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40章

    裴景书:……

    终究是她承担了所有吗?

    外公外婆在家里的地位就是如此威严,他们严肃起来,老妈能说上两句话就算是勇士了,其他人都噤若寒蝉,包括长孙大表哥、和她二哥这种人精,也都一声不吭呢。

    可事情是自己挑起来的,裴小囡只好强忍心痛故作大方,“外公外婆,你们不信任我吗?我真的有钱盖房子,万事俱备就差宅基地了,我想建个自己喜欢的江南宅院。”

    “还算有骨气。”

    外公想说她个小丫头片子,口气这么大,一看妻子表示了肯定,也赶紧改了口,哈哈一笑,“好吧,让外公见识见识你的江南宅院。”

    苗舅舅大概也怕老父亲再想出什么惊人操作,赶紧道,“景书既然不缺钱,盖房子还是有办法的,你表哥不是接你们的班去城里工作了么?厂里以后总能分房子,把他的宅基地给你用也就是了。”

    虽然外甥和外甥女刚才说得很动听,他们这搞什么旅游区,可惜对苗舅舅他们来说太远了,这种好事也未必就落到他们村子,能拥有城里的楼房,谁还稀罕村里的砖瓦房呢。

    “舅舅,传生名下的宅基地,怎么能给景书用,村里允许吗?”裴安和怕妹妹一听有办法,欢天喜地就应承下来,赶紧抢在前面问清楚情况,以后也避免一些纠纷。

    但裴景书听到舅舅的提议,第一反应却是,“传生哥的户口也转城里去了,他还有宅基地吗?”

    众人:……

    苗舅舅摇头笑道,“传生就是村里人,怎么不算,没有户口还有族谱呢。”

    这丫头还真是不服输,裴安和也无奈扶额,“村里走出去的人也不只是传生,上大学、工作、参军,户口都是跟着变动的,也不影响人在老家建房子。”

    “好吧。”裴景书乖巧点头,心里却在撇嘴,理由冠冕堂皇,说到底还是重男轻女嘛,整个村子都重男轻女,等下一代独生女的队伍壮大起来,就看他们还能不能把外孙当外人。

    她不打岔了,苗舅舅才有机会解答裴安和的疑问,“村里倒不管这个,景书毕竟也不算外人嘛,只是批不了地,但还是可以在村里买房子的。别人真要追究起来,就说传生是把房子建好才卖给你的。这都是我们的家事,别人也管不着。”

    裴景书这回抓住重点了,“舅舅,你说我可以在村里买房子,意思就是如果不买表哥的,也可以买别人家的?”

    舅妈也笑了,“当然可以,但大家的房子都要住人,谁还有多余的卖给你?也就是传生去当工人了,他以后有机会在城里安家,宅基地给你就给你了。”

    苗舅舅和舅妈之前没通过气,两口子倒是不约而同,都愿意把小儿子的宅基地送给心心念念盖房子的外甥女,毕竟自家孩子能有机会在城里安家立业,就是托了大姐两口子的福,有机会回报在他们闺女身上也是好的。

    再说,只有裴小囡搞到心仪的房子,老爷子老太太也会真正打消把家里的大宅子给外孙女的心思,否则他们说一不二起来,当儿子儿媳的再闹都没用。

    苗舅舅可是知道两老手里捏着多少好东西的,真要闹起来,就算得了房子,也失了名声和其他,怎么都是输,还不如尽心尽力把外甥女达成心愿。

    当然了,他们让宅基地的前提是儿子分到了城里的房。

    要是分不到,村里还是得留一块给他盖房子的。

    细心的裴平洲也发现了这个细节,问道,“一个人只能有一块宅基地吗?”

