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但是他神色似有担忧。孩子敏感,孔家的人说不信他回来了,他就觉得孔家或许不想见他。
宋惜惜看出他的担忧来,道:“瑞儿别担心,你外祖父外祖母和你舅舅他们都很想你,只是他们不信你还活着,等见到你,他们会很高兴的。”
瑞儿靠在姑姑身边,尖尖的下巴微微扬起,张嘴试着想发出点声音来,但是没发出,他有些颓然。
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嫌弃他已经变成哑巴和瘸子了?
想了想,他在小姑姑的手心上写字,“他们会嫌弃瑞儿吗?”
宋惜惜心头微酸,抚摸着他的头发安慰道:“傻孩子,他们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嫌弃你?别乱想,他们会很高兴的。”
但当乞丐的时候遭受过太多的驱赶嫌弃和拳打脚踢,瑞儿的心里还是没底,因为他听到禀报说孔家不相信他回来了。
他认为的不相信,是嫌弃他当过乞丐。
因此到了孔府门口,他有些不太愿意下马车,躲在帘子后面朝宋惜惜摇头。
宋惜惜耐心地劝说:“瑞儿别怕啊,我之前见过你舅舅,他很想你,大家都很想你,是真的。”
瑞儿还是摇摇头,指了指自己的嗓子,又指了指自己的脚,眼底充满了委屈。
宋惜惜心底叹气,他已经知道自卑了。
她先去跟孔家的门房说;“劳烦禀报一声,我是宋国公府的宋惜惜,我带瑞儿过来拜见诸位长辈。”
门房探头瞧了一眼,没瞧见躲在马车里的人,但是宋国公府的人来了,不可能拒之门外,便道:“姑娘您稍等,小人这就去禀报。”
门房进去禀报了管事,管事让他先别声张,然后偷偷地去告诉刚下值回来不久的孔阳。
孔阳一听便皱起了眉头,“她带着人过来了?”
管事道:“是,就在门口,听门房说那小孩不愿意下马车,所以宋姑娘也还在外头呢。”
孔阳对宋惜惜的做法甚是不悦,他想得明白宋惜惜的用心。
只要孔家都承认了这个瑞儿,那她找来的这个孩儿,就可以用瑞儿的身份活着,成为国公府的继承人。
但是,他不愿意,孔家没有人会愿意承认一个不是瑞儿的人成为瑞儿。
“别惊动其他人,本官出去门口见他们。”孔阳觉得把事情在门口说明白就行了,别让宋惜惜进来,也别叫其他人知晓此事,免得一个不小心传到了祖母的耳中去。
祖母如今是受不得打击的。
他带着管事大步出去,看到马车停在正门外,宋惜惜正弯腰对马车里的人说话。
他咳嗽了一声,站着不动。
宋惜惜转身,只见孔阳面容冷威地立于自己的身后,她行礼,“孔世兄。”
孔阳微微颌首,瞧了一眼马车,只见一只小手快速地拉下了帘子,遮挡住自己的面容。
他神色淡冷地看着宋惜惜,“我知道你想做什么,但是我们孔家不会配合,瑞儿只有一个,没有人可以取代他,宋家这么多子侄,你若看上了直接过继一个,不必找个和他眉目相似的,听闻还是个小乞丐呢。”
第255章
终于信了
宋惜惜就知道他们有这样的误会,之前她说着理解理解,但是实则她不是全然理解。
正如她收到谢如墨的来信就立刻出发去灵州,哪怕这一路不断地劝说自己别抱任何希望,她也做不到不去看一眼。
所以,再听到孔阳这样说,她脾气上来了,转头掀开帘子一把抱起瑞儿,站在孔阳的面前,冷冷地道:“你至少看一眼,方才一路过来的时候,瑞儿很担心地在我手心写字,他担心你们嫌弃他,我还安慰他说不会。”
孔阳抵触她这样的做法,但是也下意识地看向了她抱着的孩子。
只一眼,他就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也只一眼,他的呼吸都几乎停顿了。
太相似,太相似了,即便瘦弱得不如以前的瑞儿圆润可爱,但实在是太相似了。
他嘴唇哆嗦了一下,眼底瞬间便红了,试探地唤了一声,“瑞儿?”
