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02章

    周母笑看着他们的动作,小声对周荣说:“之前放在你床底下的那个箱子,还在吗?”

    周荣:“在的,我下次给你带回来。”

    周母:“不用,箱子里放了些老物件,是我年轻的时候攒的,之前政策紧,也担心露财招灾,一直不敢拿出来。

    现在允许个人做生意,一些有钱人家盖楼房,顿顿吃肉,没人去查,政府还鼓励大家成为万元户,我想政策会越来越开放,那些东西拿出来不会扎眼。

    箱子里的东西,都给你,看的上眼的,就拿出来用,不喜欢的可以先存着,以后说不定会值钱。”

    周荣笑问:“不给家华他们分一点吗?”

    周母:“不给,全是你的。”

    周荣笑道:“妈,你这么偏心我?”

    周母:“你是我的第一个孩子,这些年又为家里做了那么多事,没有你,就没有我们家的今天,那些东西,是你应得的。

    我知道你不缺钱,但那是我的心意,你别拒绝,也别告诉家华他们,免得他们闹别扭。”

    周荣:“好,谢谢妈。”

    周母:“应该是我谢谢你,没有你带着我们进城,帮我们解决一件件麻烦事,还把七广、庆宏他们培养的那么优秀,我们家估计还窝在农村,一辈子出不了头。

    我和你爸也不可能有退休金,走哪都被人高看,过着这么自在的日子,说不定早就累死病死了。

    箱子里的那点老物件,不能和你的付出比,我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东西,只能用那些身外物弥补一二了。”

    周荣:“妈别说这样的话,有幸做你的女儿,是老天爷对我的厚待,没有你的悉心教导,就没有我今日的成就。

    家华、家富和七广他们很上进,只要提点一下,都愿意去改变,也愿意为家里付出,我们家才会越过越好。”

    周母:“他们和那些不孝子比,确实不错,但不能和你相提并论,记得别把箱子里的东西告诉他们,我可不想他们来找我‘算账’,索性不让他们知道那些东西的存在。”

    周荣:“好。”

    周父讲故事,嗓子都快说哑了,三个孩子才睡着。

    担心他们被蚊子咬,周母又去点了几个蚊香,还与周父一起轮流给他们打蒲扇。

    周荣想帮忙,周母不让:“你睡吧,我和你爸年纪大了,瞌睡少,我们来照顾孩子。”

    周荣拗不过她,只能作罢。

    周母不仅让周荣睡觉,还给她打蒲扇。

    周荣躺在竹床上,感受着蒲扇传来的阵阵凉风,幸福无比......

    周纪帆几人回来不到两天,就和村里的孩子混熟了,他们一起玩铁环、陀螺、弹珠,还一块去掏鸟蛋,逮野鸡,做各种游戏。

    周荣经常找不到人,要扯着大嗓门到处喊,才能知道他们在哪。

    周荣批评周纪帆几人,说他们玩野了,当心被人抓走。

    周纪帆狡辩道:“奶奶,我们在玩官兵抓强盗的游戏,不躲好,不就被人抓到了吗?

    太外公说周家湾是最安全的地方,有民兵队的人巡逻,外面的人不敢进村子使坏,我们不会出事的。”

    钟乔恩:“奶奶,你每次一喊,我就忍不住要应你,然后就被人发现了,你以后能不能不在我们做游戏的时候喊我们的名字?”

    周荣:“......你们害我担心还有理了?”

    陈瑾瑜:“到了饭点,我们会回来的,外婆你不用担心,而且我们练了你教的招式,坏人抓不到我们,真敢不怕死的来找麻烦,我们就把他打趴下!”

    周荣:“你们一个个的这么厉害,就去地里割稻谷,把自已的口粮赚回来,不许讨价还价,谁要是不听话,就把我带回来的那本诗歌选集,从头到尾抄一遍。”

    周纪帆:“奶奶,那本书有上百页纸呢!”

    周荣:“嗯,我知道,所以才让你们抄。”

    周纪帆、钟乔恩、陈瑾瑜:“......”