    这个问题都不用苗舅舅回答,苗红旗已经点头了,“当然了,跟单位分房一样,名下已经有房的,就算他是厂长,也分不到第二套。”

    裴景书这才知道,舅妈为什么笃定没有外人轻易卖房给她了,这房子还真是珍贵,她感动的保证道,“传生哥你放心,我可以花钱买宅基地,不会占你便宜的。”

    她寻思着,舅妈还是不懂有钱能使鬼推磨的道理,可能是不相信她有这么多钱吧。但她自己有信心啊,只要钱给够,怎么不能从别人那里买到房子呢?不过,与其高价买别人的,还不如肥水不流外人田。

    别人的房子买来也要推倒重建的,还不如宅基地省事。

    这么一想,她索性大方的道,“也不用等到单位给你分房子了。哪天我们家属楼有人愿意卖房,我出钱给你买一套,就当咱俩换房子了。”

    毕竟就表哥这工龄,分房子都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还不如她给他买来的快。以未来的眼光看,家属楼的小户型,跟旅游区的大房子,这买卖一点也不亏。

    裴小囡还觉得自己占便宜了,殊不知其他人被她的大手笔惊呆了,林丽贞甚至上来摸了摸她的额头,“没生病啊,城里房子换村里的宅基地,这种天才的想法是怎么想出来的?你要是钱烧的慌,去我们村啊,我弟的宅基地卖你了,只收一半的钱。”

    二姨家的表哥表姐也开始起哄,表示他们村也有,价格只要三分之一。

    他们为了争取冤大头自己先卷起来了,裴小囡反而不屑一顾,“你们家都没有规划成旅游区的可能,我才不去呢。”

    既不可能拆迁,又没多大升值空间,她跑去他们家买房,那才是真的冤大头呢。

    正是看出了裴景书对村里房子的执着,原先对这个话题显得格外沉默的苗传生,仿佛也松了口气,挠着头说,“我一直憋着不敢说,怕是要让景书失望了,厂里放假前隐隐传出风声,说是过完年就要建一批家属楼。”

    “真的吗?”对这个消息最吃惊的反而是裴家众人,包括还在车间上班的裴平洲。

    他们的一无所知自然引起了其他人的疑惑,苗红旗便解释道,“年前生意太忙了,我们一天到晚都不在家,就连老大,一下班也赶去饭店给老二帮忙,都没什么机会跟厂里的人凑在一起闲聊了。”

    裴小囡深以为然的点头,“这就是金钱的魅力,我爸和大哥二哥,半辈子没下过厨的三位大男人,现在各自都有代表菜了,有机会得让他们给大家展示一下。”

    一句话又引得众人哈哈大笑,其中抱着小儿子的许向华笑得最大声。

    年前这段时间,丈夫一下班就跑去给他弟义务劳动,人累得瘦了一圈不说,还不像他们儿子那样能赚点零花钱。这人到手的辛苦费都要推出去,说是小姑子之前给她买衣服,花了一百多,后来小叔子又托朋友带了条金项链,细细一条也要三四克,又是一百多,这些钱够他去店里帮几年忙的。

    许向华穿着体面的羊绒大衣,戴着让同事和娘家姐妹妯娌羡慕不已的金首饰,也对丈夫的决定说不出一个不字,只是心疼他的劳累,并主动接过他之送饭的工作。许向华送饭就不用回家了,下了班直接来饭店,自己吃饱了,再把打包好的送去卤味店。

    这对有车的她来说,是一项很轻松的工作。

    只是许向华没想到丈夫去饭店帮忙,还有意外收获,几天下来都学会了炒菜。

    她第一次尝丈夫的手艺,惊为天人,当时就畅想起来,日后退休了,他俩都没事干,要让丈夫给她做各种各样的美食。

    大嫂的浮夸表现,让裴小囡差点怀疑自己的味觉出了问题,默默又吃了口大哥烧的茄子,才最终确定,大嫂给大哥戴了至少八百层滤镜。

    看不出来,有些人表面上是颜控,实则是个重度恋爱脑。

    现在,裴小囡不小心又提到丈夫的厨艺,以许向华的习惯,该狂吹彩虹屁了,然而大家都没给她这个机会,知道大姐一家消息不灵通是忙着赚钱造成的,而不是信息有误或者他们受到了排斥,苗舅舅也就放心了,问出最关心的问题,“老三,你们厂里建家属楼是好事啊,你怎么还没精打采的?”

