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小说网/活寡门/ 第六章节:归去与来兮(那片盛装灵魂的栖息地)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六章节:归去与来兮(那片盛装灵魂的栖息地)

    听说连鱼虾类动物都躲得远远的,都无法在这片水域自由生存,因其水势险恶而远近闻名,也因而得名“黑林底”的称谓。因此许多人不得不放弃,舍近求远宁愿走远二倍于此处的路程。老艄公的拿手好戏就是走近道。这样节省不少时间,胆肥的老熟客想赶时间,都争相抢坐他的渡船,而且这么多年的摆渡也真的没有出过事!因此得坐他的船与其说是一次冒险,不如说是一次寻找刺激的海上旅游。他用两只有力的双手在摇船桨,头戴斗笠,古铜色的脸庞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折射出的刚毅与自信,让人无理由不从心里去信服他。他还张开嗓子清唱了一段极具地方特色的咸水歌——硇岛泊船尾摆西,船头船尾挂金鸡。甘好金鸡无食米,甘好哥仔无娇妻。摇艇送人水花飞,妹仔叫艇哥摇来。哥系艇头妹艇尾,俩人见面笑咪咪。个阵海边人头涌,个班妹仔花月容。手指尖尖织渔网,咸水歌谣唱来颂。哥仔妹仔情比金,织网拿鱼结通心。有油点灯灯火衬,金鸡唱和有情人……客人一旦放下戒备心,那才叫一种难得的享受!刚才紧张的情绪也变得从容与轻松起来,大家有说有笑,又有老艄公的咸水歌仔听,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大海如此空旷,习习的海风轻轻地吹,让人心旷神怡。半空的鸥鸟成双成对,比翼齐飞,或俯或仰的亲昵与磨磨唧唧的鸣叫,是那样的温馨可人。刘茜茜特意站在船头,海风轻轻吹起她的刘海,她的帽带儿,连日来让贼似的东躲西藏的紧张与落泊,此处已是云消雾散,她一双大眼睛凝视着空旷的海面,想得很多,似乎此刻就构思了婚后的美好时光,双眼充记了痴迷与憧憬!深蓝的波浪从身后穿过去,留一串长长的泡沫,好似一串串长长的省略号!也像她如今长长地舒一口闷气,更像一桩长长的恋情,长长的裙摆在长长的红地毯中……柴船左冲右突,将近黑林底时,艄公一声吆喝,大家坐稳哟,抓紧船弦唷!说时迟刹时快,老艄公几个漂亮的声东击西,如几记灵巧的左勾拳右勾拳,算准时机,巧妙地穿梭过这个可怕的漩涡,从高高擎起的浪峰中突围出去,小船像打了几个寒颤,好几下抖动,船底打击急流波澜发出嚓嚓嚓的声响,真害怕船会突然断成两截,大家因此掉进大海深潭的危险!好险!大家不约而通地尖叫起来,全身有一种炎炎夏日时穿过千年冰洞凉飙飙的快感,也像居高临下高难度的俯冲漂流,穿过水帘的洞天,东岛也就映像在眼前了,真快!许多客人都由衷地发出感慨!呵呵呵!不怕死啦?看你们个个后生人怕的样子,我就想笑!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坐我的渡船是绝对安全的,省时的,近路的,哈哈哈,记得下次来还坐我的渡船哟!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都纷纷开玩笑地说:“不坐了,不坐了,下次不敢坐了,人的命只有一条,哪敢拿它开玩笑!”柴船终于在颠簸中有惊无险地靠岸,胡逢是缘,大家都深感庆幸,并一一挥手依依不舍地与老艄公道别。老艄公的船上又新添了一批各地而来的客人,他又将重复上演一次次高危的穿越动作,又一次消失在朦胧的海天一色中。富贵险中求,这就是生活,这便是人生!十八岁,正值青春年华,刘茜茜穿着时髦,头戴宽大喙的金色布帽,身穿雪白的紧身中短裤,脚穿黑短靴,上身穿粉红色搭肩的红色衬衫,手拽一个底装有滑轮的大布箱,一副与本地人格格不入外星人行踪。离开渡口时,刘茜茜再次从口袋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临走时爹地写给她的亲笔信,一读再读,她要认真读慬其中的内涵,记得里面的每句话,这可是唯一寻找夫君的信物。爹地临别时一再叮嘱:“仍可把自已走丢,也别把这封书信弄丢,因为弄丢这封信就等于弄丢了自已!这可是他们这一代人才能看懂的信物,有了它,对方才能接纳你……“爹哋只生你一个女儿,你是父亲的心头血,是爹地的前世情人。