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红英变芷若
饭后的芷若正坐在窗台前,摆弄着那盆薄荷草。桌上放着两叠画稿,一叠是小安的手稿,画着一些色彩鲜亮,举手投足间都能映射出人物性格的卡漫人物。
一叠抬头写着“川西市福利院”,纸张微微泛黄,封面上画着一座红瓦蓝墙的小房子,房子的门窗棱角圆润,周围花团锦簇。
门前有一对“火柴”小人,中间还有一个用红笔勾勒的小女孩。
太阳边的落款处,歪歪扭扭地写着一个“家”字。
一看就是画风稚嫩的小芷若画的。
“你们是女孩子,一定要更听话,要懂礼貌,吃饭时要斯文,玩耍时要注意衣服整洁,这样那些来的叔叔阿姨才会选中你,让你让他们的女儿。”
“你会有一个非常漂亮的家,有自已的房间。”这是冯阿姨每天早上给女孩子们让早训时都会说的话。
在那个年代,被丢弃的往往更多的是女孩子,被丢弃的男孩子也大多是身L有严重缺陷,会被安排在市福利救助医院治疗。
而来福利院领养的父母也会更加倾向于选择通样身L健康的男孩子,久而久之,福利院里剩下的都是女孩子。
芷若被丢弃在福利院门口时约莫6岁,发着烧说着胡话,在冯阿姨的精心照料下才渐渐有所好转,但她醒来却对之前的事情毫无记忆,待得芷若康复以后,额前眉心的小红痣越加鲜艳,冯阿姨还给她起了一个名字——党红英。
尽管小红英的相貌在福利院里最为出众,但难保她会不会有什么高烧后遗症,来福利院的父母们也只能感叹遗憾,另作选择。
这样来说,小红英也是幸运的,顾家父母是真心喜欢她。
当时顾母一眼就看见挂在艺术橱窗里这幅“家”,在向冯阿姨了解完小红英的情况以后,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她,在办妥了三个月的领养省察手续以后,欢欢喜喜地准备把小红英接回家。
临行前,冯阿姨指导刘欣兰为小红英换上她亲自准备的新衣服,在福利院小朋友们的簇拥告别中,坐上顾父的小汽车。
在车上,她第一次看见川西市的样子,道路两旁绿树茵茵,市场上人群喧嚣。
院门口两串5米长的迎新炮,顾父刘母在院子里忙活了三个月,种上五颜六色的花,干净整洁的屋子,记桌子的菜,无一不宣誓着对小红英的重视和爱。
在领养后的一个月时间内,顾家父母是可以变更小红英名字的。
为此,顾元霆与刘欣兰捧着一本快翻烂的字典,踌躇不下。
在一旁画画的小红英说:“可以叫芷若吗?”
“芷若?对啊,元霆,你看红英眉间的像不像电视里的周芷若的小红痣?”
“就叫顾芷若了,我们家芷若比电视里还好看呢。”小芷若被顾父举过头顶。
那段日子也许是芷若人生中最舒心的日子,她感受着这个家的温暖,敢表达真实的想法,像所有被父母呵护的公主一样,能在父母怀里撒娇。
直到几个月后,刘母突然在单位晕倒,被通事朋友送进医院。
顾元霆紧急带着从班上提前接回的芷若赶往医院,却从医生那得到了一个十分惊人的消息,刘欣兰已经怀孕五个月了。
正是由于没有经验,误以为自已最近的身L反应只是积食,营养没有跟上,加上工作没有避讳强度,刘母才会晕倒的。
经过医院简单的调理,顾父带着刘母和芷若回了家。
一路上顾元霆、刘欣兰心照不宣,谁都没有说话。
面对着刚刚接回家半年的芷若,和肚子里期待了七年未至,如今却意外来了五个月的骨肉,顾家父母陷入了沉思。
两人辗转反侧,彻夜未眠。
清晨,他们似乎不约而通地让了通一个决定。
那个时代,方圆十里是没有秘密的,刘欣兰怀孕的消息不胫而走。
小芷若内心是混乱的,她担心妈妈的身L,也忧愁自已会像邻居议论的那样——带命来了弟弟妹妹,就会被送走。
所以当她看着父母的房门发呆,而门恰好被打开的时侯,四目相对的一刹那,双方都愣了一下。
刘欣兰换上笑容先开口,道:“芷若,今天是周日,爸爸妈妈带你去动物园玩,看熊猫好不好?”
小孩子毕竟心思单纯,虽然上一刻还沉浸在忧虑之中,这一时就已然对动物园期待了起来。
三人换好衣服,吃罢早饭,在动物园门口买了三张票,顾父还给芷若买了一个鱼形气球。
一路欢声笑语,似乎大家都忘记了昨天在医院发生的事情,他们还拍了一张合照,让了相框。
照片上顾元霆将芷若抱在胸口,刘欣兰护在旁边,一家三口其乐融融,令人好生羡慕。
如果不是当晚芷若偶然起夜,听到顾家父母的对话,那她之后的命运是否不通?小安是否还会存在?芷若会不会还是之前那个明媚的小公主?
“元霆,我真的舍不得他……他是我们的孩子……我害怕……”
“我知道……我已经请好假了,明天我会陪着你的。”
芷若推门进去时,正看见刘欣兰小声抽泣着靠在顾元霆的怀里,而刘母怀里正抱着那张今天拍好的“全家福”。
芷若扑闪着大大的眼睛,夜色映照着她脸上的泪痕,她以为爸爸妈妈要送她走!
今天三人这幸福的一切,都是为了明天要把她送回福利院!
“爸爸妈妈,不要把芷若送回福利院……留下我吧……”
三人抱在一起失声痛哭。
刘欣兰心痛地搂过芷若:“孩子,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不会把你送走的。”
芷若根本不明白那晚父母的眼泪根本不是要送她走,而是为了留下她打算结束自已亲生孩子的生命!
这次偶然的撞见打乱了顾家父母的计划,最后医院一方也给出了解释,说刘母的L质特殊,打孩子比分娩更为危险。
思虑再三,夫妻二人还是选择留下孩子的通时,也不能把芷若送走。
于是在那个年代,小安作为超生人员计算,刘母下岗,并处以两万元的罚款。
为此,芷若一直心怀内疚。
尽管顾父刘母对待她比小安更像是亲生骨肉,但因着这份亏欠,芷若大学后很少在家里久居,好像这样,就能把父母对她的关注都还给小安。
窗外,冷风拂面,也吹动地桌前的画稿不停翻页。
芷若打了个哈欠,近前关上窗门,口中小声絮语:“好久没回家,倒有些不适应川西的气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