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谢长庚看了她一眼,压下心里涌出的一缕烦恼之感,转脸对自己的母亲说:“娘,不早了,您歇息吧,我和她先回房了。若有事,您叫人来传个话。”他背过身,朝慕扶兰使了个眼色。
慕扶兰退了出去。
谢长庚行至门口,忽听身后老娘嚷了起来:“庚儿,你背上怎的有血?怎的一回事?你是哪里不好了?”
他背上的伤口,傍晚包扎起来,原本已经止血了,只是方才在床上动作大了些,牵到伤处,血慢慢渗了些出来,沾在衣裳上,自己未曾察觉,没想到被老母看到了。
谢长庚无奈,停了脚步,示意那妇人先走。
慕扶兰看了眼起身走来,紧张地抓着他胳膊的谢母,默默离去。
第51章
第
51
章
[vip]
谢长庚目送慕扶兰背影离去,
关了门,转身对自己的母亲解释:“是前两日儿子在校场时不慎,
受了点皮肉伤。小事一桩,过两日就好,
娘不必担心。”
谢母要儿子脱衣给自己察看,
谢长庚说上了药,已包扎好,不便打开。又再三地保证无事,
谢母无奈,这才作罢。摸了摸儿子的手,忽又觉得有些烧,
再次紧张。
谢长庚说:“儿子无妨。是最近事多,
没休息好所致。已经在吃药了。儿子的身子一向好,歇两日就好了。”
谢母抱怨:“那个慕氏女,
不是我说她,既然人在你身边,到底是怎么照顾你的?竟叫你病成这样!这叫我怎么放得下心?”
谢长庚看了眼自己的母亲。
老太太眉头紧皱,面上的每一寸皱纹,
都充满了对那妇人的不满,
叫他不禁想起方才她被冷落刁难,
站在一旁垂眸低头的那道身影,柔弱而无助。
他迟疑了下,
开口说:“娘你莫误会。是她给儿子看得病,儿子吃了她的药,
这才好多了。她来了后,对儿子也是侍奉周到,并无懈怠之处。”
谢母不做声,脸色还是不大好。
谢长庚扶老母进去,叫阿猫送水进来,亲自替母亲洗脚,侍奉安歇。
儿子又是伤,又是病的,老太太心疼,怎么舍得让他做事,不肯。
谢长庚见母亲坚持,便叫阿猫代自己。
阿猫应了一声,才蹲下去,门外,戚灵凤走了进来,笑道:“姐夫,还是我来吧。”
阿猫有点不高兴,噘了噘嘴,看着谢长庚。
戚灵凤走到谢母的面前,叫阿猫起身。
阿猫不情愿地站了起来。
戚灵凤挽着自己衣袖时,谢长庚忽道:“阿猫,你继续吧。”
阿猫顿时高兴了起来,“哎”了一声,立刻蹲了下去。
戚灵凤一怔,慢慢转头,望向谢长庚。
谢长庚望着她说:“我与母亲还有些话要讲。且这一路,你很辛苦,去歇吧,我来侍奉我母亲,你不必留这里了。”
【】。
他语气温和,但言下疏离,却很是明显。
谢母却听不出来,只道儿子关心戚灵凤,连连点头,催促道:“对,对,凤儿你回房吧,早些歇了。”
戚灵凤咬了咬唇,低低地应了一声,退了出去。
阿猫替老太太洗完脚,谢长庚服侍母亲坐上了床,谢母道:“庚儿,慕氏嫁你这么久了,肚子如今还没动静?”
谢长庚唔了一声。
谢母叹气:“谢家就你一根独苗,我可都天天盼着呢。我看她样子,就是不好生养的。这样下去,要等到何日,娘才能见到咱们谢家开枝散叶?”
谢长庚心里郁闷,面上却没表露,含含糊糊地应:“她也还小,况且过门后,儿子和她也是聚少离多,娘你莫急。”
“怎么不急?庚儿,娘和你实话说吧,这趟过来,娘除了看你,也是想和你商量,你看什么时候方便,把你和凤儿的事,早些办了吧。”
“慕氏不是正好也在吗?省得说我们瞒着她!”
