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没有。”姬氏语气淡漠,看着婆母一副不堪打击的模样,再想到自己的儿女,喉头微微发苦,“他在南疆并未吃尽苦头,甚至比在京城的日子还要好过些,我们倒不是没有活路的,他落网,被砍头,我们还有希望能活。”
老夫人怔怔地看着她,仿佛不信她会这样说,“你说什么?你竟盼着他被砍头?他是你的夫婿。”
“多么希望不是啊。”姬氏看着满屋子的人,他们脸上都充满了惊慌,何其无辜?
她问道:“怎不见小姑?她和离回来,是我们平西伯府的人,该告知她一声的,免得稀里糊涂被下了狱,不知道怎么回事呢。”
王锵紧紧握住蓝氏的手,轻声道:“已经派人告诉她了。”
老夫人还觉得不至于这么绝望,“大家快想想办法啊,往日你们认识的权贵,也去求一求,总有人能在御前说上话的。”
老夫人话音刚落,便听得外头传来急促杂乱的脚步声,下人慌忙地跑进来,嘴里喊着:“夫人,二爷,京兆府尹带人来了,说是要抄家。”
老夫人顿时觉得一阵心梗,整个人便从椅子上滑了下去。
王锵忙过去扶住,老夫人捂住胸口,放声大哭,“怎么会这样的?怎么会这样?”
顿时,正厅里哭声一片。
姬氏抱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心里既恨且痛,虽然她早预料过会出幺蛾子,但没想到会是在大战在即临阵脱逃。
或许,之前所做的一切,都没有用了。
孔阳带着府兵进来,眸光扫视了一眼,最后落在了姬氏的脸上。
姬氏强撑着站起来,等待最后的宣判。
孔阳叹了口气,大声道:“来人,把平西伯府一干人等押入天牢,听候处置,其余人等,随本官去查抄平西伯府。”
“不!”老夫人悲鸣一声,终是昏厥了过去。
姬氏握住儿女的手,极力稳住自己的声音,“莫慌,不管如何娘都在,娘都会陪着你们。”
王之语反握住母亲的手,她自从去了女学之后,整个人都沉稳冷静许多,“母亲,女儿不慌的。”
贤哥儿也挺起胸膛道:“母亲,儿子不怕。”
姬氏一把抱住他们,心疼的泪水滚滚落下,分明他们全身都在颤抖,怎么会不怕呢?
第1311章
入了天牢
天牢位于大理寺,却不属于大理寺管。
关押在天牢的基本都是重犯,或者是皇亲国戚,朝中权贵。
打入天牢四个字,从某种意义上就已经定性了罪名的轻重,很少有人能全须全尾地从天牢走出来。
姬氏如今只盼着能博个流放,好歹还能留住一条命。
她之前送贤哥儿去跟孟教头学武,便是为此做打算,能有强健的体魄,起码能安安全全抵达流放之地,熬到大赦便可回京。
只要能活下去,往后的她都有了安排。
王清如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好好在庄子上住着,却被京兆府的人进来带走,而且是丢进天牢里。
她到了天牢,人还是懵的。
等到老夫人扑上去抱着她大哭的时候,她才怔怔地问了句,“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我们会被抓到这地方来?”
老夫人只顾着哭,根本说不了一句完整的话。
王清如看着自己的家人,心里才开始慌起来,扬声问道:“到底是出什么事了?他们把我抓来,也没同我说到底是犯了什么事,我二哥呢?侄儿呢?”
姬氏抱着王之语,坐在角落里,神色木然地道:“你二哥和贤哥儿被关在另外一边,男女分开关押。”
“到底出什么事了?”王清如慌乱了,那就是全家都遭了,岂不是无人来救?
蓝氏哭得眼睛都肿了,哽咽道:“你大哥临阵脱逃,皇上下旨把我们一家打入天牢,京兆府已经查抄了平西伯府。”
王清如如遭雷劈,半晌,嘴唇哆嗦道:“那与我何干?我是出嫁的女儿。”
姬氏冷冷地道:“三姑娘忘记自己已经跟战北望和离了?”
