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830章

    同时,邛都城下的兵马,因为祝融赶到,也破了八万之数。

    城内守军眼见着形势越发严峻,听说争取到了十日攻事暂缓,也是纷纷松了一口气。

    孟达这边刚回去,周野便履行了诺言:放三千俘虏回营。

    这让刘璝不得不感叹:骠骑的信用还是值钱!

    可很快他就发现了这并非好事。

    这些回来的俘虏没有痛恨之意,反而个个述说周野恩德。

    这激怒了军中的中高层,豪族出身的将领们接连出手整治,但依旧没能压着这种声音扩散。

    毕竟,军中更多的还是底层和穷人。

    “周王爱民如子,对穷人甚是宽容。”

    “没错,那些贫困的蛮族都无一不称赞他的仁慈。”

    “那些蛮族可不贫困了,一个个富的不行,尤其是那些主动投靠周王的……”

    诸如此类声音,不断在军中蔓延。

    刘璝无奈,也意识到这是周野的攻心之计,只能严厉下令:再有妄议者斩!

    孟达回到成都。

    刘璋听到只有十日时间,登时苦笑:“路上走了两日,如今只剩八日了。”

    “八日也能做不少事了。”法正道。

    刘璋连连点头,依旧让邓贤那边疯狂扩军。

    同时,他的成都城也没懈怠下来。

    成都本就高大,里面人口充沛,粮草够五年之用。

    真要是一面破了,刘璋还能顽守成都,以待曹刘打开局面,创造生机。

    随后,他也安排了宴席,会见了秦宓,双方都说了一些场面上的客套话。

    秦宓也没有展开话术,毕竟答应好的考虑时间,他必须给刘璋。

    十天时间,果然能做不少事。

    第六日,江关最先出现变化。

    周瑜先派人走陆路佯攻山体,又让杨怀派人去巴郡联络故旧,使高沛不得不分散人马提防。

    再将废船巨木连绵,主动勾上铁索,借着一阵水势拽开了封江铁索。

    铁索即开,周瑜催大军猛进,攀山夺营,连战一日一夜不曾休眠。

    在第七日傍晚,在付出五千余条性命后,封锁长江的江关被攻克,高沛被徐盛所斩。

    消息往成都传的时候,成功攻克江关的周瑜挥水军西进,沿途连拔朐忍、临江、平都、枳县四座沿江之城。

    巴郡震动,治所江州告急。

    本去支援江关的泠苞被迫退回,一面守备江都,一面向成都求援!

    第九日晚,得到消息的成都处于极度惶恐之中!

    十日时间,稍纵即逝。

    争取时间召集的兵马,还没往西面周野那派,就要先用在周瑜身上了?

    那到时候周野那怎么办?!

    第1191章

    汉中罢兵,尝试再议

    捉襟见肘,两面告急之下,却也别无他法。

    刘璋几乎哀嚎。

    这次就是法正不教他都知道怎么办了:支援江州。

    没办法,虽然他很想用这支人马去抵挡后门的周野。

    可问题是后门的周野歇了十日磨枪,周瑜这小子却直接进来了啊!

    消息传到时,刘璋慌忙命令屯军成都以北的邓贤率领三万人马向巴郡出发。

    广汉郡各族势力,也先后主动掏出人马,前往支援江州。

    巴郡地域庞大,不但是中心之地蜀郡和广汉郡的前沿护盾,更是汉中的后方要地。

    一旦有失,刘璋将最先和汉中断开联系。

    再紧接着,就是失去后勤的汉中和失去庇护的成都,都将被逐个击破!

    庞羲也立即提议:“当此讯告知汉中!”

    这话不用他说,早早得知消息,坐镇巴郡北面重镇汉昌的黄权便将这消息送入了汉中。

    为了防止军中恐慌扩散,他是传了一封密信给张任。

    张任拿到信后,第一时间找严颜商议。

    严颜见信大惊失色:“江关告破,若是江州再有失,益州头尾不能相顾!”

