却给我一种大气磅礴空灵治愈的感觉,太奇妙了!”
第40章
“从来没听过苏灿唱这种风格的歌曲,真的是一个宝藏歌手啊!”
“这前面几句歌词太有味道了啊,后面简直不敢想象!”
“我好像看到了华夏广阔的大海,看到了华夏四季的变化,看到了华夏历代王朝更替......简简单单几句歌词,蕴含太丰富了!”
“不愧是苏灿!”
“......”
仅仅两段歌声,带给观众们的感受太深刻了。
有的仿佛看到歌声中的画面,身心得到极大放松。
有的感受到歌声背后的,心灵忽然豁达起来。
有的单纯被苏灿温柔的声音感染,觉得是莫大的享受。
与此同时。
直播间里的人数陡然暴增起来。
在节目刚开播前,直播间的观众数量一直保持在二十万左右。
后来随着选手们陆续登场,观众数量也一直没有变化。
直到现在,观众数量肉眼可见突破五十万,并且还保持在高速增长。
......
导播厅内。
一位中年男人,看到眼前屏幕上的直播数据变化,眼神中流露出一抹激动。
他叫康奇,是本次音乐节目的总导演,总管节目所有事宜。
同时,也是他邀请华夏音乐学院李教授过来担任评委的。
对于苏灿,他是有了解的,但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
在他看来,苏灿发布的那三首歌曲,质量的确不错,但之所以能快速火起来,也是借着互联网能快速传播的风口。
而且,他在央台担任娱乐节目导演多年,见识过太多的音乐天才。
因此,他也只是把苏灿当做一位同龄中较为优秀的歌手。
但是现在,他对苏灿的印象发生了改观。
从苏灿创作这首《光亮》的灵感,以及从苏灿到现在的演唱过程,他意识到苏灿不仅唱歌实力强,还是一位心中有华夏,有时代责任感的青年。
而华夏就需要这样的优秀青年。
这时,他脑海里忽然想到自己负责的另外一档以青年为主题的节目......
......
舞台上。
苏灿稍微眯起眼睛,原本温柔的平缓音调,开始出现起伏。
更加震撼人心!
[是奔跑中突然袭来的风雨。]
[是黑暗中一根火柴燃烧的光明。]
[也许你猜不透未知的宿命。]
[像流星飞翔着它却不知目的。]
[可是啊,我却,却愿意相信。]
[最渺小,最微弱,最柔软,最无畏的你。]
[用尽了全力,努力地回应。]
[再无边,再无尽,再无解,总有一线生机。]
[光亮你自己。]
[......]
听到这段歌词,观众们忽然想到苏灿唱歌之前说的那段话。
这首歌是献给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的。
由此,他们忽然联想到这位皇帝。
明者,光亮也。
生在帝王家,是崇祯的宿命,5岁丧母,17岁登基。
虽贵为皇帝,但没享受过好日子,勤政,节俭,疲于守业,下过六次罪己诏,最终自缢身亡,以发覆面。
丢了江山,背负骂名。
在他的一生中,大明风雨飘摇,但他直到死也没有放弃过,投降过。
正如歌词所说,即使渺小、微弱、柔软,但他依然无畏,去寻找那一线生机,光亮大明......
此时,观众们忽然眼眶湿润起来。
在苏灿的歌声,他们仿佛能感受到崇祯帝内心世界里的坚持和追寻,以及最后的无奈和悲痛......
......
第41章
评委席上。
夏沫睁大眼睛,张大嘴巴,目光中满是不敢置信。
这还是一个月前的苏灿吗?
不可否认,《青花》是一首好歌。
但这首《光亮》到目前为止展现出来的唱功可是要比《青花》难多了。
作为一个专业歌手,她自认为很难唱好这首歌《光亮》。
而苏灿不仅三天创作完这首歌曲,还演绎得如此完美。
看着台上的苏灿,夏沫忽然有种恍惚感。
她感觉自己是在看着一位天王在演唱!
......