    暑假过完,上百页纸的书都未必能抄完,周纪帆三人权衡了一下,决定去割稻谷,并把罗致远喊上,说好兄弟就是要同甘共苦,这个时候绝不能落下一人。

    罗秋月支持罗致远干农活,这孩子被自已娇惯着长大,要不是偶尔被周荣训导一番,早就无法无天了。

    罗致远一听要去割稻谷,不想去,罗秋月连哄带骗,把他送到了周荣跟前,然后趁着他不注意,赶紧跑掉。

    看着罗秋月逃跑的背影,罗致远想哭。

    周荣给四个孩子各配了一顶草帽,说:“我们等下分任务,谁干的好,就奖励一瓶汽水,五颗奶糖。”

    周纪帆:“奶奶,干的好,能不能多奖励几颗糖?我有好多兄弟,五颗糖不够分。”

    周荣:“那就把你的兄弟一起叫上,任务完成后,我给他们发糖。”

    周纪帆:“没问题!”

    就这样,周家湾和周纪帆称兄道弟的一帮孩子,全被拉去田里割稻。

    他们本来埋怨周纪帆脑子不清白,在城里养傻了,有好事不想着他们,下地干活居然拉他们一起。

    后来听说有奶糖吃,利索的拿着镰刀,跟着周荣去割稻......

    第525章

    任何规矩都能因她而改变

    现在村里的日子好过,有些孩子养的精贵,几乎不下地干活。

    周荣带着一帮孩子来割稻,其中几人堪称家里的小皇帝,让田里的大人很是惊讶。

    周纪帆他们没干过农活,周荣边示范如何割稻,边和他们讲解农作物生长的过程。

    周纪帆将割好的一把稻谷堆在一旁,说:“原来我们吃的大米,要经过这么多程序。

    书上说‘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以前不太懂,现在明白了,我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每碗饭要吃的干干净净!”

    钟乔恩擦了擦汗,说:“农民好辛苦,要是能全部用机器操作就好了。”

    陈瑾瑜:“你想发明这样的机器吗?”

    钟乔恩:“我的理想是发明太空飞船,带着爸爸妈妈、哥哥妹妹、奶奶、外公外婆一起去遨游太空,探索宇宙奥秘,不能更改,要不你来发明机器?”

    陈瑾瑜:“我的理想是去当兵,保家卫国,也不能更改。要不回去后,我们和瑾琛、思甜做一下工作,让他们长大了后去发明机器?”

    钟乔恩:“可以,你是他们的哥哥,这个任务交给你了。”

    陈瑾瑜:“没问题!”

    田里割稻谷的乡亲,听了周纪帆三人的童言童语,既觉得好笑,又佩服不已,小小年纪就给自已立了大志向,长大后不得了啊!

    不愧是周荣教导出来的孩子,个个有出息,周家湾以后也能跟着沾光呢!

    等孩子们完成周荣交代的任务,她说话算数,给每人发了五颗奶糖。

    奶糖目前只能在大城市的商店里买得到,洪安公社这种小地方的供销社,没有卖的。

    周家湾的孩子尝了奶糖后,觉得比他们之前吃的硬糖要好吃,问周荣明天还有没有任务,他们还想参加。

    周荣:“我们明天还去割稻,割完稻就去果林和养殖场帮忙,只要你们想干活,天天都有任务。

    但我奖励给你们的糖,希望你们不要吃独食,你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平日把最好吃的东西省下来给你们,我们做人要知恩图报,得了好东西,自然要分享给他们。

    才对起他们对你们的关爱,才称得上是一个好孩子,我这人最喜欢好孩子了!”

    一孩子看着自已手中的四颗糖,说:“我今天尝了一个,算是知道味了,剩下的糖就送给爸妈爷奶,反正明天完成任务,还有奖励,我能继续吃到奶糖,姑奶奶,我这样算不算好孩子?”

    周荣:“当然算了,勤劳和孝顺的孩子,都是好孩子,以后肯定会有出息。”

    其他孩子听罢,也纷纷表示,他们会把手里的糖送给爷奶爸妈,把他们家里的长辈感动的不行。

    为了回馈周荣,大家把家里的鸡、蛋、鳝鱼等各种吃食拿来送给她,感谢她把自家的皮猴子教导的孝顺懂事......

    早稻收割完后,周传景寻了一个吉日开祠堂,给周纪帆、钟乔恩、周蕊、周欣欣、周纪鹏、周纪斐上族谱。

    按规矩,钟乔恩不姓周,周蕊和周欣欣作为女孩子,都是不能上族谱的。

    但他们是周荣的孙子孙女,就特事特办了。

    乡亲们也没有意见,以周荣这些年为村里做的贡献,任何规矩都能因她而改变......

