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71章

    冯老夫人一颗心完全无法静下来,立刻命人出去打探赏梅宴的事。

    没花多少工夫,心腹婆子冯妈妈就带着满肚子消息回来了。

    一见冯妈妈的脸色,冯老夫人心中一咯噔,忙问:“如何?”

    冯妈妈重重点头:“现在外头都传开了,四姑娘真的得了燕王六支梅花,且不止这些,据说蜀王的第一支梅花也是给四姑娘的……”

    冯老夫人听得眼前发黑,咬牙切齿骂:“这个招蜂引蝶的死丫头!”

    亏她还想着四丫头凭借容貌将来或许能有一番造化,果然是想多了。

    冯老夫人越寻思越恼。

    “外边怎么说?”

    见冯妈妈迟疑,冯老夫人脸一沉:“听到什么就说什么,现在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外头都暗讽四姑娘是祸水,还说这样也没用,宫里贵人都发话了,赠花不算什么,东平伯府的姑娘想飞上枝头变凤凰不过是白日做梦……”冯妈妈边说边扫量冯老夫人的脸色,便见那张老脸越来越沉,越来越沉。

    “都是一些乱嚼舌根的东西!”冯老夫人听得心烦,吩咐冯妈妈,“交代好门房那边,不许四姑娘再出门。”

    随着冯老夫人的吩咐传开,府中上下顿时领会其意。

    二太太肖氏当即吩咐下去:“针线房那边专门给四姑娘做的新衣停了吧,既然不出门也不必准备这么多衣裳,没道理越过其他姑娘去……”

    到了晚饭的时候,阿蛮一瞧小丫鬟从大厨房提来的饭菜就怒了:“这是能吃的吗?虾仁羹是冷的,椒盐酥鸡里只见鸡头不见鸡块!婢子这就找大厨房算账去,那些混账东西一定是故意的!”

    “不必去。”姜似看了一眼不像样的饭菜,只觉可笑。

    祖母翻脸比翻书快,下人们见风使舵更快,可见她当初的决定多么明智。

    既然哪里都不素净,她何必在东平伯府这个烂泥塘里打滚。

    “姑娘,难道咱们就这么忍了?”

    姜似不再瞧那些饭菜,回了床榻边坐下,摆弄着纱帐上垂下的流苏:“如果要忍一世,那就不需要忍。如果只是忍一时,忍忍又何妨?”

    她要是长久在伯府住下去,比如当初二太太想磋磨她,那是一刻都不能忍,不然这府中上下打量她好欺负都要来踩一脚。

    而现在,为何不忍忍呢?

    老夫人做得越过火,将来她摆脸色才越理直气壮,任谁都不好多指责什么。

    阿蛮听得一头雾水:“忍一世?忍一时?姑娘,婢子越发糊涂了。”

    “你只需要知道这几日不要理会那些就行了。饭菜若是不合心,就出去买。”

    “可是——”

    阿巧轻轻拉了阿蛮一把:“姑娘这么说,你就这么做吧,姑娘肯定有姑娘的道理。”

    阿蛮一想也对,不情不愿点了头。

    哼,要不是姑娘发话,她非去砸了大厨房的锅不可!

    天色越发黑,阿巧又添了一盏灯,屋内光线顿时亮堂起来。

    姜似沐浴更衣,一身雪白里衣坐在床边上。

    到底不是寒冬腊月了,洗过澡后周身暖洋洋,连脚趾尖都透着一股懒劲儿。

    见姜似昏昏欲睡,阿巧轻声道:“姑娘,婢子伺候您歇着吧。”

    “不急。”姜似说着,不自觉瞟了窗子一眼。

    以她对郁七的了解,今晚他十有八九会过来。

    才转过这些念头,窗棂就发出了声响。

    “姑娘?”阿巧询问姜似的意思。

    姜似微微点头。

    阿巧熟练抄起高几上的花瓶走了过去,低声问:“谁?”

    什么时候都不能大意了,万一窗外不是余公子,还能一花瓶砸过去再扯嗓子喊人。

    窗外:“汪!”

    阿巧忙把窗子打开,一只大狗跳进来。

    见到二牛,姜似喜出望外,快步迎上去用力揉了揉大狗的头,取下它脖子上的锦囊打开。

    纸上画着一柄碧绿的玉如意。

    姜似见状抿嘴笑了,一颗心才算彻底落下。

    翌日一早,数名内侍悄悄出了皇宫,分成两支队伍乘着马车向不同方向驶去。

    东平伯府所在的榆钱胡同口支起的早点摊子前围了不少人,包子油条的香味直往高墙大院飘。

    阿蛮一手掐腰,正与门人理论:“我只是去胡同口买几只肉馒头吃,凭什么不许出去?”