“那也跟我没有关系啊,”她手忙脚乱地推开自己的母亲,扒在铁栏上喊道:“你们抓错人了,女子出嫁从夫,便是和离了,我也没住在平西伯府,我什么都不知道,我是无辜的。”
狱卒在外边冷冷地说了句,“没抓错,你们都是一样。”
若有罪,便一同有罪,若无辜,也是一同无辜的。
王清如嘴里发出尖叫,声音近乎凄厉,“不,不一样。”
“三姑娘省点力气吧,是皇上下的旨意。”蓝氏也怕,但知道发疯和尖叫都无用。
被带走的时候大嫂就叮嘱了,不能意气用事,不能嘴硬,不能得罪天牢里的人,保持乐观的态度和坚韧的意志,保存好体力,他们送什么来,再难吃也得往下咽,活着才有希望。
所以大家都乖乖听话,吵闹尖叫,除了损耗自己的体力,瓦解自己的意志之外,无一丝一毫的作用。
王清如见哭喊无用,跪着爬过去握住姬氏的肩膀,脸上的泪水疯狂地爬,“大嫂,大嫂你一定有办法的对不对?你就算不管我们,也要管管你的孩子啊。”
姬氏眼皮子都不掀一下,“我若是有办法,就不会在这里。”
王清如猛地摇头,鼻涕都跟着摇了出来,“不,你跟宋惜惜不是很要好吗?你没求她?你派人求她了吗?”
姬氏望着她,好一会儿才突兀地笑了笑,“三姑娘素来瞧不上她的,怎么还要我去求她啊?”
“我没有瞧不上她,我什么时候瞧不上她了?”王清如捂住脸,嚎啕大哭,“我不能死在这里,我太冤枉了。”
“这里谁不冤枉?”姬氏懒得理会她,抱着王之语转了身去,不看她。
第1312章
善心可以打动人
宋惜惜回到王府,便听得说平西伯府被下狱的消息。
她是知道的,在宫里的时候就听到了。
或者是更早一些,在得知王彪临阵脱逃的时候,便预料到会有这个结果。
扣押平西伯府的人,一则是因为此罪构成株连家人了;二则也是希望王彪能自动投案。
至于夺爵与抄家,也是基本的操作。
不可能惹出这么大的乱子,爵位还稳稳坐着,继续过富贵安逸的日子。
只是接下来会怎么处置,宋惜惜也难测君心啊。
王乐章已经开始走动,找人帮忙,但不是找权贵,而是找百姓。
姬氏有先见之明,所以她在不惜花费银子也在城外搭建了粥棚,广济贫苦,遇到重病的也会施以援手。
记得蓝氏曾在工坊说过,老夫人和王清如都反对她这样做,觉得她是在浪费银子给自己积攥贤名。
但现在能帮平西伯府的只有两个条件,一个是南疆大捷,第二个则是百姓自发为姬氏说话。
为姬氏,和为王彪是不一样的。
所以,王乐章命人对完散布,说王彪抛弃正室,与小妾及小妾所生的孩子走了。
他不仅是罔顾军政要务,愧对君上,愧对朝廷,更是愧对自己的夫人孩子。
因此,王乐章不仅仅要为姬氏打造贤名,还要为她打造一个惨遭夫君抛弃的可怜妇人。
且说王彪早有休妻之念,只是碍于人在南疆,又寻不着借口,这才暂时搁置。
但听前往南疆做生意的人说,王彪在帅府里早有一位夫人,这位夫人年岁很轻,且媚骨天成,听闻见过她的人,都要被她勾了魂儿。
于先生少不了从中推波助澜,但他着重在于姬氏虽然自己惨遭夫君嫌弃,却心怀慈爱,平西伯府的粥棚风雨无阻,在城外布施。
渐渐的,百姓对这位姬夫人有了鲜明的印象。
端庄大方,持家有道,心怀悲悯,乐善好施,但自己的日子过得也不好,婆母事多,小姑子王清如不省心,府里府外,都有她操不完的心。
可以说,她自从嫁给王彪之后,就没过一天好日子,没得王彪一日喜欢敬爱,房中小妾十数余,就算姬氏善于经营,日子也没有像别的勋贵人家那般好过。
没享过王彪带来的福气,如今却遭受王彪连累。
真的太可怜了。
弱者永远是有人同情的,更何况,姬氏善名在外,一时间大家都为姬氏命不平。
宋惜惜见舆论发酵起来了,当即便去找敏清长公主。
当晚,敏清长公主便回了夫家用膳,对自己的御史公爹提了那么几句。
御史监察民情,民间的声音许御史是最重视的。
翌日他带人亲自出去走访,也去看过姬氏搭建的粥棚,粥棚如今竟然还开设着,他不禁觉得奇怪,人都关进去了,怎么还开着呢?
