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但因其不能分类累计,及提供随时查询的原始记录,也没有打印和备份功能,技术上先天不足,加上应用的大环境等诸多条件不成熟,未能推广,样机没过多久就被送进了仓库......商业部今年有计划引进日本omron公司528型收款机,如果许瀚启的收款机能在这之前发明出来,并得到领导认可,就不用把钱给外人赚了。
周荣赞成许瀚启研发收银机,还把自已得到的“内部消息”,告诉了他。
许瀚启:“谢谢荣姨把这么重要的信息告诉我,你觉得我是自已单搞,还是与政府合作?”
周荣反问他:“你要改国籍吗?”
许瀚启不明白周荣干嘛突然问这个,但还是实话实说:“我哥说我们的美国国籍,目前在各方面都有优待,去香江或是其他国家考察也便利,暂时不换国籍,这两者对我在国内创业的影响很大吗?”
周荣:“不换国籍,就是外商投资,政府很欢迎你们,但国内实行的是公有制,土地、厂房、人员、设备等,全是国家的,外商想投资,现阶段必须接受政府控股。
这一点有利有弊,有了政府做靠山,你们的产品一旦研发出来,不愁销路,原材料、场地、职工等,政府都会帮着解决。
你们如果不想政府参与决策和分红,就只能去沿海几个经济特区,租赁土地自建厂房,产品研发出来后,需要自已去拓展市场。
各工厂、商场、店铺的生产物资,目前都是组织统一调配,你想把产品卖出去,估计要费一番波折。
你要是改了国籍,按照现有政策,只能从事个体经济,你的员工不能超过7人,否则就是剥削,想扩大规模,需要向政府申请,他们还是会趁机介入。”
周荣这么一解释,许瀚启就明白了:“谢谢荣姨帮我分析,我还是与政府合作吧,不然靠我单打独斗,我攒的那点钱,估计要全部打水漂。”
周荣:“近期有外商在撤资,政府的几位领导向上不好交差,为这事很头疼,你这个时候来投资,是有谈判资本的。”
许瀚启听懂了周荣话里的深意,感激道:“多谢荣姨点拨,我先回去把样品弄出来,到时候还得麻烦荣姨帮我引荐一下相关领导,以便项目能顺利推进。”
周荣:“可以。”
许瀚启在周荣家吃过午饭,就回去捣腾他的收款机了......
周荣与许曼闲聊时,得知许瀚华要在香江成立一家投资公司,为了让空间里的钱有个出处,问:“瀚华什么时候返回香江?”
许曼:“应该是下个星期。”
周荣:“晚点你陪我去找他,他是华尔街的精英人才,在投资方面肯定眼光独到,我想存点钱在他那,赚点红利。”
许曼打趣道:“你之前的工资那么高,又有退休金,还缺钱用?”
周荣:“谁会嫌钱多啊?!这两年物价涨了一点,以后肯定还会涨,我手里那点钱,现在看着多,等物价都涨起来,就只能勉强维持生活了,我可不想日子过的紧巴巴。
我不偷不抢,用正经途径赚钱,有什么不行的?”
国家从79年3月份开始,就实行了价格体制改革,目前粮油、肉类、蔬菜、纺织品的价格都略有提高,工资却没涨,一些单职工或储蓄不够的家庭,生活压力明显增大。
王城南每月有100多块钱的工资,还有各种福利待遇,许曼自已也存了些钱,没为生活发愁过,但她知道很多人在温饱线上挣扎,她也认可周荣的观点,物价以后还会涨。
许曼也不想自已的晚年生活变得拮据,还想给她的孙子孙女留点家底,就和周荣一起去找许瀚华。
周荣和许曼各拿了一万块给许瀚华,说要投资。
许瀚华没有嫌弃两人的钱少,和她们各签了一份投资协议,每年年底做一次分红。
周荣不想许瀚华在香江踩坑,说:“香江自古就属于我们国家的领土,被英国用不平等条约霸占,首长一直想收回香江,并从79年开始,就和英国政府展开谈判。
我相信要不了多久,香江就会回归,但英国不会那么爽快的答应,在政策明朗前,股市、楼市估计都会有大的波动,你关注一下各方面的消息,别被套进去了。”
许瀚华若有所思,他不觉得周荣在危言耸听,或是担心亏钱才说出这番话,人家能做到局长的职务,心中定有丘壑。
“谢谢荣姨,我会多方留意的。”
周荣:“我上次去香江做调研,那里的商业氛围,尤其是股票交易大厅的热闹场景,让我感触良多,可惜我已经老了,没精力去折腾了,国家的发展,就靠你们这些年轻人了。”
许瀚华:“荣姨一点都不老,见识谋略是我们不能比的,以后还请荣姨多多指教,我也会在能力范围内,为家乡尽点绵力,毕竟这里是我的根。”
周荣:“好,我们多交流,多探讨,发挥自已的光和热,让家乡越来越好。”
第519章
你这么厉害,干嘛不自己单干呢?
