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原来又是裴二哥拿钱吊在她鼻子跟前,难怪她会一次又一次经不住诱惑。常规操作了。
叶峤西双手插兜,迈开了大长腿,“去吃饭吧。”
裴景书却停下了脚步,睁着大大的眼睛看他。
学神这么冷淡的反应让她很不满,非要他跟她同仇敌忾才行,“你难道不觉得很过分吗?据我所知,你们班至少三分之二的同学选了理科,他们都留在尖子班,剩下不到二十个名额要我们几个平行班抢,比让我考进班级前五的难度还大呢!”
早知道二哥对自己抱着这种期待,裴景书觉得她当初还不如选文科的,成绩好的大多学理科去了,文科尖子班岂不是轻轻松松?
然而她这个学期直接把文科科目放弃了,努力钻研了一个学期的数理化,倘若要满足二哥对尖子班的执念就掉头去选文科,裴景书也不甘心,更不能拿自己的高考开玩笑。
所以她现在怨气冲天,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叶峤西也回头看她,嘴角似乎还弯了一下,声音还是听不出一丝感情的冷淡,“加上政治和外语,你的四门主科成绩,在我们班也排得上中游,这段时间把物理化学提高一下,还是有希望的。”
“真的吗?”比起高冷学神对她的成绩了如指掌、连她都不知道自己还能在尖子班有一争之力的细节,裴景书更惊喜于她的智商被肯定了,正前所未有的受宠若惊时,下一秒听到他的转折音,“只是,补课期间大家都在努力,拉开差距的可能性不大,还要抓住放假时间。寒假你来我家学习,正好这段时间打扰了你们,外公外婆也想请回来。”
裴景书彻底失去了表情,白天才找回自己的声音:“……哦。”
“不愧是你”这四个字,应该由她来说啊!
就这样,裴景书一顿诉苦,又给自己“争取”到了学霸单独辅导的机会。
几天后,学校补完课,同学们都兴高采烈收拾东西回家,舒舒服服过大年了,她还要背上书包去叶老师家开小灶。
这不仅是裴小囡的福气,裴安和同样拒绝不了。
他试图以“不能让妹妹天天去打扰老人家”的理由,让他们继续来店里学习——裴安和甚至都不敢让妹妹带着叶峤西去他们家学习。自家今年,大人小孩全部热火朝天赚大钱,一个个都忙得不着家,让他俩孤男寡女在家里,还不如去叶家,至少叶家外公外婆都在。
叶峤西简单重复了一遍之前的邀请理由,就让裴安和有点难办了,长辈发话,他们当晚辈的也不好推三阻四呀。
还有亲妈和不争气的妹妹拖后腿,她俩都在旁边帮腔表示去叶峤西家更方便。
裴景书当然不知道二哥的心塞,她真心实意觉得店里的学习环境令人堪忧,自己虽然也能集中注意力、屏蔽外界的干扰,但也没必要为难自己,放假了,就不能找个舒服的环境学习么?
叶峤西家里除了宽敞明亮令人舒心,零食水果无限量供应,以及阿姨做饭好吃,还有最让裴景书无法拒绝的取暖神器——火钵子。
他家火钵子是陶瓷的,有精致漂亮的花纹,甚至是铁丝网和配套的陶瓷盖子,里面放上木炭、盖好盖子,直接把脚放在火钵子上烤火,陶瓷有一定的导热和保温性,火不用很大,放几根木炭烧一上午,穿着袜子踩在上面微微发烫、热度刚刚好。
腿上再盖个小毯子,就是她上辈子在同学家体验过的电烤火炉了!
