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皇上眼看着就到了不惑之年,如果不趁着年轻的时候,生出个一子半女的,那未来他们将会十分凄惨。可是今日,是没有机会了。
陆承天回到御书房,德全飞航有眼力的端上了一杯新茶。
有些口渴的陆承天微微抿一口,皱紧了眉头,“菊花茶?”
德全非常艰难的露出了一个微笑,“先去去火。”
想到那个不省心的儿子,陆承天觉得这个建议非常有道理,喝了一杯菊花茶觉得可能还不够,又吨吨吨的
接连喝了两盏茶。
他做了一个深呼吸,做足了心理准备,“说吧,太子又怎么了?”
这个又字,就很灵性了。
德全恭敬低头,“回皇上,太子殿下现在已经不满足和泥玩了了,开始和屎了。”
陆承天:“?????”
喜怒不形于色的皇上,此时表情凝滞,双眼无神,呆愣的坐在椅子上,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
“朕刚刚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太子在庄子上做什么?”
德全直接跪了,一咬牙,一狠心,一闭眼,提高了音量,“回皇上,太子殿下在庄子上和屎!”
陆承天只觉得一股怒气直冲天灵盖,眼前发黑,头晕眼花,整个身子都有些站不稳。
好在他的胳膊及时撑住了桌面,稳住了身子,声音都透着一股子虚弱,“太子是疯了吗?”
德全继续说道,“回皇上,奴才还在庄子上看到了三皇子,也在和太子殿下一起和屎。”
哐当!
陆承天身子一个晃悠,直接坐到了椅子上,他实在是不明白,为何老三也跟着倒霉儿子一起胡闹!
这要是传了出去,皇家颜面何在?
陆承天直接招来了禁军大统领,“去,把太子和老三都给朕带回来!如遇抵抗,你就是绑,也要把那个逆子给朕绑回来!”
“微臣领命。”
大统领带着1000禁军,立刻出城,策马奔腾,向着皇庄赶去。
陆承天已经被气得快要升天了,御书房的茶杯,笔洗,全部换了一套新的。
没办法,听了德全的描述,陆承天觉得他要是不摔点什么东西,他可能整个人都要气炸了。
他实在是没有办法想象那个场景,他金尊玉贵的两个儿子,竟然喜欢上了和屎?
这两个人是中邪了吗?
我要不要请护国寺的方丈进宫给这两个不省心的儿子看看?
没办法,除了中邪,陆承天想不到任何原因,这两人会喜欢上和屎!
陆承天已经决定就在御书房等着两个儿子,好好和他们促膝长谈一番。
可是,哪里知道,禁军统领是回来了,却没能带回两个儿子。
第377章
寻人(1更)
禁军统领一板一眼的回复,“启禀皇上,太子殿下和容王(三皇子)并不在庄子上。庄子上的管事说太子殿下和容王回京了,但是,微臣去了容王府和东宫,均不见太子殿下和容王。”
禁军统领也很懵逼,好好的两个大活人,就这么不见了!你说奇怪不奇怪?
陆承天听闻,眉头紧皱,“庄子上没有,东宫,王府不见人,难道是路上遇到了歹人?”
禁军统领心里一颤,“微臣已经让侍卫在路上寻找,回来的路上,微臣也仔细观察过了,不见打斗痕迹。”
意思很明显了,遇上歹人或者是刺客的几率不高。
陆承天可不敢掉以轻心,前朝余孽复国之心不死,上一次被他使了计策挖出来了一大批。
虽然已经将这些人重创,让他们短时间内掀不起什么风浪,但是,也难保这些人被逼的狗急跳墙,真的对太子做些什么。
“让九门提督带人去找,形迹可疑的人都要注意,城门守卫再询问一遍,两个皇子有没有安全进城,这群守卫都不知道吗?”
