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九、美女诱齐王据守虎牢关的李世民采用疑兵计拖住窦建德,达到了预期目的。虎牢关下的窦建德在前进不能后退不行的困境中,采用刘斌谋划的牧马计,企图等李世民的军马吃完黄河南岸青草后,移到北岸放牧,瞅准机会下手夺得马匹,剪除唐军骑兵的威慑,再用铁骑奔袭孟津渡,返渡黄河直捣洛阳城。双方各有打算,时间一晃就拖延了二十多天。这二十多天,却苦了洛阳的王世充。幸好当初细心的丞相段达有先见之明,合理分配粮食,才使得洛阳的守军又苦苦熬了二十多天。
洛阳城上,企盼夏军救兵前来解围的王世充和一帮臣僚们在城楼上望眼欲穿。
城楼下的旷野上,唐军大将屈突通挥动着令旗,率领上万名唐兵,一个个精神抖擞,在旷野上操练。但见那战阵时而游龙走蛇,时而连环转圈,时而成纵队穿插,时而成方阵冲锋向前。骤然间喊声四起,杀声震天,折腾得那旷野上烟尘飞扬,天空中乌鸦盘旋找不到落脚点。很显然,围困洛阳的唐军一点也没有退军的迹象,是在通过操练故意向洛阳城显示自己高昂的斗志,志在必得。
王世充在城楼上焦躁不安地走来走去,不时抬头往东方张望,时而又望着城楼下操练不停、令人心烦的唐军。原以为窦建德5天就到洛阳城下,现在一晃去了20多天,城中军士粮食已尽,已在杀马充饥,如那1万来匹军马再吃完,窦建德还不来,那就只有开城投降了。这是他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会跨出去的绝路,所以,还得想法。
丞相段达向王世充禀道:大王,李世民只带了3千多军马前去虎牢关,如此少的兵力,怎能阻挡夏王的10万大军原计划5天就可赶到,现在已经有20多天了。我估计李世民定是采取拖延战术,制造假像迷惑窦建德,使窦建德不敢冒然进兵,才会延误这么久。应该速派人把李世民只带了3500军马这一重要军情禀告夏王,使夏王对李世民的实力心中有数,促使他下决心迅速冲破李世民的阻拦,兵临洛阳城下。
王世充摸着络腮胡思考,点头,又伸手指点着将洛阳城围得铁桶一般的唐军阵势道:段爱卿言之有理。不过,李世民分兵迎战夏军,围城守军必然严加防范。上次探马进城已经引起了唐军警惕,送信之人如何出得去
单雄信抱拳禀道:在下愿杀出重围,去见夏王。
王世充摆手制止,指着城下不远处骑马巡视的秦叔宝、尉迟恭等唐军大将告诫道:不可,你看城下那唐军大将秦叔宝、尉迟恭等猛将仍在巡视,此等角色皆有万夫不挡之勇;将军虽然武功高强,单枪匹马要想冲破唐军防守谈何容易。卿等忘了两个多月前王琬冲出重围求救兵时,为掩护他折了数员大将,且当时我军还有战斗力。现我军兵微将寡,且不说与众多猛将拚杀毫无胜算,对方就是一阵乱箭也会令将军防不胜防。本王与将军情同手足,安肯让将军冒此大险当另作他图。
段达思忖片刻,眼珠一转,语气委婉道:我有一计,李世民亲自前去,留下胞弟李元吉围城。那李元吉青春年少,老臣素闻李元吉贪恋美色,是个花花公子。大王可在后宫选一名艳美且忠心耿耿、识大体的王妃,乔装民女出城,也许能蒙混过关。