他当即派人过去问,才知道施粥的人是姬氏从外头聘请的,不属于平西伯府的家奴。
而聘请的这些人,原先都是来粥棚喝粥的贫苦百姓。
粥棚的管事说,姬夫人信得过他,给了他一千两银子用来施粥的,即便如今夫人下了狱,银子还有,他就会继续买米施粥。
许御史听了,不禁感慨万分。
管事贫苦出身,曾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人,这辈子大概都赚不到一千两银子。
他大可以拿着一千两银子跑了去,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延续姬氏的善心。
善心,是能打动人,能感染人。
第1313章
宋惜惜去了天牢
翌日早朝,许御史当殿说起了此事。
穆丞相也点头称赞,道:“姬氏开设粥棚的善举,本相早就听过,难得啊,一个女子困于深院内宅里,能做的事情有限,但她不忘本心,行善积德,实是值得好好宣扬,教化百姓,遗憾的是如此良善的女子,却被夫婿所拖累,困于天牢生死难测。”
齐尚书也出列道:“这两日百姓都在议论此事,纷纷为姬氏鸣不平,皇上,臣认为,王彪固然是罪无可赦,但此罪便是牵连家人,夺爵抄家也已经足够,还望皇上开恩,能对他们从轻发落。”
肃清帝要用王彪的家人,引诱王彪投案自首,所以人是不会放,也不能松口说轻判。
他道:“朕会斟酌的,再发海捕文书,缉拿王彪,还张贴榜文如果他自己投案,家人可轻判。”
姬氏行此善举,实为勋贵夫人典范,肃清帝也颇为触动。
孔阳出列,“是,微臣遵旨。”
宋惜惜还是没有官复原职,依旧在休假中,倒是给了她便利,她可以四处奔走。
那道旨意,已经命人快马加鞭送往南疆。
虽说南疆军都信他,但有圣旨在手,一切就名正言顺许多。
兵部也把最新量产的六眼铳运往南疆,第一次投放在战场上,大家都很期待六眼铳能带来什么惊喜。
因着南疆战事,京城才有了一丝紧迫感。
京城也开始宵禁,严查各处客栈酒肆,秦楼楚馆也在筛查范围之内。
之前南风馆查出的沙国探子,保不准其他地方还有。
宋惜惜虽休假,但毕铭和陆臻偶尔也来说说情况。
像这一次皇上说,如果王彪能自己投案,便可以轻判他的家人,也是陆臻来告知的。
宋惜惜觉得即便是到了现在,皇上还是没了解王彪。
他不知道这一逃,会给家里带来灭顶之灾吗?
