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但你瞧瞧你这些年干的混账事,你为了林霜雪那个歹毒的女人,抛妻弃子,气死你爸,变卖家里的资产去美国享乐,多年来不和我们联系。如今在美国混不下去了,就想起我们了,你但凡有一点良心,就不会把林霜雪他们带到家里来,还想要威胁展宁。
你已经废了,我不可能让你连累了展宁和瑾瑜他们,他们是我们陈家的希望,我不允许任何人去伤害他们!
我本来想和你一起死,但你太自私了,连一碗馄饨都舍不得分给我,非要一个人吃独食。
你去了下面,记得和你爸,还有陈家的列祖列宗把事情说清楚,你要是不想担责,把事全推我身上也行,让他们尽管来找我索命。”
陈楠明恼怒不已,想打薛婉仪,可他肚子疼的难受,并开始抽搐,无力打人。
他不想死,缩在地上,哀求道:“妈......救我......我会改好的,你快救救我。”
薛婉仪捂着脸,心痛的说:“你吃了那么多馄饨,救不了了,你安心去吧,来世别给我做儿子了,要是想报仇,就在奈何桥边等我,我晚点就去陪你。”
陈楠明想呼救,可他已经没力气说话了。
等他四肢不再动弹,薛婉仪失声痛哭,稍稍平复了心情后,她颤抖着身体爬起来,扶着墙一步步挪出去,对门外站岗的公安说:“我毒死了我儿子,你们抓我吧。”
薛婉仪来会见陈楠明,是肖文瑞特意关照过的,两人谈话时,站岗的公安,给了他们足够的空间,即便听到里面有砸碗的声音,也没有进去打扰,没想到事情会发展成这样。
公安进杂物房确认了一下,见陈楠明真的没了生气,只好把薛婉仪暂时关押,打算询问了肖文瑞的意见后,再做下一步安排。
去牢房的途中,薛婉仪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公安赶紧把人送去医院,并通知陈公馆。
薛婉仪出门前,在自已的卧房留了一个存折和一封信。
薛婉仪在信里说,陈楠明变成今天这样,是她一手造成的,按照她犯下的罪孽,老天爷早该收走她的命,是许曼的善良和周围人的宽容,让她体面的活到现在。
她是一个无用之人,帮不了家里,只能去结束扰乱大家清净的祸害,赎回一点罪。
薛婉仪在信里交代,如果得知她和陈楠明死亡的消息,就让陈展宁去登报,与他们断亲,免得被拖累......
陈展宁做好早餐,来喊薛婉仪吃饭,看到了这封信,立马跑下楼去找许曼,把信给她,说自已要去一趟公安局。
他刚要出发,陈公馆的电话铃就响了。
得知薛婉仪住院了,大家忙往医院赶。
薛婉仪整个人像被抽空了精气神,脸色苍白的躺在病床上,在陈展宁和许曼他们的不停呼喊中,她悠悠转醒,想说话,又发不出声音,只能用饱经风霜的手,轻轻抚摸着陈展宁的脸颊。
周荣找医生打听薛婉仪的病情。
医生说她年纪大了,身体各方面的机能下降,近日又受了很大的刺激,难以熬过去,交代周荣,可以准备后事了。
送薛婉仪来医院的公安,把她毒死陈楠明的事,告诉了大家。
陈展宁和许曼很愧疚,觉得自已太粗心了,没有察觉到她的情绪,才让她变成这样。
两人一刻不离的守在薛婉仪身边,尽心尽力的照顾她,期盼她能够好转。
周荣不想薛婉仪毒死陈楠明的事,闹的人尽皆知,去找肖文瑞,希望不对外公布。
陈楠明的案子还没有移交法院,肖文瑞表示,他会向上递交报告,就说陈楠明身体不好,旧疾复发,自已死在了牢房里,和别人没关系。
周荣给了肖文瑞500块钱,说公安同志办案辛苦,为了他们家的事,跑前跑后的,这个钱,请大家喝茶。
肖文瑞收了钱,经办这事的人,都需要去打点一下,大家才能管住嘴......
薛婉仪在医院躺了一个星期后,去世了。
临终前,她见许父许母、王城南他们都在病房里,孙子、重孙也在跟前,不像要和她断亲的样子,没有遗憾的闭上双眼......
陈展宁在陈湘霆的坟墓旁修了一个坟,作为薛婉仪的墓地。
陈楠明的尸体,陈展宁去认领回来了,将他葬进了陈家祖坟的范围,以便列祖列宗能收拾他,别把罪过都怪在奶奶身上......
