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大胆!太妃居住的地方,是你们能擅闯的吗?!”听竹挡在两人身前,皇后从那一群人身后慢慢走了出来,她站在沈蓁面前看着她,不知为何,此时竟觉得心中有些爽快。“太妃见谅,本宫也是奉了皇上的命令,前来捉拿叛臣。”
“皇后慎言,这里都是女眷,哪里来的什么叛臣。”看着皇后面上的表情,沈蓁心下有了不好的预感。
果然皇后淡淡觑了她一眼,嘴角勾了起来:“摄政王不顾正在和柔然开战,擅自离开长留关,准备带兵回京,谋权篡位,幸好被盛大人识破,皇上震怒,特命本宫前来请王妃在宫中暂住,直到查明真相。”
皇后的语气中满是幸灾乐祸,她早就瞧不惯沈蓁这样子了,明明只是个低贱的舞女,每次一同出席时众人却去巴结她,就连元钊得视线也会停留在她身上,简直是不给她这个皇后面子。
“一派胡言!”沈蓁推开了挡在身前的听竹,她向来都是娇柔的,可这会面上竟也有了冷若冰霜的感觉,“皇后慎言,王爷为朝廷鞠躬尽瘁,如今还在对战柔然,你怎可污蔑他!?”
太妃也是气得不行,她知道皇帝忌惮元珩,但是没想到他们会趁这个时机发难。
如今元珩可是在边关苦战,保家卫国啊!
太妃身边也有元珩安排的人,几个侍女悄悄摸着腰间的软剑,不动声色地围在了太妃和沈蓁身边。
皇后也瞧见了她们,她只是淡淡地笑道:“王妃还是乖乖听话吧,你也不想你肚中的孩子有个什么意外吧?”
沈蓁猛地护住自己的肚子,看她这般紧张,皇后嘲讽地笑了:“是不是一派胡言,等到皇上将摄政王捉拿归京,一切就揭晓了。”
“来人,给本宫守住这寿喜堂,任何人不得出入!”
“是!”
寿喜堂外瞬间就被侍卫们牢牢看守着,皇帝这是要将她们软禁起来。
殿内的人散去,沈蓁像是泄力一般往后退了几步,汀兰连忙扶住她:“王妃,您别担心,王爷肯定很快就会回来的......”
太妃也反应过来,她连忙扶着沈蓁坐回去:“蓁蓁别担心,你现在先好好养胎,其余的事我来处理,别怕啊........”
“母妃.......”沈蓁抓着她的手,眉眼间有些痛苦,“我.......我有些难受.........”
瞧着沈蓁脸色越来越苍白,太妃急忙冲着外边喊道:“快去传太医啊!”
龙吟殿中,元钊听说了寿喜堂要传太医,心不在焉地摆摆手:“把刘太医送去吧。”
皇后站在他身边皱起了眉头,想要阻止:“皇上,何必给她找太医呢?她肚子中的孩子本就不该存在,断了元珩的子嗣,这才是我们该做的。”
元钊握紧了拳头没有说话,皇后却不依不饶:“皇上,正好趁这个机会,一不做二不休......”
“行了!”元钊打断她,“先把她们关起来,其余的事情容后再议。”
他把皇后赶走,自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出神地望着外边。
他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和元珩走到如今这一步了,明明小时候,他还会跟在元珩身后叫哥哥,可是自从元珩长大了,开始初入朝堂之后,好像不论自己做什么都再也赶不上他了。
如今元珩在外作战,自己却对他的妻儿下手.......
元钊痛苦地捂住额头,心中像是有数方在搏斗一般,搅得他坐立难安。
---------
皇后走出龙吟殿后,没好气地叫人将刘太医送去,自己气冲冲地回了凤仪宫。
“怎么了这是?”
她刚走进宫殿关上门,就有两人从屏风后面走出来,原来竟是盛丰和消失已久的乔雪凝。
盛丰瞧她这样子便开口问道:“办得如何了?”
皇后深吸一口气,有些不爽快:“将沈蓁软禁在宫中了,只是皇上竟然还派太医去给她养胎,也不知他在想什么?”
