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368章
在傅骞珣病愈后的那场宴会结束后,日子如潺潺溪流,平缓却满含生机地流淌着。沈挚恒,这位年仅23岁便在朝堂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每日都精神饱满地投身于朝堂事务之中。
早朝的钟声敲响,官员们鱼贯而入,朝堂之上一片庄严肃穆。
沈挚恒身姿挺拔地站在文官队列里,眼神专注,认真聆听着同僚们的奏报。
这时,人群中一位身着绯色朝服的年轻太傅大步出列,他便是上官谨。
虽年纪轻轻就担任太傅之职,但上官谨凭借着超凡的学识和卓绝的见解,在朝中早己声名远扬。
他面容冷峻,轮廓分明,深邃的眼眸中透着同龄人少有的沉稳与睿智。
上官谨清朗的声音在朝堂上响起:“陛下,如今各地学府发展滞后,师资匮乏,严重阻碍了我朝人才的培育。
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广纳贤才,充实学府师资力量,为国家储备栋梁。”
他条理清晰,句句切中要害,不少大臣纷纷投去赞同的目光。
沈挚恒心中一动,对上官谨的观点深表认同,于是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说道:“太傅所言极是。
不过,选拔人才不仅要考量才学,品德更是关键。
有才无德之人,即便进入学府,也难以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甚至可能误导学子。”
上官谨闻言,目光瞬间被沈挚恒吸引,眼中闪过一抹惊喜与欣赏,颔首道:“沈大人年纪轻轻,却有如此深刻的见解,与我不谋而合。
这选拔的细则,确实需要我们共同商议完善。”
朝堂之上,众人围绕着这一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沈挚恒与上官谨你来我往,不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彼此都对对方的才华和见识暗自钦佩。
退朝后,上官谨快步跟上沈挚恒,脸上露出难得的温和笑容,说道:“沈大人,今日朝堂上的一番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日后若有关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