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6章

    陈展宁:“好嘞!”

    第453章

    给你一个许愿的机会

    因许曼每样礼只带了两份,周荣不好将其一分为二作为回礼,索性给了陈展宁一个88元的红包。

    陈展宁转手就把红包给了妮妮,说以后家里由她管钱。

    妮妮笑眯了眼,一直将许曼他们送到巷子口才折回来。

    周家广那边还有个孕妇和两个孩子要照顾,周父周母吃过午饭,就回去了。

    见家里没其他人,妮妮抱着周荣的胳膊撒娇:“妈,我一想到结婚后还能住在家里,就开心的冒泡。”

    周荣嗔怪道:“这么大了,还没个正经,也不知道展宁看上你什么。”

    妮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问过他了,他说就喜欢我这不谙世事的样子。”

    周荣:“希望他结婚后还能保持初心。给你一个许愿的机会,想要什么,都可以报出来,只要我能办到,全部作为你的嫁妆。”

    妮妮:“真的?我想要一个爸爸。”

    周荣:“......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你要是不说,就算了,我到时买两摞首长的诗词选集给你当嫁妆,让所有人都知道你是一个进步小青年。”

    妮妮:“......妈,我刚才和你开玩笑的,你别当真,我什么都不想要,就想你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一直陪着我。”

    周荣眼眶泛红的说:“好,我陪着你,你也陪着我。”

    妮妮不想要嫁妆,但周荣还是想把最好的给她。

    周荣前段时间弄到了三转一响的票,打算作为妮妮的嫁妆。

    可这些东西,许曼已经准备好了,她只能换点别的。

    周荣去商场转了一下,决定给妮妮买一台洗衣机、一台冰箱、一台电视机。

    早在60年代初,我国日用电器研究所就试制出了第一台洗衣机。不过之前的洗衣机都是用于宾馆、洗衣店,并没有进入家庭,近几年才开始生产家用洗衣机。

    商场里卖的白菊牌洗衣机,只能洗,不能脱水,售价275元。

    56年,国内第一台冰箱由京都雪花冰箱厂研制成功,目前商场里的单门冰箱

    125升,价格为685元。

    黑白电视机的尺寸有9寸、12寸和14寸,其中9寸是收音机和电视一体机。

    12寸的电视机需要310元,14寸的要400多。

    70年,我国研发出了第一台彩色电视机,不过产量很小,目前只在友谊商店凭外汇券能买到,需要2000多元,商场里偶尔会有一台,需要拼运气。

    即便看到彩色电视,周荣也不想买,太扎眼了,现在谁家拥有一台黑白电视,哪怕是个9寸的,都能成为整个片区经久不衰的话题。

    要是买了彩色电视,大家不得天天议论他们,并赖在她家不走?

    周荣不想家里挤满了看电视的人,决定买黑白电视。

    长安里已经有几户人家买了电视,只要不下雨,每天晚上都会搬到巷子里和大家一块看。

    每次看电视,都是人山人海,因屏幕小,站在后面的,根本看不清画面,也听不清声音,但大家依然看的津津有味。

    她家买一台电视,关注度应该没那么高了......

    周荣看好价格和款式后,就回去找人换票了。

    工商局每年都有相应的电器供应票发下来,数量很少,整个单位就那么一两张,通常是作为福利,奖励给表现优异的同志。

    今年的票,在中秋节时已经发下去了,周荣找到获得票的相应同志,只换到了冰箱和洗衣机的票,这两样的性价比在大家看来,没有电视机高。

    因为冰箱和洗衣机,只能放在家里,供自家使用,不能显摆,而电视机,能搬到外面,让他们成为大家恭维、羡慕的对象......

    周桂和周彩的电视机票,早就用了,家里的几个皮孩子,只有看电视的时候才能安静下来。

    两人得到票的第一时间,就把电视买回来了,以便耳根清净......

    周荣的电视机票,是请周家广帮忙,找他同事换的。

    周家广利用休息时间,买来各种配件,自已组装了一台电视机。

    与之前组装的收音机一样,外壳是用木板做的。

    周荣觉得做工太粗糙,拿来做嫁妆不好看,信号也差,不是图像各种闪跳,就是雪花满天飞。

    周家广提议做一台电视送给周荣,她没要。

    肖晶晶这些年一直没上班,在家照顾孩子,及学做家务,周家广心疼她,也不想被肖家人数落,只要工作不忙,就会承担大部分的家务活,长年累月下来,人比以前憔悴了不少。

    周家广要组织电视,只能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需要耗费半个多月,周荣不想他太辛苦,自已又不是没钱买电视机,还是让弟弟多休息下吧。

    周家广找同事换到电视机购买票后,周荣就去买了一台12寸的黑白电视,冰箱和洗衣机也请人运回了家。

    周荣现在享受正处级待遇,每月有155.5元的工资,要买这些电器,没有压力,不会有人质疑她的经济实力。

    这三大电器运回家的那一刻,周荣家门口围满了人,问她家有啥大喜事。

    周荣直言道:“我家妮妮快出嫁了,给她备点嫁妆。”

    街坊邻居听罢,顿时议论开了。

    “我滴娘耶,周荣同志太舍得了,竟然给姑娘陪嫁这么高级的物件!”