盛丰摩挲着手中的佛珠,他垂下眸子掩盖住眸中的神色,有皇后在元钊耳边吹耳旁风,再加上自己是也算得上是元钊的舅舅,他还算信任他们。
这些日子他拦截了元珩的战报,又在元钊面前不住地煽动他,他总算下定决心要将摄政王妃软禁起来,借此除掉元珩。
若是元钊真的对沈蓁动手,那他和元珩就是彻底决裂了,那点微薄的兄弟之情立马烟消云散。
没了元珩的支持,元钊就彻底是个废物了,到时候他俩斗起来,元珩定然能压制元钊,自己便能趁此机会借着处置叛贼的由头处置元珩。
最终他俩两败俱伤,这元氏的江山,就要易主了。
皇后母亲是盛家的人,她和元钊虽然夫妻多载,但是她早厌烦了伺候花心的皇帝,若是盛家得了天下,还做什么拘泥于深宫的皇后,她也可以享受到权势的滋味。
为此,皇后早便和盛丰勾搭上了,他们手中的筹码便是沈蓁,只有她,才能让这两兄弟彻底反目。
乔雪凝走到皇后身边说道:“皇后娘娘,皇上心软,您可不能放过那个女人,您别忘了她的身份。”
皇后抬眼看着她:“她当真是宋家的女儿?”
乔雪凝勾了勾嘴角,宋持都还没查到确凿的证据,可是却被她找到了,人证物证都有,她倒当真没想到,沈蓁还有这机遇。
不过已经晚了,等她死前,说不定自己发发善心还能告诉她。
乔雪凝点头:“皇后娘娘尽管放心,我不会弄错的。”
“那就更留不得她了。”盛丰开口道,“若是让她认了亲,这宋家难保不会生事,平白惹来些麻烦。”
“你尽快去劝元钊动手,如今元珩离开了长留关,咱们的人找不到他的踪迹,等到沈蓁出事,我不信他不出现。”
第137章
风波起
长留关战事如火如荼,但是元珩却在这样紧急的关头率兵想要返回京城,朝廷派人抓捕,但是元珩一行人却在鸢都城内消失了。
元钊大怒,下旨捉拿叛臣元珩,只是判决的圣旨却迟迟不能发出。
原因有二,一来战事一直由他主导,元珩的势力错综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且证据不足,大理寺不敢贸然定罪。
二来是元珩在百姓中名声太好,他常年驻守边疆保家卫国,自从他疑似叛逃的消息传出,不仅没人骂,还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去衙门口请求彻查。
民间对他的呼声越大,元钊就越是气愤,可他也不敢胡乱按罪名,怕引起不好的舆论。
沈蓁自那日后便再也没能出宫,她被皇后的人下令软禁在了一处宫殿中,连德太妃也见不到了,只有汀兰守在她身边。
她不相信元珩会临阵叛逃,他想要回京城,定然是京中有比战事更加重要的事情,他肯定是安排好了一切才会离开。
这群人如今抓着她,就是想要威胁元珩。
沈蓁心中不由得为他有些不值,他在外不顾生死地对抗外敌,元钊却想要趁这机会对付他,这样的人,根本不值得他效忠。
“王妃........”汀兰面色难看地端进来一个托盘,上面只有一些清粥小菜,“这群人太过分了,就这些东西,怎么吃得下.......”
沈蓁看着这些吃食,清淡无味,但为了肚子里的孩子,她还是勉强着自己吃下去。
她被软禁在这已经半个月了,还有两个月就到了预产期,沈蓁心中焦急,若是元珩不能回来,她和孩子在这群人手里要怎么办?
用过膳之后,沈蓁隐约听见外边传来了一阵弦乐声,她走到门边看着远处问道:“今日什么日子?”
汀兰站在她身旁小声道:“今日是贵妃的生辰,前边定然是在给她办寿宴。”
汀兰愈发地愤愤不平:“他们怎么还有心思办寿宴,边关在打仗,外边百姓又在闹着情愿,皇上还真是坐得住。”
汀兰从小就在元珩身边伺候,在宫中自然也是有熟识之人的,再加上元珩在宫中隐藏的势力也不少,外边的事情多多少少还是能传到她耳中。
沈蓁知道京城的百姓都不相信元珩会叛逃,这才让她有一丝欣慰,还好他保护的人愿意相信他支持他。
“下雨了..........”外边突然之间黑云密布,汀兰连忙扶着沈蓁往回退了几步,“好好的天怎么下起雨来了?”
“我想回去躺会。”沈蓁有些疲惫,两人正准备转身回房间,就看见院门外来了一群人。
为首的是那日皇后身边的宫女,她走上前对着沈蓁笑道:“王妃,今日是贵妃娘娘寿辰,皇后娘娘特请王妃前去。”
汀兰拦在沈蓁面前,脸色有些不好:“我们王妃身子不适,实在不适合参加寿宴。”
那宫女只是勾了勾嘴角,眼中却没有一丝笑意:“王妃若是不去,奴婢只能请人带您过去了。”
看着她身后的侍卫和太监,沈蓁藏在袖中的手紧紧握拳,今日看来是场鸿门宴,由不得她不去了。
“既是贵妃的寿宴,我这个样子去也不合适,姑娘容我梳洗一番。”
被软禁在此,沈蓁只穿着简单的寝衣,连头发都没有挽起,那宫女打量了她一眼,满不情愿地点了点头:“快些吧。”
进了房间,沈蓁一边快速地给自己梳着头发,一边嘱咐汀兰:“要是发生什么事情,你一定要趁乱逃出去。”
“王妃........”
