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培养一名优秀的公安那么容易,郑光明也不会费尽心思,把郭君山从大河镇调回来。“师父,思路放宽点!不一定非要培养新人,从别的单位抽调也行啊!”
郑光明反问道:“人家辛辛苦苦培养的人才,怎么可能轻易给我?马上来个人,跟我要你,我也不可能给他,这不是一个道理吗?”
郭君山思索片刻,说道:“那就要新人,大不了我带。”
公安局太忙,郭君山可不想像郑光明一样,忙的家都顾不上。他宁可现在辛苦一点,等以后陈书宁到京市,才有时间陪她。
郑光明挥了挥手,催促道:“行,你先去办案吧!”
第227章
季雪炖红烧肉
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陈书宁和陈家旺,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
五月份季雪和陈家兴回家,发现弟弟妹妹瘦了一大圈。季雪当即拿出钱,去镇上割了一大块肉,给陈书宁和陈家旺补身体。
刘香花知道的时候,肉已经下锅。她把从食堂端回来的饭菜放到桌上,转身进屋拿钱出来,塞进季雪手里。
“家里的账,我跟你爸已经还清。小雪这钱你收着,你跟家兴日子也紧巴,不要老贴补我们。”
季雪觉得这钱烫手,又塞到刘香花手里,笑着说:“妈,我跟家兴的账也快还清了。这肉是我贴补书宁和家旺的,我不能要这个钱。”
陈家兴熄灭灶膛里的火,说道:“妈,儿子再干一个月,就没外账。钱您收着吧!我跟小雪能把日子过好。”
“净瞎说。”刘香花嗔怪道:“你买工作拉那么多饥荒,怎么可能这么快就还清?一天天的,净逗我玩。”
“妈,家兴说的是真的。”季雪开口解释道:“您忘了上次我说的,让家兴调去运输队?运输队开了一个人,就把他调过去了。”
刘香花半信半疑的说:“真的啊?”
“真的,我骗您干什么?”陈家兴把肉盛到盆子,应道:“那个人您也听说过,就是王山前妻找的那个男人,叫孙志远。”
“他呀?”刘香花一脸兴奋的问道:“因为什么被开除?”
陈家兴笑着说道:“这小子缺心眼。开着厂里的车帮别人送货。还拿着加油的票据,找会计报销,让厂长抓个正着。”
季雪摆好碗筷,沉声附和道:“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别的司机最多夹带私货。他倒好……”
刘香花颇有兴致的问道:“那,那梁秀红没闹?”
“闹什么,厂里没送孙志远坐牢就不错。”陈家兴说道:“这还是厂里念着他是老职工,网开一面。”
“那也不对啊!”刘香花皱着眉头说:“司机的工资比你之前高,但是也没高太多吧?”
陈家兴和季雪相视一笑,谁都没跟刘香花说实话。她胆子小,要是知道儿子夹带私货,儿媳妇还帮着卖,肯定会吓到。
刘香花追问道:“你倒是说啊!我是你亲妈,有什么话不能跟我说?”
“没干什么……”陈家兴含糊的说:“帮朋友带点东西,赚点辛苦费。妈您别担心,现在大家都这么干。”
季雪扶着刘香花坐下,柔声说:“妈,违法乱纪的事我们肯定不会干。就是帮人捎几样东西。”
刘香花担心的说:“就算是捎东西,也得小心谨慎。政策说变就变,谁也说不好以后会怎么样。”
“妈,您别操心,喊他们吃饭吧!”
刘香花叹口气,起身走到院子里,喊道:“吃饭啦——”
陈锋和李珍放下还没编好的竹筐,一前一后进屋。陈爱国钻到陈家旺屋里喊了一遍,陈书宁和陈家旺这才出来。
季雪看着瘦了一大圈的陈书宁,担忧的说:“书宁,学习是好事,可也不能这么卖命,你跟家旺太瘦了。”
说着,她往陈书宁的碗里夹了一块肉,催促道:“我新学的菜,红烧肉,赶紧吃吧!”
陈书宁一脸的疲惫,木然的吃肉,香味在舌尖蔓延,她这才缓过神来。
“大嫂,我跟二哥不缺营养。”陈书宁笑着说:“郭大哥给我们寄来很多东西,光麦乳精就有好几罐,我们每天都喝。”
“亏了你天天喝麦乳精,看看你瘦的这样。”陈家兴调侃道:“挺合身的衣服,现在穿上都晃荡。”
季雪扯了扯陈书宁的衣服,说:“吃完饭,我拿着布料去找王娜,让她重新给你做两件衣服。”
“别去了。”陈家旺边吃边说:“她们把缝纫机卖掉,专心读书,准备参加高考。”
季雪用惋惜的语气说:“啊?也太可惜了……我还说再找她们俩,多做几件衣服呢!”