杨公卿指着城楼下的唐军阵营禀道:李世民机警过人,其弟李元吉跟随李世民征战多年,也不是省油的灯。此等雕虫小技岂能瞒得过他,弄不好偷鸡不成反蚀米。
段达想出此计谋是经过认真分析的,故坚持己见,不以为然地摇头道:那倒不一定,俗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自古只有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英雄,没有面对千娇百媚不动心,挥刀杀美女的英雄。做了,还有成功的可能,不做,一点可能都没有。洛阳获救,关键在于窦建德一鼓作气,冲破李世民的阻挡,早日兵临城下。一旦僵持下去,洛阳休也!此举事关洛阳生死存亡,理当双方配合,非派人去给窦建德报信不可。
王世充点头道:爱卿可有妙策
段达觉得自己的计谋当众讲出有失王世充脸面,便靠近王世充耳语。
王世充听后面有难色,迟疑不决。
段达见王世充犹豫不决,晓之以理,继续劝解:大王不妨试想,当初董卓与吕布争爱,董卓如以大局为重,舍貂婵一美女,结局又当如何况且,眼下也惟有此法。如不及时送信告知夏王,时间再拖延十天八天,一旦洛阳城破,江山都没了,大王纵有后宫三千,焉能保之还不是尽归他人之手。
王世充思索片刻,也实在想不出其它办法,只好点头应允:只有如此了,本王就赔个美人。
五彩缤纷的晚霞悬浮在天空。带有几分倦意的夕阳像一位耗尽了热情的女子,迈着迟缓的脚步向地平线沉落。精疲力竭的她仿佛已经感觉到时间不多了,经过一天的辛劳对大自然已经奉献够多的她,在落下地平线的最后一刻,依然那么执着,那么慷慨地把最后几缕耀眼的余辉赠予大地——长长的倩影投射在洛阳城下的护城河面上,回光返照,夕照下的洛阳城更显得多了几分悲壮与凄美。
洛阳城下,面向唐军营地的城门口,一披麻戴孝,穿着轻薄白绸衣,头戴孝帽的年轻艳美女子,呼天叫地扑出城门,几个郑军军士假惺惺阻拦,女子挣脱,向吊桥跑去,后面士兵假装追赶。女子从吊桥上纵身跳进护城河里,游向对岸。士兵隔岸高喊:有人出逃了,抓住她……却不跳入水中追赶。
女子吃力地爬上岸,全身水淋淋的,冷得浑身颤抖,哭泣着向唐军大营跑去。
巡哨的唐军士兵跑过来,捉住女子。
女子悲切地哭喊:军爷,你们放我回家吧,小女子乃荥阳人氏,随父到洛阳走亲戚,不想洛阳被大军围困,父亲被王世充抓去守城战死。昨日又得到我家兄弟飞鸽传书,说我的母亲又气绝身亡,要我回家奔丧。王世充下令任何人不得出城,我方才强行跳河方得脱身。军爷,这些你们都看见了。你们就行行好,放我过去吧。说完双手掩面,痛哭不止。
女子哭得泪流满面,怪可怜的。几个士兵面面相觑。
士兵甲脸露同情之色,对同伙说:谁家不是人生父母养的,奔丧尽孝,天理人伦,放她去吧。
士兵乙摇头说:不行,齐王有令,任何人不得通行。万一她是细作,放走她,你我吃罪不起。你还是回去吧。
女子哭泣道:军爷,我好不容易逃出来,你赶我回去,民女只有死路一条。望军爷开恩,放我回家尽孝吧。
士兵丙反复观察女子几眼,疑虑重重,终于作出决定:真假难辨,如果是真的,赶她回去天理难容;如果她真是探子,放走了吃罪不起,不如交给齐王处理吧