    门人眼皮都不抬:“老夫人吩咐了,没事不许出门。”

    “买肉馒头不是有事?”

    “有事要有管事的对牌。”

    “去你的对牌,简直吃饱了闲的。”阿蛮见死活说不通,一手抓起门人扔了出去。

    带着圣旨前来的内侍看着摔在面前的老头子,顿时惊了。

    

    【第367章

    赐婚】

    揣着圣旨的内侍抬头望望门匾。

    朱漆大门上横悬着乌木匾额,其上四个鎏金大字:东平伯府。

    是东平伯府没错。

    内侍眼神古怪打量着吃力爬起来的门人,再看看一脸凶相的丫鬟,又有点拿不准了。

    可从没听说哪个府上的丫鬟出门直接把门人扔出去的啊。

    “这是东平伯府吧?”小心无大错,何况是传这么重要的旨意,内侍决定确认一番。

    内侍特有的尖细嗓音使门人很快意识到来者的不同寻常,顾不得与阿蛮计较,忙道:“正是,不知几位贵客——”

    内侍不耐烦打断了门人的啰嗦:“咱家是从宫里来传旨的。”

    门人一惊,把数名内侍请进来后飞快进去报信。

    阿蛮犹豫了一下。

    宫里来人,是赶紧给姑娘报信还是先去买肉馒头呢?

    小丫鬟斗争了一瞬,提着裙摆飞快向胡同口跑去。

    买了肉馒头再给姑娘报信也是一样的,总不能让姑娘饿肚子。

    慈心堂里,丫鬟婆子做事轻手轻脚,谁都不敢发出大声响。

    老夫人夜里没睡好,至今尚未起身。

    一个丫鬟匆匆跑进来。

    阿福狠狠瞪了她一眼,低斥道:“小声点!”

    “快,快叫老夫人起来,宫,宫里来人了——”丫鬟气喘吁吁,完全顾不得放低音量。

    阿福猛吃了一惊,立刻转过屏风传话。

    “老夫人,您醒醒,宫中来人了——”

    冯老夫人腾地坐了起来,一把掀开床帐:“你说什么?”

    见冯老夫人醒了,阿福放轻音量:“刚刚门人传信进来,说来了几位公公传旨。”

    冯老夫人顿时慌了,草草收拾完毕向前边待客厅赶去。

    一路上,冯老夫人一颗心七上八下。

    好端端宫里怎么派人来传旨?

    是了,昨日四丫头才参加了宫中赏梅宴,此番传旨定然与此有关。

    四丫头花宴上招惹了那样的是非,皇上知晓后定然心中不快,这是降下对伯府的惩治了。

    皇上绝对是能干得出这种事的人,前不久朱家倒霉时,安国公还莫名其妙跟着吃瓜落呢。

    都怪四丫头这个丧门星!

    老夫人脚下发软,趔趄了一下。

    “老夫人,您小心。”一只手伸过来。

    冯老夫人定神,见是姜三老爷夫妇,皱眉道:“你们也得到信了?”

    三太太郭氏回道:“二嫂派人去静澜苑传信了。”

    三人匆匆赶到待客厅,就见二太太肖氏已经在里边,正陪着一位面白无须的男子。

    听到动静,内侍看过来。

    “让公公久候了。”

    想着眼前的老妇会是未来燕王妃的祖母,内侍面色和缓,问道:“咱家奉命来传旨,不知姜四姑娘可在?”

    果然是四丫头!

