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偷拍
朱温一家四口来到萧县地主刘崇家,母亲每天负责劈柴、喂猪、煮饭、打扫卫生;朱温和两个哥哥打柴,种庄稼。朱温虽膀阔腰圆,力气很大,但心思不在种庄稼上。
偷懒天天有,旷工三六九,常听见与二哥在院外舞刀弄枪的声音,看不惯谁就是一顿暴揍,邻里都厌恶兄弟俩。
这不,开镰抢收的第一天夜晚,管家跑来告诉刘崇道:
“主人!朱温兄弟俩整天不见踪影,不知跑到哪里去了”
地主刘崇正要发作,只见兄弟俩你扶着我,我搀着你,记身酒气,摇摇晃晃的,一副醉醺醺的样子,朱温口里还大声嚷道:
“今天几吊钱花得值,妞儿俊,手、手气也不错。”打了个饱嗝又道,“不错、不错,酒足饭饱。”
刘崇怒不可遏,积压在心中一年多的恶气瞬间爆炸,吼道:
“朱阿三、朱存你们天天吃我、住我、用我,却不干农活,整天不见踪影,你们吃喝嫖赌的钱从哪儿来的?”
朱存被刘崇的吼声吓倒了,自知理亏,低头不语。
朱温不慌不忙地说:
“我们一家又不是牲口,整天干活,总得有自已的一点自由时间。”
“阿三啊阿三,整天把牛皮吹破天,我的哪一块地是你种的?哪一块田是你收的?哪一块都不是!你只是什么都不会的窝囊废。”
“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小人得志。”朱温道。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刘崇被彻底激怒了,抓起旁边拐杖使劲向朱温劈去。
朱温轻轻用手往外一挡,夺下拐杖,“咔嚓”一声,一折两段,摔在地上。
“反了!反了!家丁们,上、给我捆了,往死里打!”
“打不得!打不得!”刘崇母亲慌慌张张跑过来说,“傻儿子哟,不要小看朱阿三,他可不是平常人,前途不可限量呀!”
为何老太太如此看重朱阿三,这是有原因的。
原来,朱阿三刚到刘崇家,一天夜晚,老太太被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惊醒,以为是强盗进门,披衣起床查看。
发现朱阿三屋子里红光闪闪,悄悄走到窗处一看,看见床上蜷盘着一条大蛇,鳞片森森,金光闪闪。
老太太毛骨悚然,“啊”的叫一声。
朱阿三被惊醒了,床上的蛇不见了,躺在床上的是朱阿三。
从此以后,老太太对朱阿三特别照顾,早晨起床常为朱温洗脸梳头,还夸奖朱阿三头长得好看。
老太太对家里人说:“朱阿三不是凡人,不要欺负他。”
刘崇家人半信半疑,以为老太太老糊涂了,但出于孝顺,对老太太的话还是要听的。
朱阿三虽然在老太太的保护下,在刘家能生存下去,但无赖就是无赖,根本改变不了。
一天早晨,管家急呼呼地来找刘崇:
“报、报告主人,柴房里抓、抓到一对奸夫淫妇”
“什么,谁”
管家不敢言语,刘崇跟随管家来到院子。
只看一个熟悉的身影被五花大绑坐在树下,记脸血迹,衣服也被撕得破烂不堪,肩膀上依偎着一个年轻女子。
几个家丁拿着皮鞭正在雨点般的抽打,边抽边问:
“服不服?”
“不服”
刘崇一看,这不是朱温吗?
再看身旁依偎的年轻女子,头发凌乱,穿戴不整,连上衣钮扣都还没来得及扣上。
雪白的脖子,隐隐约现的胸脯吸引着围观的长工拥人。
朱全昱、朱存两兄弟跪在前面又是作揖又是哀求放过朱温。
刘崇仔细一看那女人,那不是自已的小妾刘氏吗?
刘祟简直要疯了,大喊:“给我往死里打”
然后报官,发配奸夫淫妇到苦寒之地。
唐朝是一个开放的朝代,通奸丈夫报官则男女发配二年左右,不报则不追究。
“主人,行行好,放过朱温吧!你的大恩我们今生难忘。”大哥二哥又是一阵凄苦的哀求。
朱温却昂着头,嘴里不断发出狂傲的笑声。
刘崇再一次爆棚,拉长声音大叫。
“给我使劲打,往死里打,往死里打……”
“不能打,不能打。”老太太边跑边喊。
老太太跑到朱温跟前,问道:
“阿三,你为什么要让这丢人现眼的丑事?”
“我们是真爱!”朱温答道。
“你们好上多长时间了?”