    第58章

    裴小囡的新年礼物。

    “现在建家属楼,

    根本都轮不上我。”苗传生在厂里待了小半年,不需要大姑大姑父教他里面的门道,他自己已经了解的七七八八,

    看到父母这饱含期待的神情,他一点笑不出来,

    郁闷的揪了把头发,“我们厂里转正式工是非常快的了,那些需要技术的工厂,学徒工转正至少两三年起。我们厂干满半年就可以参加考核,考核也不难,

    师傅说平时干活认真细心,

    考核都能通过的,我过完年也要回厂里准备考核了。但就算我转正了,没有五六年的工龄,也根本连申请分房的资格的没有。”

    有资格申请的老员工那么多,

    也不是人人都有竞争力的,

    住房条件特别差、家庭成员又格外多的员工要优先照顾,背后有关系的也不能忽略,他这种不上不下的反而最不好办。

    所以刚才爸妈信心满满,说着等他在城里有了房子,

    就把村里宅基地给表妹建房子的大话,苗传生本人在旁边瑟瑟发抖、不敢吱声。

    他赶不上这次分房,

    按照厂里的习惯,下一次搞不好又是十年起步——厂里才传出风声,

    过完年开会讨论、公布消息,

    少不得又要几个月,然后拨款动工,

    把房子建好,正式分配,这些全部尘埃落定,估计要到明后年了。

    算算时间,可不就跟上一次分房隔了刚好十年么。

    苗传生心里难受,主要是看着同事们一边上班一边畅聊着单位分房,有资格的老员工们是肉眼可见的火热,车间日复一日的工作都不那么枯燥辛苦了。

    热闹都是他们的,而他什么都没有。

    面对这样巨大的落差,难过都是人之常情。

    但理智上,苗传生也知道这事本来也跟他没关系。

    从进城那天起,他便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只要有机会分到房子、彻底在城里安家立业,别说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他也等得起。

    他就怕心心念念着大宅子的裴小囡,接受不了这个委屈。

    想到这里,苗传生双眼真诚的看着表妹,“说真的,你一定要努力考上大学。厂里今年分到一批中专毕业生,领导对他们可重视了,一转正,工资待遇就按照干部级别。哪天来一个正经大学生,不知道厂领导还要怎么宝贝呢。而且这次分房,这些人才们也不受工龄限制,据说只要是已婚,就能优先申请住房。”

    以前在村子里,大家都一样上工下地,苗传生从来没觉得读书有什么用。

    直到进了城,看到了文化人是怎么受厂里重视的,他才发现,原来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

    可惜他幡然醒悟的太晚,只能对着家族中唯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表妹语重心长了。

    被他寄予厚望的裴小囡,头顶缓缓冒出一个问号。

    怎么一言不合又说起学习,大过年的就不能聊点开心的事?

    裴小囡很想抗议,说这话的人自己就从来都没勤奋好学过,学渣何苦为难学渣!

    不过她看到表哥眼中的认真,话到嘴边又变成了重重的点头,“嗯嗯,我会好好努力的!”

    她从来不是拥有高尚觉悟的人,卯足了劲想要上岸,可不就是看中了上岸后的种种优待么。

    道理她都懂!

