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4章

    王城南:“行!”

    上班后,许曼把王城南的话告诉周荣,以为她会迫不及待地答应,结果人家一口回绝了。

    许曼不解的问:“去政府上班不好吗?那可是干部耶!以你的能力,混个几年,肯定可以高升,比在我这个小店有前途多了!”

    特殊时期,干部也是“高危”职业,动不动就要批评和自我批评。

    一句话,哪怕一个字没说好,就要被人带去开大会,周荣只要一想到电视里那些开大会的情景,就不寒而栗。

    何况明年还有下乡的政策,她要是被抽中怎么办?

    不想下乡或想按时回来,就得找王城南帮忙,但这样的人情,能消耗几次?

    周荣嘿嘿一笑:“女人混官场,没你想的那么容易,大家嘴上说男女平等,实际上一些重要职位,不会考虑女性,除非靠山很硬,我能升迁的空间不大。

    那些当官的,心眼比我们农村用的筛子还多,稍不留神就要受批评或被人穿小鞋,到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天天绞尽脑汁的揣度别人的心思,想想都累,我家的三个孩子,就指望我过日子了,我要是出事,他们怎么办?

    我不想英年早逝,让我的孩子孤苦无依。

    你这里工作轻松,工资还高,是我梦寐以求的工作,我决定了,就在这里干到退休!”

    许曼转念一想,觉得周荣说的有道理,现在干部要拿到80块钱一个月的工资,怎么也得是个副科级,那得熬多少年才能熬上去啊?!

    “行吧,你不想当干部,我们就不当,守着这两个小店,潇洒自在,想出去玩了随时翘班,想看俊男了,就往窗户底下瞅瞅,谁也管不了我们!”

    周荣:“就是嘛!这才是我向往的好日子!今天好热,要不要来一碗刨冰雪花坨?我去买!”

    许曼低着头,娇羞的说:“我这个月的例假推迟了,不知道什么原因,安全起见,近期不能吃冰的。”

    周荣眼睛一亮:“你不会有了吧?姐夫好厉害!”

    许曼的脸更红了:“我一点反应都没有,也不晓得是不是的。”

    周荣:“我陪你去医院确认一下吧?”

    许曼:“也好。”

    周荣陪着许曼到医院检查一番,医生说脉象不明显,可能是时间太短了,晚半个月再来复查。

    即便这个消息不确定,许曼仍然很高兴,她相信自已多半是有了。

    王城南对她和两个孩子很好,那种无所不在的信任和体贴,让她觉得很幸福。

    王城南命运坎坷,年纪也不小了,她想为王城南生一个孩子,让这个家,更幸福......

    不想王城南空欢喜一场,许曼回家后没有说自已可能怀孕的事。

    王城南晚上想亲近,许曼以太热拒绝了。

    王城南只好去冲凉水澡,缓解自已的燥热......

    一连半个月,许曼都拒绝和王城南亲近。

    连家里常喝的各种补汤,也全部换成了绿豆汤。

    王城南以为自已哪里做错了,惹得许曼不高兴,刚要开口询问,许曼把自已的最新孕检单递给他:“恭喜你,要做爸爸了。”

    王城南一愣,看清孕检单上的字样后,一脸的不可置信:“你怀孕了?!”

    许曼:“嗯!医生说快两个月了。”

    王城南又惊又喜,抓着头发,一时间有点无所适从,最后抱着许曼的脸颊,亲了又亲。

    陈笑薇进来喊两人吃饭,看见两人的动作,忙把眼睛捂起来:“咦!你们羞羞!都不晓得关门。

    哥哥说饭做好了,你们是要吃饭,还是我把门关着,你们继续?”

    许曼尴尬的推开王城南,点了点陈笑薇的额头:“人小鬼大,去吃饭!”

    吃饭时,许曼宣布了自已怀孕的事。

    陈展宁惊喜的问:“我们是要有弟弟妹妹了吗?”