    “当速告知昭王,必要之时,请他率军回援!”

    张任默然不语,许久方看向严颜:“你也如此看吗?”

    “哎!”严颜重叹了一口气,道:“我何尝不知你心中所想?只是眼下局势,若无生力军救援,只怕成都难保啊!”

    大局上来说,刘备和刘璋终究是盟友。

    “更何况有黄公衡把住汉昌要道,进退皆在我等之手。”严颜道。

    “别无他法。”张任也是无奈:“事情还没到那一步,江州未必轻失。”

    去过江州(重庆)的人都知道,那是山水相连,城池像是盘在天岭上。

    作为前沿郡治所在,是益州数得着的重城。

    为了防止到时候仓促,两人还是提前将消息告诉了刘备。

    刘备听到此言脸色立马僵住了,随后惊道:“江关天险,怎说丢就丢?”

    那个地形,守半年都算短啊!

    “根据战报来说,周军皆是善战精锐,战船又极为了得,船外覆铁皮如甲,甲板上置砲车数十。”

    “等到铁索一被脱开,战船齐进,砲石如雨而下,山下对攻。”

    “周瑜依仗人数之优,水陆并进,强行杀了进来。”

    严颜叹息。

    更多的时候,战场是谈不上什么高深策略的,拼的都是内功。

    谁家底蕴深厚、纪律严明、装备先进……

    尤其是在这种攻坚的时候。

    张任摇头:“江关守军多是巴郡人,而杨怀和所部亦是巴郡故人。”

    装备代差,再加上暗中猫腻,后方成都不稳,所以江关没了。

    刘备听到消息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第一时间想的不是自已可以趁机夺取益州了,而是刘璋能不能守得住的问题!

    周野周瑜夹击之势已成,要靠自已外力盘活益州可能性极低。

    还得看刘璋。

    虽然失了江关,但周瑜前面还有江州;周野虽然已出南中,但前面尚有大城。

    再不济,还有成都可守!

    刘璋一旦失守,益州落入周野之手,自已在汉中就无法立足。

    失去这么一个富裕的重要盟友,龟缩回凉州的刘备,就要喝西北风了……

    在两人退下后,成公英立即谏言:“大王,当舍弃汉中战局,以救益州的名义迅速进入巴郡,夺取益州!”

    刘备面露难色,道:“益州正处惶恐之中,我军突然涉入,只怕局势更乱,前方将土难以齐心坚守。”

    “顾不了那么多了,总比益州落入周氏手中要好啊!”成公英有些着急:“兴兵汉中至今未能大胜,若不能取下益州之财,我等回军后必受疲敝之困!”

    刘备徘徊不止,又是一叹:“我与季玉同为宗亲,又以兄弟相称,他虽为人敦厚,却也是真心实意出钱粮共同御敌,于心何忍?”

    局势发展使然,现在和周野所知的历史已经出现了太大的出入。

    刘备和刘璋依旧是盟友,但两人联手对抗周野的压力显然远远大于张鲁,所以两人的结盟关系极深。

    缺乏内应的刘备没有对益州怀有必取之心,面对实打实出力的刘备刘璋也没有像历史上那样抠抠搜搜。

    总而言之,周野在此,两人的第一心思并非是先‘搞掉对方’,而是联手活下去。

    面对刘备的犹豫,成公英所代表的凉州势力却很着急。

    这时候不下手,到时候真就汉中益州两空了!

    我们人岂不是白死这么多人?!

    刘备压制住了众人,并下了定论:如果刘璋和益州那边不开口求援,那他就绝不进入巴郡半步!

