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5章

    这场面,他是真的没有见过。

    他震惊的看着,用面巾遮住口鼻的小太子,指挥着东宫众人,挥舞着铁锹,叉子,不停地搅拌,沤肥

    这一刻,他忽然觉得,这个太子之位还是六弟来做合适,这人狠起来,可真的是什么事情都能干得出来。

    他连忙上前,将小太子拉到一边,一手捂住自己的口鼻,艰难说道,“殿下,就算是你不想当太子了,也不用如此自污名声啊?”

    三皇子实在是没有勇气继续看那一坨坨的便便,他觉得他可能三天都吃不下饭。

    小太子:“……”

    这真的是一个美丽的误会。

    小太子用尽毕生所学,才讲明白肥料对农作物的功效,还有沤肥的必要程序。

    三皇子自认为自己学富五车,博览群书,却也没有听过这些理论,整个人呆呆的。全然一副,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在干什么的迷茫感。

    “三哥,这些良种得来不易,如果我们真的能提粮食的亩产量,那绝对是功在当下,名垂青史的好事!”

    小太子认真道。

    三皇子被忽悠的迷迷糊糊的接过了铁锹,加入了沤肥大军中。

    不仅如此,他还迷迷糊糊的答应和小太子一起务农,还把名下的庄子腾出来,种小太子带回来的那个叫玉米的东西。

    忽悠了三皇子之后,

    小太子还想继续忽悠四皇子和五皇子。

    奈何这两人一个沉迷实验,一个沉迷开店做生意,两人以为太子需要田地,硬是一人腾出了一个

    庄子供太子种地。

    这明明是皇子们之间的小事,可是第二天,朝中就流传出太子欺压兄长,目中无人,竟然抢了四皇子和五皇子的庄子。

    小太子听闻这个消息,隐隐有些激动,终于要开始了!终于要开始了!

    希望这些大臣们搞快点,听闻六月的江南风光好,只要他们的速度够快,那他就能赶上好风光。

    小太子觉得这日子真的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尤其是晚上,看到那七彩大门终于又出现了,小太子简直高兴的不行,这次,他可是抄了两个大贪官的府邸,东西可都存着呢。

    小太子冲进小超市之后,见到桑以安的第一眼就是,要种子,农具。

    桑以安同样笑得眉眼弯弯,还是

    她家老弟大气,一上来就是几千斤几千斤的要。

    水稻,玉米,小麦,大豆,红薯,土豆等等,一个都不能缺。

    急需钱和各种建造技术的桑以安开始了疯狂推销模式。

    比如,粮食都种下了,要不要试试反季蔬菜技术?

    比如,大豆都种了,那榨油机的技术要不要学习一下?

    比如,

    这次的丝绸才1000匹,是不是你们那边织布的机器太过落后,要不要试试改良版,瞬间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你看看这白花花的精盐,你要不要学学粗盐提纯的方法?

    再比如,新鲜的制糖手艺,要不要学习一下?

    ……

    桑以安这一晚上,小嘴叭叭叭的就没有停过,小太子听得是热血沸腾,那可真的是什么都想要,什么都想学。

    整个人就像是打了鸡血似的,激动的不行。

    而这边的桑以安,硬是将她修建皇家园林需要的很多已经失传的建造技术通通报了出来。

    她想要

    重新找回技术,唯一的办法就是小太子去学,或者是去寻找纸制的记载,再到小超市里,教给她。

    虽然很麻烦,但是,这多多少少是一条途径。

    她要将那些已经失传了的工艺,都带回现代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华夏的传统文化,为华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而自豪!

    小太子看着上面的诸多要求,感觉自己小小的肩膀,无法承受如此之大的重量。

    他还要要研究种地,还要学习什么榫卯结构,他觉得他会疯。

    怎么能让他一个人这么辛苦?

    他有那么多的兄长,要苦大家一起苦!

    这次的交易双方都非常的满意。

    桑以安得到了珍奇异宝无数,不管是上拍卖会,还是在微信群里发给那些不差钱的大佬,薅他们的羊毛,那都是一笔不菲的进账!

    在收获总计1万斤种子,1万件农具,零食水果若干之后,小太子又悉心研究了一下农作物的病虫害问题,这才在5点的时候,重新回到了东宫的寝殿。

    小太子照例将他在小超市里学到的知识默记下来,准备教给负责农事的官员,让他们将这些处理病虫害的方法推行下去,让百姓们能在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知道如何处理,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农田里庄稼死了,荒了。

    小太子还没付诸实践呢,他正指导佃农,让他们按照他的方法种地,

    就又被言官们参上了。

    不对,不仅仅是言官,而是半个朝廷都参了小太子。

    声势那叫一个浩大,仿佛不把小太子废了,大梁就要亡国了一般。

    小太子很是满意,他直接溜溜达达去了三皇子的皇庄,查看他的种地技巧学到了多少,他不在东宫,才能给这些大臣们更大的空间发挥。

    毕竟,还有不到一日,大军就要回朝了。

    第375章

    为名垂青史,我付出太多了(1更)