“高考完再说吧!”陈书宁叹了口气,懒洋洋的说:“到时候借台缝纫机,让她们帮忙做。”
季雪摇了摇头说:“衣服哪里都能做,还是让她们俩好好读书吧!”
参加高考是大事,考上大学,命运就彻底不一样了。季雪分得清轻重,她没那么自私。
陈书宁咽下嘴里的饭,笑着说:“大嫂,我给你留了好多头花。是王娜她们用碎布做的,可好看啦!”
陈家旺附和道:“是挺好看的,书宁没舍得带,说等你回来,让你先挑。”
“嫂子没白疼你。”季雪调侃道:“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我。”
刘香花扒拉两口菜,又想起孙志远,她问到:“家兴,你最近去过陈琴家吗?梁秀红没去闹吧?”
“我跟王山经常碰面,陈琴他们两口子感情挺好。梁秀红没敢过去闹,她逢人就说咱们老陈家全是刺头。”
王山憨厚,陈琴也老实。他们俩不是因为有感情才结婚,日子说不上多甜蜜,但也能做到相敬如宾。
季雪忍不住笑出声来:“哈哈哈……妈,梁秀红现在遇到我,都躲着走。去供销社买东西也不敢跟我说话。”
陈书宁满意的说:“梁秀红脑子有问题,她的想法跟咱们不一样。被她缠上准没好事。她躲着咱们家人走才好呢!”
李珍眼巴巴的看着季雪,问道:“那福妞呢?王山对她好不好?”
“看着不错。”季雪笑着答道:“周老师隔三差五就给福妞买东西,麦乳精就没断过。”
“我听那意思是,周老师没闺女,几个儿子生的都是孙子,福妞是他们家唯一的女孩,家里人都很喜欢她。”
“那就好!”李珍彻底踏实了,点头说道:“这孩子能碰上周老师这家人,说明她命好。”
没跟着马春雷那样的爹,已经很幸运。遇到王山这样的继父,福妞运气还是挺好的。
陈爱国愣了一下,终于想起一件事:“书宁,君山给你写信了,在我公文包里,你想着拿。”
陈锋皱着眉说:“又写信啊?这个月他写了好几封信,邮票不要钱?”
“爸,也有您一封信。”陈爱国慢悠悠说:“这个月第三封,我王叔寄来的。”
陈锋神色一凝,有些嫌弃的说:“这个糟老头子,老了老了,整起这套来……”
第228章
陈家人讨论郭君山
郭君山的信很厚,陈书宁拆开信封,把写着答案的纸放到一旁,专心致志看起信来。
这些信都是郭君山挤时间写的,字迹潦草,话也断断续续,想到哪里写到哪里。陈书宁知道他最近很忙。
公安局来了一批新的同志,能留下来的人并不多。郭君山忙着办案,还要带这批新同志。
忙起来的时候,不要说吃饭,连觉都睡不了。陈书宁忽然觉得自己很渺小,郭君山这么忙,她却一点忙也帮不上,还要让他操心。
郭君山说这都是暂时的。等他培养出优秀的公安干警,就能轻松一些。
五月的天已经热起来,吃完晚饭,陈书宁就钻进屋里继续读书。
季雪和陈家兴陪着长辈,坐在院子里纳凉,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这次回来,陈家兴觉得,长辈们对郭君山和陈书宁的事,态度发生变化。那小子一个月写好几封,陈爱国居然没拦着?
“爸,您怎么想的?君山和书宁的事,就这么定下了?”
陈爱国摇着蒲扇,慢悠悠的说:“没有定下来,就是两个年轻人先接触着。”
刘香花低声说道:“你妹妹不会做的题,就写信问君山。一封信有一大半是讨论题目。剩下的都是琐事,一点出格的话都没有。”
陈家兴眼睛瞪得溜圆,问道:“妈,您偷看书宁的信?这要让她知道,不得把房顶掀了。”
“我能干那事吗?”刘香花用眼睛瞟了陈爱国一眼,说道:“是你爸看的。”
陈家兴看向陈爱国:“爸?”
“怎么是我偷看的?”陈爱国急忙解释道:“书宁让我看,她不点头我能看吗?”