1月底,林霜雪和陈无名被执行死刑。
他们在关押期间,不停的辩解自已没罪,还说他们身为美国人,国内的法律没资格审判他们。
但他们没有护照证明自已的美国国籍,公安局和检察院的同志,见他们这样嚣张,也不愿浪费人力物力去大使馆核实他们的身份,直接依照我国法律,给他们判了死刑。
两人被行刑的那天,终于害怕起来,说他们愿意认罪,能不能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公安同志近一年听了太多这样的话,耳朵都麻木了,不理会他们,按照程序把他们押上卡车,先去游街,再去刑场。
站在刑场,林霜雪和陈无名看着一排排扛枪的土兵,吓得腿软,他们万分后悔为了点钱财而回国,要是不回来,就不用挨子弹了......
84年的2月1日是除夕。
因薛婉仪的去世,陈公馆的这个新年,过的很冷清。
陈瑾琛和陈思甜对死亡没有概念,总是楼上楼下的喊“太奶奶”,还对着薛婉仪的遗像给她讲故事,喊她吃饭。
许曼每次看到他们这样,就忍不住的落泪,默默祈祷,希望她的姆妈,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开开心心,无忧无虑......
第539章
明知道结果不美好,干嘛不在一开始就规避呢?
江城在82年成立了核动力运行研究所,周庆平觉得自已这么多年从未尽孝,和钟佳雯商量后,向组织提交申请,在84年3月份,调到了这个单位。
钟循慈和钟佳雯不想一家人分开,也一起调来了。
单位给周庆平、钟循慈他们分了个三居室。
周庆平想邀请周荣来家属区住着,平日里能有个照应。
周荣拒绝了,她悄悄告诉周庆平:“丈母娘和亲妈在一个屋檐下,时间一久,各种矛盾就出来了,到时候你就成了受气包,还是算了。
我现在陈公馆和长安里两边住,日子很舒坦,就不给自已找麻烦了。”
周庆平不解的问:“你和我丈母娘又不是没相处过,你们关系的很好啊,怎么会闹矛盾?”
周荣:“她大老远的来我家,是客人,我当然要客客气气的,凡事迁就她,可我们要是长期生活在一起,情况就不一样了。
我又不是圣人,总有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可能在我眼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你丈母娘的心里就是大事。
我们国人做事,喜欢讲究圆融,巴不得天也满意,地也满意,山也满意,水也满意,周围的人全满意,但这个可能吗?
每个人对每件事的感知不一样,有些事情,你只要做了,总会伤害到一些人。
如果你谁也不想伤害,那就只能伤害自已,独自咽下所有的委屈,可即便这样,别人也未必会满意。
明知道结果不美好,干嘛不在一开始就规避呢?
你能调回江城上班,我很开心,我这些年习惯了独来独往,就维持原状吧,周末的时候,带着你的妻儿回来陪我吃饭就行。”
周庆平觉得周荣的话有道理,他之前的单位,就有双方父母同住后,矛盾不断,差点逼的小两口离婚。
他妈经验丰富,凡事为他考虑,他自不能“固执已见”,不再劝说周荣搬过去和他同住。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有自已的子弟学校,但周纪帆和钟乔恩已经在城区上学了,中途转学操作起来麻烦,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业,周庆平决定等他们这学期读完,再办理转学手续。
核动力运行研究所在郊区,周纪帆和钟乔恩周末的时候去过,嫌弃那里太偏了,放学了都没有小伙伴陪着玩,一起给周庆平做思想工作,说他们不想转学,要在城里陪着奶奶,帮他尽孝。
这理由,周庆平无法拒绝,答应两人继续在城区上学......
84年4月6日,国务院发布民身份证试行条例,标志着我国居民身份证制度的正式建立,并且开始颁发第一代居民身份证。
发证试点工作首先在京都、魔都、江城等大城市进行。
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为聚酯薄膜密封、单页卡式、15位编码,因打印器材还不普及,一部分身份证都是手写的......
(一代身份证)
之前一些不合时宜的政策,制约了江城的发展,新一届领导上台后,在中央的指示下,决定对江城实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着力搞活交通和流通,简政放权等。
6月底,江城市政府发布通知,全市的市场向全国敞开,地不分南北,人不分公私,一律欢迎来江城投资办厂做生意。
打破地区和部门垄断,鼓励全民、集体、个体一起兴办服务业和交通运输业,保护竞争。
沉寂了两年的个体经济,开始活跃。
其他城市也相继出台政策,鼓励投资,国内出现了第一次下海经商的浪潮......