裴景书用一次这个取暖神器,就深深爱上了。
她还想好了,在学神家学累了,就趁着中场休息,怂恿他在铁丝网上放点年糕红薯板栗什么,一边烤火一边吃,多香啊。
要是能弄点肉串来烤就更好了。
裴安和耳朵尖,听到裴小囡又在念叨那什么火钵子,憋着气想,他也要看看这玩意究竟有多好,把裴小囡给迷得神魂颠倒。
他已经托朋友打听这玩意儿哪里有卖了。
但自家现在确实没有,裴景书去叶家学习的理由充分合理,裴安和实在找不到借口阻止,更不能放着叶同学这么好的资源不用。
于是,正式放假的第一天,他目送妹妹吃完早饭,就拎着书包要跑去男同学家里,不仅不能有任何微词,还要叮嘱她好好学习,又问她有没有把给叶峤西准备的礼物带上。
快过年了,裴安和看见裴小囡每天穿着大牌羽绒服活蹦乱跳、到处显摆,又保暖又精神,还真是赏心悦目,他也越看越心动了,果断请齐家辉下次去进货,也给他捎一件过年穿。
当时裴景书已经跟叶峤西约好了,寒假去他家补习,不能空着手去,他一时之间又想不到能送点什么。
对方那样的家庭,连进口高级手表都说送就送。那牌子他后来找人打听过,老贵了,价格一点不比他送的随身听便宜。
他这礼物是咬着牙送的,可人家竟像是随手从家里翻到的,云淡风轻的很。
裴安和也就明白,叶家比想象中的更加深不可测。
他算是彻底放弃砸钱这条路子了。跟真正有积攒和底蕴的家庭比起来,他们纯属是半桶水哐当响。
比不过比不过。
但做人嘛,不蒸馒头争口气,裴安和现在要么就索性不送礼物,显得亲切自然,一旦要送也不能寒酸了,得要人家真正看得上眼。
就是在请齐大哥带羽绒服的时候,裴安和突然想起来,这正是个新鲜呢,齐大哥从羊城带回来的羽绒服是他们这的头一份,且店里只卖女装没有男款,叶家两位退休的老人,一时半刻应该也不好找门口。
送件羽绒服,体面又实惠,还显得他把叶峤西当自家弟弟看待,不那么见外。
裴安和这便灵机一动,临时改口让齐家辉按着他穿的号带两件。
叶峤西个子都已经赶上他,虽然少年身形颇为单薄,但这时候买衣服都是买大不买小,冬天外套宽松点才好呢,里面正好加毛衣秋衣什么的。
而且,这也算是裴安和不足为外人道的小心机。
他穿着合身的同款羽绒服,和被衣服压得撑不起来的叶峤西,形成鲜明对比,裴小囡只要长了眼睛就会知道,他们学校的男生都青涩稚嫩得很,被捧得再高也就那样,找对象还得去大学找,选择范围广,挑个好的,总不能连他都比不过。
另一方面,就算齐大哥带回来的款式跟妹妹的差不多,也不怕别人说什么了——他这个亲哥也穿一样的,看谁还敢误会他们的关系。
裴景书不知道二哥百转千回的心思,她只听到他的关心,拍了拍鼓鼓囊囊的书包表示都带上了,便噔噔噔跑下楼推自行车,熟门熟路、畅通无阻来到叶峤西家。
叶外公叶外婆都在家,也就没关门,裴景书探头一看,竟然看到叶峤西没有手不释卷,反而十分悠闲的在客厅陪长辈看电视。
他也看到了在门口探头探脑的某人,面无表情的起身去了门口,站在沙发后面的林阿姨反而慢了一拍,收回脚步,笑呵呵跟叶外公叶外婆说,“小裴来了呢。”
叶峤西来门口给裴景书递拖鞋,她一边说着“不用不用,我自己会找”,一边自然无比的接过来,又顺手把书包给他。
他低头看了眼鼓鼓囊囊的书包,问了句,“带了什么?”书本试卷显然都不会出现这种形状。
“给你带了个礼物!”裴景书迅速换好鞋,先笑盈盈跟叶外公叶外婆打了招呼,然后就当着他们的面,把团巴团巴塞在书包里的羽绒服翻出来,随手拍打了几下,给大家展示其一秒恢复如新的奇特能力。
叶峤西对这份礼物没多少反应,但裴景书兴致勃勃展示,外公外婆和林阿姨又那么捧场,他也只能配合的在大家面前试穿,叶外婆都高兴的站起来了,上来给他理理领子、拍拍帽子,一脸爱不释手,“这可真是好东西,摸上去也那么暖和舒适,我们也不用再担心你总不爱穿毛衣了。”
裴景书不厚道的笑了,看来不是她一个人觉得学神这方面跟普通中二少年一样,要风度不要温度呢。
当初她好心好意安利热水袋,居然得到他一个一言难尽的眼神。以后老老实实跟她一起裹着黑不溜秋的羽绒服去上学吧!
是的,裴安和对合作伙伴齐大哥还是有几分了解在身上的,以他的审美,给他们选的羽绒服也是黑色基础款,并且跟裴景书是同一个品牌!