季雪叹口气,开口提醒道:“咱们聊的是,书宁和郭君山处对象的事。”
“处呗!”陈爱国看的开,大大咧咧的说:“书宁留在村里,那是埋没人才,她早晚都要走出去。
等她走出去,看到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儿,肯定不会回咱们这小地方。我还能逼着她在村里找对象?村里也没合适的人啊!”
刘香花抬头望天,感叹道:“女大不中留,以前我让她相亲,她怎么说的我还记着。这才过了半年,不用我催,她就有心上人了……”
季雪小声说:“妈,我看郭君山不错,挺正派的。再说他是公安,就他们这工作,肯定不敢乱搞男女关系。
在咱们家住的那段日子,他眼里多有活儿啊!我这个儿媳妇都没他干的活儿多,是个正经过日子的人。”
“那倒是。”陈锋附和道:“孩子挺不错的,也知根知底。”
陈锋指了指桌子上的信封,笑着说:“老王的信你们也看了,他举双手赞成。就等着书宁高考结束,到时候正式确定关系。”
“进展这么快?”陈家兴拉着脸说:“我妹妹才多大?再说,她真喜欢郭君山吗?”
李珍瞪了陈家兴一眼,指了指季雪说:“小雪跟你结婚的时候,跟你妹妹一样大。书宁年纪不小了,村里跟她差不多大的,就剩陈雪没着落。”
提起季雪,陈家兴跟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他结婚的时候,季雪跟陈书宁年纪差不多大。
“奶奶,您先等等!不对呀,林娟比书宁还大呢,不也没定下来吗?还有书意,她还在家里呢!”
“书意不往外嫁,要往家里招女婿。”李珍慢悠悠的说:“林娟刚定下来,就是追着她跑的那个李铁牛,他们俩成了。”
季雪还记得李铁牛,他隔三差五就到村里来一趟。每次来就眼巴巴盯着林娟看,那眼神跟钩子似得,季雪想忘记都难。
“奶奶,林支书不纠结了?他不是怕李铁牛投机倒把,牵连林娟吗?”
陈爱国笑着说:“现在政策放宽了,听说京市那边在搞个体经营
,真要搞成,李铁牛干的那点事,还算个事?”
刘香花开口说道:“也就是政策放宽了,不然,林支书还纠结呢!我就没见过这么纠结的人……”
李珍笑着附和道:“他性格就是那样,干什么事都要思前想后,把所有的结果都想到,才敢下手干呢!
不过,也因为他这性格,帮着咱们村躲开很多麻烦,石头是个好干部。”
“大哥,大嫂,你们在家吗?”
高叶背着包袱走进来,看到他们在院子里纳凉,笑着打招呼。
刘香花看到她手里的包袱,笑着说:“叶子,你手挺快啊!前天拿回来的零件,今天就弄好啦?”
高叶脸颊微红,腼腆的说:“嫂子,我一个人哪能干这么快,二赖子帮着我干。他手还挺巧,学了几遍,做出来的东西比我弄的都好。”
陈爱国站起来拿过包裹,笑着说:“叶子,明天我给你交到零件厂去。晚上下班再把原件给你带回来。”
紧邻大河镇的姚乡镇有一家零件厂,高叶从那边接手工活,补贴家用。
但是姚乡镇离陈家村有十几里地,高叶带着孩子,还要下地干活,过去一趟不容易。
陈爱国趁着午休的时候,骑着自行车过去替她交货,顺便把新原件领回来。
刘香花招呼道:“叶子,你跟我进屋。小雪这次回来拿了不少旧衣服,你看看有没有能穿的,拿回去干活穿。”
季雪笑着说:“姑姑,说是旧衣服,其实也有六七成新。您别嫌弃,有能穿的就带回去。有几件衣服料子又细又软,您可以给孩子改成新衣服。”
高叶的双手无措的抓着衣角,结结巴巴的说:“这,这不好吧?小雪带回来的,哪怕是旧衣服都比我的衣服好,留给书宁穿多好啊!”