    裴小囡好声好气领了表哥的情,至于她没说出口的抗议,被苗小姨讲出来了。

    当然苗小姨也不是要跟侄子抬杠,她只是打从心底心疼外甥女罢了,“景书已经很努力了,听我们丽贞说,学校只给放了半个月的假?就这几天假期,景书还要每天去同学家补课,她那个同学能考全校第一名,就是从早上五六点,一直学习到晚上十一二点,景书去年就是这么跟着用功的,才能一个学期进步几十名。要我说,真是太受罪了,大姐姐夫居然也舍得?我们景书这么标致的姑娘,明明可以轻松一点……”

    在座的亲朋好友,去年收获最大的,除了意外捞到铁饭碗的苗传生,就是林丽贞了。

    苗小姨全家那样欢喜的送林丽贞进城,都知道她是给私人老板打工,没想过这工作能干一辈子,而是觉得凭她的本事,还有亲大姨帮衬,应该能争气的给他们找个城里女婿。

    女孩嘛,能在城里安家,就一点也不比和她同年进城的表哥差了。

    但苗小姨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

    林丽贞上班不满三个月,才领到第二个月的工资,这次回来过年,就给了父母一百块钱。

    苗小姨这下是喜出望外,大闺女相当于月薪五十块,比还没考核转正的侄子苗传生还强呢。

    就算侄子要转正了,他的工资也跟工作年限挂钩,想要到她闺女这个收入,还要熬好几年的。

    事实上,林丽贞上交给父母的,只有她工资的四分之一。

    她很听劝的,把大头都存到银行,存折也小心翼翼藏在衣服内兜,睡觉都要搂着的那种。

    大姨一家秉持着闷声发大财的原则,除了裴小囡把话得直白,从大姨到表哥,都隐晦的提点过,她这工资高的有点吓人,最好不要让外人知道。

    所以林丽贞有信心,知道实情的他们谁也不会跑来戳穿她,可以安安心心攒私房钱。

    苗小姨不知道实情,也依然拿着大闺女上交的工资笑得见牙不见眼,心里盘算着,闺女两个月赚一百,一年就是六百块,已然是笔巨款了。

    等她日后结婚,这笔钱置办一份风风光光的嫁妆,说不定还能剩下些,改善一下他们自家的生活。

    生活太有盼头了,苗小姨表示喝水不忘挖井人,闺女这次回来都说了,之所以能得到这份工作,是因为外甥安和跟他妹妹也给店里出钱了,他俩要求,丽贞现在的老板他俩就必须收下她这位员工。

    苗小姨简单粗暴的认为,外甥和外甥女就是她闺女的后台了,不是老板胜似老板,她现在怎么看兄妹俩这么觉得优秀完美,哪哪都好。

    刚才裴小囡一个女孩嚷嚷着要宅基地、要在村里盖大房子,传统的苗小姨都一反常态表示了支持,外甥女要村里的房子有什么关系?她和她哥都能赚大钱,自己未来还会是他们家第一个大学生,外甥女愿意掏钱,就给她盖一栋能怎样。

    别说村里的房子,人家哪天看上他们的城里房子也买得起,他们兄妹俩富贵着呢!

    可惜苗小姨不是村干部,她说了不算,只能坐在一旁,等着家里这些男人们给外甥女出主意。

    直到话题转到裴小囡的学习上,苗小姨终于找到机会,简直是滔滔不绝,一开口就要把人吹上天。

    裴小囡回老家这两天,俨然也习惯了长辈们对她的八百层滤镜,此时脸不红心不跳听着小姨的吹捧,脸上清清楚楚写着:对啊对啊,我就是如此优秀。

    舅舅和舅妈终于坐不住了,儿子单位分房的事才说了一半,怎么又转到裴小囡身上了?