沈清然和许瀚启电话聊天时,已经知道文馨他们都回国了,等回江城实习,去设计院报到后,就去找许瀚启,想暗示他可以上门了。
许瀚启近期忙收款机的事,吃不好睡不好,他对自已目前研制出来的产品很不满意,觉得功能太简单,拿到政府去展示,肯定会“丢人现眼”。
他想升级功能,又被一道技术难关卡住了,急的天天在家薅头发。
许父为了支持许瀚启搞研发,特意整理了一间房出来,需要什么设备和材料,就让许筠去跑腿购买。
沈清然来找许瀚启时,他正对着一堆机器皱眉头。
见沈清然来了,许瀚启忙起身相迎:“抱歉,这段时间有点忙,都没去看你。”
沈清然:“没事,工作要紧,你遇到难题了?”
许瀚启:“嗯,我想增加小票打印和备份功能,目前兼容的不好,总是出错。”
沈清然:“我小舅舅在无线电厂做工程师,他搞这些发明很厉害,家里的收音机、电视都是他自已做的,我带你去找他呀,或许他能给你提供一些思路。”
许瀚启目前也没个头绪,同意了沈清然的提议:“谢谢,我们现在过去,正好请他吃午饭。”
沈清然:“好。”
许父许母看着许瀚启和沈清然结伴外出的背影,脸上乐开了花,之前还惋惜这么好的姑娘不知道会便宜谁家,原来被他们家孙子追到手了,许家祖先显灵了啊!
大量知青返回城市,生存是个大问题,他们集会、抗议,高呼要工作、要吃饭。
为解决这部分人的就业问题,国家允许他们开办“个体企业”,并有计划地将部分服务业和商业包租给个人。
同时规定“个体户雇工不得超过7人”,因为马克思主义理论里提到,雇工到了8个就不是普通的个体经济,而是资本主义经济,是剥削了,企业主自已也必须从事劳动。
一些个体户想赚快钱和大钱,把目标放在了收音机、电扇、电视机等产品上,他们中有的人会一点技术,有的不会。
国内现有科技人员800万,其中三分之一无所事事,而新兴的乡镇企业和个体户却人才短缺,急需科技人才。
所以大家就“借用”人才,到了周末,一些大厂的工程师就被接走,偷偷帮助这些乡镇企业和个体户搞科研,他们被称为“星期日工程师”。
周家广因自已会组装收音机和电视机,名声在外,有人就请他帮忙解决些技术难题,包食宿和车费,一天50-600元不等的报酬,取决于问题的难易程度及对方的经济实力。
周家广成为“星期日工程师”后,已经赚了3000多块钱了,又有一个人慕名来找他,他刚和那人谈好上门服务时间和报酬,许瀚启和沈清然就来了。
得知两人此行的目的,周家广说:“光听你们说,我也不知道问题在哪,我下午不忙,等下去请假,然后去你们的实验室看一下。”
沈清然:“谢谢小舅舅!”
周家广开玩笑的说:“不用谢,赚了钱,记得分我一点。”
许瀚启:“没问题,不会让小舅舅吃亏的。”
沈清然刚才没说她和许瀚启在处对象,周家广一听这称呼,饶有兴致的问:“你们要结婚了?”
沈清然娇羞的说:“他都没上门,离结婚还远着呢!”
许瀚启:“等我把收款机研制出来,和政府的合作谈定了,就去你家,免得你父母笑话我没工作,配不上你。”
沈清然还以为许瀚启忘了上门的事,原来是想给她一个惊喜,娇嗔道:“我爸妈思想开明的很,才不会这么狭隘呢!”
许瀚启:“我想把最好的给你,让大家知道你挑男朋友的眼光没错,你父母走出去也有面子。”
沈清然开心的笑笑:“你加油干,我会一直支持你。”
许瀚启:“有了你的鼓励,我浑身充满干劲,相信能很快攻克难关,把收款机研制出来。”
周家广叹声气:“你俩有完没完?不是要请我吃饭吗?在这打情骂俏,故意撑饱我的肚子,你们好省饭钱,是吗?”
许瀚启尴尬的笑笑:“抱歉小舅舅,我们现在就去吃饭,去最好的餐厅,小舅舅想吃什么,随便点,我请客。”
周家广:“这是你说的,我等下是不会客气的。”
许瀚启:“小舅舅不用对我客气,舅妈有空吗,要不喊上她一起?”