齐大哥觉得金主有钱,也不是冤大头,没必要花冤枉钱,他给裴景书选的牌子是精挑细选过,款式好看又相对性价比高一些,所以裴安和也要带,他直接去上次那家店了。
所以他俩站一起,都穿着黑色羽绒服,乍一看竟有七八分相似,而叶峤西的脸和气质摆在这里,上身效果同样精神挺拔,还带着一丝玉树临风的感觉。
叶外婆看看清隽出尘的外孙,又看看他旁边明艳动人的少女,笑得合不拢嘴,跟裴景书道谢,“还是你们家贴心,我之前听说了这个羽绒服,咱们这又没地方买,还想着让峤西妈妈从外面带一件回来,却让你们想到前面去了。”
“都是我二哥找朋友带的,我这件事也是。”裴景书没有抢二哥的功劳。
她说完看了眼叶峤西,见他神色好像也比平时柔和些,也可能是看错了。但她不管,高冷学神肯定也是为妈妈要回家而高兴,气氛正好,她便好奇问了起来,“叶阿姨什么时候回来?”
叶外婆笑着说:“她今年倒是有小十天假期,只是要先到首都,再从首都坐火车回来,二十几个小时的车程,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年夜饭。”
裴景书想起从二哥那听到的信息,感慨道,“首都到我们市也没有直达的火车,可能还要从省城转车,怕是又要耽误半天时间。”
“可不是。”叶外公也忍不住深深叹气,“一年就这么一次长假,总共十天,路上来回就要一半时间,在家待不到初四初五,又要出去上班了。”
裴景书听了不免失望,“那我好像见不到叶阿姨了。”
她还以为终于能趁过年,认识下高冷学神的神秘妈妈呢。
叶峤西带着一丝了然的问:“你们要回老家?”
裴景书点头,“我们大年初二回外婆家,我陪爸妈在老家多住几天,我哥他们可能会提前回来。”
每年都是这样,大嫂有娘家那边的亲戚要走,二哥也有好多朋友需要趁过年联络感情,他们一般在外婆家住两天,给舅舅和二姨小姨他们拜完年,就匆匆回城了,只有她这个贴心的小棉袄和小侄子,恨不得陪爸爸妈妈在老家住到天荒地老。
叶外公顺势问了她老家在哪里,笑了,“难怪你喜欢住老家,你们那是个好地方。”
那可是她未来计划养老的地方呢!裴景书双眼发亮,给叶家外公外婆吹了好一会她老家的美景,才依依不舍跟叶峤西回房间学习。
第57章
青砖大瓦房。
还真让裴景书猜对了,
她没能见到叶峤西的妈妈。
他们的补课活动在除夕前两天结束,那时候叶妈妈可能还没下飞机。
叶妈妈到了首都机场,还要转车去火车站,
几十个小时坐到省城,再转车到他们市里,
紧赶慢赶终于和父母儿子吃上一顿团圆饭。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欢庆团圆,裴景书再好奇叶妈妈,也不能这时候跑去打扰人家的团圆时刻。
初二一大早,她又和家人们带着大包小包,兴高采烈回老家去了。
因为要补课,
她没能如期盼的那般回外婆家放飞自我,
才放肆玩了两天,就被无情无义无理取闹的二哥拎回家了,理由是她初六说好去找叶峤西补课的,必须跟着他们提前回家。
等她生无可恋的回到叶峤西家,
他妈妈已经快到首都了,
错过的彻彻底底。
只是裴景书没想到叶妈妈也知道她,还特意给她留了新年礼物,是一瓶精致漂亮的进口香水。
这份礼物,就非常符合她对学神妈妈美丽高雅、同时还富有生活情调的想象。
跟精美的礼盒在一起的,
还有一张带着淡淡香气的贺卡,上面字迹潇洒飞舞,
大意就是香水可以装点少女的清纯美丽与可爱,给她的生活增添一份诗意和浪漫。
学神妈妈夸她清纯美丽还可爱呢!