唐兴投资的五星级酒店和商场,去年年底开始营业,因有政府做背书,生意不错。
唐兴赚到了钱,自然愿意帮政府说话,引荐了几个港商来江城投资。
82年的经济整肃,抓了不少“有钱人”,有些人确实参与了投机倒把,但也有少数正规经营的商人,因为太有钱而遭人嫉妒,趁机被清算,没收了家产。
许瀚启觉得国内的政策“不稳定”,担心遭人暗算,加上那段时间沈清然怀孕了,他想多陪陪妻子,暂缓了投资建新厂。
如今新政出来,许瀚启不知道是政府的一时兴起,还是真的下定决心改革,向周荣请教,他要不要扩建厂房。
周荣告诉他,领导人改革的决心一直没变,出台的所有政策,是依据实事来的,出发点是为了打造一个好的经商环境。
虽说在执行相关政策时,个别干部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做出一些损人利已的事,但“邪不胜正”,在国家律法面前,他们终究会落网。
周荣的话,给了许瀚启信心。
沈清然在82年年底生了个女儿,取名许苗苗。
许瀚华目前有2个儿子,许苗苗是许策、文馨唯一的孙女,很是受宠。
许瀚启也很疼爱许苗苗,想给他闺女多攒点嫁妆,从周荣那吃了“定心丸”后,开始张罗建新厂的事。
算上这几年的公司分红,许瀚启手里有86万,他拿出了80万投资新厂,不够的部分,找许瀚华出资。
政府大力支持许瀚启扩建厂房,在郊区批了100亩地,给他建厂房和职工宿舍......
84年7月,江城市政府决定放开蔬菜价格:让生产者和销售者走出统购包销的框框,按市场需要生产。
变统购包销为多渠道生产,变计划上市为市场调节,变计划价格为浮动价格,将蔬菜收购站改为交易站,零售菜场货源变分配式为采购式。
提倡产销直接见面,对手成交,鼓励全民、集体、个体一起上,实行多渠道流通。
周家星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报道,担心县里会跟着效仿,到时厂里的效益必然受影响,进城找周荣讨教主意。
周荣投资在“胜利副食品加工厂”的份额,所产生的收益,周家星每隔一段时间,就亲自进城送到她手上,顺便请教办工厂的经验。
副食品加工厂这两年的发展很稳定,乡亲们当初投入的钱,几乎都回本了,大家干劲十足,对工厂有很高的期望,要是亏本,定要闹翻天。
一把手不好当,周家星不想被指责,更不想乡亲们的希望被浇灭,只能找周荣商量对策,以防万一......
第540章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我国在79年就引入了Pe地膜,因产量有限,只在一些气候严寒地区及大型农场使用,没有在全国推广。
近两年,Pe地膜产量大增,各类农膜也相继研发出来,并量产。
周荣得知周家星的焦虑后,建议他去联系相关工厂,订购地膜和农膜,并安排人出去学习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
张秀英已经70好几了,身体大不如前,回城休养了,但她带了很多徒弟出来,周家湾一些悟性高的村民,及那些上过工农兵大学,又没有工作安排的人,都是她的徒弟。
周家星:“张老师给村里培养了很多人才,目前蔬菜基地、果林、养殖场都是他们在打理,他们有经验,安排出去学习,应该很快能学会。
但我们搞了这个大棚蔬菜后,就能解决困境吗?”
周荣:“大棚种植,能让我们在冬天吃到新鲜的黄瓜、茄子、豆角等,别人只能卖萝卜白菜的时候,我们有各种各样的蔬菜可以供应,你觉得生意会怎么样?”
周家星:“那肯定会争着抢着,找我们订购蔬菜!”
周荣:“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
我们不仅要搞大棚种植,还要多开店,为自已留后路,我相信要不了多久,国家就会取消统购包销,让市场决定各类商品的销路和价格。
我们要在这之前做好布局,免得政策一变,乡亲们种的东西无处可销。”
周家星细细琢磨周荣的话:“我明白了,等下就去四处转转,碰到合适的门店,只要对方愿意出租,我都给租下来。”
周荣:“嗯,要是对方愿意卖,买下来最好,以免人家看我们生意好,要涨租或是不租了。
现在很多铺子都承包或返还给了私人,政府不好过多干涉,我也不想因为这点小事搭人情,希望你谅解。”
周家星:“明白!这些事我们自已会搞定,大荣姐不用操心。”
周荣:“所有铺子,装修风格、职工服饰、招牌都要一样,这样大家买东西时,就会记住我们的铺子。”
周家星:“那铺子的名字不是要改?”