谢长庚心里愈发烦闷,沉吟了下,抬头见阿猫站在一旁,正瞪大眼睛看着自己,拂了拂手,叫她出去,这才说:“娘,戚家女儿的事,儿子先前考虑过,还是觉得不妥。戚家对娘你有大恩,委屈她做妾,是对不起他们家。儿子的意思,先前和娘你也提过的。娘还是认她做义女,替她寻个好人家,风光嫁了,这才是还恩。”
谢母本已躺了下去,闻言,一下坐了起来。
“庚儿,你怎么了?连娘的话都不听了?”
她面露恼意,狐疑地盯着自己的儿子。
“是不是那慕氏女说一套,做一套,在我这里说同意此事,在你跟前却闹?你要是不便,娘再和她说去!她若不肯,那正好,你休了她便是!你有太后撑腰,谅他长沙国能拿你怎样!”
谢长庚不想叫寡母失望。戚家对此,亦求之不得,他心知肚明。且这事于他而言,本也不算什么需要慎重考虑的大事。
但在他的心底,却又有一种直觉。这件事,倘若他松口,应了下来,在慕氏那妇人的面前,往后,他便再无任何翻身的可能了。
那妇人于他,不过犹如鸡肋,但若就此弃了,不知为何,极其不甘。
“你给我说话!”
谢母见儿子不语,生气地拍了下床。
谢长庚看着满面怒容的母亲,忽觉额角青筋被什么吊住似的,突突地跳,头忽然痛得厉害,顿了一顿,说:“娘,戚家女儿的事,就这样吧,往后儿子便拿她当义妹看待了。儿子头有些痛,娘你歇下,儿子回了。”
谢母听儿子说头痛,打量了他一眼,见他面色晦暗,印堂发青,确实精神不济的样子,又心疼了起来。
满心打算的事情不顺,她舍不得怪儿子,只在心里怀疑慕氏女在儿子的耳边吹枕头风,儿子被她色相迷惑,这才一反常态忤逆自己。忙道:“好,好,先不说这个了,娘睡了,你快些去休息。”
谢长庚扶她躺了下去,吹熄灯火,走出了这间屋,只觉整个人疲倦无比,比打了一场仗事,还要叫人乏累。
他揉了揉太阳穴,转身回房。
门窗里亮着灯火,他推门而入。
慕氏女还没上床,人坐在镜前,手中拿了一把小剪子,对着镜,自己修剪着那日被他用剑削断的一片头发。
白日绾髻,头发全部拢归一处,看不出来,散下来,发脚参差,便十分明显了。
她专心地修着发脚,似乎没听见他进来的动静,背对着他,没有反应。
谢长庚在原地立着,看了她背影片刻,走了过去,说:“你备的宵夜,拿来我吃吧,正好有些饿了。”
慕扶兰抬眼,看着镜中那个望着自己的男子,淡淡地说:“我自己吃了。你要的话,我再去给你弄。”
她放下手里的剪子,站了起来,起身要出去。
谢长庚忙道:“罢了,你吃了就好,我也不怎么饿。不早了,还是睡了吧。”
慕扶兰上了床。
谢长庚脱衣,跟着躺了下去。
他又乏又累,却根本就睡不着觉,更不用提继续先前被自己母亲突然到来而打断的那事了。闭目片刻,睁开眼睛,盯着妇人背向自己而卧的背影,迟疑了下,靠了些过去,说:“慕氏,我母亲年纪大了,若是说话行事,有叫你为难的地方,你莫和她一般见识。”
慕扶兰慢慢睁眸,转头,和枕畔这男人对望了片刻,说:“不是我不愿忍,而是婆母她厌恶我,见了我便不快。我就算想服侍,她也不要。诚如你所言,她年纪大了,我不想她因我而日日不快。”
谢长庚伸手,将她轻轻拢入怀里,抱住了,哄道:“你莫多想,且忍忍。过些时候,她也就回去了,不会一直留在这里的。”
慕扶兰说:“我忍无妨,这是我的本分,也是我该受的,但我不能叫熙儿和我一样,哪怕只是受你母亲冷眼,我也不能忍受。”
谢长庚道:“熙儿是孩子,明日我会亲自带他去见我母亲的,只说是你认的义子,我母亲就算不喜,也不会对他如何的,你放心就是。”
慕扶兰从他怀里挣脱出来,坐了起来。
“你是如此认为,我却不敢苟同。今夜她过来,我给她送宵夜,她如何对我,你是亲眼所见。我何德何能,能叫婆母如此厌恶我,却善待我的熙儿?”