“哎呀,你别替书宁操心。”刘香花拉着她的手,往屋里走去:“小雪喜欢打扮书宁,书宁衣服不少。
走,咱们姑嫂俩进去挑挑,有合适的你就拿着走。咱们成天下地干活,穿旧衣服不心疼……”
刘香花把季雪带回来的包袱打开,捡起一件褂子在高叶身上比当,笑着说:“我看见这衣服,就跟小雪说,你穿绝对好看。”
高叶苍老的脸庞,露出淡淡的微笑,可维持片刻,她就皱起眉头:“大嫂,这衣服给我穿太浪费。”
第229章
老光棍上门捣乱被打
“浪费什么?”刘香花不满的说:“你还年轻,现在不打扮什么时候打扮?听嫂子的,拿回去穿。”
高叶接过衣服,手掌在衣服上轻轻抚摸,眼眸中流露出向往的神色。她从来没穿过这么好的褂子,一个补丁都没有。
刘香花翻出一件毛衣,塞到高叶怀里:“这件毛衣你也拿回去。要是不合适,你就拆成毛线,重新织一件。”
“这毛衣真厚实。”高叶笑着说:“大嫂,说出来不怕你笑话,我还没穿过毛衣呢!”
想起从前的日子,那时她连牲口都不如。别说这么好的衣服,就是连一口饱饭都没吃过。
刘香花又挑出两件衣服,递给高叶:“叶子,这几件都是好衣服,你出门时穿。我再给你找几件干活穿的。”
“这个裤子不错,就是裤脚这里磨破了,回去你裁个边就行。还有几件老太太穿的,是季雪她奶奶给的,你给我大娘拿过去。”
高叶的眼眶有些湿润,自从回到陈家村,她才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
虽然日子还是那么苦,但是村里人处处都帮她。知道她生活困难,村长和支书跑好几趟,给她接零活干。
厂子远,她去一趟来回要走半天路。陈爱国中午觉都不睡,骑着自行车替她来回跑。
有时候地里的活多,她干不完,不用她开口,过路的村民就帮着她干完了。
还有陈二赖,收拾屋子,伺候老人,哄孩子,做饭,没有他不帮的。高叶不知道怎么感谢他才好。
刘香花把高叶怀里的衣服接过来,坐在炕上叠起来,嘴里轻声问道:“叶子,你跟我说句实话,你到底怎么想的?”
高叶狐疑的问道:“嫂子,你问的什么?”
“就是你跟二赖子的事啊!”刘香花压低嗓音说道:“我看你们俩挺般配,你带着孩子不容易,他正好也是一个人……”
高叶嘴唇颤动几下,低喃道:“我配不上他。”
“哎……”刘香花叹口气,拉着高叶坐到炕上,问道:“叶子,你跟嫂子说句实话,你对他有那个意思吗?”
高叶踟蹰片刻说:“嫂子,我不敢往那儿想。”
“有什么不敢的?”刘香花低声鼓励道:“叶子,你已经回来了,以前发生的事咱们不提,过日子得往前看。”
高叶急声说道:“可是我……”
刘香花打断她的话:“别往下说。叶子,我们能猜到你经历过什么,可大家伙谁也没乱说。
前几天,隔壁村那个老光棍跑到村里打听你,我们直接把他轰走了。就连王二秀和李宝珍那两个舌头长的,都没嚼你舌根。”
高叶结结巴巴的说:“我,我回去再,再考虑考虑。”
“你好好想想,真要动了心思,我们帮你跟二赖子说。”
高叶心里装着事,背着包袱失魂落魄往家走。刚转过弯来,就听到自家院子里传来二赖子的骂声。
她赶紧往回跑,老人和孩子都在家里,可不能出事。
二赖子护住孩子,看着眼前这个,牙齿都快掉光的老头,生气的骂道:“你赶紧走,再不走别怪我不客气。”
“你别赶我走啊!”老头说话都漏风:“我是真心实意想娶高叶,你看我拿这么多东西过来,怎么也得让我见见她。”
陈二赖看着老头脚底下那筐野菜,更生气了:“你拿一筐野菜糊弄谁呢?我们要想吃,山坡上有的是,用得着你给吗?”
瞎婆婆坐在台阶上,气急败坏的说:“二赖子,赶紧把他赶走!他进门就抢孩子,要不是你过来,不知道他会干出什么事。”
陈二赖退到瞎婆婆身边,把孩子放进她怀里。顺手抄起台阶旁的扫帚,奔着老头去了。
老头后退两步,高声说:“哎呦,就算不同意,你也不能打人啊!”
陈二赖下手重,嘴上骂道:“打的就是你!老不死的,牙都快掉光了,怎么好意思说娶高叶?你都能当她爹了,也能张这个嘴……”
“我怎么不能娶她?”老头虽然挨打,但是嘴不饶人:“年轻人,也就你把她当好人,我都听人说了,她是被拐卖过的女人……”
“放屁!”
陈二赖直喘粗气,高叶回来好几个月,虽然她对过往的经历闭口不提,可陈家村的人,猜了个八九不离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