    成公英在思考之后,没有再继续谏言。

    如果现在刘备兵入巴郡,名不正言不顺不说,万一激起益州人反感,他还得一路打进去。

    到时候,大概率是跑不过周野兄弟的。

    现在以退为进,既可收人心,又可得便利,在哪都能站得住脚。

    格局还是高……成公英暗暗敬服。

    但为了防止益州崩盘,刘备还是撤去了对房陵的围攻,开始后撤,做出了随时救援的架势。

    至此,猛掐大半年的汉中之战暂时结束。

    直到现在,刘备也没能把苟住的沮授和赵云给啃下来。

    而在成都,正在举行一场紧急会谈。

    在做好军事应对之后,刘璋第一时间召见了住在驿馆中的秦宓。

    事情紧急,刘璋在短短客套之后直入主题:“议和之事,正在思索,为何周公瑾突然兴兵发难,夺取江关,以至益州人心惶恐?周王之信天下闻名,竟为一州之地舍弃么?”

    “原先所许,只是邛都暂罢干戈十日,且放归战俘,这些我王都已照做,谈何失信呢?”

    秦宓微笑,接着道:“况且益州有一事错了。”

    “哪里错了?”刘璋压着性子问道。

    “我王与益州并非议和,而是劝降。”秦宓再道。

    陪坐的益州高层皆怒,道:“阁下这是何意?”

    “投降有路,议和无门。”秦宓摇头,声音坚定:“江山一统,大势所在,不容任何让步可言。”

    “猖狂!”

    座中一人大怒,拔剑而起。

    “三人在此,也敢口出狂言,挑衅我偌大益州,以为我国中无人么!?”

    第1192章

    二刘合并,刘备入益州

    秦宓抬头视之,乃广汉太守张肃也。

    张肃还有出名的弟弟,名为张松。

    两人是亲兄弟,但容貌和性格差别都甚大。

    张肃身材高大,容貌雄伟;张松身材矮小,长相磕碜。

    张肃以益州本土利益为重,颇为稳重;张松喜欢投机,贪高望远,总想博个大的。

    秦宓笑而起身,将头往前一伸,道:“宓出蜀地,岂不知道多出英雄辈?只是,蜀地多俊杰,可敢斩某头?”

    张肃愤然无比,挺剑就欲上前。

    张家是蜀郡乃至于整个益州数得上好的大族,张松在外而外,让他们名声败了不少。

    现在就剩这点家业,哪甘心再被蚕食?

    张肃宁愿一搏,斩秦宓不留退路!

    他想不开,其他人可不会想不开,包括刘璋在内,不少人出面阻拦。

    杀了秦宓,那就真的毫无退路可言了。

    别的不说,益州破后,他们头上的罪又重了一遭。

    到时候别说家财,就是全家性命估计都无法保全了!

    刘璋叹道:“子敕既认自已还是益州人,又为何难为故乡呢?”

    “外出谋了大位,回头逼迫旧主,岂是君子所为?”从事王累亦道。

    “秦宓此举,正是为故乡计!”

    秦宓并不躲避如此尖锐的问题。

    毕竟,玩嘴皮子,他还没怕过谁。

    接下来,他又道:“秦宓故主,为朝廷所命益州方伯。”

    王累无言以对。

    刘璋再道:“可否启禀周王,再宽限一些时日。”

    “信使未必跑得过战马。”秦宓如此回应。

    在秦宓这碰壁之后,刘璋立即返回自已的王宫,并采取部下意见:传信黄权,开放汉昌,迎刘备入益州!

    “孤请与兄联手,共抗二周!”

    刘璋下如此决定的时候,还是引起了成都大片哗然。

    引刘备入益州?

    这当中也必然是蕴有风险在的!

    “大王虽素来仁厚不喜争斗,但未必不明白其中道理啊。”

    刘璋的人也在议论。

    所谓不喜争斗,就是怂的美妙叫法。

    有明识之人苦叹道:“受周氏之压,不得已而为之。便是分地于刘玄德,也好过让周氏全盘占领啊!”

    众人渐渐释然。

    驿馆之中,祝公道哂笑:“见我等拒绝,刘璋便立即召刘备入益州,这是向我们施压么?”

    “有这种意思在。”秦宓点头。

    “那要答应他么?”韩龙蹙眉:“毕竟真让刘璋将此人迎了进来,大王前进怕是要多废不少功夫。”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