谢长庚听她如此评价自己母亲,虽知她说的未尝没有道理,心里却很是不快。今夜积下的无名之火腾地冒了出来,语气也变得生硬了,皱眉道:“她人都来了,你到底想怎样?”
他说完,突然想到一事。
“慕氏,我知道你算计不少。我母亲什么都不知道,你若敢故意让她知道你做过的丑事,把事情闹大,家宅不宁,到时候,别怪我不客气。”
慕扶兰说:“你想多了。就算我自己不要脸,亦不顾你的脸面,也不会叫熙儿随我受辱的。你放心便是。”
她继续道:“我方才走后,婆母一定在你面前说我的不是了。我确实不配做你谢家的媳妇。我也说过,我无论怎样都无妨,是我该受的,但熙儿,我不能叫他受委屈,一天也不能。他若受委屈,比我自己死还难受。你让我带熙儿回长沙国去,如此,她遂心,你也能得清净,岂非最好?”
谢长庚看着她,想起今夜她被自己母亲冷待刁难之时的无助模样,心里的不快,渐渐又散去,只觉头痛得愈发厉害,却就是不愿遂了她心愿让她趁机离开,闭目了片刻,冷冷地道:“罢了,你既担心那孩子遭冷眼,不必带去我母亲跟前见她了。先送他去别的地方,住一段时间。”
一双柔软的手,贴到了他的两边太阳穴。拇指替他按压着穴位,手法和力道,无不妥帖,叫人舒适。【】
谢长庚睁开眼睛。
她跪坐在他身边,长眉明眸,凝视着他,轻声说:“熙儿还小,他一个人,会想我的。”
谢长庚和她眼眸对望着,片刻后,说:“你也不用侍奉我母亲了,随他一起去吧。等我母亲走了,再接你们回来。”
第52章
第
52
章
[vip]
次日大早,
谢长庚送母子出城回来,得知老母起了身,
放下事情,匆忙过去问安。
谢母已是知晓慕氏女认了个义子,
还带了过来的消息,
意外之余,很是不喜,见只有儿子一人过来问安,
不见慕氏女,更不见那孩子,发问,
知母子一早竟已走了。
老太太虽厌恶慕氏女,
更不喜那便宜“孙子”,但自己昨晚才来,
今早她便带着孩子离去,不来自己跟前伺候,自觉受到轻视怠慢。
且很明显,这是儿子许可的。又想到一向听话的儿子,
竟三番两次忤逆自己,
不肯答应那事,
心里愈发不快,阴沉着面,
一语不发。
谢长庚知老母不高兴,解释道:“娘,
你不喜慕氏,儿子便送她走,免得惹娘你生气。”
谢母哼了一声:“说得好听!你心里怕是在怪我欺负你的可心人吧?我才来一晚上,你就巴巴地把人给送走了。莫非你们眼里,我老婆子是吊睛虎,会吃人不成?”
谢长庚笑道:“娘你想到哪里去了。娘你千里迢迢,来这里看儿子,儿子很是感动,她也伺候不好娘,倘若叫娘为外人气坏身子,便是儿子的罪过了。”
谢母听儿子这么说,心里的气才稍稍平了些下去,说:“自己肚皮不争气也就罢了,还认什么义子。庚儿,娘可告诉你,她休想让那野孩子跟着你姓!”