    “人家是局长,有那条件,又只有一个姑娘,当然得陪嫁点好东西了!”

    “不晓得男方是谁哟,娶到妮妮,真是撞大运了!”

    “妮妮的对象你不晓得吗?吃饭吃苕了?人家天天送妮妮下班,还帮周荣同志家做饭、打扫卫生,可勤快了!”

    “那伢的家里不是资本家吗?周荣同志会同意把姑娘嫁给他?”

    “这个就不晓得了,可能周荣同志思想开明吧。”

    周荣听到大家的议论,没有解释。

    有些事,你越去解释,大家的话题越多,要是遇到那不怀好意的人,拿着自已的只言片语去大做文章,定会麻烦事不断。

    索性什么都不说,让他们去意会,敢乱嚼舌根,就等着被收拾吧!

    周荣当了局长后,没有隐瞒自已的职务,长安里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她是市工商局的局长。

    之前她官位不高,大家尚且不敢和她叫板,现在都当局长了,谁会想不开的去得罪她?

    是豹子荣的名声不好使了?还是自家的日子太安稳了?

    所以大家即便知道陈展宁的家世,也不敢乱说话,担心被人报复......

    第454章

    电视

    妮妮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不停的抚摸,开心的说:“妈,我不是说了不要嫁妆吗,怎么买这么贵的东西?”

    周荣:“你要是不想要,我就拿去退了。”

    妮妮:“想要!我可喜欢这些东西了!每年冬天洗衣服,我的手都要冻的红彤彤的,有了洗衣机,我就不用冻手了!

    还有这个冰箱,夏天吃不完的菜再也不用担心会馊了!

    这台电视机是我的最爱,之前想看电视,需要跑到别人家去,有时人多了,挤都挤不进去。

    现在我们自已有了电视,我就能好好享受了,不用和任何人挤了,想在哪里看,就在哪里看!”

    周荣:“等你大哥二哥他们回来,我们一起看电视。”

    妮妮:“嗯!”

    周荣把妮妮要结婚的事,写信告诉了周庆平和周庆安,两人回信了,说年底一定会带着妻儿回家参加妮妮的婚礼。

    周荣很期待,他们全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的场景......

    妮妮迫不及待的想体验电视,周荣将包装拆开,插好电源,调了半天,一个台都没有。

    妮妮:“妈,这电视是不是坏了?”

    周荣将电视机自带的室内天线,在各个方向转了转,还是雪花一片:“电视没坏,只是没有台,等晚上我们再试一下。”

    妮妮:“好。”

    到了晚上,母女俩在家各种摆弄电视,除了一晃而过的人影和信号的吱吱声,屏幕上只有雪花一片。

    妮妮:“妈,我去请教下那几家有电视的,看他们是怎么弄的。”

    周荣:“好。”

    妮妮打听后才知道,要想信号好,还需要安装一个室外天线。

    周荣对电器类的事不关注,感慨道:“真是隔行如隔山,明天我去商场转一下,买一款天线回来。”

    妮妮:“小舅舅在这方面很有研究,我们不懂,花了钱未必能买到好东西,不如去请教一下他?”

    周荣:“也行。”

    周家广的家里,有现成的天线,是他为了改良自家电视机信号特意做的。

    得知周荣家缺天线,他当即把自已刚做好的天线给了周荣。

    周荣:“你把天线给我了,你家用什么?”

    周家广:“我家有一个,只是没这个好,我先给你家安装,看一下效果,要是好用,我有了经验,做起来快得很。”

    周荣:“行吧。”

    周家广请了半天假,去给周荣家安装天线,并教她怎么调试信号。

    周家广告诉周荣,白天没频道,晚上7点开始,才能收看节目。

    等天线安装好,已经傍晚了,周荣要留周家广吃晚饭,他说自已的父母、老婆孩子都在家,他在外吃饭不好。

    周荣:“你把我当外人?”

