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53章

    元珩捏紧了手中的扳指,剑眉已然皱起,柔然虽是战败方,但哪怕两国交战都不斩来使,柔然王子死在京城,看来边关,要不平静了。

    “皇上,这事未免太过突然......”下方有臣子发问,“今日傍晚臣还在街上看见柔然四王子一行人.......”

    “确实,今日京中在举办放河灯的集会,臣也确实瞧见了柔然王子一行人在河上游船。”

    陆续有人出来质疑,这人几个时辰前还好好地在外游玩,怎么会一回到驿馆就出事了?

    “摄政王。”元钊突然出声,眼神锋利地紧锁着元珩,“听闻今夜,摄政王也在画舫上,不知可曾遇见了他们一行人?”

    元珩隐隐有预感,这事情怕是没那么简单,他站出来道:“回皇上,臣今夜确实看见了尉迟迥一行人,但并未有交谈。”

    “不知驿馆如今是何情况?”见话题到了元珩身上,便有他的人出来询问,“好好的人总不会无缘无故便暴毙吧?”

    元钊说道:“现在还并不清楚尉迟迥是因何而亡,但是今夜他们回去之后,半夜侍卫经过尉迟迥的房间时发现他已经身亡。”

    今夜从外边回去之后,尉迟迥便回房间休息了,半夜侍卫按例巡逻时看见有一个人影从他房间的窗户边翻出,侍卫心下疑惑便敲门想要看看情况。

    谁知一直无人应答,等到侍卫们破门而入时,看见的就是尉迟迥的尸体。

    “如今驿馆已经被封锁起来了,尉迟凛带着人在驿馆闹事,一定要朕给一个说法,为何柔然王子会无缘无故死在京城。”

    元钊揉捏着眉心,似乎很是为这事烦恼,他思索了下才点了大理寺卿的名字:“此事便交由你去查,务必在五日内有结果。”

    “是,臣遵旨。”

    殿内众人心下都有些不安,和柔然才谈和三年,这场战争不会又要打起来吧?

    元珩回到府中时都快要天亮了,元钊心下烦躁,免了第二日的早朝,所以他直接回了王府。

    等他推开门,却看见沈蓁抱着被子坐在床边,听到声音她连忙看了过来。

    “怎么没睡?”元珩走过去摸了摸她的脑袋,“睡不着吗?”

    沈蓁摇摇头,他离开后自己一直有些心神不宁的,深更半夜圣上召见,是她来到京城后的头一遭,她有些担心。

    “发生什么了?”

    见沈蓁眉尖隐隐的忧愁,元珩也没瞒着她:“尉迟迥死了,柔然使团在驿馆闹事,这次若是找不到凶手,恐怕开战在所难免了。”

    他驻守长留关多年,若是此次要打起来,定然也是自己领兵出征。

    若是在从前,打仗对于他来说只不过是寻常事,就算没有战事,他也很少在京中停留过多时间。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他有了沈蓁,而且沈蓁还怀着两人的孩子。

    若是他离开,说不准什么时候才能回来,若是沈蓁一人在府中生产,她肯定会害怕的。

    沈蓁也想到了这一层,她咬着唇瓣,有些难受地小声道:“那你会去长留关吗?”

    元珩不愿骗她,瞧见她眼中隐隐的泪光,他心下十分愧疚,立马将人搂进怀中:“就算我要离开,我也会安排好京中的一切,会找人好好照顾你的。”

    若是他出征,元钊自然不敢再招惹沈蓁,反而要好生对待他府中人,这样才能安抚在外作战的将士,这京中对于沈蓁来说才是安全的地方。

    沈蓁依偎在他怀中,心下有些难受,若是从前听闻他要离开,她指不定多高兴呢。

    可是现在,她真真切切地意识到了,自己舍不得他,很舍不得。

    她已经习惯了这人在自己身边,将她的一切都打点好,每日起来,穿什么吃什么用什么他都会事无巨细地安排好,没有任何事要她自己操心。

    如今沈家和秦家都在京中,他是不是早就想到了会有出征的一天,所以才早早便将她的亲人安排进京?

    沈蓁越来越难受,她不想自己生产的时候,孩子的父亲却不在。

    “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她突然抬头,眼神湿漉漉地问道。

    元珩一怔,对上她的目光,他眉头紧锁:“长留关苦寒,你还怀着孕,路途颠簸你定然也受不了。”

    “可是........”沈蓁抓着被角揉捏着,她不想一个人留在这冷冰冰的府中。

    元珩捧起她的小脸亲了亲:“若是我要去,等到你生产后,我再派人接你去好不好?”