    给周纪帆他们上了族谱后,周传景采用抓阄的方式,把村里的田地承包给了每家每户。

    胜利大队其他生产队,在周传义的默认下,跟着效仿。

    建厂的事,周传景和周传义商量后,决定用大队的名义办厂,不会惹人嫉妒,还能把整个大队的物资调动起来,不然靠周家湾那个小养殖场,支撑不了各单位每日的肉类需求。

    其他生产队的队长,得知要建厂,全都举双手赞成,说要立马回去号召乡亲们集资。

    项目没有批下来之前,周传义让大家先不要声张,免得空欢喜一场,等拿到审批文件,再张罗集资的事。

    默算着周传义他们的申请文件快到县里了,周荣去找清平县的县委书记,给他送了两罐省里之前作为福利发下来的茶叶,简单说了下胜利大队想开厂的事。

    书记认识那个茶叶,司局长级别以上的官员特供!

    他的办公桌上要是摆了这两罐茶叶,别人就会以为他在省里有人,以后想往上升,会相对容易点。

    工厂一旦开办成功,也算他的政绩,还不用县里拨款。

    书记快速思索了一番,向周荣保证,他会跟进这个事,不会让乡亲们失望。

    书记没有说大话,8月底,周传义就收到了县里的批示文件。

    拿到文件的第一时间,周传义就组织几个生产队长开会,商议集资的事。

    会计算了一下,建厂房和购买设备,初步计算需要30万。

    周传义以为这笔钱很难筹集,没想到各生产队长回去说明了情况后,社员们都表示要入股。

    整个大队的养殖场、蔬菜基地、果林有多挣钱,大家看在眼里,没有这些项目,胜利大队的人估计和隔壁的前进大队一样穷的叮当响,要为三餐发愁。

    现在家家有存款,不缺吃喝,全是这些好项目带来的。

    放在眼皮子底下的发财机会,他们要是错过了,就白吃这么多年的米饭了!

    大家根据自家的能力,100到5000元不等的交到会计那。

    周父周母想多攒点钱,不用孩子操心他们的身后事,也交了2000元。

    周家康在罗小芬的支持下,交了1500元。

    周荣为了支持村里的事业,交了5000元。

    周传景、周传义他们也交了几千块钱。

    没几天就筹集到了50几万,超乎了大家的意料。

    多出的钱,周传义找周荣商量,要不要退回去。

    周荣说:“难得乡亲们心往一处使,大力支持建厂的事,把钱退回去,不是要闹矛盾吗?

    我们把厂子建大点,免得以后扩建的时候麻烦,再把周边的路修一下,等过几年政策更加开放了,我们把菜店开到全国各地,再建立自已的运输队伍,让所有乡亲,都成为万元户!”

    周传义激动的说:“真到了那一天,我算是对得起大家一直推选我连任大队长了,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实现这个愿望。”

    周荣:“可以的,越往后面,组织政策开放的力度越大,我们的目标一定可以实现。”

    周传义:“我相信你,也相信国家,等厂子开业那天,我们办个仪式,你回来参加。”3904

    周荣:“好。”

    第526章

    怎么好事都让沈家给占了?

    8月底,周荣带着几个孩子返回江城。

    周父周母仍在周家湾,过他们的自在日子。

    许瀚启他们研发的收款机,可以打印小票,还能实现钱箱和小票一体,虽说只能简单的按编码操作,没有其他功能,必须记住每样商品的编码才行,但比市场上的其他设备先进不少。

    江城市委向中央举荐后,商业部原定引进日本的收款机计划取消了,直接向飞扬科技公司采购。

    许瀚华也安排人在香江帮着推广收款机,反响很好,接了好几个大单子。

    飞扬科技不得不扩招工人,实行三班倒,以保证最快的交货速度。

    许瀚华请的那位职业经理人荀振超,觉得国内的设备太落后,厂房面积也小,征得许瀚启的同意后,希望王城南能找市委领导沟通,扩建厂房,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