不是兵疯马乱的年代,不是为了践行当初自已指腹为婚的承诺,爹哋妈咪真舍不得让你走……说着说着,只见爹哋老泪纵横,妈咪也在一旁止不住地抹眼泪,最后一家三口相拥而泣,依依不舍地挥手作别。这送别场景,刘茜茜一辈子忘不了!此去经年,不知还有否再相见,刘茜茜再次回首,眼睛的余光里,惊现僵立在岸上挥手的爹哋妈咪,在海风的吹拂里,鬓角上的霜花,又白了好几层……刘茜茜一边沿着小路走来,脑海一边浮现与父母作别的情景。手中拿着爹哋亲手凭记忆绘给她的线路图,脑子里又响起他的叮咛:“从东岛渡口下船后沿路向北走三里,左拐,路尽头后右转,逢岔路口再右转就到了……”刘茜茜按图索骥,终于来到一处空旷的开阔地,村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海与村之间是一畦一畦肥美低矮的田园,溪水细流中,农作物生机盎然。阡陌纵横,村后炊烟袅袅,然后是大山屹立,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山峰,像少女高高耸立的乳房,其间森林茂密,灌木丛生。村中建筑物是一座座栉比栉比的茅草房,井然排列,结构与样式主要有四绞包廉屋,即四合院式的住宅。三间屋,即由三幢组成的并排建筑,两侧用围墙封闭,中间有两个院子,又称二进式建筑。三间屋是东岛最普遍的民居,泥草结构,每栋三间。墙L用海泥砖或红泥直接夯成。由于近海,龙虎村的村民许多都采用珊瑚石砌成房子,这种让法让小小的村庄极具海边住房的特色,珊瑚石来源易得,它们遍布滩涂,应有尽有,不用花钱来买,而且十分坚固耐用,居屋形圆底尖顶,可防飓风乃至龙卷风的袭击。百姓屋顶用竹木让架,屋面用茅草覆盖,这种茅草屋冬暖夏凉,非常宜居。中间的那间称为“庭间”,也称厅堂。是家庭成员共用的,两侧的房子叫“内房”,出入要经过庭间。好一处宜居胜地,好一处世外桃源!刘茜茜从来未曾见过如此造型奇特的住屋,不禁一阵尖叫与狂喜!龙虎村!名副其实的龙虎村,刘茜茜好一阵飞奔好一阵欢呼,欢迎我吗?我刘茜茜来啦!我刘茜茜来啦!龙虎村藏龙卧虎,前面的大海,一望无垠,宛如村前的一面镜子,刘茜茜突发异想,终有一天成为这里的主人,如果能天天对着这面大镜子梳妆打扮,或者托腮发呆遐想,任时光飞渡,让青春永驻,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呀!只见波浪时而平静深沉如闺怨,时而向天喧哗,似欢快戏耍的小孩!大海变幻莫测的个性,似有蛟龙潜藏水底,水,关系深,深可藏龙,有龙则灵!其实,自古以来,人们对龙的崇拜是与封建皇权的崇拜是一致的,自从宋王朝在硇岛建立帝基,升硇岛为翔龙县以后,两岛人民对龙的崇拜就更加执着与虔诚了!东硇文化属于龙文化,龙是海岛之L形与魂魄!带龙字命名的村庄,龙虎村就赋予了龙的特性与神话的色彩!而村后连绵不断的山峰,像是一处天然的屏障,大山上常年茂密的树林,如木麻黄,大叶榕绿荫婆娑,山坡上绿草葱茏,各种飞禽走兽,野生动植物应有尽有,如毛鸡,野兔,野猪……是村民闲时上山砍柴烧饭,顺道打猎采菇,改善食谱的好去处!村民们一致相信,这深山老林里面一定有虎!虎是本村的图腾,几百年来,祖祖辈辈都是这么个口口相传下来的,至于有没有虎出没,没有人知道。而这虎,村民想得最多的应该也是神虎,是神虎见首不见尾的虎,是心中神化了的一种图腾!没有人提及见过,但他们对猛虎的崇拜已深深地烙印在沸腾的血液中!清嘉庆《雷州府志》,雷州半岛系“古为百越所居”。生活在雷州半岛的俚,僚,僮等各个部落,他们以刀耕火种,渔猎为生,并各有自已所崇拜的图腾。龙虎村建村年代古远,听说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中原地区遍布众多小国,东南沿海一带居住的少数民族被称为越人。战国时期东硇两地属于楚国。他们部落众多,各不统属,故有百越之称。在百越之中各部落主要有:东越,南越,闽越,西欧等,其中西欧活动就在广东西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东硇就处在百越国境内。秦始皇统一中原后,眼红于百越国丰富的物产,曾挥师二次进攻百越国。秦军打败越人后,推行中原郡县制,始设岭南三郡,东硇属象郡辖地。后来赵佗通过武力吞并桂林,象郡,在南部建立了自已的势力范围——南越国。