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章

    “嬷嬷,怎么了?”

    “你真觉得皇上是这么想的?”

    “不是吗?”

    “瞎子都看得出来,皇上这是看上你了。”

    发现余莺儿美丽外表下愚蠢本质的嬷嬷选择直接出击,效果拔群,余莺儿适时表达出自己的震惊。

    “这,这我,我没,我会错意了?”

    “对。”

    “可我都在御前呆两个月了,皇上从没在意过,怎么今日突然就……这,怎么办啊嬷嬷,皇上会不会降罪于我。”

    “看皇上现在的意思,是不会跟你计较了,只是以后可要机灵着些。”

    “还有以后呀……”

    嬷嬷上下打量她一眼,视线重点在脸上转了一圈,没言语,但眼中的意思很明确。

    ————————————————

    遭沈答应连累,原本炙手可热的碧桐书院一下子冷清了下来,跟着沈眉庄来的安陵容日子越发不好过。

    甄嬛逐渐看清形势,在皇帝的默许下,托曾经的教引姑姑芳若帮助。

    又碰上沈眉庄饭菜中被下毒一事,皇帝顺水推舟给甄嬛行了个方便,将芳若调去看守闲月阁,这才与甄嬛重归于好。

    翌日晨起皇帝出碎玉轩时,看到盆开败了的石榴花,借此拿下了内务府总管——华妃的远亲黄规全。他向来多疑,此番明面上是为甄嬛解气,实则在不动声色地一步步瓦解年家在宫中的势力,还能进一步激化年、甄二人的矛盾,可谓是一箭双雕。

    甄嬛心知独木难支的道理,在理智与情感的不断斗争下,还是筹谋着将安陵容推到皇帝跟前。

    正与皇后商讨中元节祭祀事宜的皇帝听到远处一阵歌声,与发妻有三分相似,脚步一转,朝着歌声传来的方向走去。

    远远瞧见华妃正训诫甄嬛与一绿衣女子,想必就是方才唱歌的人,略有些眼熟,不过没什么大印象。

    替她们解了围再屏退众人,将唱歌的人叫到身边,安陵容终于顺理成章的侍寝,成为真正的小主,晋为常在,还从皇帝那得了个妙音娘子的戏称。

    第二日安陵容婉拒了送回的轿撵,一步步走回住处,看着行宫里一如往日的亭台楼阁,一草一木,却又觉得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入宫后一直靠旁人接济,自觉低人一等的她终于有了点点自信。此后出于感激,更是出于对自己的证明,她不断将皇帝赏的东西回赠给甄嬛,却隐隐察觉莞姐姐与她不似从前那般亲近。

    浣碧看了得宠的安陵容,心中越发不平衡,在曹琴默的挑唆指引下,也渐渐生出些别的心思。

    这日七夕宫中夜宴,用不上余莺儿伺候,思羽年岁太小被留在了紫禁城。她一个人闲来无事,突然来了兴致想乘着月光仔细瞧瞧,这个被侵略者破坏,以致只能存在于后世想象中的丹青之宅。

    没有一个现代华国人能拒绝圆明园的魅力,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只有身处其中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这座“万园之园”的美感与气势。

    就这么随处走着,莺儿略有些迷路,来到一处建筑精美却略显荒凉的宫殿,刚想循着原路返回,却被两道熟悉声音吸引了注意力。

    发觉这是果郡王和甄嬛,她发誓自己不是故意来看热闹的,本来她就不知道桐花台在哪,这都能碰上真是孽缘。

    瞧着二人远远的分立两边说着话,余莺儿有些挪不动脚,八卦果真是人的天性,更何况这还是现场直播。

    第11章

    木薯

    果郡王向甄嬛为温宜生辰时的轻浮致歉,听着这样风度翩翩的王爷道歉示弱,让人很难不心软怜惜。不过余莺儿表示,她的心早在三年工作里被叛逆初中生们磨的如钢铁一般坚硬,男人只会妨碍她向上的事业心。

    那边允礼的话字字句句直戳甄嬛心窝,“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是甄嬛最期望的,却也是她作为宫妃最不可能得到的。