    王城南也觉得他们的厂子需要扩建,便向市委提交申请。

    领导给的回复是,可以在郊区批地,但政府没有钱投入,需要飞扬科技自已出钱建厂房、买设备。

    飞扬科技的订单虽然多,但国内的一些单位,回款速度太慢了,不拖个三五个月不结款,导致公司的现金流很紧张。

    许瀚启没有额外的资金追加,政府要是不管,他就只能找他爸和大哥借钱了,可他的占股比例本就少的可怜,再被稀释,他和普通的工程师就没区别了。

    唐兴每次来江城,许策都会请他吃饭,交流商场中的一些经验,并把许瀚启带上。

    唐兴没少抱怨政府的各种不仗义行为,许瀚启听了,都记在了心里,万一政府耍赖,他的所有投入就要打水漂,连喊冤的地方都没有。

    许瀚启权衡了一下,决定暂缓建厂和买设备,等年底盘算,要是资金回笼的情况理想,来年再扩建厂房......

    9月20日,许瀚启带着一堆礼品到沈家做客。

    他很有礼貌,模样也长的俊俏,还是飞扬科技公司的总经理,沈家人对他很满意。

    许瀚启寻了个机会问周桂,他的父母是否方便上门拜访。

    沈清然已经24岁了,在一些思想守旧之人的眼里,就是个老姑娘,她和许瀚启交往了这么久,人家也回国了,再阻拦婚事,不像话。

    周桂同意许策和文馨来家里做客,时间由他们定。

    许瀚启:“下个星期天,我父母过来,您和叔叔方便吗?”

    周桂:“可以。”

    许策和文馨得知沈家同意上门,赶紧准备礼物。

    9月27日,许瀚启、许策和文馨按照江城的习俗,带着六斤一刀切的肉、六条带麟的鱼、六瓶茅台酒、六条新华烟、六盒点心、六扎用红线扎起来的粉丝到沈家。

    国内的小汽车,目前不卖给私人,许瀚华本来想从香江买一辆汽车运到江城,方便他父母出行。

    许策担心他家太高调,引人眼红,背地里暗害他们,拒绝了,和老百姓一样,出门就坐公交车或出租车。

    江城在75年就成立了国有出租汽车服务公司,不过出租车的收费让普通大众消费不起,基价从3.5元到40元,每公里租价从0.5元到2元。

    因价格高,司机一天最多只有两三趟的业务,而且市民坐得少,基本都是从外地来江城出差的用车比较多,偶尔有些老人需要从医院回家也会约车。

    许策他们的东西多,就叫了一辆出租车到祥和里。

    现在出行都是靠公交车、自行车,谁家能坐一回出租车可是了不得的事。

    祥和里的巷子比较宽,出租车直接停在了沈家门口,引起了不少人围观。

    得知是沈清然的对象带着父母来上门,街坊邻居没有不羡慕的。

    沈清然过完年就25岁了,妥妥的老姑娘,家世好,上了大学又怎么样,嫁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家里,一些眼红沈家日子好过的人,没少背地里说酸话。

    可现在,人家的对象来上门了,不仅带着一车的礼物,还坐着出租车来的,怎么好事都让沈家给占了?!

    秦艳华与人唠嗑时,经常听到别人嘲讽她孙女年纪大,以后不好嫁人,劝他们家眼光别那么高,随便找个人将就着就行了。

    秦艳华每次听到这样的话,就会和别人理论,到最后都会闹的不欢而散。

    今天许家上门,摆场搞的这么大,秦艳华觉得她丢失的面子全回来了,吩咐沈春恒赶紧放鞭炮迎接许策他们,还拿着一袋子的糖,发给围观的人。

    得了糖的人,纷纷说着祝贺语,夸沈清然有福气,眼光好,找了一个好夫婿......

    除了鱼肉烟酒那些,文馨还给了周桂10001元的现金,说沈清然是他们家万里挑一的儿媳妇,如果沈家有其他要求,尽管提。

    这沓钱,把周桂、沈博航、沈春恒、秦艳华他们惊到了,但他们家清然是无价的,值得任何好东西。

    周桂:“我们没有别的要求,只盼着清然和瀚启以后的生活能幸福美满。”

    文馨:“我们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过的好,我们会好好待清然的,请你放心。两孩子相处了这么久,要不年底给他们把婚事办了?”

    周桂:“可以。”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