瑞儿委屈的泪水滴滴答答落下,挣扎着让小姑姑放他下来。
宋惜惜把他放下来,他伸出手,对着孔阳做了三下击掌的手势,然后两根手指虚空画出了一方墨砚模样的形状。
做完这个手势,他便垂下双手,哭得双肩抖动。
击掌三下,画出墨砚的动作,看得孔阳肝肠寸断。
这个动作,只有他和瑞儿知道。
出事前一个月,他和夫人去宋家探望妹妹和瑞儿,瑞儿把功课拿给他看,他赞赏瑞儿的字写得好,还与他击掌承诺,如果他能继续用功,得到夫子的赞赏,便送他一方端州墨砚。
瑞儿说,是夫子告诉他,端州的墨砚是顶好的。
他后来因京兆府事务繁忙,便把此事给忘记了。
以后每一次想起,他都后悔莫及,为了让心里好受些,墨砚买了好几方,却是送不出去了。
他蹲下,一把抱起了瑞儿,哽声道:“大舅舅没有食言,墨砚已经买了,就等着送给你。”
瑞儿的小手擦过他的脸,把他流下的泪水擦去,然后挣扎下来,他要自己走进去,不要抱。
宋惜惜见状,也是怒火尽消,道:“孔世兄放他下来吧,他喜欢自己走。”
但孔阳没放,他就这么紧紧地抱着。
管事看情况也抹了眼泪,知道大抵是表少爷没错了,便急忙进去禀报老爷和老夫人。
整个孔府都沸腾起来了,孔大娘子用颤抖的手给太夫人服下了一粒护心丸之后,才哭着与她说:“瑞儿没死,瑞儿回来了。”
太夫人病得糊糊涂涂,也没听真切,以为是说起瑞儿的事,她长叹一声,悲声呼道:“蔓蔓和瑞儿啊,我的心肝宝贝,没了。”
孔大娘子忙说:“祖母,是瑞儿回来了,瑞儿没死,真的,马上就过来拜见您了。”
太夫人瞳孔一放,不知道哪里生出来的力气猛地抓住了孔大娘子的手腕,“什么?你说什么?”
外头,孔老夫人抱着瑞儿哭得几乎昏厥过去,她的外孙啊,她的外孙没死。
当初得知女儿和外孙死了,外孙的头身还是要缝起来才有全尸,这消息真是要了她半条命啊,她哭了足足一个月。
现在,瑞儿回来了,他没死,孔老夫人心头激动得太过,抱着哭了一会儿,又听得宋惜惜说了他的遭遇,心痛难当,竟是真昏厥了过去。
第256章
瑞儿住哪里的问题
众人又是掐人中,又是揉太阳穴,这才把她救醒过来。
她一醒来还是哭着,“老天爷啊,怎么让孩子遭这么多的罪啊,宋家满门忠烈,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老天爷你不公道啊,你太狠了。”
宋惜惜听不得这般撕心裂肺的话,急急便出去外头,这段时间眼泪真跟不要钱似的,以前如何忍,现在便如何掉,忍的那些眼泪全掉出来了。
瑞儿被他们带着一个个相认,然后带到了太夫人的屋中去。
亏得是提前给太夫人服了药,见了瑞儿变成哑巴和瘸子,她心疼得老泪纵横,她好好的重孙子,怎么就变成了这样啊?
她一手养大的孙女没了,这孩子乖巧,像极了他母亲小时候那样,老太太自是宝贝得如眼珠子似的,如今成了这模样,真是拿刀剜她的心都没这么痛的。
足足大半个时辰,大家才能忍住眼泪,略微平静地坐在正厅里,太夫人也被搀扶了出来,一同听宋惜惜把事情起因后果全说了。
大家听得瑞儿是去给小姑姑买糖葫芦,去哄小姑姑开心,这才躲过那灭门一劫的,虽说遭受了两年的罪,但是好歹命还在。
因此他们看向宋惜惜的眼神,多了感激,对人贩子也没那么恨之入骨。
只是他们自然不知宋惜惜并不是这么想,宋惜惜也没说。
孔阳控制好情绪,问了中毒和腿伤,宋惜惜便依照丹神医所言告知大家,“中毒的事说好办也好办,就是费功夫,费时间,日日解毒汤药隔日便针灸,还有上瘾的赛牡丹,如今也瞧着没什么要紧了,丹神医开的解毒方子里头,也能把赛牡丹的毒去除的,治疗若有效果的话,顶多一年他便能再开口说话。”
“至于腿伤,因骨头已经错位,需要打断重接,这样就遭罪了,但相信丹神医的医术和药,他能帮瑞儿把痛楚减到最轻的。”
听得要断骨重接,大家看着瑞儿的眼底更是饱含怜爱和疼惜。
唉!