    许曼:“是的。”

    陈笑薇:“他么时候出来?我把自已的娃娃送给他。”

    许曼:“明年3-4月份出生。”

    陈展宁给许曼夹了一筷子肉:“妈你多吃点,把身体养好,以后家里的活,我和笑薇包了,你么斯都不用干。”

    许曼:“好,辛苦你们了。”

    王城南对两个孩子说:“要是累了,就歇着,家里还有我。”

    许曼让王城南在院子里种了些花、果树和蔬菜。

    陈展宁说:“我们分工一下,爸爸买菜、劈柴和负责菜园子,我和笑薇洗衣服、扫地、做饭。”

    王城南:“行!展宁不愧是男子汉,安排的很合理,周末的时候,我带你去打靶。”

    陈展宁一喜:“真的?谢谢爸!”

    陈笑薇举着手说:“我也要去,我也要打靶!”

    王城南:“可以,一块去!”

    第210章

    进城名额

    许曼怀孕后,被当做一个易碎的古董花瓶保护着,家务活一概不让她沾手。

    要不是她说待在家里无聊,坚持上班,王城南都想她辞职或请长假。

    王城南想让周荣帮着照顾下许曼,送许曼上班时,特意给周荣买了些水果点心。

    别说收了人家的礼,就算什么都没有,周荣也会照顾好许曼的。

    受环境影响,这年代的人,怀孕生子都简单粗放。

    谢翠莲自怀孕后,周荣就没见她禁过口,什么都吃,比怀孕前胖了一大圈。

    陈茉莉每次来家里吃饭,也是不挑食,油腻腻的鸡汤、猪蹄汤,能喝几碗。

    原主的记忆里,关于养胎的经验,就是要多吃好的,多睡觉。

    周荣觉得有点不靠谱,但周母说,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以前在乡下,条件有限,能吃的东西不多,进城后,看到好东西,难免欠嘴,只要身体好,多吃点没事。

    周荣前世没生过孩子,也没有照顾孕妇的经验,只能上网查资料,然后依葫芦画瓢,用在许曼身上。

    周荣生怕许曼在店里磕着碰着,把所有桌子椅子都用碎布头缝上棉花,包了边。

    许曼要上下楼梯,周荣要先检查一下,有没有水渍或打滑的地方。

    确认没问题了,才让许曼通行。

    许曼见周荣这副样子,开心又无奈的说:“你怎么比我还紧张?我身体很好,又不是第一次怀孩子,心里有数,不会有事的。”

    周荣:“小心驶得万年船,你和王城南终于盼来了爱情结晶,不能有失,我这个姨妈,要看着他平平安安的出生!”

    许曼:“好吧,我嘴里没味,想吃酸的,你陪我出去转转吧。”

    周荣看了眼外面的炎炎烈日,说:“太热了,我去买,你在办公室等着。”

    许曼拿出几块钱给周荣:“谢谢!”

    周荣将集市转了一圈,买了些葡萄、苹果、李子。

    这些水果,周荣在买时,都尝了一下,很酸,许曼却吃的津津有味。

    她不由感慨,孕妇的口味,果然不一样......

    为了超额完成“一五计划”,江城即将投建一批新的工厂。

    周父问周荣,能不能再去弄些招工名额,他想拉拔下乡亲们。

    周荣同意了。

    目前进城的人,全是他们家的,不利于和乡亲们保持融洽的关系。

    等周家的后代长大,肯定有人逃不过下乡的命运。

    如果能把周家湾扶持起来,等孩子们需要下乡的时候,想办法弄去周家湾,日子会轻松很多,尤其是女孩子,人身安全有保障。

    周荣把所有工地跑了一遍,给各工地的招工负责人塞了些烟、酒、罐头等,共弄到了30个名额。

    和周传祥他们一样,先从建筑工干起,等工厂建成,考核合格,就能成为正式工,万一不合格,也能当个临时工。

    担心这批进城的人想迁户口,周荣去找杨晋林拿抚养费时,向他确认,300块迁全家,还能不能操作。

    杨晋林说:“我之前的朋友出事了,这价格搞不了,我另一个朋友能帮忙迁户口,500块一个人,不二价。”