陆承天是面色难看,禁军统领更是大气都不敢出,只觉得压迫感极强。
等终于走出御书房的时候,他的后背已经被汗水浸湿了。
京城戒严,一队队官兵在各个街道走过,还有大批侍卫出城,风声鹤唳,处处透着紧张的气息。
百姓们吓得都不敢大声说话,一个个纷纷猜测,到底是出什么事情了。
文武百官也是一头雾水,内阁没有接到任何旨意,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然后,就有人找上了九门提督和禁军统领,奈何这两人嘴巴紧得很,就便是首辅大人,也没有问出任何消息。
大臣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禁军和九门提督都出动了,肯定不是小事儿。
一些搞政治的大臣,对于这种脱离掌控的感觉有些恐慌。
百姓们看到这么多侍卫,很是害怕。
宫里的陆承天始终没有等到小太子和三皇子的消息,更是忧虑的不行。
而造成这一切的两人,此时正在一个宅院里,里面全都是小太子从各州府寻来的铁匠。
只听大锤抡的当当直响,风箱拉的更是呼呼的。
库房里已经堆了很多犁杖,各种样式的镰刀,铲子,
基本上都是按照小太子从小超市那里拿到的农具样式做成的。
这些工具小太子都亲自用过,庄子上的很多佃农也用过,小太子让人询问过,这些农具和他们平日里用的那些都有什么好处。
佃农们种了一辈子的地,对田地里的活计没有人比他们更明白,新农具和旧农具这么一对比,他们心里门清,说的那叫一个头头是道。
因此,小太子就开始私下里自己打凿,虽然说今年第一次用高产量的种子,他就只在自己的庄子上,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的庄子上试种,但是,这样省力好用的农具还是要推广出去的。
只不过,铁器那是受朝廷管制的,每家每户能拥有的铁器都是有限制的。
所以,他便集中了铁匠,先让他们多做一些,然后再卖给百姓。
当然,这样看上去就是一大功绩的事情可不能他自己沾手,兄长们必须一起参与进来。
这不,看在三皇兄和他一起沤肥好几天的情分上,小太子回来的时候,就把人带了过来。
陆泽容是真的被惊到了,他没想到这个太子弟弟竟然办事效率这么高,竟然连农具都准备了半个库房了。
为了能让百姓吃饱饭,不被饿死,金尊玉贵的太子能够放下身段,研究粮食的肥料,三皇子真心觉得,
太子殿下非常适合做皇帝。
如果将来他登基,他一定会成为千古明君!
三皇子心里有些痒痒,看着眼前这张笑容灿烂的小脸,他有点不想推举大皇子或者二皇子做太子了。
“三皇兄,等这一批农具做完,你先让人送到你的庄子上,
你那里可有300多亩良田呢,佃农虽然多,但是,干起来真的太慢了!”
小太子碎碎念,今年是第一年试种,小太子非常在意,毕竟,今年的收成决定了这些良种能否推广到各个州府。
陆泽容回神,笑着感谢,“那我可就笑纳了。”
小太子立刻伸手,“诚惠1000两。”
三皇子:“……”
很好,有钱尚书的样子了。
将来太子登基,都不用担心国库空虚了呢,毕竟,他这么抠门!
“我没钱。
”
三皇子破罐子破摔,他可是要迎娶王妃的人,怎么也得攒攒家底。
小太子也不生气,“既然没有钱,那就以供抵债吧。”
然后三皇子就被安排了找那些工匠,将其建造的技艺用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没办法,他现在忙于种地,真的没有时间去学习怎么盖房子,盖宝塔,盖亭台楼。
三皇子想反悔,出了院子之后,就开始跟小太子各种商量,他很想用1000两换取自由。
当然,小太子就装作没有听到,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帮手,可不能跑了,他加快了前行的脚步。
三皇子就在后面猛追。
在连续看到两队侍卫之后,小太子很是疑惑,“这是怎么了?怎么连禁军都出动了?”
三皇子立刻脑洞大开,“该不会是有刺客闯宫行刺父皇吧?”
毕竟,父皇特别容易遭遇刺客。
小太子立刻想到了之前陆承天在春祭之时设下的圈套,他点头同意,“可能是,应该是行刺失败,逃了,父皇一怒之下,让禁军和九门提督一起行动。”
三皇子停住,回头看了看城门,“不对啊,如果是刺客,城门应该早就关了吧?城门这么开着,刺客不就跑了吗?”