汀兰想说些什么,但沈蓁打断了她:“你听我说,刘太医在太医院,东南门的守卫中有王爷的人,侍卫统领马燕山驻守在那,他脸上有一道疤很好认,若是要出宫,就往东南门逃去,还有御膳房采买的太监........”
元珩离开前将他在宫中的势力都告诉了沈蓁,沈蓁挑了些重要的告诉了汀兰,嘱咐她一旦有机会一定要逃出去,出了宫就可以去路府。
她大着肚子没办法跑,但是一旦发生什么事,汀兰还可以带着太妃等人离开。
----------
半个时辰后,沈蓁到了重华宫。
重华宫中已是歌舞升平,瞧见沈蓁进来,众人的目光都凝聚在她身上,殿内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元钊手中还拿着酒杯,他多喝了几杯酒,已经有些许微醺,看见沈蓁,不由得眯了眯眼,上下打量着她。
不得不说,元珩还真有福气,这么个美人被他收入府中,若她不是元珩的女人,自己还真舍不得这般对她。
沈蓁只着了件素色衣裙,她孤孤单单地站在那,似乎殿中的热闹和她毫无关系,纤背挺直,柔弱得像一折就断的花枝。
只是她那肚子却是十分惹眼,殿内一时传来阵阵议论声。
沈蓁捏紧了袖口,面上却还是冷静的,慢慢走了进来。
殿中人并不多,只有皇帝皇后坐在上首,贵妃坐在元钊的斜下方,下首还零零散散坐了一些嫔妃,沈蓁也没细看。
“许久不见王妃了。”沈蓁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从一旁传来,她转过头去,就看见了很久没见到的乔雪凝。
“你.......”
沈蓁脸色有些白,乔雪凝会出现在这,要不就说明她已经和元钊等人同流合污,想要除掉元珩了吗?
可她不是书中的女主角吗?书中的她一直爱着元珩,也一直帮着他成就大业,可现在两人却是在对立面。
似乎从她和元珩相识开始,一切都改变了。
殿内的歌舞声停了下来,皇后慢慢起身走到她身边:“王妃不必害怕,只要你乖乖听话,我们不会为难你的。”
她话音刚落,几个宫女就走过来将汀兰挤开,半扶着半胁迫着她走到一个桌子前,上边已经摆放好了笔墨纸砚。
“王妃只需照着一旁的纸张,自己再写一封便可。”
沈蓁看到桌上空白的纸张旁边放了一张已经写好的信,她拿起来快速扫了一眼,上面竟然以她的口吻写着元珩的罪状!
一旁还有堆叠在一起的几封信,她连忙拿起来快速扫视着,竟然是捏造的元珩和柔然的通信。
她现在才彻底明白了他们的打算,他们这是想要把这些罪名栽在元珩头上!
王府是元珩的亲信守着,且如今有百姓盯着,他们没办法硬闯,但是自己可以进出,只要自己把这些通敌叛国的书信放进去,再由他们搜出来,元珩的罪名就板上钉钉了。
再让自己以王妃的身份去揭露这些罪状,自己的妻子都发话了,百姓们定然会有人相信的。
沈蓁猛地往后退了几步,怒视着殿中的这群人:“你们休想!”
皇后的脸色瞬间变了,她冷笑一声,上前几步就抓住沈蓁的手腕,疼得她痛呼了一声。
“你以为你还有得选?你要是乖乖照做,本宫和皇上还能留你一命,若你不听话........”
她猛地松开手狠狠一甩,沈蓁就失去依靠摔倒在了地上。
“唔........”肚子一阵疼痛,沈蓁额上冒出点点细汗,她连忙伸手捂住了肚子。
第138章
生产
乔雪凝一步一步走到沈蓁面前,眼神森冷地看着她:“王妃可不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你以为现在你还有得选?”
她蹲下捏着沈蓁的下巴,欣赏着她此时的无助和恐惧。
沈蓁强忍着内心的害怕,手撑着地上想要往后退,但是乔雪凝却笑着盯着她:“是你抢走了我的人生,可那又如何,你的结局还不是一个死字。”
“你在说什么.......”