    眼瞧二人说完,果郡王没急着走,站在原处目送甄嬛离去,夜色如墨,衬得他背影越发深沉……

    ————————————————

    只说这几日天热,养在华妃处的温宜公主日夜啼哭不止,还开始频频吐奶。皇帝心里记挂着自己难得的女儿,召来华妃、曹贵人,皇后和莞贵人也随侍一旁。看着怎么哄也不见好,一味啼哭的温宜,皇帝心烦气躁,迁怒于一旁的太医。

    太医忙表示按温宜的年岁不该再吐奶,应该是吃坏了东西。提议查验公主的吃食,最后发现马蹄羹里被加了木薯粉,长期服用会刺激婴儿肠胃以致虚弱而亡。

    前朝后宫没个消停的时候,皇帝一听又开始烦心,借着骂御膳房引出华妃的下一步,开始彻查此事。御膳房回禀只有莞贵人身边的浣碧取过此物,再无旁人。至此,哪怕是再不聪明的人也都能看得出,这分明就是华妃给甄嬛设下的一个局。

    皇帝开始为甄嬛开脱,华妃又找来两个宫女说看到七夕那晚甄嬛往华妃宫里去了。那晚见的果郡王不能说出来,甄嬛巧舌如簧却苦无证据,好在此时端妃拖着一副病躯来了,为甄嬛证明了那晚她与自己在一起。

    这场闹剧终于结束,皇帝脑仁儿生疼,将后续事宜交给皇后回了勤政殿。

    皇后来向皇帝禀报御膳房之结果,试探性表示出想要追查下去的意思,以此惩戒华妃。皇帝顾虑到出征的年羹尧,只是收回华妃协理六宫之权就叫停了此事,不过到底叫曹琴默去带回了公主。

    看着皇帝心烦,大总管苏培盛又开动脑筋,把余莺儿叫来上茶。

    当你第一次注意到某个人,以后在碰见就很难再忽视他。雍正正为后宫争斗寒心,闭目养神之际忽而闻见一阵茶香,心神一动,睁开眼睛瞧了过去。

    果然是那个貌美的宫女,正低眉顺眼的给他上茶,看着比上次还要胆怯些,生怕哪一步动作大了吵到他。

    “两次看见你都这么胆小。”

    余莺儿被突然的声音吓了一跳,好在稳住了手上动作,没有打翻茶碗,忙回道。

    “陛下天威难测,奴婢自然惶恐。”

    “你叫什么名字?”

    “奴婢莺儿,黄莺的莺。”

    “黄莺歌声动人,朕身边有一妙音娘子,如今还得了个伶俐的莺儿。”

    “奴婢粗鄙,不通音律,更不敢与安小主相比。”

    看着她明显谨慎许多的神情,雍正想到什么,随即问道。

    “上次回去,可有人教导过你?”

    只见她神情更加紧张,忙跪下认错。

    “奴婢错领天意,嬷嬷已经教训过了。”

    “朕未曾说过要罚你,胆子也忒小了,起来,给朕磨墨。”

    “是,奴婢遵旨。”

    皇帝此时并未有太多旖旎心思,只是美人在侧,红袖添香总能一解烦忧。

    不愧是皇帝座下第一狗腿子,苏培盛看出皇帝对她的兴趣,也发现余莺儿除了畏惧之外没有过多的抵触情绪,转过头就将她调去书房磨墨,押宝在莞贵人身上的同时,还不忘提前对她进行风险投资。

    磨墨这个活说实话没有上茶轻松,雍正实在太敬业,一天恨不得呆在折子前面七八个时辰不动地方,连带着余莺儿工作量也大大增加,好在有几个宫女一起轮值。

    西北战事未平,后宫纷争不断,一连几天雍正没有去后宫,只在勤政殿议事理政,一来二去倒是和余莺儿熟悉了不少,余莺儿逐渐适应了新环境,心中的恐惧和不安慢慢消散,也变得更加从容自信了起来。