小太子想想觉得也对,忽然,他眼睛一亮,“大皇兄和二皇兄是不是明天就到京了?可能父皇想率领百官亲自到城门口迎接,所以,禁军先排查和布防,扫除危险。”
“很有可能。”三皇子觉得这个推测很有道理。
两人觉得猜到了真相,继续往东宫走去。
第378章
百官一齐搞太子(2更)
禁军统领高升提着一颗心,一个时辰都过去了,禁军侍卫和九门提督的士兵,加上京兆府尹的衙役都撒出去了,却依旧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再这样下去,皇上一定会问罪的。
就在他心里七上八下的时候,看到了一身粗布麻衣,溜溜达达的太子和三皇子。
这一刻,高升是真的有一种崩溃的冲动。
这么多人要找的人,竟然就在大街上溜溜达达的,却没有一个人发现!
他连忙迎了上去,只不过考虑到在街上,这两位也不是很想别人发现他们的身份的样子,高升没有行大礼,只是拱手弯腰。
“下官见过太子殿下,见过容王。”
小太子:“高统领不必多礼,你们辛苦了,排查的怎么样?布防都安排好了吗?”
高升一头雾水,“排查?布防?”
小太子理所当然道,“你们不是在为了明日父皇的出行提前布置吗?”
高升:“……”
这一瞬间,他竟然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
他只能简短的解释了一下陆承天的命令。
行吧,什么都不用说了,还是麻溜进宫,等着挨批吧。
小太子是真的没有想到,父皇竟然就因为找到他和三皇兄,就搞出这么大的动作。
陆承天看到两个儿子毫发无伤的站在自己面前,总算是放心了。
紧接着就是发自灵魂的严厉疑问,“太子,你最近是越来越过分了!以前你和泥玩儿,朕就不说你什么了,可是如今,你竟然还喜欢上和屎了?你发什么疯呢?”
小太子一听,马上就明白了这是德全回来之后的后遗症。
“回父皇,儿臣只是在做研究罢了。”小太子恭敬回道。
三皇子立刻的帮腔,“父皇,太子殿下说的没错,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研究明白了,可是造福万民的大好事!”
陆承天瞪大了的双眼:“……”
究竟是他的耳朵有问题,还是他的儿子们脑子有问题?
“德全,宣护国寺方丈进宫!!!”
不行,
太子和老三一定是中邪了,必须要找个得道高僧好好驱驱邪!
小太子闻言,立刻恭维,“还是父皇想得周到,此次大大皇兄和二皇兄虽然大获全胜,凯旋而归,但是,咱们大梁将士还是有死伤的,请护国寺的方丈为这些将士超度一番,也是应该的。”
陆承天:“……”
他做了一个深呼吸,“朕找护国寺的方丈进宫,是给你们两个驱邪!”
小太子:“????”
三皇子:“!!!!”
两人很是不解,这怎么就到了驱邪的地步?
两人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解释,他们真的没有中邪,再三表明,他们是在沤肥,不是在玩。
这才勉强打消陆承天给两人驱邪的念头。
但是,护国寺的方丈依旧进宫了。
陆承天觉得,可以先预备着,如果他观察到太子和老三有中邪的迹象,立刻让方丈驱邪。
次日早朝。
毫无疑问,太子又被弹劾了。
户部的钱尚书打头阵,依旧是太子挪用抄家而来奇珍异宝。
接着就是御史弹劾太子殿下行为不当,也不知道太子喜欢和屎这个爱好是怎么传出去的,这立刻成为御史攻击的要点。
中心思想就是太子玩物丧志。
就是玩的这个物,让人一言难尽。
这两波弹劾还不算完,参得最多的还是太子不顾百姓死活,竟然强制命令百姓如何种田。
这可是捅了马蜂窝。
粮食乃是民之根本,太子殿下如此做派,用民取乐,随性而为,难堪大用。
一个早朝,其他的事情没有,全都是弹劾太子,满朝文武,竟然没有一个人为太子说话!
简直离谱!
太子竟然如此不得人心!
陆承天实在是遭不住啊,立刻宣太子上殿。
自己惹出来的事情,自己解决!
不过这次,太子依旧没有出现在朝堂之上,原因嘛,简单的很,太子病了。
得了,大臣们又有一个废太子的理由了,太子体弱,有碍寿数,可能连子嗣都留不下来。
这样的太子怎么行?
一旦登基,很容易导致朝中不稳,甚至可能引起大乱。
陆承天依旧将这些弹劾压了下来。
好在马上大军就要入城,陆承天亲自登上城墙,率领文武百官迎接。
城中百姓夹道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