几个军士押着水淋淋的女子来到齐王李元吉中军帐。
李元吉和封德彝正在大帐里面靠后观看军事地图。
军士躬身作揖禀道:有事禀报齐王。
李元吉和封德彝同时转过身来,观察进入中军帐的兵士和后面跟着的女子。看到女子在哭泣,甚觉诧异。
女子缓步进入,立在李元吉不远处,双手不停擦眼泪。
军士禀报:禀报齐王,我们刚才巡哨,看见此女子从洛阳城跑出来,跳河逃脱,被我们抓住,请齐王发落。
女人泪水满面,哭诉道:齐王开恩。民女乃荥阳人氏,随父到洛阳走亲戚,不想洛阳被大军围困,父亲被抓去守城战死,昨日又得到我家兄书信,说母亲又气绝身亡,要我回家奔丧。王世充下令任何人不得出城,我方才逃出洛阳城跳河得以脱身。大王,你行行好,放我回家尽孝吧。说完痛哭不止。
李元吉脸露狐疑之色,仔细打量女子的面容。
女子虽然满脸泪水,容貌却生得风姿绰约,恰似清水沐浴后婷婷玉立的荷花。细看时,杏脸桃腮,容颜绯红若晨曦朝霞;皓齿朱唇,黛眉弯弯,鼻梁高直,五官分布恰到好处;神态柔顺温和,一双晶亮动人的眼眸顾盼多情,摄人魂魄,实乃一绝色美女。加之衣服全部湿透,湿衣附身,窈窕的身姿风韵尽显。丝绸薄纱中半隐半露女人丰满的胸脯,白嫩的肌肤透出薄纱,恰似珠辉玉丽,通体照人,直看得李元吉魂不守舍。停了片刻,有了想法,方才说话:父母双亡,着实可怜,可眼下兵荒马乱,此地离荥阳300里之遥,你一个女人怎么去得再说,现在天色已晚,孤身一人行走多有不便,莫如在我大营休息一晚,明天我叫两个军士用马车送你如何
女子没想到几句伤心话就轻松蒙骗过了齐王,竟得到如此意想不到的特殊待遇,不但放自己通过,居然还要专人护送,实在是大喜过望,禁不住破涕为笑:有劳大王垂怜,小女子感恩不尽,依从大王就是了。
李元吉离开座位,走近女子,伸手抓住女子的手掌细看,好一双细嫩白皙的纤纤玉手。看毕,关心地说:我看你身在颤抖,手心冰凉,是不是落水着凉,叫随军大夫给你看看。
女子感激地说:多谢齐王关爱。
站在一旁的封德彝插话道:齐王,不可。此女子所言真假难辨。况且,我们已经围困洛阳近9个月,铁桶一般,无人能进得去,她怎么能得到母亲的死讯,八成是郑军的细作。
女子见封德彝起疑心,急忙申辩道: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家祖上是养鸽世家,我们亲戚之间经常采用飞鸽传书。我是收到我家兄弟套在鸽子脚上的书信得知我母亲去世消息的。我有飞鸽传书书信为凭。说完,解开衣服,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纸卷递与李元吉。女子解开胸襟后,故意忘了扣衣钮,半露出白皙的胸脯。
李元吉接住小纸卷,双眼贪婪地瞥着女人的胸脯,收回视线后,细看纸卷上的文字,眼珠一转,点头道:我信你,看你一身湿透,到我后帐换衣服去吧。
女子鞠躬致谢。一女兵从后帐中走出,带女子入帐。
待女子入帐后,封德彝连连跺脚:断不可轻信此女子的话,你忘了秦王临行前的话万一她是前去与窦建德通风报信的奸细,你放她过去,秦王岂不大祸临头!