孔老爷问道:“那什么时候开始断腿重接?届时我们可以过去照顾的,或者你要筹办婚事,把瑞儿留在孔家也成。”
“孔世伯,丹神医说他身体比较虚弱,长久的吃不好,肠胃受损严重,气血双亏,需要将养一段日子才能断骨重接。”
她瞧了一眼在座的人,偌大的正厅都坐满了人,几房的全部过来了,她继续道:“瑞儿还是留在我的身边比较好,我虽在筹办婚事,但毕竟是二嫁,也没什么需要太多准备的,国公府清净适合疗养,而且……”
她沉了沉声音,道:“我和王爷商量过了,等我们大婚之后,会把瑞儿接过去一同住,瑞儿如今也信赖王爷,毕竟是王爷把他从那个狼窝里救出生天的,等他身体好了,王爷会为他请名师教导,母亲生前曾希望孙儿们都学文弃武,且他也不必太费心费力去做些什么,只要人品端正,有一定的学问,通过承爵考试,如此有国公府的爵位,可保他一世富贵无忧的。”
大家一开始听她要把瑞儿接到王府去住,都觉得不可,哪里有带着侄儿出嫁的?
但是既然王爷都同意了,而且确实在王府里头眼界能更开阔些,日后承爵哪怕是当个闲散的,也总要有格局才行。
就是……
老夫人扶着心口望着外孙子,“就是他跟着你嫁到王府去,以后我们要见他也不那么容易,且听闻说慧太妃也要住在王府里头的,担心……”
第257章
要和宋家多来往
老夫人也没说出口,但是大家都知道,是担心慧太妃会刁难孩子。
孔家虽说这两年鲜少参加一些聚会,但是外边的事多多少少也是知道些的。
尤其宋惜惜的事,他们有关注,只是不怎么去过问。
他们都知道慧太妃不大满意这个儿媳妇,如果再带着瑞儿嫁过去,慧太妃只怕会更嫌弃。
宋惜惜道:“我事事定以瑞儿为先,如果慧太妃容不下瑞儿,那我便与他回国公府,我跟你们保证,瑞儿不会受半点气。”
她的保证显然也没打消大家的担心,毕竟她二嫁过去,得不到婆母的喜欢,定然是日日被刁难。
就算北冥王持正公道,可在母亲和妻子之间当磨心,久而久之也不耐烦。
孔家二房的二老爷说:“其实瑞儿能留在孔家是最好的,毕竟我们这么多长辈照顾,至少肯定他受不了半点委屈,至于名师嘛,我们也可以请的。”
二老爷这话一出,大家都点头。
太夫人激动过后,情绪也有所缓解,她虽然巴不得眼珠子一直在她身边,可她经历了大半辈子的风风雨雨,眼光要更长远一些。
她紧紧地抱着瑞儿,黑色的宽袍像是展开的母鸡翅膀,把自己的崽子护在羽翼之下,缓缓道:“瑞儿以后是要承爵的,可宋家就他一个男儿了,我们孔家自然是全力支持他,可光有我们孔家还不够,如果他跟在王爷身边,王爷偶尔带他出入一些场合,认识一些人,就比我们孔家倾尽全力去做的效果更好。”
她也看着宋惜惜,“老身也不赞成你方才说的,瑞儿不当闲散的爵爷,瑞儿有出色的祖父和父亲,叔伯们个个都是英雄,他纵不如祖父和父亲出色,也要尽全力做到最好,不能丢了他们的面子,败了镇国公府的名声。”
她也看着瑞儿,道:“瑞儿不管你能不能做到,但你必须要尽力,你尽了力没做好,不会有人怪罪你,可你不尽力就无颜面对你祖父,你父亲和你伯父叔父。”
瑞儿仰起头看祖祖,重重地点头,张嘴无声地做了口型,知道。
太夫人眼底含着热泪,又把他抱入怀中,“孔家永远是你的后盾,永远支持你。”
靠在祖祖的怀里,瑞儿乖巧得像一只小猫。
宋惜惜想了想,觉得太夫人目光长远,确实是高瞻远瞩。
没本事而虚居国公之位,终究是招人嫉妒。
没有人可以保护他一辈子,唯有他自己有本事,能自保,这才能立足于权贵圈子里。
这才是太夫人真正要说的话。
只是知道瑞儿以祖父和父亲为榜样,才这样激励他。
大家点头称是,孔大娘子忽然站起来,“宋姑娘和瑞儿要在这里吃了晚膳才回去的,我马上叫厨房多做些好吃的。”
宋惜惜没说过在这里用晚膳,但是孔家的人希望瑞儿在这里吃一顿晚膳,宋惜惜自然不会拂逆他们的好意,还有他们想多看瑞儿几眼的心情。
孔大娘子确实是掌家的一把手,短短两个时辰,还张罗出几桌来,几房的人坐在一起吃了顿饭。