    舅妈急得都要脱鞋揍儿子了,“传生,你这倒霉孩子!厂里分房这么大的事,你怎么能一个人憋在肚子里?早点说出来,让我们大家一起想想办法,看看有没有什么门路啊。”

    苗舅妈口中的门路,当然需要裴家人去找,他们自己就守着村里的一亩三分地,城里人都不认识几个,更别提给苗传生找关系弄房子了。

    不过他们也没想着坐享其成,苗舅舅赶紧补充道,“就算要多花点钱,能把房子到手也是值得的,这两年我们给你攒着结婚的钱,加上你上班这半年的工资也没乱花,大概能凑个几百出来……”

    苗传生的哥哥姐姐,这时也纷纷表示各自也能凑个几十、一百的。

    一家子兄弟姐妹,自然都盼着彼此好,再说他们小弟这个工作机会,就是从在城里站稳较跟的姑姑家得到的。

    优秀的榜样在前,他们弟弟自然也是越快在城里安家立业越好,说不定他们的孩子日后也跟着沾点光呢。

    他们几兄妹的日子都不差,很是积极的慷慨解囊。

    在公社工作的大表哥还提出一个思路,“花钱找门路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们自己也要努力,厂里建房是为了安顿员工家庭、让工人没有后顾之忧的奉献,那传生趁这段时间,抓紧结婚要个孩子,有了妻儿,厂里不得给你分一套?”

    就连裴景书都知道,他们指望厂里给三表哥分房,还不如她掏钱给他买房来的快,苗传生自己当然也知道,直接打破父母兄姐的幻想,“没用的,现在等着分房的前辈们,别说老婆孩子,很多父母兄弟都还挤在一个小房子里,我怎么跟人家争。”

    卖惨卖不过,拼资历更没戏,家里砸锅卖铁凑的钱,放在城里也是不够看的。

    再说,厂里领导好些还是dang员同志,坚持克己奉公,也不是金钱能打动的。

    裴平洲摸着下巴,开了个玩笑,“结婚倒是个办法,前提是传生找个厂长、副厂长级别的岳父,车间主任的能量都还不够。”

    裴平洲自己当年分房的时候,岳父还没成为副厂长,不过许父已经是万人大厂的中层领导,放在明嘉市也有些排面的。

    再说裴爷爷是参与建厂的元老,那时刚去世没两年,在厂里还有些影响在,他们又是祖孙三代奉献给了糖果厂,种种条件叠加,裴平洲才能顺利分到一套二居室。

    而苗传生刚上班不到半年,一点根基也没有,现在就惦记着分房,那就只有成为厂长女婿这一条路了。

    苗舅舅脱口而出,“他要是能娶个城里姑娘,别说岳父当领导了,就是岳父扫大街,我们也都心满意足了。”

    苗传生:……

    其他人倒是被亲爸的大实话逗得哈哈大笑。

    裴平洲这个比喻,倒是让苗舅舅一家彻底认清了现实,都不再做这种美梦了,只有舅妈还带着一丝不甘的问,“真的没一点希望吗?照你们说的,这次分不到房,下次还要十来年,传生都三四十了,一直没房子,怎么结婚、怎么要孩子?”

    “传生有正式工作,人又长得高大精神,能吃苦能攒钱,你还担心什么?”苗红旗安慰弟媳,“等他找个城里媳妇,暂时先住媳妇娘家也一样,早晚都能分到房子,很多人都是这么过来的,一点也不影响成家要孩子。”

    苗红旗亲眼见过这种例子,并不觉得有什么,被安慰的两口子却是面面相觑,在他们看来,儿子住媳妇娘家,跟入赘有什么区别?

    出于对长姐的尊重,苗舅舅和舅妈谁也没把这话尊问出口,但他们也不是心机深沉的人,心思全都写在脸上,傻白甜如裴小囡都看的清清楚楚。

    于是她高高举手,再次强调,“还有我呢,我给表哥买一套,跟他换村里的宅基地。”

    说实话,大家之前惊讶归惊讶,终究也没把这么离谱的事情当真,还可以你一言我一语的起哄,现在看到了裴景书的认真,他们反而沉默下来,纷纷用关爱智障的目光看着她。

    苗传生更是坐立不安,努力按捺想要疯狂点头的冲动,提醒道:“你想清楚了?我们村里的房子不值钱,你有买城里房子的钱,都够在村里建五六套的了,这不是公平的买卖。”