    “乖,现在事情都还没有定论,先别担心了,好不好。”

    元珩抱着她安抚了好半天,怀中的人才软了下来,慢慢靠着他睡了过去。

    看着沈蓁的睡颜,元珩心下十分复杂,他想要沈蓁依赖他,如今好像做到了。

    可是她这样,却让自己更加不放心了。

    第131章

    内鬼

    第二日一大早,柔然王子在京中身亡一事便传遍了整个京城。

    在有心人的煽动下,百姓们人心惶惶,唯恐这战争又打了起来。

    尉迟凛一行人本来计划这几日便要离京,但是如今尉迟迥死了,他这个做哥哥的打着为弟弟讨一个说法的名号,几次三番在驿馆中闹事,目的就是用这事让元钊在岁贡上做一些退步。

    元钊在宫中大发雷霆,他将桌上的奏折统统扫落在地:“朕养你们一群废物有何用?朕命人封锁驿馆,为何短短一天,全京城的百姓都知道了?!”

    下方的人连忙跪下请罪,只有元珩冷眼扫过这些人,半晌才开口道:“昨夜皇上秘密召见微臣和其余几位大人,此事只有在龙吟殿伺候的人才知情,若不是尉迟凛主动放出的消息,那么就是皇上身边的人不可信。”

    元钊立即看向他,语气有些颤抖:“你的意思是......朕身边有内鬼?”

    元珩没说话,这不是很显而易见的道理吗?尉迟凛拿着这事做把柄,想要他们在岁贡上让步,没有搭理闹得百姓人尽皆知,这样做若是惹急了朝廷,他们一行人的安危就保证不了了。

    更何况尉迟凛能亲自来京城上贡,证明至少以他为首的柔然人并不想打起来。

    在民间闹得沸沸扬扬,他只能想到是有人在挑拨两方,想要让京城乱起来。

    元钊像是泄力了一般猛地坐回椅子上,他目光有些空洞地一一扫视着下方的人,这些都是他培养的心腹,为何会有人背叛他?

    “如今柔然进京上贡,意在与我朝永结为好,周边部落自然虎视眈眈,不愿中原的势力再加强。”元珩只是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也并不想安慰他,继续给他分析道,“皇上身边可有外族人氏埋伏着,需得好生查探一番。”

    元钊捏紧了桌上的奏折,语气森然:“查!给朕好好查查,到底是谁敢泄露朕的事。”

    昨夜在龙吟殿侍奉的人说多也不算多,但是难保宫中其他地方的人打听到这边的消息,所以如今整个皇宫戒严,一一排查。

    元珩其实觉得这事得暗中查探,这般大张旗鼓的,一来是怕打草惊蛇,二来是传到百姓耳中,只会联想到尉迟迥身亡一事,认为宫中动乱,民心不稳是大忌。

    可惜元钊向来听不进自己的话,对于自己点出这事也是不放在心上,他也无可奈何。

    元珩坐在马车上准备回府,上车前他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紧闭的宫门,随即叫来越青耳语几句,这才上了车。

    马车晃晃悠悠地往王府行去,途径巷子里时,两边的屋檐下突然出现一群黑衣人冲着马车袭来。

    十来个黑衣人来势汹汹,元珩的马车一下就被锋利的箭射中,周遭的王府暗卫立刻现身,和这群人打成一片。

    听到外边的打斗声,元珩不慌不忙地抽出长剑,猛地向车门处刺去,一下就击中了正准备掀开帘子偷袭的一个黑衣人。

    虽说这两年没上战场,但是元珩的功夫是一日都不曾懈怠,只见他将长剑紧握在手中,从车内出来抵挡住了黑衣人的进攻。

    京城暖阳高照,长剑折射的光芒照在他冷峻的脸上,男人眉眼间都是杀气。

    元珩身边带有十个暗卫,再加上他武艺高强,和这十来个黑衣人打斗在一起也毫不逊色。

    黑衣人眼瞧着他们人不少,便分工明确的一人缠住一个暗卫,剩下的几个人全部去围攻元珩一人。

    “你们究竟是何人,竟敢行刺王爷!?”越青一边和黑衣人打斗着,一边想要往元珩那边去保护他,一不小心就被刺伤了手臂。

    黑衣人还没得意起来,就见越青丝毫没被影响到,直接趁着他放松警惕时,一个暗器甩出去射中了他的脖子。

    王府暗卫都训练有素,黑衣人被打得逐渐力竭,人数渐渐减少,暗卫们解决了缠着自己的人,就赶紧去保护元珩。眼瞧着自己这边人数逐渐不占优势,黑衣人的领头有些慌了,在自己也受伤后才大喊一声:“撤!”

    “追上去。”元珩看着落荒而逃的黑衣人,冷声吩咐道。

    “是。”

    其余几个暗卫连忙追上去,越青来到元珩身旁问道:“王爷可有受伤?”