    给了周荣一半抚养费后,还要供养没脸没皮的家人,杨晋林的工资根本不够花,他只能想办法赚外水。

    万宗文被抓后,他跟着担惊受怕了一段时间,后来见没人找他麻烦,心里的石头落地,就重新打通关系,帮人迁户口。

    但新合作的这人,不太愿意卖面子,给他报价500元可迁一个人,每成功一个,就返100元。

    杨晋林曾试图报高价,结果人家扭头就走了,另外找人迁户口,害他损失了一个客户不说,还差点被人举报。

    自那后,杨晋林都是按500元报价,老老实实地抽成100元......

    周荣觉得500一个人太贵了,企图还价。

    杨晋林说:“你就算把我打死,也是这个价,不是所有人都好说话的,能500块迁一个人都不错了,你知道现在政策有多紧吗?”

    周荣:“再紧,你们还不是拿着指标来卖钱?”

    杨晋林:“......我们这也是服务群众的一种方式,不然那些不符合迁户口标准的人,怎么落户城里?”

    周荣:“狡辩!我回去确认一下再来找你。”

    杨晋林:“行。”

    周荣问周母,周桂出嫁,要不要请村长、族长,如果请,她在写回家的信里直接邀请。

    周母一直觉得沈家的门第太高,如果村长、族长能参加周桂的婚礼,可以撑下门面。

    “请吧,看他们来不来,回一趟周家湾,最少要耽搁两天时间,你爸要上班,估计没时间回老家接客,你再给你大伯、二伯、四叔写个信,邀请他们一块来参加四桂的婚宴。”

    周荣:“好。”

    周荣给村长周传义的信里,把招工的事说了,安排哪些人进城,村里定;迁户口的费用,也如实告知,要不要花钱迁户口,自已考虑。

    周传义收到周荣的信,欣喜不已,当即找周传景商量进城的事。

    周传景想了想,说:“这两年靠卖粮分下来的钱,只够勉强糊口,村里的年轻人都想进城谋出路,30个名额,不够分呀!

    这事要是做不到公平公正,让乡亲们心生埋怨,我们都得挨骂。”

    周传义:“所以我才来找你商量啊!”

    周传景:“抓阄怎么样?把村里18到35岁之间的男丁,叫到祠堂抓阄,谁抓到‘进城’字样的纸团,就得一个工作名额。

    我们立一个规矩,拿到进城名额的人,可以选择自已进城,也可以让给家里的兄弟,但绝不许让给外姓人。

    我们村里吃里扒外,一心想着娘家的婆娘,多着呢,得防着她们!”

    周传义:“你的法子很好,就这么办!我去通知大家,再准备下抓阄的纸团,晚上下工的时候就开始。”

    周传景拉住要离开的周传义,悄声说:“我家那两小子,想进城闯荡一番,一直寻不到机会,你看?”

    多年配合的默契,周传义秒懂周传景的意思。

    “我家那两个大的,也想进城,我们这么安排,你看行不行。”

    周传义将自已的想法,悄声告诉周传景。

    周传景听罢,夸赞道:“还是老哥高明,佩服!咱们就这么办,等下我就和家承、家乾交代好,别让他们漏了底。”

    周传义:“嗯,我也要回去交代一番,别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

    第211章

    周家湾的肉,必须烂在自家锅里

    下工的锣声一响,周家湾的村民全部涌向祠堂。

    村长说了,有30个进城的名额,需要抓阄决定,不管能不能抽中,去瞧下热闹也行啊!