    第12章

    回宫

    皇帝在勤政殿忙了几日后,又从华妃开始重归后宫嫔妃的怀抱。

    皇上近来赐了莞贵人出入书房的权利,甄嬛来时自不必她们在一旁碍眼,所以工作量慢慢降了下来,各路主子们的赏赐却比从前在茶房时多,可以说是快乐的升职加薪。

    那晚皇帝正和果郡王下棋,余莺儿不必随侍,却听说华妃在闲月阁门前闹了起来,皇帝肉眼可见的又开始厌烦,安顿好果郡王,就往闲月阁赶去。

    后宫纷争不断,女人们争宠爱夺位分,皇帝心里最清楚,不过是不在意。只要不危害到他的权利,他的子嗣,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恨这些女人争斗时总要叫上他来评判。

    到了之后不难发现这是甄嬛給华妃下的套,华妃娇纵成性,甄嬛恃才傲物,皇后无能管束后宫,这一切的烦心事只能靠着跟华妃说几句重话来发泄。

    回了九州清晏坐定,雍正神色阴沉,刚登基时,兄弟们不服他,好不容易把老八老九关起来,底下大臣们又蠢蠢欲动,连宫妃都不安分。

    看他一声不吭,底下伺候的人越发小心。苏培盛这个老货,见形势不对,又把余莺儿推了上去。

    “不是已经到书房伺候,怎么又来上茶了。”

    “苏公公说陛下今儿心情不好,叫奴婢来上些降火的茶。如今过了立秋,这枸杞菊花茶虽有些早,但勉强还算应景,且不耽误皇上就寝。”

    “你倒是越来越不怕朕了,知道朕生气也敢来。”

    “陛下仁善,待下人们是极好的。只是奴婢想着,您生气时都由奴婢来伺候,以后怕不是看见奴婢就要开始生气了。”

    “哈哈哈,妮子越发刁钻了,是朕太过宠着你们。”

    该说世人对美人还是宽容的,要是换了个一般宫女太监说这话,直接拖出去乱棍打死都成,哪能这么喜笑颜开的。不过说笑一通,雍正心情确实好了不少。

    这边的皇帝和宫女调笑,那边甄嬛终于和沈眉庄相见,二人推心置腹一番。出了闲月阁回去的路上,为躲避宫中巡守的侍卫,甄嬛情急之下进入湖边小舟,没想到却碰上了正在休息的果郡王。

    果郡王瞧见甄嬛一袭宫女衣裳,其中定有隐情,没多问,帮她挥退侍卫,还摇船将人送至湖对岸。算起来这已经是两人第三次见面了,早在第一次,他就认出甄嬛是倚梅园小像的主人,也看出了甄嬛是个才女,才女有才女的傲气和本事,她又与前人面貌相似,势必会得到帝王恩宠。

    想到这,他的心思又开始活泛,先是以西施做引,了解面前女人不是能随便勾引图谋的。又故意掉下装有甄嬛小像的荷包,甄嬛看了并没直说什么,只是暗暗提醒他。

    但在果郡王看来,这样的表现就足够了,日子还长,她如此自傲,皇帝却另存心思,往后势必会受伤,到时候就是他最好的机会。

    允礼出生后就备受先皇喜爱,只可惜年岁太小,上面哥哥们又多,不具备夺嫡的能力。

    自四哥登基以来,母妃只能在道观中避世,长大后常在他耳边说起从前的风光日子,说得他心里越发不平。

    但他也清楚,论治国之才自己远不如皇兄,便装得一副寄情山水的样子,仗着自己年轻俊俏,从不吝惜于向宫中女眷播撒自己的温柔,暗暗想走些旁门左道。皇兄子嗣单薄,如今只要利用得当,莞贵人,就是他最大的机会。