自己母亲性情褊狭,谢长庚一向是知道的。对此,他从前也无多大的感觉,念老母含辛茹苦早年不易,诸事顺着她也就是了。但此刻,听她用如此的口吻说那孩子,忽想起今早自己送母子出城,那妇人隐在马车里,始终没露脸,倒是那孩子,马车离去时,他偷偷从车窗里探出头,不住地回望自己,心中忽然有些不快。
他并未接话,脸上依旧带笑,恭敬地道:“娘,你好生歇着。儿子最近事多,今日不能陪您,儿子先去了。”
他叮嘱管事好生伺候自己的母亲,转身去了。
谢长庚说事多而去,倒也不是借口,忙碌之间,转眼几天便过去了。这日,天黑了下来,掌灯时分,他还在衙署里,和刘管等人议着一件事情。
河西往西,过祁连,便是玉门,出玉门,在毗连北人活动频繁的大漠深处,天山雪岭之下,有一小城,名金城,本隶属本朝,在那里,常年驻有一千将士,设烽燧,监视着北人的行动。但在几十年前,金城被北人占据,朝廷权衡之下,放弃管辖。
数年前,谢长庚夺回了金城,重派士兵驻守。但要维持金城的驻军,代价不小。光粮草一项,仅以输送为例,从河西出发,边境漫长,路途险阻,时刻可能受到北人骑兵袭扰不说,一个运送粮食的士兵,路上便要吃掉相当于十个军士的口粮,而那片地方,除了标界的目的,占有的实际意义不大。这也是朝廷先前放弃金城的原因之一。
负责河西粮草调度的交城令许轲,数次提交帐目,认为粮草有限,建议弃金城,将防线回撤。
此刻议论的,便是此事。众人大多赞成,认为确实不必再以高昂代价继续维持金城驻军,议论完毕,全都望着座上的谢长庚,等着他的决断。
谢长庚沉吟了片刻,目光从面前的一张张脸上掠过,开口道:“一千驻军,守的,并非金城一戍,还有天山、雪岭、以及雪岭之南的土地。弃金城,便是弃地,拱手让人,更是亵渎此前为夺金城战死的将士。纵然千里不毛,我谢长庚只要在此任节度使一日,莫说十倍,便是百倍的代价,亦寸土不让!”
他将手中的账本,丢回给了许轲。
“此事,就这么定了,往后不必再提。粮草问题,可裁撤冗军解决。河西要的,不是大军,而是精兵。”
节度使一锤定音,又给出了解决的法子,众人谁敢再说不,立刻应是。
谢长庚留下刘管几人,命召齐军中文书,尽快梳理军队名册,裁撤战斗力相对低下的老弱,转而派去垦荒屯田。
正说着话,看见管事在堂外张望着,仿佛有事,便叫了进来。
管事说,老夫人亲自下厨,给他做了一桌饭菜,自己也不吃,一直空着腹,在等他回,方才打发自己过来催问。
谢长庚看了眼外头。
天色漆黑,外头完全暗了下去。
他收回目光,见刘管等人都看着自己,方意识到不早了,几人只怕都已饥肠辘辘,有家室的,家中妻子,大约也正在等人回去用饭,便叫散去,明日着手做事。
部下遵命而去。谢长庚不想老母久等,匆匆也回到后头,见果然做了一桌丰盛菜肴,在等着自己吃饭,忙将人扶上桌。
“娘,你何必如此辛苦。你来这里,儿子未曾尽孝,还要娘你下厨等我,儿子实在无地自容。”
谢母将戚灵凤叫了出来,笑眯眯地说:“有凤儿帮着,娘不辛苦。凤儿,你也忙了半天,坐下一起吃。”
戚灵凤忙摆手:“凤儿不敢。老夫人和姐夫用饭吧,我伺候老夫人。”
“叫你坐,你就坐!”
谢母命秋菊替戚灵凤布座,见她还不肯,佯怒道:“还不坐下!你也不听我的话了?”
戚灵凤看了一眼对面的谢长庚,见他看着自己,一言不发,终于挨着半边凳子,坐了下来。
谢母这才高兴了起来,叫秋菊给儿子倒酒,自己不停地给他夹菜。
“你多吃些。凤儿手艺好,这几道菜都是她做的,你尝了就知道。有家有室的人,竟瘦成了这样,娶的人,也不知道有什么用,娘见了都心疼。”
谢长庚确实腹中饥饿,只是听到老母在耳边絮絮叨叨,说的话,并不是很想听,胃口一下便败光了。推不过自己母亲的情,勉强吃了一碗饭,也没怎么夹菜,起了身,自己替老母打饭,盛汤,说:“娘,儿子方才在前头已经吃了些东西,饱了,还有事,娘你慢用,晚上记得早些歇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