    冯老夫人因为起晚了好一番匆忙,此刻心中乱糟糟的,僵着面皮点了点头:“在。”

    “那就把四姑娘请出来吧,还有府中主子们都出来迎旨。”

    很快院子里就乌鸦鸦站了一群人。

    内侍目光从众人面上缓缓扫过,取出了圣旨打开。

    一见那抹明黄,众人立刻跪了下去,鸦雀无声中很快响起了内侍高昂的诵读声。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闻东平伯之女似温良敦厚,品貌出众,朕闻之甚悦。今皇七子谨适婚娶之时,当择贤女与配……特将汝许配皇七子为王妃,择良辰完婚。钦此。”

    圣旨宣读完,院中一片安静,安静到令人发毛。

    内侍抖了抖唇角。

    从进东平伯府大门就觉得这家太古怪,可见不是错觉。

    “姜四姑娘,接旨吧。”

    姜似恭恭敬敬一礼,接过圣旨:“臣女领旨。”

    “咳咳,旨意已经传到,咱家在此恭喜贵府各位了。”内侍抱拳,眼珠微转。

    除了捧着圣旨的姜似,在场之人依然神情呆滞。

    内侍悄悄翻了个白眼。

    亏他还以为走上这一遭会得些油水,如今看来是没戏了。

    “咱家告辞了。”内侍拱拱手,带着几名手下转身欲走。

    冯老夫人这才如梦初醒:“公公留步!”

    一旁的冯婆子立刻把一个荷包塞了过去:“公公一路辛苦。”

    内侍笑道:“太客气了。”

    冯老夫人一双利眼仔细打量着内侍。

    内侍嘴角笑意一滞。

    他刚还想东平伯府的人还算识趣,这位老夫人用看骗子的眼神看他干什么?

    冯老夫人实在无法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喃喃道:“四姑娘真的被封了燕王妃?”

    内侍笑了:“瞧您说的,这还能有假?假传圣旨可是要掉脑袋诛九族的。”

    对,掉脑袋,诛九族!

    想到这个,冯老夫人终于没有了做梦的感觉,一颗心落到了实处。

    四丫头居然成了王妃了!

    内侍离开了,可院子里的人却没有一个离开,视线全都落在姜似身上。

    冯老夫人一步步走到姜似面前,伸出的手是抖的,用力摩挲着姜似的手:“四丫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姜似抽回手,语气冷淡:“孙女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孙女先回海棠居了,您昨日才吩咐了让我少出院门。”

    见姜似转身便走,冯老夫人脱口而出:“站住!”

    姜似回过身来,平静问:“祖母还有什么吩咐?”

    冯老夫人暗道失言。

    如今四丫头已经是准王妃,她的态度必须转变了。

    才说出的话如今要咽回去当然不是滋味,可是这些比起东平伯府出了一位王妃,就完全不值一提了。

    冯老夫人露出和煦的笑:“没有的事,只是想着天还没彻底转暖,怕你总往外跑着了凉。”

    受惊过度的阿蛮终于回过神来,适时插嘴:“那怎么连婢子也不许出去呢,今早婢子要出去买几个肉馒头,门人死活拦着不许。”

    “买肉馒头?”

    小丫鬟快言快语:“是呀,昨天大厨房送来的晚饭根本不是人吃的,今早只送来了一碗稀饭,婢子只能出去给姑娘买吃的呀……”

    冯老夫人脸涨得通红,怒道:“肖氏,你是怎么管的家!”

    肖氏还在发懵。

    这与她有什么关系?她还没来得及为难姜似呢。

    “郭氏,以后家里由你管着,你二嫂近来身子骨不好,需要静养。”

    姜似听着冯老夫人众目睽睽之下对肖氏的打压,嘲讽笑笑。

    【第368章

    心甚悦之】

    冯老夫人三言两语收了肖氏管家的权利,半点不在意肖氏的难堪,对姜似伸出手:“似儿,陪祖母回慈心堂,祖母有话问你。”

    姜似视线往那只皱纹叠起的手上落了落,目光微凉:“阿蛮买的肉馒头再不吃就该凉了,等孙女用过早饭就过去。

    说罢,无视冯老夫人僵住的神色,带着阿蛮施施然离去。

    冯老夫人当众被落了面子,一口气却只能憋在心里,缓了缓吩咐下人去请姜安诚与姜二老爷回府。

    回到海棠居,阿蛮忍不住抱住姜似胳膊猛摇:“啊啊啊啊,姑娘,您成王妃了!”

    阿巧立在一旁瞄了瞄姜似另一只胳膊。

    虽然很想像阿蛮这样做,可是……王妃之位真是姑娘想要的吗?

    她不由想到了那个乘着夜色而来的少年,还有偶然间听到的令她脸红的情话。

    姑娘中意的不是什么燕王,而是余公子呀。

    阿巧担忧看着姜似:“姑娘——”

    阿蛮似乎意识到什么,动作突然一停,掩口道:“姑娘,您成了燕王妃,那余公子可怎么办!”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