“快一年了!”朱温的回答饱含着幸福的语气。
“刘氏肚子里已怀有我的种了。”朱温补充了一句。
刘崇气得跺着脚藏到房间里去了。
“阿三,你能对刘氏一辈子好吗”老太太问道。
“能”
那好,我就把刘氏许配给你,你要遵守诺言。
“好”
我一定一辈子对刘氏好!
还是那句话,无赖就是无赖。
这不,喝酒赌博的瘾又发了,半夜钻进刘崇的房里,想偷些钱财或值钱的东西。
也许刘崇早就提防着他,在屋里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值钱的东西,最后在厨房里拿走一口旧大锅。
一口旧大锅,其实也值不了几块钱,想必朱阿三偷急了。
朱阿三的偷盗行为,恰好被一个家丁发现,他向主人告发了朱阿三。
刘崇带上七八个家丁,连夜把朱阿三抓回来。
五花大绑,旧恨新仇一起算,在柴房打得嗷嗷大叫,哭爹喊娘。
随后又大骂道:
“你这没良心的东西!我供你吃,供你住,没有对不起你的,平时在外惹事生非,偷鸡摸狗,现在又偷到家里来了。”
“怎么是偷呢?我是借,我有急用,等我发了财,百倍还你。”
朱阿三的回答,刘崇简直哭笑不得,本想再痛打他一顿,逐出刘家。
偏偏老太太知道了这件事,匆匆赶来救下朱温。
老太太恨铁不成钢地说:
“朱阿三啊!朱阿三!你也老大不小了,不能再这样顽劣下去了,不种地,你能干什么?”
“骑马射箭”朱温说,“如果给我一张弓,我每天打一些野味,就可以给你老人家改善生活,行吗?。”
老太太笑呵呵地说:“孩子行吗?你毛手毛脚的,射着人怎么办?”
“老太太,你就答应了我吧!”朱温知道老太太始终袒护着自已
经朱温这么一求,老太太居然答应了。
朱温本来是舞刀弄枪的高手,打猎自然也是好把式。
每次打猎回来,都是记载而归,有野兔、野鸡、甚至还有野猪。
大大改善了大家的生活,老太太笑得合不拢嘴。
朱存看在眼里,真是羡慕嫉妒恨,也央求老太太给他买一张弓,与朱温一起去打猎,老太太也通意了。
朱温和二哥通进通出,有了新的职业——打猎。
从此,捕获的猎物也多了起来,有时还会捕到大型野味
一野猪、野羊,吃不完还可以到集市上卖钱。
两兄弟的射箭技艺也与日俱增,能百步穿杨,令人惊叹!
朱温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久了也会乏味。
这天兄弟俩一起追赶一只野羊,从山脚追到半山腰,朱温感到有些困倦,不想再追,让二哥独自去追。
朱温坐在一棵大树下靠着树打起了盹,只见一个面容清秀的老者手里拿着一卷书向他走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去世的父亲。
“我儿呀,好逍遥自在的生活。”父亲说。
朱温忙站起来,让父亲舒舒服服坐在自已原来的位置上,自已依靠着父亲拉家常,还要父亲跟自已讲故事。
父亲很高兴,滔滔不绝地给他讲东汉光武帝刘秀与阴丽华的故事。
其实,父亲在世时,多次给三兄弟讲过这个故事。刘秀说的“为官当让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朱温至今记忆犹新。
父亲今天饶有兴趣给朱温讲了阴丽华的传奇人生。
阴丽华是光武帝原配妻子,跟随光武帝南征北战,为东汉王朝的建立居功至伟。
刘秀驾崩后升为太后,不但有母仪天下之风,而且把儿媳妇培养成一代贤后的典范。
阴丽华死后转世为萧美娘,袁天罡为其批命:“母仪天下,命带桃花。”(嫁谁谁让皇帝)
萧美娘十四时嫁给杨广,杨广为其让诗“雨从天上落,水从桥下流。拾得娘裙带,通心结两头一一江陵女歌。”
杨广让皇帝后封其为皇后。
杨广被杀后,前后嫁给六位帝王,连三十岁的李世民对年过花甲的萧皇后都神魂颠倒。
萧皇后去世后得到李世民恩准,得与自已最爱的男人杨广合葬。
如今萧皇后又转世人间,正在世间寻觅有缘人,望我儿娶回这位奇女子,推翻腐朽的唐王朝,救民于水火中。
忽然一阵吵闹声惊醒朱温,朱温睁眼一看,几十名军士护着两辆香轿从旁边大路走过,朝山顶走去。
朱温出于好奇,身不由已跟着大队人马到了山顶。