    元珩摇头,反而看了看他流血的胳膊:“赶紧回去处理一下。”

    马车已经被箭射中了,车帘和车窗都断了,这里离王府也不远,元珩索性便打算走回去。

    “王爷果然料事如神,这下便可以找到这群人的落脚地了。”越青由衷地佩服道。

    原来从宫中离开时,元珩便料到会有人想要行刺他,所以才在上马车前提前叫越青去安排。

    昨夜的事情泄露,只能是元钊亲近之人做的,否则不可能这么快就知道尉迟迥身亡的事情。

    所以今日他在殿中指出元钊身边有内鬼时,这人大概率也会知情,一旦他知道自己有暴露的风险,那么就会对自己这个提出此事的人动手。

    第一次他不会派出所有人,大概率是找几个人试探自己的实力,所以元珩没有让所有暗卫出动,只叫越青安排了十个人,其余的都在暗中盯着,等他们逃跑时再暗中追上去。

    这群人落败而逃后,眼看着身后还有人穷追不舍,定然会全心想要甩脱后面这群人,没精力再去管其他的。而元珩提前安排埋伏在暗中的人就不会被发现,这样就可以找到这群人的老巢,直接一窝端。

    如今,只需要回府去等着消息便可。

    “王爷吩咐的属下都已经安排好了,如今两拨人追过去,定然可以将这群人一网打尽。”

    元珩微微颔首,能够在皇宫中,还是元钊身边安插上人,这群人的势力也不容小觑。

    如今中原逐渐收复周边各个部落,难免有些部落拎不清想要闹事,杀一个以儆效尤也是对的。

    不出他所料,晚上的时候,事情便有了定论。

    那群黑衣人甩掉了王府的侍卫后就往自己的老巢去,压根没想到元珩还暗中安排有人跟着,这下老巢都被找到了。

    当天半夜,元珩就出动禁卫军将这群人团团围住。

    第132章

    盛丰

    元钊看着底下被押着的人,目光有一瞬间的炸裂。

    “小夏子?”他语气中满是不可置信,“没想到朕身边的内鬼竟然是你?”

    元珩也是等禁卫军将人抓获后才知道,原来这内鬼竟是元钊身边伺候的太监,难怪能这么快就将元钊身边的消息传递出去。

    “皇上,依臣之见,还是需要交给大理寺好好审查一番。”元珩提议道,来之前他已经审查过一番了,这小夏子竟然是瓦剌人。

    瓦剌和柔然一样,都是周边实力较为强盛的民族,只是瓦剌早早便已经依附于中原,没想到他们的狼子野心藏得够深的。

    听到元珩的话,元钊面上有一瞬间的难堪。

    这小夏子虽然不是他的贴身太监,但也是能够进龙吟殿伺候的人,这么多年了他都没能发现,却一下子就被元珩找了出来,这让他的面子往哪里搁?

    想必他心中定然在嘲笑自己无能吧,元钊面色有些扭曲,一方面是对小夏子的恨,一方面是面对元珩的难堪。

    元珩还想说些什么,但是元钊冷声打断了他:“既然是朕身边的内鬼,朕会好好拷问他的,王兄劳累了这么多天,还是先回去吧。”

    元珩定定瞧了他一会,才恭声道:“既如此,微臣先告退。”

    走出龙吟殿,越青就开始抱怨:“皇上什么态度?若不是王爷英明,指不定他还要泄露多少机密给瓦剌,如今王爷帮了他,他倒嫌弃起来了?”

    元珩轻斥他:“行了,还在宫中,少说这些。”

    他回头看了一眼龙吟殿,语气中还是有些怀疑:“能够在皇帝身边近身伺候的太监,定然是经过重重选查的,让一个瓦剌人混进来,你不觉得荒谬吗?”

    越青摸摸头:“王爷是说,这个小夏子不是瓦剌人?”

    “不一定,只是小夏子在皇上身边伺候也有许多年了,为何之前没有对瓦剌传递消息,反而是最近才开始?”

    越青有些摸不着头脑,他只适合动手,不适合动脑:“可能之前他一直在隐藏吧,万一太快动手被发现了呢?”

    元珩还是觉得有些蹊跷,瓦剌自从臣服于中原后,一直按时上贡且再未骚扰过边境郡县,他反倒觉得,这一出,更像在挑拨。

    小夏子是瓦剌人可能不假,但是他背后的主子是不是瓦剌人就有待商榷了。

    元珩回了府也一心想着这事,最近京城多事之秋,元钊又是个一意孤行之人,他实在是难以安心。

    沈蓁走进来的时候,就看见他眉头紧锁着,目光一直盯着手上的公文。

    “你很忙吗?”沈蓁走到他身边,将手中的托盘放下,“三福说你一天没吃东西了,我给你端了些糕点。”

    元珩听见她的声音,紧缩的眉头一下子就放松了下来,他伸手将人拉进怀中抱着,让她坐在自己腿上,环住她的腰。

    “最近是有些忙,都没能多陪陪你。”

    沈蓁撇撇嘴:“谁稀罕你陪,我可以去沈宅找母亲,还可以去找恬恬玩......”