他知道,但他不管。
一个不忠不义不仁不孝,毫无底线可言的人,寄希望于等他自己投案,不可能。
宋惜惜去药王堂卷了丹神医许多的成药,然后亲自去了一趟天牢。
平西伯府老老小小都有,吃喝差些还不打紧,如果病了,熬不好就只有等死。
戚贵亲自看管天牢,若是随便派个人来,指定是进不去的,所以宋惜惜要亲自来。
戚贵虽没敢拦她,听得说是送药进去,还是要求检查一下她带来的药。
派人去请大夫来,大夫把药检查过之后,道:“都是些寻常药物,能治疗风寒、风热、暑湿,腹泻呕吐,时疫,还有些止痒祛毒的药膏等等。”
戚贵听得没有带毒的,立刻拱手放行。
但宋惜惜却提出要求,她想单独见姬氏,想请他把姬氏带到天牢的审讯间里。
戚贵和张启文甚是要好,也知道张启文的师父是沈万紫,他自己肯定是不敢高攀王府,但因着这层关系在总还是感觉亲切些。
他立马应允,亲自转身进了天牢去。
他说要把姬氏带去审讯间的时候,王之语和蓝氏都十分紧张,说要陪着她一同去,姬氏的庶女虽然很害怕,但也抱着姬氏不放。
倒是王清如往后挪了挪,躲在了老夫人的身后。
戚贵见状,道:“不要吵了,是北冥王妃要见她。”
听得是宋惜惜,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老夫人当即摇摇晃晃地站起来,拉住姬氏道:“王妃来找你,是个好机会,你求她救救我们,再问问彪儿的消息。”
姬氏不着痕迹地缩回手,没有回答,眼底一片淡漠,在戚贵打开牢门的时候,弯腰低头走出去,道了一声谢。
戚贵看了她一眼,觉得姬氏实是能屈能伸,进了天牢如果还摆以前的架子,狱卒能把他们折磨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第1314章
千万保重自己
进天牢第六天了,姬氏一滴眼泪都没掉过。
现在见了宋惜惜,眼圈才倏地红了,她忙侧了头去,哽咽地唤了声,“多谢王妃来看犯妇。”
宋惜惜看着身穿粗布囚服的姬氏,蓬乱的头发下,是一张脏得发灰的脸,难寻昔日端庄大方的模样。
她轻声道:“夫人受苦了。”
姬氏敛起凄怆之色,道:“我不要紧,就怕孩子们受不住,王妃,皇上打算如何处置我们?要杀头吗?”
宋惜惜拉着她坐下,道:“皇上如果要杀你们泄愤,早就杀了,他想用你们把王彪引回来,只要他自首,便可轻判你们。”
姬氏摇头,“不可能的,他不会自首。”
“他不会,但我们尽力让他自首。”宋惜惜打开包袱,从里头挑出一份药推到她的面前,“你不要担心外头,尽力保护好自己,我师姐已经发了人手去找王彪,五师哥也暗中为你奔走,你之前赠药施粥,颇有效果,现在许多百姓都为你鸣不平。”
姬氏闻言,泪水再也忍不住,滚滚落下,“辛苦王妃和小叔了,多谢你们。”
这段日子她心里像是被火烧,恨极了王彪,无时无刻不想将他碎尸万段,仇恨几乎都要把她的理智吞没了,如果不是为着孩子们,她根本无法保持冷静。
她心里没抱多少希望,因为临阵脱逃动摇军心的罪名太重了。
现在听得王妃说大家都在为他们奔走,她心里感动,也重新燃起了希望。
“这些药我都贴好了用途,希望你们用不上,”她收起另外一份,“这些我要送过去给贤哥儿他们,你放心,戚贵不会太刁难你们的,切记不要吵闹,不要说忤逆过激的话。”
“二叔和贤哥儿他好吗?”姬氏拭去眼泪,忙问道。
“都没事的,安心等着。”宋惜惜伸手替她整理了一下头发,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自己的手背上攀爬,她不着痕迹地甩开。
是虱子,这天牢里,老鼠虱,木虱都不少,遭罪了。
再瞧了一眼,她脖子和手上都被咬了,红红的疙瘩密密麻麻,瞧着甚是可怖。
“别的吃穿用度我不能给你张罗来,这药是关键时候保命的,还有几瓶子药膏,可以涂抹在你身上被虱子叮咬过的地方。”
“谢谢,谢谢!”姬氏最担心的就是有人会生病,有药便放心许多了,“吃穿用度不必张罗,天牢里除了潮湿肮脏些,倒也没什么的,饮食一日两顿供应,吃得下。”
宋惜惜也不多说了,遭罪是肯定的,若不遭点罪,皇上也不会息怒。
她带着药走了,关押男犯人的地方她就不去了,叫戚贵把药送进去一份。
她郑重地跟戚贵道谢,戚贵连忙摆手,“王妃不用这样客气,举手之劳而已。”
她看着戚贵把药送进去,片刻空手出来,这才放心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