连太夫人都坐在一起,一同吃了这顿饭,她整个人都精神起来了。
用了晚膳又说了会儿话,宋惜惜才带瑞儿离开。
太夫人急召所有人到正厅里说话,她眼底不再浑浊无神,而是精光尽露,吩咐儿孙,“宋惜惜出嫁,我们孔家要去帮忙筹办一下婚事,还有,备下一份丰厚的嫁妆,以后和她要时常来往的。”
“你们该走动走动,哪里有宴席聚会的,该去便去,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躲在府里头,人脉都给我走起来,我瑞儿以后是要承爵的人,一定要有人脉襄助。”
“是!”儿孙们一同领命,儿媳孙媳们也纷纷应下。
第258章
她是师姐啊
翌日,孔府那边送来了瑞儿喜欢吃的菜,还说各房的娘子们都在赶着针线活,要给瑞儿表少爷做衣裳鞋袜等。
孔府在用行动表示他们对瑞儿的关爱。
瑞儿也彻底放心了,外祖父家没有嫌弃他,反而很心疼他。
今日丹神医还亲自过来,说是再搭脉看看,唯恐有什么疏漏的。
其实以他的医术昨日一搭脉就什么都清楚了,如此谨慎也只能说他很紧张国公府这点血脉。
丹神医走后,谢如墨带着张大壮也过来了。
他跟宋惜惜说是来探望瑞儿的,要和瑞儿培养一下感情。
瑞儿很高兴他来了,还把大舅舅送给他的墨砚给谢如墨看,很大方地表示可以送一方给谢如墨。
谢如墨笑着收下,教他如何巧用手劲写了一会儿的字,便出去和宋惜惜说话。
玉身挺拔的他往宋惜惜面前走,手中的东西在她眼前晃了一下,笑着道:“他竟舍得送本王一块端州紫云砚,真大方。”
宋惜惜笑着招呼人上茶,道:“他只是慷他人之慨,这是他大舅舅送的。”
“孔家那边高兴坏了吧?”谢如墨坐下,把墨砚放在一旁,问道。
宋惜惜想起昨日的场景,道:“一开始不信,见了人,都激动坏了。”
谢如墨道:“孔家的人其实至情至性,只是有些偏执,你莫要放在心上。”
“怎会?”宋惜惜微笑,望着他又拿起墨砚把玩,想起梅山的事来,这一路因顾着瑞儿也没问仔细,“王爷去梅山一趟,我师父……他怎么说?”
“他本有些犹豫,但我师父一说,他便没了意见。”
宋惜惜奇道:“我师父还听你师父的?你师父是谁?”
谢如墨俊美的脸上露出一抹神秘之色,“你猜?”
“我怎么能猜到……”宋惜惜说着这话的时候,忽然想起师叔有一弟子,只是没住在万宗门,只是偶尔来一趟,因着他们都远着师叔,所以竟是不曾见过师叔的徒弟,她猛地抬头,“你师父该不会是我的师叔吧?”
谢如墨有些意外,还想着逗逗她呢,这么快就猜出来了,不禁笑道,“都说你聪明,果真如此,你猜得没错,我师父就是你的师叔,虽同是万宗门,但是不同师父。”
宋惜惜是真没想到啊,他竟然是师叔的弟子。
“怪不得你每年都要去一次万宗门呢,怪不得你对万宗门了如指掌。”
他摇摇头,“算不得了如指掌,我和你师父这一脉的弟子是没多少来往,和你大师兄二师姐他们也鲜少接触。”
宋惜惜好奇地问道:“为什么啊?你既然是我师叔的徒弟,为什么不跟我们来往?”
谢如墨俊颜带着浓浓的笑意,“我师父不让,他的原话是……”
他站起来像师叔那样背着手,脸上笼寒,眉目蹙起,“别跟那群没出息的来往,连同你师伯和他那群弟子在内,没根好笋,少些往来能少沾点江湖习气。”
宋惜惜看着他模仿师叔的样子,惟妙惟肖,连表情语气都是一样的,不禁哑然失笑,“真的好像啊,师叔就是这么瞧不起我们的。”
她觉得很不可思议,“你竟然是万宗门的弟子,和我是同门,我是真没想到啊,你先入门还是我先入门啊?如果你先入门我要叫你师哥,如果我先入门,那你得喊我一声师姐。”
谢如墨手里握住墨砚,笑意盈盈地直视着她,“对了,你带瑞儿见过宋太公没有?要带他去给族人认一认,把族谱修改修改。”
毕竟,现在族谱上瑞儿是死了的。
宋惜惜侧头,没回答?那她是师姐?
第259章
大理寺卿
她眨眼,“师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