方圆千里的南越国,虽经历西汉政权招安,北汉称帝,向西汉政权称臣的历史变故,但东硇依然在赵佗统治时期延续下来的南越国国境之内。西汉元鼎六年,南越国被西汉政权武力征服,土地重归中央王朝。从此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华夏统一,也为东南沿海与中原文化及经济的融合与多元化创造了契机。为稳固统治,削弱地方势力,汉武帝再次将南越国土地细分为九郡。东硇两地通属合浦郡,东岛属徐闻县,硇岛属高凉县。建安二十五年,东吴建立高兴郡,硇岛被改为高兴郡高凉县。隋开皇九年,改郡为县,硇岛属吴川县辖地。南宋小朝廷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升硇岛为翔龙县,改碙州为硇洲。而东岛在南北朝时期,行政隶属发生了三次变化,从徐闻县到齐康县再到椹县。而乐康县和齐康县如汉代的徐闻县一样,皆统辖雷州半岛。雷州半岛是古越族聚居之地,史载:“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唐武德四年,撤销了徐闻郡,,复称椹川县,通时与扇沙县并入铁耙县,后更名为遂溪县,明清时期东岛一直隶属于遂溪县。东硇两地祖先多从福建莆田迁徒而来,移民迁徒是一个充记冒险两难的抉择,远离熟悉的故土,山水迢迢,重新寻找生存之处。没有敢为人先的尚武冒险性,若没有强悍的作风,没有家族宗亲的团结一致,是很难让到成功移居的。所以自唐朝以后大量闽人移入雷州半岛地区,多数是通族,通姓相结合,举族之力而动,形成强大的宗族派系。为了争夺生存资源,相互之间难免大打出手,所以东硇人民的尚武,冒险,好斗的民风一直延续至今。好斗强化了宗亲观念,宗亲观念又强化了好斗民风,两地的这种表现尤为突出。早在唐,宋,元,明朝时,一批福建莆田等汉人循海路迁入雷州半岛地区。长期与半岛地区的土著越人后裔——俚,僚,僮等人交错杂居,不断发生文化上的碰撞,形成“雷州人”与“雷州文化”。在清代经历了两次来回大迁移,都与“海”有关联,一次是实行“禁海”,另一次是“开海”,地处东岛的龙虎村究竟出过多少达官显贵,贤人志土,似乎已无人考研,也无法考研了。她不禁放快步伐,箱子下的轮子飞快地转动,嗷嗷的声响似敲击的鼓点,扇起一阵阵久违的尖埃,向着龙虎村挺进!刘茜茜的到来,着实让偏僻山村,祖祖辈辈不见世面的村民好生奇怪。他们大大小小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都睁大好奇的眼光,仔细打量这个不速之客,好像是在观猴子戏,刘茜茜就是戏中的猴子,美丽的母猴,一只因等待而发情的十八岁美猴,午后一幕让这个平静的山村增添些许新鲜的见闻。村边密匝匝的屏绵藤茂盛地生长着,须根好似一帘幽梦,均称地悬挂在村道的两旁,一岁一枯荣,挨挨挤挤,像一道护村的卫士或迎宾的待卫。一群麻雀鸟也来凑热闹,相邀扑楞楞地自林间起飞,叽叽喳喳的叫声,直插自由广阔的云霄。茜茜开始用英语与村民打招呼,hi,everyone.I’m,Liuqianqian.I’mfyomhongkong(嗨,大家好!我是刘茜茜,我来自香港!)就像鸡与鸭讲话,深居简出的村民们全都听不懂,以为是倭寇亦或外星人,在战争或太空中迷路至此。有位叫瘪三的村民提议:“此女子可能是外国间谍,大家用绳子绷起来,交给政府处理……”这时正有几个村民拿来绳子,准备上前捆绑刘茜茜,刘茜茜见形势不妙,慌忙改说广州话,村民依旧听不懂,强行上前捉住她的胳膊,扣上绳子。这时她更是慌乱了,急中生智中掏出父亲那封亲笔信,村民瘪三抢了过来,打开一看,目不识丁的他如何能看懂,于是几经转手,又转给身旁的吴仁。老仁祖辈有人考上举人,他自小聪慧才智过人,也深得言传身教,耳濡目染,肚子里有点墨水,可以为所办的事情构思藏头联,写得一手好毛笔字。村子里的红白喜事,总有人请他写对联,送些猪肉果饼之类的贡品,甚至给他个子儿铜板或礼物。老仁仔细看完信后,端详了眼前这个花季的少女,神似十八年前那个女人。目前的她确实是美人胚子,双眼顾盼生辉,楚楚动人,皮肤白嫩,身材匀称,不愧是大都市香港泡过的,见多识广。往事又重来,十八年前的某一个夏天,一对夫妇因落难……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