裴景书收到意料之外的礼物,
几乎要在这份赞美中迷失自我了。
不过那就都后话了。
裴景书在老家的经历,
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幸福的时光总是转瞬即逝。
整整一年没回外婆家,看望亲朋好友和热情淳朴的乡亲们,
这次回来,裴景书发现她以前的好人缘神奇的进化了,几乎已经到了人见人爱的程度。
舅舅姨妈、表哥表姐他们对她关怀备至也就算了,路上遇到叫不上名字的村里长辈,也要拉着她好一通赞美,恨不得把她从头夸到脚。
如果他们旁边带着个孩子,必然还有一句话,“小X,这是你们表姐表姨表姑,在我们市里最好的高中念书,还是什么重点学校来着,总之,考进这个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大学门槛了,你以后要好好跟她学习!”
听到这里裴景书才恍然大悟,大概是今年成为光荣工人的表哥,放假回老家过年,衣锦还乡的同时,顺便还不遗余力宣传了下她的丰功伟绩。
这表哥能处,有彩虹屁他是真吹!
一旦接受了这个设定,她也分分钟迷失在这一波又一波的吹捧中,享受着来自亲友和老家乡亲们的彩虹屁。
裴小囡脸皮厚的很,半点没有心虚或者底气不足,只觉得她就是如此优秀,所有鲜花和掌声都是她该得的。
不过再怎么迷失,她也没忘记正事,找了个时间跟外公外婆打听她心心念念的村里宅基地。
过年的外婆家特别热闹。舅舅家三个表哥两个表姐,全都拖家带口回来过年了,他们和二姨小姨家也是,家里能来的全都来了,浩浩荡荡几十口人。
还好外公有先见之明,当年建了村里数一数二的青砖大瓦房,这么多人挤一挤也能睡的下。
只是这样一来,家里各个角落都是欢声笑语,裴景书也找不到能背着大家跟外公舅舅他们打听的好时机,索性趁着大家都在的时候,大大方方问了出来。
大家听到她的问题都笑了,纷纷调侃她果然发大财,却不与而同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不可能!”
在队里开拖拉机的二表哥笑得最大声,“景书,先不说你是女孩,村里没有给女孩辟地的规矩。就算有,你户口也不在我们这里,上哪儿给你批宅基地呢?”
裴景书早有预感不会太顺利,对这个答案自然是失望的,但她却不会这么轻易被打击到了,还在不服气的跟二表哥据理力争,“批宅基地,只要我该跑的手续去跑、该交的钱都交了就行,跟我是男孩女孩有什么关系?”
大表哥也被她这天真的话逗笑了,“宅基地不要钱,只要你是我们村里的人就行。不过女孩子都要嫁出去的,婆家自然有房子住,还要什么宅基地。”
裴景书本来想对线的,不小心看到大表嫂怀里包着襁褓的女儿,她突然笑了。
没记错的话,明年就要把计划生育写入基本国策,并一丝不苟执行起来,拥有农村户口的普通人,在头胎是女儿的前提下还能合法生二胎,大表哥这种基层工作人员,就别想顶风作案了,除非他们两口子都不要工作了。
所以,他俩要不立刻连夜造人,要不然,这辈子就只有一个独生女了。
不知道那时候,大表哥还能理直气壮说出女孩子都要嫁出去的,不需要宅基地这种话吗?
这么一想,她也就淡然了,等大外甥女长大了,重拳出击、教她爸重新做人,她一定要赶来前线吃瓜围观,现在也没必要逞一时口舌之快。
裴景书当场决定不跟大表哥一般见识,只是嘀嘀咕咕,“虽然我的户口不在村里,但我心里一直把这当老家的,外孙女怎么能算外人?村里未免也太不近人情了,这么大的地方,批我一块怎么了……”
旁边的裴安和都惊呆了,从来不知道妹妹胃口如此之大,城里房子没买到,隔壁小商品市场的铺面也没着落,转头竟然又盯上了外公外婆这边的宅基地。
她是有多想当这个包租婆啊。
琢磨了一下,裴安和都快被裴小囡的执着感动了,但凡她能把这份越挫越勇、永不言弃的精神放在学习上,清华北大都不用愁了。
再感动,他也不得不告诉妹妹这个残忍的事实,“但凡你提前跟我们透个气,都问不出这么傻里傻气的问题,做梦也没这种好事,别想了。”
“为什么?”
裴安和却微微一笑,不答反问,“你先说说,以前从来没这想法吧?我记得大嫂堂哥开饭店赚了钱,想回老家盖房子,你还让大嫂劝他,有钱现在市里买房来着。现在却自己想着来老家盖房了,是不是看中外公外婆这里风景秀美,又有历史来历,以后可能有机会成为旅游胜地?”