周家广:“几个孩子放学后要回家吃饭,家里不能没人。”
许瀚启:“那就把大家一起叫上,人多热闹,吃的也开心。”
周家广:“也行。”
周家广的四个孩子,在外人面前很能装,一个个表现的乖巧听话,团结和睦,周婕还给经常被她打的周庆涛喂饭。
许瀚启直夸周家广有福气。
周家广呵呵一笑,这四个皮猴子要是在家里也能这么听话,他睡着了都能笑醒......
无线电厂近几年严重冗员,很多职工都把自已的孩子安排进了单位。
一份简单的工作,通常有两三个职工在那慢吞吞的干着,厂里像周家广这样的工程师有很多,他上不上班,影响不大。
周家广和领导说家里有事,他的假期就批了。
来到许家,周家广听了许瀚启的设计理念及要达到的效果后,将机器拆开,按照自已的方式组装、调试,效果比许瀚启之前的要好一点,但还是达不到理想状态。
周家广和许瀚启边探讨,边尝试,花了三天时间,终于突破了技术难关。
许瀚启对周家广佩服极了,他之前一直觉得国内经济落后于美国,技术方面的人才肯定也比不上美国,现在才知道,是他见识浅薄了。
“小舅舅,你这么厉害,干嘛不自已单干呢?”
周家广:“单干?你才回国,对我们的制度不了解,鹤立鸡群未必是好事,泯然于众人才能保全家平安。
我只会搞技术,不会管理厂子,自已单干,肯定弄的一团糟,我也没钱建厂房买设备,还是每月拿工资靠谱些。”
许瀚启:“我要是创立公司,小舅舅能来帮忙吗?”
周家广:“你如果和政府合作,有这个大靠山罩着你,我可以考虑一下,要是自已搞个体户,就算了,我可不想你的单位没干几天就被人查了,我还要养老婆孩子呢!”
许瀚启:“......荣姨和我说了国内的一些体制问题,我过两天就去找政府谈合作的事。”
周家广:“等你谈妥了再来找我。”
许瀚启:“好。”
第520章
借钱伤和气,你占我8成收益就不伤和气了?
许瀚启的收款机研制成功后,通过邮件的方式,向许瀚华讨教了一些谈判技巧,之后就去找周荣帮忙引荐政府领导。
周荣带许瀚启去找蒋红彬,希望工商局牵头促成这个项目,顺便给蒋红彬拉点政绩,有了这样的人情,许瀚启的公司也能多个靠山......
外商们抱怨市容、交通、电信、机场、车站等窗口单位服务质量差;政府涉外部门办事效率低,官僚主义严重;不讲商业信誉,不按合同、章程办事。
还有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等现象,纷纷闹着要撤资。
市委领导把安抚外商的工作,指派给了蒋红彬,让他务必要把思想工作做到位,把人和资金留下。
蒋红彬一个局长,不得不低声下气的去和人说好话,但效果不佳,因为他无法改变大环境,外商觉得自已的权益得不到保障,暂缓投资,或直接撤资,去沿海几个经济特区开发项目。
市委交代的任务,蒋红彬没办好,急得嘴角起泡,头发也大把大把的掉。
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周荣要办理提前退休了。
哎,要是再分配几个这样的差事,他估计一个任期都扛不下去......
周荣和许瀚启去找蒋红彬时,他正在为过几日的市委会议忧心如焚,看着手掌上又掉落的几根头发,他重重的叹息一声。
蒋红彬之前头发茂密,40岁出头就干到了副局长的位置,整个人神清气爽,意气风发,几个月不见,精神憔悴,也有了秃顶的迹象,让周荣很是意外。
蒋红彬见周荣来了,忙起身相迎,热情的给她和许瀚启倒水。
周荣介绍了许瀚启身份后,直明来意。
蒋红彬得知许瀚启是归国商人,想来江城投资项目,开心的头发都竖起来了:“许同志,你们打算投资多少万美元?”