    裴景书很想叹气,她也想建它个七八套,这不是连一个宅基地都弄不到么,物以稀为贵,越是不给卖,她越是百爪挠心的想要呢,不假思索的点头,“我想的很清楚。再说了,我只打算买个大哥家那种的二居室,连村里房子的三分之一都没有,也没你想的那么吃亏啦。”

    她又不是冤大头,心里还是有一本账的,自家厂的家属房不值什么钱,过些年开放交易,一套小户型的估摸着也就大几千。

    不过按照原著一笔带过的情节,家属楼以后倒是值钱的,大概等个三十年吧,那时候拆迁一波,只要三表哥守得住不卖房,一夜暴富不是梦。

    但裴景书不想等这么久,还早点回老家风景区建个属于她自己的大宅子它不香吗?

    苗传生劝不了了,再劝下去他自己的良心就要痛了,表妹轻飘飘说起她大哥的“小房子”,殊不知他做梦都羡慕呢!

    开不了口的他用最后一丝理智,向最信赖的二表哥发出求救信号,脸上就差写着“你真的不管管有钱任性的裴小囡嘛”这句话了。

    裴安和收到了表弟的信号,也确实开口了,却并非反对的口吻,“用我们厂的一套房子,换传生的宅基地,你确定自己不会后悔?”

    “不会。”裴景书信誓满满,反过来问苗传生,“就是不知道你以后会不会后悔?”

    苗传生拼命摇头,这种天上掉馅饼的便宜还反悔,那他还是人吗?

    不仅是他,苗舅舅一家子也被裴小囡的真诚打动了,纷纷挽起袖子保证,他要是得了这么大好处还反悔,不用裴小囡动手,他们就能把他揍得亲妈都不认识。

    眼看着裴小囡脸上浮现出心愿达成的欢喜,裴安和勾了勾唇,深藏功与名。

    他不反对的前提,正是她后面灵机一动提出的交换方式。

    裴安和不想考验人性,如果裴小囡要花钱买宅基地,他会是第一个反对的人,毕竟这丫头眼光确实不错,万一老家如她所愿发展起旅游,村里过得红红火火,表弟后悔也是人之常情,他一旦要求把钱退了、拿回属于自己的地,亲人之间也很难掰扯清楚。

    换房子就不一样了,日后不管谁后悔,都可以把房子换回来,裴小囡反正也过完了盖房子的瘾,拿回城里的房子,她肯定不吃亏;倒是表弟付出的代价会比较大,毕竟他一旦接受裴小囡的房子,厂里是不可能再给分房的,除非他以后发财了再买房,否则这就是他唯一的住房,用城里唯一的房产,换回乡下老家的房子,这可不是拍拍脑袋就能做出的决定。

    二十四孝好哥哥只要确定自家傻白甜不吃亏,其他的也就无所谓了,尽管在他看来这个交易也极其不划算,千金难买裴小囡乐意,满足这个心愿,也省得她整天心心念念。

    裴安和果然是了解裴小囡。

    尽管跟表哥的交易还只是口头协议,但有了全家包括最具权威的外公外婆做见证,她也觉得这事基本落实了。

    买房之路历经坎坷的她,总算也成功迈出第一步,裴景书心满意足、欣喜若狂,哪怕兴奋不过一天,睡一觉起来,被冷漠无情无义无理取闹二哥提前拎着回家,有这个好消息撑着,也没有大受打击、怀疑人生。

    裴景书沉默的接受了她的年已经结束的悲惨现实,收拾东西,蔫头耷脑准备跟着二哥回家。

    小闺女也要回家,苗红旗和裴大头索性也收拾东西,一家人整整齐齐回城,在这之前,苗红旗还要亲自去跟父母打声招呼。

    裴景书一看,也依依不舍跟着爸妈去外公外婆房间告别。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