李元吉笑笑,脸露狡诘之色,小声说道:我岂能不知。我们围城近9个月,洛阳城百姓粮食断绝,个个面黄肌瘦,神态木然;此女子虽穿孝服,看似悲怆凄切,实则目光摄魂,纵然尽力掩饰,也透露出藏不住的媚艳。你看她面如桃花,肤色丰腴,丝毫不缺营养,那纤纤玉手白如凝脂,更是一双天天涂脂抹霜保养极好的贵人之手,平民百姓此刻怎会有如此颜色元吉自幼生长在繁花锦绣之地,钟鸣鼎食之家,女儿花丛中穿梭惯了,也见得多了。此女定是锦衣玉食之人,绝非等闲女子。
封德彝深深钦佩齐王的观察能力,年纪轻轻,居然如此细察入微,脸露诧异之色:你既然知道,为何还要放她过去莫非你忘了秦王临走时的叮嘱——千万不能放过郑军细作
李元吉挥手示意封德彝与他一起走出大帐。
二哥的叮嘱,李元吉岂会忘记,他这样做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自有他的道理,他解释道:我随二哥征战多年,常受其悉心指点。二哥作战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总结出几条经验:领军打仗,其一是勇气为上,一旦与强手对阵,精气神最为重要,务必精神抖擞,气贯长虹,气势上压倒敌人,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二是不要墨守成规,善于随机应变。当年孔明图西川,出发前告诫猛张飞不得饮酒,却在张飞遇到严颜把关不能通过时,反而派人送好酒与张飞。张飞悟出其中奥妙,将计就计,大败严颜。二哥临行前交待不能放过一个细作,我却偏偏把这个细作放过去,一个道理。我其中藏有玄机。
封德彝更加不解地问:此话怎讲
李元吉笑了笑,显得很有把握地说:如果她真是细作,我的军士明是护送、暗中是监控,她如何脱身通风报信她到荥阳要经过虎牢关,我叫军士将她直送到我哥手里。我哥夺得虎牢关后,定是用疑兵计拖住了窦建德,送去此女人正好助我哥一臂之力。我哥定明白我意,反其道而行之,自有妙计处置。再说,好男不欺女,我怎忍心把一个美女杀了
封德彝点头认可,又告诫道:不过,护送的军士定要武功高强,而且要派心腹之人,千万不能让她跑掉了。
李元吉点头道:放心吧,我已看过了她手掌,一双纤纤玉手,绝对是没练过武功的娇滴女子。她逃不了的。
封德彝换个角度提醒道:那倒不一定,所谓‘英雄难过美人关!’齐王见过美女如云都魂不守舍,其他人就更难说了。万一护卫的军士贪色误事,走脱了该女子,且不误大事。
李元吉明白封德彝的意思,笑道:封大人言之有理。我派断不可能起色心的女将军去护送就得了。
封德彝心领神会地指着李元吉笑着说:你呀,原来早有防备,自己贪色,自然要提防别人贪色误事!
李元吉哈哈大笑:知我者,封德彝也!
封德彝又问:那这个女子今晚怎么安排
李元吉狡诘地笑笑:如此绝色美女不请自来,郑王既好意相送,我不做个顺手人情,不留住一宿且不太不近情理吗
封德彝指着李元吉会意地笑起来。
夜色笼罩。洛阳城外,沿城篝火通明。每隔十几步一名唐军卫士来回走动,严密监视着洛阳城。假扮尉迟恭的将军率一伙骑兵沿着唐军营张在流动巡逻。围城唐军中军帐,帐外有两个侍卫持枪而立。
李元吉中军帐后帐内,蜡柱垂泪,烛光微明。轻薄通透紫红色的芙蓉帐里,穿着淡黄色薄纱衣兜,半裸露胸脯的女子风情万种,坐在床边,依偎在李元吉身上,恰是那含苞欲放的花朵,心跳偷偷地在等待着赏花人采摘。
细看那女子怎生得温柔:
明眸波动脸绯红,
朱唇滋润爱意浓。
软语温存娇滴滴,
玉体倾斜胸微动。
女子云情雨意,盈盈欲露,一双晶亮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直视着李元吉,柔声细气地说:小女子一向仰慕齐王的英名,承蒙齐王怜爱,如蒙不弃,情愿以身侍齐王。