    天渐渐凉了,各宫收拾好行装,终于回到宫里,众人的纷争重新回到了紫禁城内。

    第13章

    除夕

    回宫后过了一段时间平静日子,就听说前朝年大将军打了胜仗归来,皇上特意在养心殿设宴款待嘉奖他们兄妹。

    这段日子余莺儿和小厦子明面上不熟,实则二人都年轻,一个小喇叭爱讲八卦,一个爱听八卦还能守口如瓶,一来二去的越来越合拍,是彼此非常好的工作八卦搭子。

    听小厦子说,那年大将军确实威武,但比华妃娘娘还要张狂傲气,全然不顾君臣之礼不说,竟让苏培盛给他夹菜。

    皇上也是能忍,还端得一副君臣和谐的样子。

    余莺儿正担心苏培盛会不会再让她去安抚皇帝,一会就发现她的顾虑是多余的,皇帝这几天日日都去翊坤宫,连莞贵人都顾不上,更甭提他们。

    且说华妃越发势大,深秋时还叫莞贵人和安常在去她宫里弹琴唱曲,当乐伎取乐,宫里头都传开了。不过据小厦子说,二人从翊坤宫出来时仍神色如常,真是耐得住性子。

    就这么过到了冬天,难得的新鲜事是皇上某日白天在莞贵人处,晚间竟破天荒的召了淳常在侍寝,众人都说是莞贵人举荐的,甄嬛战队又添一人,果然没一阵淳常在就搬回碎玉轩住了,同样由莞贵人举荐的安常在却与她渐行渐远,倒与皇后走的更近。

    又是一年除夕,外边在打仗,皇上下旨将娘娘们的赏银减半,连带着娘娘们打点他们这些人的银子也少了,不过华妃娘娘不愧是后宫第一散财童子,打赏的不少反多,都知道她的钱是娘家给的,连皇帝都不管,别人更不在意。

    余莺儿和思羽等人拿着赏钱托御膳房的人做了桌好酒菜,痛痛快快庆祝了一番。这是她在清朝的一周年,她摆脱了死亡的结局,日子越过越好,以后一定还要过得更好。

    除夕当夜皇帝并未回来,嬷嬷们也没有过多辖制她们,难免闹的有些晚。余莺儿第二日起来一瞧,略有些憔悴,不过非但不难看,反而多了几分病西施的风韵。

    伺候办公时,皇帝比平日多瞧了她几眼(平常就没少看)。

    “这是怎么了,眼圈都红了”

    “多谢陛下关心,奴婢无事。”

    “嗯,有事瞒着朕,视为欺说这话时眉眼带笑,周身气势温和,倒显得非常可靠。余莺儿知道他想多了,糊弄不过去,不如好好利用。

    “多谢陛下关心,只昨夜除夕是团聚之时,难免有些思念家人。”

    “家里可还有些什么人?”

    “奴婢福薄,阿玛与额娘去得早,只剩些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罢了。”

    说罢,竟是有眼泪滴下来。今天老娘就让你看看什么叫华国演技看某影,世界演技看师范。

    “好好的,怎么还哭上了,这不是还有朕在。罢了,今儿初一,放你一天假,你且去好好歇着吧。”

    说罢,犹觉不够,伸手握住了余莺儿的一双柔荑。

    “多谢皇上,皇上待奴婢真好。”

    边谢恩边用眼泪擦过的透亮眸子看着对面的君王,谁知皇帝拦住了她躬身的动作,丝毫没有放手的意思,看到她小脸通红面带羞怯才终于收回手。

    “皇上……奴婢,那奴婢就先告退了。”

    语毕,缓缓退了出去,留雍正在里面目光幽深的看着她。

    打那天以后,二人之间就多了些旁人说不清的氛围,在皇帝的包容下,余莺儿越发开朗爱笑,闲来无事还教她识过几回字。

    有现代知识打底子,加上她是真心想学,总能一点即透,学得又快又用心,让雍正这个老师也开怀,教起来越发兴致勃勃。

    这一切苏培盛看在眼里,并不声张,偶尔还帮着驱散些闲人,二人关系可谓突飞猛进。

    ————————————————

    初春之际,富察贵人高调炫耀自己怀了龙裔。宫外却突发时疫,不多时,从翊坤宫开始,宫女太监不断染病,宫中上下烧艾喷醋,人人自危。

    岂料存菊堂传来消息,沈答应染上了时疫。甄嬛一听说这消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先去求太医院的太医,但无人敢冒这个风险,只得先派人送去了些应该用的上的药材。