    周家广:“......不是!我出门前没和爸妈说要在外面吃饭,他们肯定会做我的那一份,我要是迟迟不回去,他们会担心,大姐家的饭,我什么时候都能吃,不急这一时半会儿。”

    周荣叹息一声,叮嘱道:“路上骑车慢一点,等爸妈他们回去后,家里的事要是忙不过来,就请个人帮忙,别把自已累坏了。”

    周家广:“我晓得,其实家里也没什么事,老大老二平日都送去了幼儿园,我顶多做个晚饭,再教孩子们读书识字,洗衣拖地那些活,晶晶都帮我分担了。

    人看起累,主要是工作导致的,我们在研发一些新品,经常需要加班,脑力消耗大。”

    周荣:“注意身体,你是家里的顶梁柱,不能把自已累垮了。”

    周家广:“忙过这段时间就好了,妈来后,每天都有炖汤给我补身子,我最近的精神比之前好多了。”

    周荣:“早点回去吧,免得天黑不好骑车。”

    周家广:“好。”

    有了天线后,周荣家的电视终于能收到频道了。

    但只能看到两个台的节目,1台(2频道)和2台(8频道)。

    1台就是《京都电视台》(后改名为《中央电视台》),也叫“黑白台”,2台的俗称为“彩色台”。

    因为1台的电视节目信号是黑白制式的,2台的是彩色制式,但家里的电视是黑白的,不管播什么信号,大家看到的,都是黑白的。

    除了可以看的频道少外,电视台每天播放的时间也很短。

    从晚上7点开始播新闻,到晚上9点半一天的内容就播完了。

    播放的内容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是新闻,接下来是新闻宣传片,内容主要以国内的时事新闻及西方国家的弊政为主。

    最后一个压轴的,就是播放一部电影或样板戏。

    当天转播结束前,播音员会预告一下明天播不播节目、播什么节目等。

    看完电影《第二个春天》,妮妮意犹未尽的说:“妈,这个电视买的真值,我们明天晚上接着看!”

    周荣:“行,明天还要上班,赶紧休息。”

    妮妮:“好嘞!”

    要是别人家买了电视,街坊邻居早就蹿戳那人把电视机搬出来和大家一块看了。

    但他们不敢找周荣提这个要求,就拦住妮妮,问她能不能把电视放到巷子里。

    妮妮回去征询周荣的意见。

    周荣:“那是买给你的嫁妆,要不要搬出去放,你自已做主。”

    妮妮:“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和大伙儿一起看吧,热闹些,也能帮咱们家攒人缘。”

    周荣:“好。”

    周荣家的电视搬到巷子里后,附近的居民都搬着小板凳过来占位置。

    罗大芬接替了罗秋月的工作,她的儿子罗致远快3岁了,她和罗秋月带着孩子,也来看电视,还给周荣和妮妮带了些瓜子。

    周荣以为他们能边看电视边嗑瓜子,结果根本没时间吃。

    一是电视信号不好,需要不停的去摆弄天线及电视机的位置。

    只有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信号,画质也更加的清晰。

    其次,他们嗑瓜子的声音在安静的夜晚,会显得格外大,妨碍看电视的人。

    电视的音质不是很好,声音要是调的太大,杂声也会更大,影响观看效果,所以只能调到中等音量。

    大家只好不说话,尽可能的保持安静,才能勉勉强强听到电视里的人物在说什么......

    第455章

    他必须保住“靠山”!

    76年1月18日,陈展宁与妮妮结婚。

    许曼他们住在部队,外人不便进出,两人的结婚仪式,就在周荣家举办的。

    许曼在12月份,就把承诺给妮妮的三转一响、新衣、喜被等全送到了周荣家。

    周荣把二楼之前给周庆平、周庆安住的那间大房,腾出来给了妮妮。

    许曼带人来送彩礼时,见妮妮的婚房,家具都是旧的,连忙找人打了全新的48条腿。

    妮妮每次看到新家具、新被褥那些东西,都向周荣感慨,她是世上最幸福的人,有一个好婆婆,还有一个好妈妈。

    周荣除了给妮妮买了电视、冰箱和洗衣机,还给她准备了四床棉被,六件床单被套,毛巾、香皂、暖水瓶等各类生活物品,及一个600元的红包。

    妮妮拿到这个红包时,高兴坏了。

    抱着红包睡了一晚,第二天就把它还给了周荣。

    许曼之前给的1600元彩礼,周荣已经给了妮妮。

    妮妮不仅把600元的红包还给了周荣,那个1600,也一起给了她,说是回报她的养育之恩。

    周荣当时开玩笑的问妮妮,自已的养育之恩,只值2200元?

    妮妮回答:“当然不是!你对我和两个哥哥的生养之恩,是无价的,这点钱,算是我的一点孝心,以后,我和展宁给你养老。”

    周荣把钱都还给了妮妮:“你有这孝心,妈就很开心了,我手里不缺钱,这些钱你自已留着,钱是女人的底气,手里有钱,心才不慌,以后好好经营自已的小家。”

    周荣不收钱,妮妮只好把它们都存起来,并在之后的时间里,主动承担家里的所有开支。

    她要用行动,表达自已的孝心......

    1月18日是星期天,陈展宁与妮妮的结婚报告在1月初就批下来了,两人拿到结婚报告后就去领了结婚证。

    他们没有搞接亲那套流程,等宾客到了差不多了,就直接在一楼大堂开始仪式。

    周庆平、周平安带着妻儿,在1月16日就赶回了江城。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