原本想自己循循善诱方能如愿,不想此女子竟然主动表白,话语甜蜜,配合明显的肢体语言依依偎偎,实难抗拒。李元吉暗喜,有些不能自持,内心蠢蠢欲动却还假意推诿:绿草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尔乃淑贤聪慧,婷婷伫立于水中央之佳丽,可望不可及。我乃军旅中人,刀光剑影中戏度人生,不知几时殒卧沙场,安能有此奢望,恐误佳人大好前程。
我明明你与你肌肤相亲,感觉得到你呼吸急促,暖暖的体温;听得到你心跳怦怦、热血沸腾。已经依偎在你怀中,任其埋首烟波,浪打风吹,怎说我在水中央可望不可及正所谓‘堪折直须折,何须问花为谁红’。齐王难道不知,自古美女爱英雄女子笑眼纤纤,情意绵绵,一双玉手轻轻地抚摸着李元吉的手心,柔声细语继续述说衷情:齐王何必推诿。方今群雄割据,拥兵为王,为扩大疆域,不断攻城掠地,致使生灵涂炭,饿殍遍野。只苦了我们这些小民百姓。小女子父母双亡,自己也不知几时黄泉相会。自古道红颜多薄命,恰是那野草闲花,旦夕枯败,哪有什么大好前程。原本心如死灰,今蒙齐王怜爱,正所谓人生难得一知己,我与齐王相遇,实乃前生有缘。小女子如能与齐王结百年之好,也不枉岁月之风吹老人生。话语之间,一双摄魂动魄的目光直盯着李元吉脸庞。
本来就意乱情迷的李元吉怎经得住这般逗挑,心急火燎的他已经气喘嘘嘘,紧抱着女子一阵狂吻,吹灭了蜡烛,直奔主题。暗影中,恰似山崩海啸、地陷天裂,李元吉与女子云雨交欢。一个魂不守舍,一个飘然入仙。刹那间顿觉万念消化,双双缱绻缠绵,灵魂已经离体飘飞,融入了春风化雨、光彩弥漫的环宇之间。
也许是太投入,过度劳累,女子很快就睡着了。渐渐地,她觉得自己的身躯飘了起来,晃晃悠悠飘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她真正的家乡并不在荥阳,而是在遥远的四川西部高耸入云被誉为蜀山之后的四姑娘大雪山下——因她天生丽质,美艳绝伦,被当地人赞颂为美丽的四姑娘山神转世投胎,都叫她为四姑娘,声名远播,被王世充昭告天下选美选进洛阳皇宫的。她的家乡景色美丽,恰如人间仙境一般。来自雪山的融水,汇聚成湖后,像翡翠似的镶嵌在雪山脚下。湖底沉积着大量的碳酸钙,成了天然净化剂,把湖水纯净得像玻璃般清澈透明。湖中水藻遍布,鱼儿悠闲嬉戏。湖面一平如镜,蓝碧晶莹;阳光照耀,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光晕。远远望去,绚丽耀眼,斑斓纷呈。雪山蓝天倒映湖中,山水对称,水天同景;微风轻吹,倩影飘摇,波光粼粼;鸟儿在湖面追逐,浮光掠影;‘啾啾’声此起彼伏,婉转长鸣。凭高俯瞰,家乡的景致美不胜收。她远远看见了自己家的茅屋,正要降下云头,却见茅屋上,善良的母亲正在挥着白幡,满目泪水,口里喊着自己四姑娘的小名在招魂。她大吃一惊:莫非自己已经死去,这是魂归故里渐渐地,她被吓醒了。她觉得刚才的梦境是个凶兆,预示着此去凶多吉少。但为了洛阳城的安危,越过唐军的包围圈去给窦建德通风报信,即便刀山火海她也要去闯了。她四周看了看,发现烛光明亮,却不见了自己藏有密信的孝服。与自己同床共寝的李元吉也不见了。她暗暗吃惊。该不会被他发现孝服里的秘密吧如被发现,大事未成就小命休也,岂不枉费心机。事到如此,也只有听天由命了。想到这里,她已无睡意,眼睁睁地熬到天明。
旭日东升,彩霞满天。
封德彝和女将军朗月、及两个女侍卫赶着一辆马车急驰过来,停在李元吉的中军大帐旁边。
李元吉牵着穿着唐军衣装的女子从中军帐走出来。
女子眉目传情,媚态横飞,一夜缠绵,颇有依依不舍之意,分手之际,娇甜甜地躬身向李元吉作揖道:民女昨夜能与齐王并蒂莲般恩爱绸缪,实乃三生有幸。常言道,爱过知情浓,女人如花似梦,即便是片刻的温柔也会惦记胸中。如齐王还念昨晚情分,不要忘了打完此仗后前来看望奴家。