    第14章

    眉逝

    莞贵人来养心殿外求见陛下,可皇上正与朝臣议事,苏培盛将甄嬛劝了回去。一筹莫展之际,家里传来好消息——陷害沈眉庄的太医刘畚抓到了。

    晚间恰巧余莺儿值守时,甄嬛又来求见,终于得以面见天颜,进殿时正碰上出去的余莺儿,余莺儿福身行礼,说起来这还是她第一次直面甄嬛。

    甄嬛看见她愣了一下,皇帝身边宫女貌美她是知道的,但也少有这样艳丽甚过自己的。不过情况紧急来不及她多想,忙带刘畚进入为沈眉庄洗脱嫌疑。皇帝心情尚佳,愿意给甄嬛一个面子,复了惠贵人的位分,随手调派一个太医去救治。

    还表现出了惩治华妃的意思,连带要赐死她身边的两位太医。不过苏培盛着实会看眼色,一主一仆二人一唱一和就把惩处的旨意拖到明日再宣布,夜长梦多这话可不是假的。

    果然嘛,第二日晨起就见华妃带着江诚江慎来献上了治疗时疫的方子。皇帝顺坡下驴,别说罚了,怕不是还要赏。

    甄嬛心里再不平也无法,要余莺儿说,沈眉庄此次复位在甄嬛自己看来是人证物证俱全,可她看来分明是皇帝看在爱妃的面子上高抬贵手,用的是人情债,越还越多的。

    好在治疗的方子有了,太医们赶忙用到了沈眉庄身上,听说用上之后就退了烧,甄嬛终于能缓一缓。

    谁知晚间下人突然来报。

    “小主,小主不好了,咸福宫突然来人,说惠贵人的身体情况急剧恶化,竟是,竟是快不行了。”

    甄嬛脑中有一瞬间的空白,收拾都顾不得了,直直冲到外面的冰天雪地中,流朱等下人忙抓了斗篷追上,一群人急哄哄的往咸福宫奔去,推开了存菊堂的门,竟是要直直冲进去。

    “眉姐姐,眉姐姐!”

    下人们合伙把甄嬛拦住。

    “小主,小主使不得啊!”

    “小主,时疫危险,小主也要保重自身啊!”

    里头的沈眉庄听见声音,突然来了精神,似是回光返照之像,高声喊出。

    “嬛儿,能有你这样的姐妹,此生也算是,无憾了。”

    音量渐说渐悄,直到最后低不可闻,沈眉庄眼里失了光彩,眼皮逐渐合拢,面色也变得灰败。

    殿外的甄嬛似是察觉到了什么,不可置信地挣扎得越发厉害,一把挣脱众人,又被追上去的流朱等人拦住。

    “小姐小姐,眉庄小主已经去了,她生前最挂念您,请您千万顾好自己的身子啊。”

    甄嬛听见她们的话,竟是直接昏死过去。

    再醒来是在碎玉轩寝殿的塌上,忙死死抓住槿汐的胳膊问道。

    “槿汐,槿汐,眉姐姐她,都是我的梦对不对,是一场噩梦对不对?”

    “小主节哀,皇上已经下旨追封眉庄小主为惠嫔,并以妃位礼制下葬。斯人已逝,小主也要保重自身啊。”

    “人都死了妃位嫔位又有什么用!”

    甄嬛此时双目赤红,神情癫狂,似是有发疯的征兆。

    槿汐忙给了她一杯冷茶,又劝她冷静下来细细图谋为沈眉庄报仇。

    “小主冷静啊,从惠嫔娘娘被陷害假孕,到此次染上时疫,怕都是有人设计。”

    “是啊小主,那时疫是从翊坤宫开始的,怎么就能传到专人把守的存菊堂?奴婢听采月说,事前翊坤宫曾送来一套半新不旧的茶具,规格制式不像主子们用的,怕不是……”

    “华妃!年世兰!是她,一定是她!”

    她不想怨皇帝,不能怨皇后,只能把满腔的恨意倾倒在华妃身上。

    下人们惊呼一声。

    “小主!”“哎呀,小主。”

    甄嬛这才发觉,她竟是把手中的茶杯直接捏碎,碎片插进手中,鲜血直流,却感受不到半分疼痛。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