裴景书:……
她一个字都没说,但什么都写在脸上了。
裴安和带着了然的微笑,“我承认你眼光好,这方面想的都比我们远,但这世上从来不缺聪明人。有人比你有钱,也想在了你前面,远的不说,我们县隔壁有名的古镇、大文豪的故乡,就有人这么干,事情传得沸沸扬扬,现在不单是我们村里,这十里八乡稍微有点历史来历村镇,应该都把自己的地看牢了,不可能让外人随便捡漏的。”
这就叫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啊。
裴景书起初还有点不服气,二哥自己才是“老子天下第一大聪明”的姿态,怎么好意思说她自作聪明的,她明明是多么有逼数的一个人!
听到后面她不得不承认,是自己来晚了,这谁能想得到,世上永远不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啊。
但她还是不想轻易放弃,赶紧拜托大家集思广益,“帮我想想还有别的办法吗?我又不是外人或者奸商,不干那种趁火打劫后面又坐地起价的事,看来村里成为旅游胜地,也只是想着趁有机会的时候弄一套宅子,建的漂亮舒服一点,以后自己回来养老,种种花养养小动物,归园田居岁月静好而已。刚好我手里也有点钱,可以盖个不错的房子,我能有什么坏心眼呢?”
大家伙又被裴小囡清新脱俗的大实话逗得哈哈大笑,只有外婆轻言细语,看了丈夫一眼,“我也觉得不错,你帮孩子想想办法?”
外婆发话,刚还乐呵呵看着他们说笑的外公,立刻正色道:“小囡,宅基地的主意就别想了,村里不可能开这个口子。不过,等我跟你外婆百年后,家里这套宅子我们准备留给外孙女,那谁也说不了什么。”
万万没想到外公会给出这么大一个惊喜,他们这套青砖大瓦房目测五六百平,都有首都两个四合院那么大了,她要是一个人继承这么大的宅院,以后稍微改造一下当民宿酒店,那还奋斗个什么劲,下半辈子直接躺平养老了。
好消息来得太快,裴景书擦了擦不争气的口水,一边疯狂心动,一边觉得大腿快要被拧肿了。
是的,苗红旗一听到母亲发话,就有预感大事不妙,父亲为了满足母亲的心愿,是真的能什么都不顾。
她很有先见之明开始使眼色,想让裴小囡知道分寸,可裴小囡那时双眼亮晶晶,等着外公给自己想法子,连她也知道,外婆发话了,外公势必要给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压根一个眼神也没分给亲妈。
苗红旗努力半天,媚眼都抛给瞎子看了,没有办法,只能手动把她掐回神。
裴景书想忽视,可老母亲看着贤惠温柔,却是能抡动锅铲翻炒几十斤食物的,那无情的铁手轻轻一拧,她终究还是什么也顾不上,疼得直吸气,“妈,您闺女这是大腿肉不是木头做的,轻点轻点!我知道外公开玩笑的,你们跟舅舅这么多长辈都在,怎么轮得到我一个小孩子。”
外公道,“没开玩笑,这宅子是我建的,想留给谁自然是我们说了算,你舅舅他们自己也能批宅基地建房子。”
不管裴小囡心里怎么想的,苗红旗对她的表现还算满意,知道拒绝就是长进了,接下来就轮到她出马,看了眼弟弟两口子,见他们神色还算平静,这才放心的笑道:“阿爸说这话就是折煞景书了,她小孩子家哪里受的起,您跟姆妈今年四世同堂,曾孙都有了,房子田地,自然是留给孙子曾孙的,我们还来抢这个,要被戳脊梁骨了。”
这么想的不只是苗红旗,二姨小姨也都附和着。
她们当年结婚,都得了母亲的金银首饰当嫁妆,现在只是没必要,真要拿去当了,也是很大一笔积蓄呢。
既然都了好处,自然不会再惦记娘家的东西。
外公看了她们一眼,“没准备给你们,我说的是给景书一个。”
有钱任性的外公加重了“一个”字音,显然在说姐妹几个自作多情了。
苗红旗:……
她就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老爹固执起来只有母亲能拉住,可是当了几十年母女,她一看母亲淡淡的神色就知道,老太太一点也不觉得老爷子过分呢。
一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苗红旗拿父母没办法,只能挑软柿子捏,捅了捅裴小囡的腰示意她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