她此举明是在向齐王致谢,实乃向旁边的护送侍卫表明她与齐王有染,使其不敢怠慢她。
李元吉没想到此女子如此多情,言语颇为甜蜜,不能不令人感动。李元吉扶起女子,语气也有几分儿女情长:给娘亲尽孝后,专心在家等候,我打完此仗,再专程前来接你。此去路途遥远,兵荒马乱。为防不测,我派朗月将军一路护送你到虎牢关。我已给我二哥写了书信。我哥会安排你出关的。路上的盘缠我已为你备好。说完,又回身向后面的军士挥手。
一军士端来银两。朗月将军代女子收下,放入车内。
女子又向李元吉躬身禀道:民女有孝在身,请大王应允民女穿上孝服,以敬母亲在天之灵。
李元吉点头道:为母戴孝,天理人伦,岂有不允之理说完向女侍卫挥手示意。
一女侍卫拿来女子白色孝服。女子接过,跨上马车,钻进帷帘,穿上孝服,又从帷帘中出来。女侍卫将她扶住,跳下马车。她再次向李元吉躬身禀道:民女父亲战死洛阳城,小女此去,恐再无回洛阳之日。请大王应允小女向父亲亡灵叩首尽孝,以表小女对父亲的悼念之情。
李元吉应允道:百善孝为先,理所当然。
女子慢步向洛阳城走去,快到护城河时,虔诚地跪下身子,仰望着洛阳城楼顶上的王世充,五体投地磕了三个头。她叩首时满目凄切,双眼泪水涟涟,显然是动了真情。虽无荆轲刺秦王那种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离别时的悲壮,却也有今朝离别大王去,来世与君再枕欢的恩情了断。
洛阳城楼上,王世充及一帮文武百官在注视着身穿孝服的女子磕头。王世充脸色阴沉,眼神颇有几分悲凉。他望着磕头的女子一声长叹,口中叨念道:苦了我这美貌如花的爱妃啊!说完又连连摇了摇头。显然他完全明白女子磕头是在向他诀别,脸上显露出无可奈何的表情。
女子磕过头后,回身走向马车,再次向李元吉躬身道别,钻进马车。朗月同上马车。李元吉递了封书信给朗月,示意她交给秦王。一声鞭响,两名唐军女兵驾着马车,向虎牢关行进。
封德彝望着马车远去,不解地问李元吉:齐王何以对女子百依百顺常言道,
男人的世界容不下女人的永远。一夜露水夫妻就值得齐王如此宠爱有加
李元吉眼光注视着马车远去,心情复杂地说:封卿难道还没悟出,此女子穿上孝服磕头哪是在向父亲亡灵道别,分明是穿上孝服引起注意,在向城楼上的王世充报平安;她一脸真诚的泪水分明是在向王世充作最后诀别。
封德彝更加不解:既然如此,为何还要顺其意
李元吉又笑了笑,指着不远处骑在马上拿着双鞭扮作尉迟恭、拿着铜剑扮着秦叔宝的将军说:二哥走时为何嘱咐我,叫几个军士拌作秦叔宝,尉迟敬德等几员猛将,就是因为担心他带走那么多猛将后,城上的王世充欺我将少,冒险出城反攻我。这个女子向王世充报平安,王世充见女子脱身后,自然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前来救援的窦建德身上,断不会再考虑冒险出城攻击我。对我来说,双方相安无事就是胜利。磕几个响头就让我少了许多麻烦,如此好事我岂有不依之理。
封德彝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李元吉望着马车远去,感叹地说:此女子秀外慧中,锦心绣口,也算是个重情重义之人。我作夜已从她孝服中发现与窦建德通风报信的密信,证实其身份是王世充的妃子。为解王世充于倒悬,居然愿意自污其身,铤而走险。谁说女人祸国,大难临头时总是她们舍身成仁。卫国有许穆夫人驱车勇赴国难,越王有西施为其献身,元帝有昭君和亲出塞,王允有貂婵为其辱身,今又有此女为洛阳解围赴汤蹈火。浩浩中华,累有红颜默默为社稷污身辱节、乃至抛头颅洒热血,岂不令须眉汗颜!