    等人到齐,周传义示意大家安静,大声说:“大荣和她爹传民,在城里过上了好日子,不忘村里的乡亲,经过多番努力,为我们争取到了30个当工人的名额。

    为了公平公正,等一下我们通过抓阄的方式,决定谁进城,有几点要求,先和你们说明,不同意的,不能参与抓阄。

    第一个,这些进城名额,是大荣和传民送了重礼才争取到手的,我们做人,要凭良心,要懂感恩,下次有好事,才会继续有他的份。

    进城的人,需要给大荣和传民表达谢意,每家给10块,你们家里的鸡、蛋、野味等,要不要送给他们,不做强行要求,看你们心意。

    但我想,你们越懂礼数,传民父女心里越高兴,他们都是大仁大义之人,不会白占你们便宜,日后有好事,定会优先想到你们。

    我说的话,都明白了吗?”

    村民们异口同声的说:“明白!”

    周传义:“能照做吗?”

    村民:“能!”

    周传义:“很好!我周家湾自立族建村以来,谨遵老祖宗的‘以仁义存心,以勤俭作家,以忍让接物’的祖训,所以我们周家湾才能人丁兴旺,一年更比一年好!

    我要说的第二点就是,名额有限,不能人人都进城,如果运气不好,没抽到,不要心生怨恨,城里有城里的憋屈,乡下有乡下的自在,一切都是天注定的。

    抽到的人,不要洋洋得意,你们代表的是周家湾的脸面,进城后要安分守已,要是违法犯事了,没人能救他!

    我们也不需要这种丢人现眼、败坏村里名声的人,谁要是犯事,以后就不用回村了,都记住了吗?”

    村民:“记住了!”

    周传义:“如果有人拿到名额,不想进城,可以让给家里的兄弟,那些表弟、舅兄舅弟之类的人就算了。

    你们是吃周家湾的水长大的,胳膊肘子不许往外拐,要是让我知道,谁把自已的名额给了外姓人,那他们全家就不用在村里待了。

    你们和谁亲近,就搬去谁家住,不要在村里碍眼,也甭想占用村里的资源,明白吗?!”

    一些妇人刚才还在盘算,如果自家男人或儿子抽中了名额,做下思想工作,把名额让给娘家,现在听了周传义的话,顿时歇了心思。

    周家湾的男人,很认可周传义的这番话,周家湾的肉,必须烂在自家锅里,凭什么便宜外人?

    那些在家怕媳妇的男人,正愁自已如果抽中名额,回去被媳妇强行要走了怎么办,现在有周传义发话,他们的腰杆子瞬间就直了。

    大声回应周传义,他们都记住了,要是抽中,绝不把名额让出去!

    该交代的都交代完了,周传义让18-35岁的300多名男丁站到一旁,挨个到前方的抓阄箱里抓纸团。

    不想大家说闲话,周传义的两个儿子和周传景的两个儿子,特意穿插在队伍的中间和最后面。

    陆续有人抽到“进城”字样的纸团,高兴的在那又蹦又跳。

    周围的人,有人恭贺,有人焦急不已。

    每抽出一个名额,代表自已的机会就少一点,他们不停祈祷,希望周家的老祖宗们能保佑他们抽中......

    周传义和周传景的儿子,早就拿到了“进城”的纸团,藏在口袋里。

    等到他们抓阄时,就寻个机会把纸团捏在手里,然后装个样子,把手伸进箱子,假装抽中了名额,在那惊喜的大声呼叫:“啊!我抽中了,感谢老祖宗保佑!”

    四人演的很逼真,村民们没有起疑。

    就这样,周传义和周传景的儿子,顺利拿到了进城名额。

    另外抽中名额的26人,几乎都选择了自已进城,只有个别人,作为长兄,把名额让给了家里的弟弟。

    只要不是给外人,周传义和周传景没有意见。

    要进城的人,周传义把大家召集起来开了个小会,主要是关于迁户口的事。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