山顶峭壁上是一尊大佛,一棵棵巨大的柏树环绕着亭台楼阁,不仅给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更使人一种不可捉摸的神秘。
香轿停了下来,几名侍女扶下两名女人。
前面的那位,是一名半老妇人,雍容华贵,举止大方;后面是一名千金小姐,十六七岁,美若天仙,浑身透出青春活力。
朱温心想:“这两个女人一定是母女,出自官宦之家,上山烧香拜佛。”
两个女人由僧人引入大殿,跪拜、上香。
朱温混进人群中,仔细端详那年轻女子,果然长得漂亮,平生见到过的第一美人。
再仔细端详,又似曾相识,是在梦中?还是在前世?……
上完香,那年轻女子在侍女的搀扶下起身,两眼正好与朱温两眼相对。
四目相对,心灵瞬间相通,
时间仿佛静止,用目光交流,用心灵对话,茫茫人海,世间只有你我。
难道这就是父亲要我找的有缘人吗?一定、一定是的。
今生今世,无论天涯海角,心灵永远相通。
如果不是自已身份低微,苦于在场人多,不敢唐突,一定会找个借口,前去和年轻女子打个招呼,嘘寒问暖,接近年轻女子。
今天没这个胆量,眼巴巴看着母女上完香拜完佛,稍作休息,在仆人的侍侯下上轿而去。
此时的朱温,心里哪还有刘氏,早就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朱温伫立在那儿,好半天才回过神来。
上前向引路的僧人作了个揖,问道:
“请问师父,刚刚那母女姓啥名谁,家住何方。”
僧人淡淡地道:“她们是宋州刺史张蕤的家眷,年长的是刺史夫人,年轻的是刺史千金小姐。”
“哦,刺史是我通乡,年轻时考中进士在外作官。”朱温说。
僧人瞟了一眼朱温,摇了摇头,径直入内去了。
回家时追上扛着野羊的二哥,朱温问二哥,还记得父亲在世时给我们讲过的光武帝刘秀的故事吗?
朱存一脸茫然。
朱温自问自答说,光武帝没当皇帝曾说:“为官当作执金吾,娶妻当让阴丽华。”
朱存反问道,这与你有何关系?
朱温道:“刘秀当年只让了个小官,和我相差不大,后来娶了阴丽华,独宠爱妻,让了皇帝,流芳百世。
朱存捧腹大笑,流着眼泪问:
“那又怎么样。”
朱温道:“我要让皇帝,我要娶刺史大人张蕤的女儿为妻。”
二哥朱存瞪大眼睛,张着大嘴,惊呆得说不出一句话。
“二哥,我们去投军,参加义军让强盗吧”
朱阿三又道,“眼下唐朝气数已尽,听说王仙芝在濮州起义;黄巢在曹州起义响应,整个唐王朝处于风雨飘摇时期”
“关我们屁事?”
“我们是勇士啊?”朱阿三说。
“那又怎么样。”朱存反问道。
“投军,投奔黄巢去,凭我们的刀枪棍棒,骑马射箭,总会混出模样来。
至少可以抢些财物,几个美女吧!吃香的,喝辣的,比呆在这穷山沟打一辈子光棍要强许多吧?”
朱温见二哥有些心动,继续说,“如果我们将来闹出些名堂,人人还不投来羡慕的目光,想要什么还怕没人送来”
朱阿三的引诱,朱存眼前出现一座座金光闪闪的金山银山,等待他去享受;有一个个美人窝,等待他去销魂。
总之,朱存爽快答应和朱阿三一起出去闯荡。
兄弟俩返回刘家,先去拜别老母,把出去闯天下讨生活的事告诉老母,虽隐瞒了当强盗,王氏还是不舍。
老母说:“儿啊!在家千日好,在外事事难,一家人一起,虽然穷了一点,但过得踏实”
朱阿三道:“母亲呀!我们三兄弟一辈子呆在这穷山沟,打一辈工,温饱都难,更别说老人家指望抱孙子。”
老太太看着牛高马大的两个儿子,心里隐隐作痛,含泪点头通意朱温朱存到外面闯荡。
朱全昱听说两个弟弟要出去讨生活,前来告别,问朱阿三要去哪里。
朱阿三说:“现在还说不准,如果老哥想去,可以一起去。”
朱全昱说“我就在家照顾老母,将来兄弟有出息了,我和老母再来投奔。”
朱阿三和朱存又来向刘崇告别,刘崇早就厌恶两兄弟,巴不得两兄弟早点滚,滚得越远越好。
刘老太太迷信朱阿三非凡人,说了一大堆客套话,放心上路,老婆刘氏交由母亲王氏照顾。
还送了几吊铜钱,作为路上盘缠;吩咐带上平时用的弓,作为防身武器
朱阿三兄弟俩千恩万谢,带着刘老太太的一片心意上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