    话一出口她就隐隐有些懊恼,明明是来劝他休息休息,怎么一说话就这么冲?

    元珩却不在意这些,他还庆幸好在把沈家和秦家接来京城了,否则蓁蓁得多无聊。

    他将下巴放在怀中女子毛茸茸的头顶,和她闲聊着:“最近京城不太平,你要是想见他们,就叫人去接他们来府中,我不在身边你就少出去。”

    沈蓁点点头,又偏过脑袋问道:“是要要和柔然打起来了吗?”

    元珩摇摇头:“这打仗的事情谁能说得准,目前尉迟迥身亡一事闹大了,过不了两日柔然王也会收到消息,若他是真的臣服于中原,自然会等着皇上给他一个交代,若他早就狼子野心,这边是个好机会了。”

    沈蓁听懂了,这柔然之前不过是被打服了,内心指不定多不情愿呢,所以这事闹大了他们刚好有借口发动战乱。

    瞧她秀气的眉毛蹙了起来,元珩笑了笑,在她脸颊上轻吻着:“别担心,既然三年前都能收拾他们,这次我们肯定不会输的。”

    结果不会输,但不代表过程也不会输,只要一打起来,一定会有伤亡,这是输是赢谁又能定义呢?

    不过这些事他不想沈蓁知道,战场的残忍只要他一人知晓便是,他不愿沈蓁为他担忧。

    说来也好笑,从前他只希望沈蓁多关心自己,可是如今,他却希望她还像从前那般没心没肺,不要为自己操心。

    ----------

    盛府

    一个黑衣人避开众人的眼目,从暗道中进入了盛家,来到了书房中。

    盛丰已经等候在那了,黑衣人一见他就跪倒在地上:“大人,小夏子已经被抓住了........”

    “倒是我小瞧了元珩,这么快就将小夏子抓了出来。”盛丰回过头,面上满是阴狠,“总是坏我的事。”

    来的黑衣人慢慢将帽子和披风取下,在昏暗的烛光下,露出的竟然是瓦格。

    瓦格也没想到这么快就差点暴露了,还好自己一直没有回老巢,而是住在驿馆中,否则那日就被元珩抓住了。

    他早已和盛丰结成了同盟,一直在偏远的柔然做一个小将有什么前途?还不如拼一把,若是盛丰真的能登上那个位置,自己就是大功臣了。

    尉迟凛虽然也有野心,但是他只是不甘每年上贡这么多东西,却从来没想到和中原再次开战。

    而盛丰却是有雄心壮志的,在他的女儿盛云湘出事后,他更是对元珩的怨恨达到了极点,对皇权的渴望也更大了。

    “如今小夏子落在皇帝手中,若是他忍不住说出些什么..........”瓦格不免有些担心。

    盛丰却是笑了:“这个不必担心,若是元钊自己抓住了小夏子,说不定他还会用心去审问,可是这是元珩抓住的。”

    瓦格面露不解,盛丰也没解释,只要他安心便是。

    元钊就是扶不起来的阿斗,他一直嫉恨元珩,这次小夏子是元珩抓住的,他心里就会很不爽快,根本不会愿意多费心力在小夏子身上。

    若是元珩亲自审问,以他的手段盛丰才会担心,可是元钊那个废物,根本不用担忧他能问出什么。

    小夏子身上有可以自尽的毒药,只要一个没看住,他就会永远闭嘴。

    小夏子是去年才归入他麾下的,他抓住了小夏子的家人威胁,这才能收买他为自己办事。

    “好了,今日叫你来,就是嘱咐你这些日子好好待在驿馆,外边说不定到处都埋伏着元珩的人,别和他对上,小心为上。”

    瓦格点头:“这人着实难缠,哪怕抓了小夏子,他也不放心,还派人在京中搜查着。”

    “把尉迟迥身亡的消息尽快传到柔然,只要仗打起来了,元珩就会离开京城,咱们才好办事。”

    “明白。”

    第133章

    出征

    天启六年的春天,柔然四王子在京城身亡,柔然王震怒,当即发兵攻打长留关。

    这日早朝,元钊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他不得不再将手中的兵权交给元珩。

    “摄政王听令!”

    “微臣在。”

    元钊看着下方不卑不亢的元珩,眼中的神色十分复杂,最终他还是将圣旨亲手交到元珩手中:“朕命摄政王为元国大将军,即日前往长留关,出征柔然!”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