难怪气质如此高雅!听说是王世充妃子,封德彝颇感诧异,继后也叹道:平时君王们将他们视为玩物,史家们也总是把祸国的罪责强加在她们身上。殊不知国难当头,往往就是她们忍辱负重,肩挑起了救国安邦的大任。结果不是留下枯冢一堆,就是隐姓埋名化作烟尘随风而去。青史未留名却反为刀笔毁,天理不公啊。
李元吉深有同感道:正是。所以,如此深明大义的女子,哪个热血男儿都不忍心把刀架在她脖子上,可惜错投了王世充这个不知怜香惜玉的魔头,竟将她推上了风口浪尖,令人一唱三叹。不瞒封卿,我虽占了她便宜,细细思量反倒觉得羞愧,可耻的不是她,倒是我自己。我已在信中给二哥讲明,休要伤了她性命。
封德彝点头。他俩不约而同的将视线转向洛阳城楼。
王世充等一帮文武官员站在洛阳城楼上,望着女子乘坐的马车远去。王世充默默无语,面有蒙羞之色。
杨公卿用钦佩的口气说:丞相神机妙算。这一招果然奏效。居然真的蒙混过关了。
段达摸着胡须得意地说:早在老夫意料之中。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嘛!
王世充与众臣在城楼上亲眼看见王妃与李元吉从中军帐里出来,同枕共眠是显而易见。当着众人的面看到这一幕,作为男人,尤其是称孤道寡的帝王,采用如此下策,不得不舍弃女人保江山,无论你有万个理由也是大扫脸面。他心情复杂地望着远去的马车,又看了看城楼下面远处有辱妻之恨的李元吉,狠狠地说:只是便宜了这小子,夏军一到,朕誓必将此小子碎尸万段!
段达理解王世充此刻的心情,任何人受到这样的羞辱,心里都是不好受的,便安慰道:自古红颜命薄。大王不必为一女子动怒。待到大王一统江山之日,普天下的美女岂不尽归大王所有吗舍一女子保大王江山,大王应该为洛阳城转危为安高兴才是。为了充分论证郑王此举的合理性,为郑王挽回面子,从中获得安慰,他停顿了下,又继续道:当年王允舍貂婵事董卓,何尚不是忍痛割爱然大事成后,世人皆赞王允忠君报国,深明大义,不计较个人得失,实乃远瞩高瞻之举,是社稷将倾时,挺身而出挽救国家的头号功臣。此举流芳百世,谁还会指责他送妾与人有失脸面
王世充点头。不过,话虽如此说,毕竟是软语温存同床共枕的夫妻,且能没有几分留念之情。曾经君临天下,八面威风的他,现在却江河日下,无计可施,山穷水尽之时,才不得不作此下策。万般无奈的他,禁不住一声长叹。正所谓风水轮流转,恶果皆由恶因生。曾经玩弄隋朝皇帝如木偶,毒死隋帝如同捻死一只蚂蚁,视隋朝万里江山如自己后花园的他,现在也有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