    最近陆承天很是头疼。

    现在早朝的模式经过小太子监国期间的摆烂,已经变成了大臣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一二三个,再由其他大臣提出各种意见完善,大大的减轻了皇帝的负担。

    当然,这样一来,大臣们之间的口角斗争那是越来越严重了,就连一向在嘴皮子上不太擅长的五官,经过这一段时间的磨炼,在吵架方面的能力都增长了不少。

    所以,当这些人的嘴皮子都用在弹劾太子上,就算是陆承天,也觉得脑瓜子嗡嗡嗡的。

    今天这个大臣说太子欺压兄长,有违人伦,德行有亏,这思维一经发散,那就变成了连兄长都欺压,更何况是百姓,大臣们直言上书,太子将来不会成为一个英明神武的君主。

    需皇上多加教导,言传身教才行。

    没错,这些大臣还是非常奸诈的,没有一上来就叭叭叭的让皇帝废太子,另立贤主,只是让皇上多加引导,教育。

    一开始,陆承天根本就没有当一回事儿,朝中不满太子的大臣多得是,他心里门清,对这一现象,他根本不在乎。

    可是,接下来的几天,早朝屁事儿没有,全都贡献给了太子。

    大臣们那是一波儿接着一波来,不是弹劾太子不敬师长,就是弹劾太子不学无术。

    毕竟,太子太傅都被太子忽悠去研究怎么种地,怎么增加产量,怎么大丰收了。

    教太子太费老师了,给他找一个,没几天,这个老师不是要归隐,就是要转行,搞的皇帝也很心累。

    皇帝总觉得他上辈子肯定是做了什么丧尽天良的坏事,这辈子才有这么个倒霉儿子折磨他。

    为了这熊孩子应付文武百官,皇帝那叫一个心累。

    本以为,这些大臣们间歇性发疯发够了也就算了,哪里知道,这群大臣疯起来没完了。

    次日早朝就开始弹劾太子挪用国库银两,生活奢侈无度,不顾百姓疾苦,不顾边关将士艰辛,春日鲁地大汗,百姓春耕都无法保证,这些银两是用来赈济灾民的。

    陆承天一听,挪用国库银两,那还了得?

    户部钱尚书那是心疼的要命,这一下子抄了两个大贪官,除了黄金白银,名家字画,还有珍宝无数,100辆马车,一万将士运到了京城。

    这要是都换成银子,国库可就充实了,有一个什么天灾的,需要国库掏银子时候,他也不用愁的薅头发。

    这哪里知道,太子殿下把真金白银,名家字画什么的都送进了户部,等着户部入库。

    可是剩下那么多的奇珍异玩,珠宝首饰,都被太子殿下扣下了。

    原本户部是准备跟上次一样,搞一个对外的小型拍卖会,将这些都换成银子,送进国库。

    这活儿户部和五皇子带领的商部已经合作了好几次,钱尚书那是吃到了甜头,他对太子喜欢抄家一事一点儿意见都没有,反而暗戳戳的希望太子再努力一下。

    只要太子够努力,国库填满不是梦。

    可是,太子抄家所得就这么被他扣下一部分,钱尚书那就不能忍了。

    这不,早朝上,钱尚书和老抠门就开始叭叭叭个不停,钱尚书这么一说,那些言官趁机煽风点火,耿直的不行,一个个的就开始引经据典,弹劾太子。

    说的皇帝脑瓜子嗡嗡嗡的。

    陆承天本想着宣太子上殿解释,可是传旨的太监急匆匆的从东宫回来,带来的却是太子殿下去了皇庄的消息。

    陆承天心里一怔,迅速给了德全一个眼神,作为御前大太监,跟在皇帝身边30多年,两人的默契那是有的。

    德全高喊一句,“退朝。”

    这才结束了这个难熬嘈杂的早朝。

    没办法,太子不在,也没办法御前和钱尚书对峙,那就只能结束了。

    陆承天脚步很急,向着文华殿走去。

    折子现在都在那边了。

    不过,他此时更担心那个不省心的熊孩子。

    他突然停了下来,身后跟着的德全那是一路小跑,差点就撞到了陆承天的后背,好在他及时停止了。

    “你去皇庄上看看,太子是不是受了最近这些流言蜚语的影响,担心朕得询问,跑到庄子上躲着去了?”

    德全心里咯噔一下,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

    怎么又!是!他!

    为什么总!是!他!

    就不能让他安安静静的当个差儿吗?

    为什么一定要让他介入皇帝和太子之间的事情?

    德全心里恶龙咆哮,表面却是恭敬答应。

    “你告诉太子,

    躲是躲不过去的,光是自我反省是不够的,必须要回京领罪!”

