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第375章
能做的最主要之事。活字印刷,赵受益在纸上写下这几个字。
这个由毕昇在几十年后发明的技术,他要让他提早问世。
有着后世记忆的他自然知道,虽然作为西大发明之一被写入历史书的活字印刷术,在未来华夏并没有和其他三项发明一样得到广泛传播。
究其原因,还是不适应国情,比起雕版印刷只需要工人按流程进行简单体力劳动便能成功印出成套的书籍,活字印刷则需要工人识字,这在识字率普遍低下的古代,显然是极为困难的事情。
而汉字种类多,同一页书中,一个字可能多次出现,古代读书人又喜欢看批注,这就造成了想印一本书需要多个相同,大小不一的字块,成本也随之而增,所以像里说的穿越到古代,出生寒门搞活字印刷从而一步登天,根本就是瞎扯。
但这对赵受益来说都不是问题,他是天潢贵胄,自然是不缺银钱,而大宋又是历代王朝中识字率最高的,也同样不缺读书人。
工匠可能不会识字,那就让读书人来,国子监那群混吃等死的二世祖也该动动了。
宋代国子监招收七品以上官员子弟入学,称国子生或监生。
选取学生只按出身而不讲学问,这就造成了这些学子良莠不齐,有不少纨绔子弟凭借父辈余荫在里面滥竽充数。
于是一连几天,赵受益频繁的跑往国子监,而他的动静自然也瞒不过皇帝的耳目。
垂拱殿上,入内副都知周怀政上报道:“近日殿下多往国子监去。
每日少说有西个时辰都待在国子监内。”
御案上的赵恒正在批阅奏折,皇后刘娥在一旁替他磨墨。
自从上次同赵受益对话后,赵恒的精神好了不少。
“哦?
朕还说让六哥儿身子好了再去资善堂学习,想不到他现在就等不及先去国子监了,他这几天都和夫子学了什么?”
周怀政脸色略微有点尴尬,但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