“我说什么?”乔雪凝眼中闪过一丝疯狂,她紧紧拽住沈蓁的衣服,一字一句地道,“如果不是你,我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明明我才是应该坐在那上边的人.....”
沈蓁心跳地厉害,她看着乔雪凝的神色,不由得猜测到她是不是想起前世的事情来了。
不错,乔雪凝自从从冀州回来后,总是断断续续地梦到上辈子的事情,直到盛云湘出事后,她才彻底想起上辈子的事情。
这叫她更加憎恨沈蓁了,这辈子意外就出在她身上,若不是她,自己是可以延续着上辈子的轨迹,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后、太后的!
都是因为这个女人........
她在其他人见不到的地方,凑近沈蓁耳边小声道:“你知道吗?你有今日,都是你的亲生母亲在后边推波助澜.......”
“你说什么?”沈蓁更是迷茫,她的亲生母亲?
乔雪凝侮辱性地拍了拍她的脸,然后狞笑道:“想知道?你去地底下问她吧。”
她偏不会告诉沈蓁,就要让她剩余的时间都在猜测和疑惑中度过。
沈蓁脑子一片混乱,不等她说什么,乔雪凝就站起来对元钊道:“皇上,她既然不听话,咱们就杀了她以绝后患吧,这些书信再找其他办法送到王府去。”
元钊不停地摩挲着手中的扳指,他看着沈蓁,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却一直没有开口。
殿内一时安静下来,直到汀兰恐惧的声音响起:
“血......王妃出血了......”
众人的视线一下子集中到沈蓁身上,只见她痛苦地捂着肚子,身下的裙摆逐渐变成红色,地上有一滩触目惊心的血。
“去找刘太医!”元钊猛地站起来冲外边喊道。
“皇上?”皇后满心的不解,趁这个机会,处理掉元珩的子嗣才是正举,元钊在干什么?
夜幕低垂,淅淅沥沥的小雨逐渐变成暴雨。
一阵阵剧痛从身下猛烈袭来,沈蓁双手紧紧抓着被子,骨节都开始泛着白色。
“啊......”她痛苦地尖叫出声,身下彷佛被无数辆疾驰而过的马车碾压着一般疼,痛得快要呼吸不过来。
“王妃,您用力!深呼吸!”
刘太医急得团团转,这里没有产婆,他只能在一边指导着汀兰给沈蓁接生。
“王妃身子养得好,再坚持坚持,孩子会没事的......”刘太医声音有些发颤,他给沈蓁调理了大半年的身体,按说这一胎应该很顺利,但是没想到她会受惊早产,而且还没有经验丰富的稳婆在旁协助。
窗外骤然响起阵阵雷鸣,沈蓁攥紧身下的被单,心下张皇失措,把嘴唇都咬出血了。
为什么要让她一个人承受这些?那个承诺会保护她的男人现在又在何处?
她开始觉得浑身发凉,四肢百骸都在发颤,眼前的景象逐渐变得模糊........
“王妃,您睁开眼,千万不能睡啊!”刘太医焦急的声音在一旁响起,他顾不得男女大防,掀开帘子就打算给她施针。
沈蓁想要听他的话,可是她控制不住地想要睡过去..........
房间外,元钊急躁地走来走去,皇后看着他的背影,眼中有些疑惑和失望,她冲着乔雪凝使了个眼色,对方胸有成竹地点了点头。
“皇上还是狠不下心?”
就在元钊心急如焚之际,外边突然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接着就看见盛丰大步走了进来。
“你怎么在这?这个时辰你怎么能进后宫?”元钊看见他出现在这,不知为何心下有些忐忑。
盛丰笑了笑,重华宫的大门在他身后重重关上,皇后和乔雪凝都不动声色地走向了他。
元钊这才意识到不对劲,他冲着外边怒吼道:“来人!”
可是外边没有任何动静,盛丰大笑一声:“行了,就你那些御林军,能抵挡得了摄政王的禁卫军吗?”
“你什么意思?你是要造反啊?!”
盛丰得意地笑了,他在让皇后提议将沈蓁接进宫的那一日,就做好了准备,禁卫军听命于元珩,眼瞧着元珩的妻子在宫中受辱,元珩又被污蔑叛逃,他们能坐得住?
盛丰借着这个机会撺掇着禁卫军闯进宫救沈蓁,等到他们压制住了皇宫中的御林军,再让自己的兵借着保护皇帝的名头处置掉他们。
这样既铲除了禁卫军,也可让自己的兵名正言顺地进宫。
皇后望向元钊,失望地摇摇头:“皇上犹豫不决,实在难成大事。如今摄政王妃就在里面,只要皇上下令除掉她,皇上就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