    德全领旨,即刻出发。

    京中到庄子上,骑马不过半日,德全一路上都在祈祷,希望太子殿下不要再使什么幺蛾子,让他顺顺利利把这差事儿办完。

    只不过,事与愿违。

    德全觉得,他可能活不到寿终正寝了。

    太子一身粗布麻衣,手握铁锹,庄子上臭味熏天,前方一堆不知道是猪,还是牛马的便便,此时,太子殿下正在卖力的搅拌。

    德全一个没控制住,直接吐了。

    吐的那叫一个昏天暗地。

    情况很是惨。

    小太子被侍卫提醒,转头一看,不厚道的笑了。

    福禄早就非常有眼力的让人上茶,可不能让这御前大太监在庄子上被恶心死。

    德全缓和了少许,立刻宣了皇上的口谕,小太子一听,笑了。

    挺好挺好,这钱抠门没让他失望,战斗力极强,不错不错,得让他继续努力,这个时候他可不能回去。

    “孤就不回去了,孤还要指导三皇兄沤肥。”

    然后,德全就看到了同样生不如死的三皇子。

    三皇子和小太子的庄子是连在一起的,为了照顾三皇子的鼻子,所以小太子决定在自己的庄子上选一个地方沤肥,就不去祸害三皇子的庄子了

    毕竟,他的庄子上养了进1000头猪,有足够的粪便沤肥。

    三皇子觉得,他肯定是脑子抽风了,才会答应太子一起种田,增加粮食产量!

    为了名垂青史,他付出太多了!

    一阵春风吹来,鼻子的味道实在是太浓烈了,德全觉得如果他再继续待下去,明年的今天,就是他的忌日。

    只是回宫以后,要如何向皇上交待?

    第376章

    为何朕得儿子喜欢和屎?(2更)

    德全觉得自己实在是太难了。

    回宫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

    春风怡人,夕阳西下,空中映出一大片红彤彤的晚霞,几只麻雀在微绿的柳枝上蹦跶,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的美好。

    可能唯一不好的,就只有德全的心情了。

    陆承天累了一天,正在御花园里散步休息,只是散步的途中,偶遇了不下两个嫔妃,三个美人。

    众人一起赏春景,御花园里的晚梅开的正好,一群人走过,气氛很是和谐。

    贵妃娘娘牢牢占据主位,到目前为止,她还是这后宫里最受宠的妃子,后位空悬,在这宫里,贵妃就是最尊贵的,没人敢跟她作对。

    即便是父亲犯罪,连累一家子获罪,也没有动摇贵妃的地位。

    但是,这对于贵妃和七皇子而言,等于断了半条臂膀。

    少了外戚的支持,加之七皇子又是年纪最小的,想要抢到太子之位,很是艰难。

    贵妃之前也很是消沉,过了一次年,这算是缓和回来了。

    最近朝中大臣多对太子不满,贵妃听到了风声,这不就想趁机捡个便宜吗?

    几句不离七皇子,不是夸他读书用功,被师傅称赞,就是说他最近骑射也有长进,将来也要像大皇子和二皇子那样,帮皇上开疆扩土。

    贵妃的话术很是高明,夸七皇子的时候,顺带把马上就要回来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也带上了,皇上听着也顺耳,其他人也不能反驳什么。

    毕竟,大皇子和二皇子战功卓绝,这两位皇子可是拿下了大苍五虎将之一的哈日图的首级,夺回了被大苍占领的城池,还逼着大苍只能和谈。

    这样卓绝的功绩,回来之后,那是肯定要被大加封赏的,这个时候谁要是说他们不好,那肯定会被唾沫淹死。

    陆承天也十分满意几个儿子,老大,老二保家卫国,守护百姓,老七乖巧懂事,勤学上进,反正所有儿子加起来,都没有太子那个熊孩子闹心!

    一想到太子,陆承天的好心情都消失了一半,莫名沉重了不少,他可真行,一个人竟然让满朝文武都看不惯。

    今儿这个大臣参上一本,明儿那个大臣参一本,事情他惹了,他自己拍拍屁股走了,留下一堆烂摊子让他这个老人家收拾!

    贵妃伴驾多年,对陆承天了解的很,看到他情绪不高,柔声安慰,“臣妾听闻最近太子殿下备受争议,皇上您也不必太过忧心,太子聪慧,只要您多加教导归正,太子一定会成为万民称赞的储陆承天冷哼一声,“太子要是真的这么懂事就好了。”

    察觉陆承天对太子的不满,贵妃心里很是高兴,现在皇上就已经对太子不满意了,

    德全刚好就在这个时候过来了,只是,看着这么多的妃嫔在场,他有些不知道要不要上前了,毕竟,这事儿不太好说。

    陆承天一眼就捕捉到了德全扭曲,堪比便秘的神情,心里就咯噔一下,这表情他可太熟悉了。

    御花园也没兴致了,漂亮的嫔妃也不想搭理了,直接去了御书房。

    后宫嫔妃那都是极其会看眼色的,眼看着陆承天沉着一张脸离开,就知道前朝肯定是又出了什么烦心的事情。

    众人心里很是惋惜,皇上已经很久都没有入后宫了,好不容易得到皇帝来御花园散心的消息,她们本想着来一个偶遇,如果能引得皇上来她们的宫殿里,那是最好不过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