周荣:“对,回去和大家商量一下,看定哪个名字合适,以后不管在哪开店,都用那个店名,想区分的话,就用一号店、二号店这样的编码。”
周家星:“好,谢谢大荣姐给我们出谋划策。”
周荣开玩笑的说:“我可是入了股的,厂里的收益好,我分的钱就多,我想给纪帆他们多攒点老婆本,以后就靠你和厂里了。”
周家星:“一定不让大荣姐失望!”
周家星的行动力很强,和周荣分别后,就让送菜的卡车,载着他在城里转悠,遇到地段不错的铺子,就问人家租不租。
只有两个生意一般的商铺,说考虑一下,其他铺子都不愿意出租,有的是因为生意好,自已想多赚点钱,有的是因为铺子是公家的,没权力出租。
自县里知道食品加工厂有副省长做靠山后,所有好的资源,都倾向于厂里。
周传义很早之前就想牵电话线,但县里的邮电局要收4000块,说胜利大队太偏了,低于这个价,他们不干。
周传义嫌太贵了,就没有装电话。
副省长参加了食品加工厂的开业典礼,胜利大队的地位水涨船高,县里不仅免费给工厂安装了电话,胜利村委会也装了个电话。
厂里有了电话后,对外联系就方便了,那两个要考虑一下的铺子,周家星给他们留了工厂的电话,说想租的时候,随时联系他。
另外,周家星还去找各片区的居委会,给里面的办事员塞糖果,或发烟、闲聊,然后留下厂里的电话,说哪里有铺子出租或卖,就联系他,事成后有重谢。
回到厂里,周家星就联系农膜厂,订购地膜和农膜,之后就带着三名懂种植技术的乡亲和钱,去工厂看货,并学习如何使用。
到了9月份,周家湾的首批大棚蔬菜开始种植。
省城和县里的菜店,周家星都在想办法扩充,到年底时,由原来的4个,增加到10个,全在居民区附近,经过商议,所有菜店统一叫“胜利菜店”,然后用编码做区分。
菜店数量的增加,及大棚蔬菜的上市,让食品加工厂的收益持续增长,乡亲们分的钱多了,干活也更加卖力了......
因粮油、蔬菜、肉类、纺织品都涨了价,部分地区由市场调节,变计划价格为浮动价格。
之前7角4分钱一斤的猪肉,现在要9角5分钱,逢年过节的时候,甚至涨到了1.1元一斤
百姓的生活成本大幅增加,工资却不涨,为此怨声载道。
为缓解老百姓的生活压力,中央、国务院决定,从11月1日起对职工实行物价补贴,并给40%的职工增加工资。
荀振超是许瀚华从香江聘请的职业经理人,他与同时聘请过来的财务经理和法务,一直按香江的工资标准领薪水。
内地的普通职工,一个月只有30来块钱,他们却有好几千,荀振超每月甚至能拿上万块。
工资比例的严重不均衡,导致很多职工总是背地里议论,说凭什么海外的人,要比国内的人高出一等,也没见他们做出多少贡献,每天就知道坐在办公室里开会、写报告、打电话、算账等等。
为了缓和矛盾,新政出来后,许瀚启征得许瀚华和公司几位高管的同意,把内地所有职工的工资都往上涨了50%。
这一消息对外公布后,飞扬科技成了炙手可热的单位,很多人都想来上班。
可惜厂里目前不招人了,大家只能期待新工厂尽快建成,他们好去应聘......
1984年12月3日,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严禁党政机关和党政干部经商、办企业的决定》。
政策出台后,一些干部赶紧从相关企业里退职,让自已的子女或是亲戚顶上。
周荣上网查过资料,知道有这个政策,所以她早早退休,给自已留后路。
但江城有太多熟人,还有亲属位居高位,周荣即便退休,为了“避嫌”,也不能在此做生意。
周荣决定开年后,就去南方闯一闯,为空间里的钱财寻个出处,顺便带家里人发点小财......
第541章
我真是太幸运了,能够认识你!
85年2月19日是除夕。
今年周庆安带了妻儿回来过年,在周荣和周庆平的邀请下,钟循慈和乔冬菁也来吃团圆饭。
长安里的房子太小,住不下所有人,妮妮不想和她妈分开,和陈展宁商量后,邀请大家一起去陈公馆住几天。
吃过年饭,孩子们在院子里玩鞭炮,大人在客厅里包饺子,话家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