许瀚启将他的样品收款机带来了,展示了功能后,说:“目前计划投资20万,如果政府给的条件优厚,我们可以追加。”
蒋红彬被收款机快速结算,和打印小票的功能惊喜到了,问“你们有什么想法?我过两日要去市政府开会,可以反映一下。”
许瀚启:“我希望政府只参与分红,再帮忙解决些原料、机器、场地问题,不干涉项目决策和公司运营,公司的法务、财务、各部门人员配置、项目实施等,由我们指定专业人员操作。”
蒋红彬将许瀚启的要求记录下来,说:“你说的这些,我先反馈一下再答复你。”
许瀚启:“好,期待蒋局长的好消息。”
送别许瀚启时,蒋红彬对周荣连说几声谢。
周荣:“蒋局长不必客气,我希望江城发展的越来越好,正好听到许同志想回国投资项目,咱们‘肥水不流外人田’,自然要想办法把项目揽下来。”
蒋红彬:“我的想法和你一样,可惜很多政策卡在那,心有余力不足啊,我会尽力把这事促成。”
周荣:“好,静候佳音。”
蒋红彬在开会时,把收款机描述的神乎其神,说一旦投入市场,各单位定会争相订购,政府的财政收入肯定会上涨几个百分点。
市委的领导很心动,近段时间外商纷纷撤资,严重影响政绩,要是收款机能量产并顺利投入市场,对上就有交代了。
领导们商量后,要求许瀚启将投资金额追加到100万美元,政府占股60%,且副总经理、党委书记和财务经理,必须由政府指派,其他的条件,可以同意。
蒋红彬联系许瀚启,反馈了市政府的决定。
许瀚启手里的钱不够,说他考虑一下。3702
蒋红彬担心他不投资了,焦急的说:“只要收款机能在全国铺开,你们就算占股40%,一年的收益也不少了。
市委已经做了很大让步,100万美元的投资款、占股比例和党委书记的任命,这三点不能更改,其他的,我可以再帮你争取一下。”
许瀚启想了想,说:“那就劳烦蒋局长再帮忙沟通一下,要是条件合适,我就去香江取钱。”
蒋红彬:“好。”
在蒋红彬的极力争取和说和下,市政府与许瀚启达成了合作意向。
许瀚启只有22.5万美元的存款,许策和文馨这些年在许瀚华那存了200多万美元。
许瀚启想找他爸借钱,许策说:“父子之间借钱伤和气,我直接投资80万美元,占你收益的80%,怎么样?”
许瀚启差点把眼珠子翻出来:“爸,借钱伤和气,你占我8成收益就不伤和气了?我是你亲儿子吗?!”
许策:“就因为是亲儿子,我们才要算清楚,我的钱又不是大风刮来的,你一开口就是80万美元,还不想付利息,你这样借个几次,我和你妈只能去喝西北风。”
许瀚启:“......我可以给你打借条。”
许策摇摇头,轻笑道:“你是我儿子,赖着不给,闹到法院,估计被当做家事处理,投资就不一样了,这是商业行为,你要是不还钱,我可以卖股权或是清算你的公司。”
许瀚启:“我是你儿子,你至于这么防着我吗?”
许策:“在商言商,你之前一直醉心于技术,对商场和人性很少研究,以后少不得吃亏,我就当给你上一课了。
好好考虑一下,要是答应了我的要求,我就和你大哥联系,让他送钱回来,要是觉得不划算,你就自已去筹借资金。”
许瀚启沉思了一晚上,决定去香江找许瀚华借钱。
许瀚华的投资公司已经正式营业,他和许策的要求一样,说以投资公司的名义出资80万美元,占许瀚启40%收益的八成。
许瀚启:“你不愧是爸最喜欢的长子,连提的要求都和他一样,你们是不打算给我活路吗?”
许瀚华笑道:“从小到大,爸多次告诫我们,天上没有掉馅饼的事,你想白拿80万美元去给自已做本钱,不管在哪,都不可能。
你要是接受我的投资,我可以帮你拓展香江和国外的市场,再聘请职业经理人打理公司日常事务,这样你就能一心一意搞研发,然后坐等分钱。”
第521章
她才不会去“自讨苦吃”
许瀚启想了想,接受了许瀚华的提议。
他知道自已有几斤几两,搞搞研发还行,管理团队,尤其是和政府官员打官腔,是他的弱项,估计搞个几次就要得心梗。
他还没结婚呢,大好年华不能就这么没了!
兄弟俩谈妥后,签了一份协议,许瀚华将80万美元的投资款给到许瀚启,并委派自已的助理,到江城协助他处理公司前期事务。
许瀚华:“我这边招聘人员需要时间,妈在基层职工招聘和管理方面,有一定的经验;小叔之前在工厂里做采购,婶婶懂会计,你要是担心在公司里‘孤立无援’,可以请他们帮忙。”
许瀚启:“你这个提议很好,我上次和清然的小舅舅吃饭,他告诉我,国内的单位很喜欢任人唯亲,拉帮结派,我要是没有帮手,估计要被人牵着鼻子走。”
许瀚华:“那个党委书记,按照国内的体制,是单位里的一把手,政府安排的人,如果处处和你们作对,不利于公司发展。
你去和荣姨商量一下,看她有没有兴趣,要是她当了书记,对你的公司就是如虎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