苏灿微微抬头。
台下的光线略显昏暗。
但他依然能看见台下观众眼里的泪珠,散发着光亮。
亦如黑暗中璀璨的星星。
伴随着节奏的变化,苏灿深呼一口气,刻意压低话筒。
接下来的这段歌声将会和之前截然不同。
[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蓑烟雨任平生。]
[畅音阁里终一叙。]
[六百年一栗,沧海一梦。]
[......]
在听到第一句时,全场陡然炸裂。
观众们浑身一震,仿佛听到了难以置信的东西,目光中满是不可思议!
戏曲???
苏灿的歌声中出现了戏曲???
短暂的疑惑后,他们瞬间确认,这就是戏曲!
无论在哪个时代,戏曲都是即将没落的文化,只存在小范围的圈子里。
大部分观众们对戏曲的记忆还停留在小时候。
因此,他们在刚听到第一句戏曲的时候,是强烈的陌生感,在听到第二句时才反应过来。
只是,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苏灿竟然将戏曲和流行歌曲结合到一起。
他们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创新!
关键是,听到这段戏曲太有感觉了,观众们甚至有种呼吸停止的感觉。
不仅如此,这段歌词的前两句还是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定风波》。
但是后面两句呢。
观众们有些疑惑,后面两句好像不是原文里的词啊。
莫非是苏灿自己写的?
嘶......
细思极恐!
所有人忽然有种被才子支配的恐惧。
不光会唱戏曲,而且还会写词!
这还是人吗?
......
“戏曲!”
评委席上。
华夏音乐学院的李教授浑身颤抖起来,眼神中满是震撼。
他精通古典音乐,而戏曲是华夏古典音乐的代表。
因此,他对戏曲也是非常了解。
他震撼的不是歌曲里面出现戏曲,而是苏灿唱的这段戏曲实在是太对味了。
就仿佛是浸淫戏曲多年的大师!
如此年轻,就有这样的戏曲唱功!
小小年纪了不得啊!
刚才李教授对苏灿充满了欣赏,现在是欣赏里带着佩服。
......
导播厅内。
节目总导演康导眼神一亮。
从音乐的角度来看,这段加入进来的戏曲属于念白。
刚开始听的时候,有些突兀,再听,仿佛是来自崇祯帝的内心独白,非常奇妙。
整个结合起来,如同是给歌曲增加了对话感和厚重感。
第42章
还有那刻意压低的音量,像是来自历史深处的若有若无的回音。
尤其是最后的[一梦]二字,百转千回,最是惆怅。
康导深切感觉,这段戏曲念白仿佛是整首歌的点睛之笔,直接把这首歌升华了。
能在自己负责的节目出现这样一首歌曲,康导内心有着深深的激动和自豪。
......
直播间里。
弹幕再次铺天盖地般袭来。
“卧槽!鸡皮疙瘩起来了!”
“我爷爷就在我旁边,他以前是唱戏曲的,听到这段戏曲眼睛都直了,他还以为是哪个大师唱的!”
“苏灿唱的戏曲味道太正了,记忆一下子回到小时候,好怀念啊。”
“不愧是我们华夏传承千年的戏曲,感觉这首歌都升级了!”
“这段念白绝了,好有力量啊,第一次对老生念白好感!”
“可以微弱,但要有光。”
“我们身体里流淌着,终究是戏的艺术。”
“不割地,不赔款,不和亲,君主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唯我大明!”
“定风波一起,境界即刻提升!”
“......”
这段戏曲念白犹如神来之笔,点燃直播间所有网友的激情。
他们疯狂地发着弹幕,内心汹涌的情感已经到达极致,既有对歌声的震撼,也有对崇祯帝的感慨。
与此同时,在这段戏曲念白的带动下,直播间人数直接突破百万!
......
舞台上。
在唱完刚才那段戏曲念白后,苏灿心中微动。
尽管练习过很多遍,但当真的在舞台上唱出来时,心境还是有些许不同。
而他也感受到戏曲带来的魅力。
这个时代的戏曲面临着衰落。
也许,在自己的带动下,这个时代的戏曲是散发出不一样的活力。
稍微收敛下泛滥的思绪,苏灿再度唱道:
[可是啊,我却,却愿意去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