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61章

    “不必研究了,这里已有人拿了对策,你看看。”

    周野一笑,将法正的来信递了过来,贾诩连忙上前,双手去接。

    纸张摊开,上面写着简简单单的十六个字:步步添兵,引蛇出洞;釜底抽薪,里应外合!

    贾诩是这天下一等一的聪明人,见了此信后脑子里立即浮现了计划的轮廓。

    至于细节之处,还需回头再考量……最大的问题是,有人把主意拿了不是么!?

    “大王。”

    “既已有应对汉中的高策在此,又为何要难为我啊!”

    贾诩一脸苦相。

    兴许是见了对方吃瘪,周野忍不住畅快大笑:“刘备意欲添兵汉中,这其中意图你可看出来了?”

    “看出来了,对刘璋而言是祸水东引,对我们而言是于不利之处多耗军力。”贾诩点头。

    周野在汉中用兵,其实代价也是颇大的。

    现在主要采取守势,兵力也在可控范围,凭借张鲁所掌握的地盘,也能堪堪养活军队。

    可一旦战斗规模扩大,那就需要外界运输粮草进去。

    而汉中那个地形,从关中添兵而入,后勤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汉中紧要非常,即便明知刘备是计,刘璋也会走入当中。”

    “而我们……其实刘璋只要答应刘备的提议,我们也无法阻止。”贾诩叹了一口气。

    “说的是,我们无法阻止。”周野点了点头,旋即又摇头:“虽无法阻止,但我们要将态度摆出来,且要激烈才行。”

    “态度越是激烈,刘备才会认可他此计对我全军的伤害,更会不遗余力的去践行此事。”

    “彼时,这十六字,便有用武之地了!”

    贾诩无奈点头,拱手道:“臣明白大王的意思了。”

    “那就好。”周野满脸堆笑。

    次日,周野宴请简雍。

    入场之初,双方算是宾主尽欢。

    “宪和从凉州赶来,目的本王已知。”周野率先道。

    简雍心思一动,连忙离席而拜,道:“今各方相争,争的乃是汉家正统,而羌族反叛,却是不遵汉家王化。”

    “大王昔日为征异族,出塞五千里,立不世之功。”

    “今羌族谋反,意欲趁我等内乱,插手汉家事务……想必,以大王之英明,断然不能容忍!”

    听完简雍这长篇大论,周野蓦地笑了:“简宪和,你也不必激本王,孤今日便与你明言了。”

    简雍立马拱手,俯身做倾听状。

    “内战是内战,外战是外战。”

    “要是谁能驱着外兵当狗使,那是他自已的本事。”

    “但要是为了内战之利,勾结外人,乃至于替外人做狗,本王绝不容忍!”

    驱外兵当狗,这种事不是现在才有,而是一直都有。

    汉家的匈奴中郎将和乌桓校尉,就是负责干这样的事的。

    在东汉彻底衰弱之前,被打垮的匈奴、以及乌桓,乃至于塞外所谓的百族杂胡,经常被召集来用。

    西南、西北的氐人、叟人、部分羌人,也经常被召来当兵。

    输了就跑,赢了就给块肉(赏赐)。

    虽然战斗力不怎么样,但也挺好使唤,召集更方便。

    毕竟汉家自已的兵马,用游侠组织度不行,用良家子不能出征太远,且最要避开农耕季节。

    当然,鲜卑不在此列,鲜卑在这个时段是横跨万里的大国,跟衰弱的汉朝是针锋相对的。

    简雍闻之,面露喜色:“大王英明!”

    “羌王接触我王时,便是以此为要挟,被我王断然拒绝,故决意征羌。心中唯一所虑……”

    “不必虑了!”周野一摆手:“单是此事,你们放心便是,本王也不怕告诉你。”

    说到这,周野不禁笑了笑:“刘玄德打下羌族,也是为本王省了事。回去告诉他,此战若胜,可得好好整治羌族一番,免得日后再乱。”

    简雍听了,登时满脸尴尬。

    他哪能不明白周野的意思?

    无非就是刘备先将羌族收拾透了,等将来周野收拾了刘备,那他就不用再去烦羌族的问题了。

    只不过这种场景,他既不好给刘备说话,也不好当面顶撞周野。

    他再行礼:“大王护汉之心,天下可见,青史竹帛……”

    “简雍莫急着谢!”

    就在这时,贾诩的一声厉喝打断了他。

    “刘备征羌,我王准许而不攻之,自是胸怀天下之大度。”

    “但你主刘备,竟欲在此时染指汉中,这又是几番意思?”

    “莫非是认为自家挂上了一面‘为汉’的大旗,便能四处征讨了么!?”

    简雍视之闻之,心头勃然:“足下未免太过无礼!”

    第1086章

    你征你的羌,我分你的功

    呼名不呼字,无异于当面骂人。

    只有心怀仇恨,态度异常激烈,才会出现这种‘骂娘’。

    当着儿子的面直呼父亲的名,和当着臣子的面直呼对方君主的名,又是大忌中的大忌!

    “你也是名在天下之人,在国言国事,如何能在臣前辱君!?”简雍怒而驳斥:“何至于此!”

    “何至于此?”贾诩冷笑不已“若非你主太过无耻,我又怎会至于此?”

    简雍面色也不好看了,道:“雍虽一人在此,比不得周营那些万人敌之将,今主上受辱,宁一死而求个黑白!”

    简雍看似才能平凡,但其人自有气度,善于言谈而不惧生死。

    毕竟,是很早就开始跟着刘备混的人。(远远比关张要早,他和刘备是少年相识,一起在涿郡当街溜子)

    说完之后,竟向贾诩趋近一步,目中满是怒意。

    贾诩脸上依旧挂着冰冷的笑,搭配他那原本就奸诈的长相,看起来让人恨得牙痒痒:“刘备让你过来,尽说征羌之事,可曾提过半句添加汉中一事?”

    简雍心头一惊,但表面上依旧不露声色,这是一个说谈之客必备的素质:“此事从何说起?”

    “从何说起?”贾诩嗤了一声:“刘备派人入蜀传信,说要助刘璋夺取汉中,还能有假不成?”

    高位上,周野眉头一蹙:“竟有此事?”

    “千真万确!”

    贾诩面向周野,拱手行礼:“刘备奸诈,意图借征羌大义,挟持我王,趁机进军汉中!”

    “征羌乃大义所在,我王自不会破坏;但若刘备以此为挟持,那便绝不能答应!”

    周野面色也沉下来几分:“简宪和,可有此事?”

    “大王!”

    简雍连忙行礼,道:“大王心胸宽阔,不趁人以危,我王也必不会趁此期间袭扰大王。”

    “倘若我军真在此时冒犯,大王彼时反戈一击,天下人也无话可说啊!”

    “彼时防不胜防,不如不允他征羌!”贾诩严词道:“他若征羌,便出兵打他;如此一来,他才无力争汉中,最为稳妥!”

    “你!”简雍怒视贾诩:“贾文和此言,何尝不是以汉中之举,来为难我王征羌之行呢?”

    “你说我家君臣以大义为要挟,你又何尝不是徒找借口以坏大义?”

    贾诩瞥了他一眼:“防患于未然,就是不许,你能如何!?”

    “好了好了!”

    眼看着两人要当堂掐了起来。周野压了压手,也下了论调。

    “若只征羌,本王绝不干涉。”

    “若是想趁机染指汉中,本王也绝不会客气!”

    “你回去告诉刘玄德,羌族好好打;汉中事,好自为之!”

    简雍且惊且喜,行大礼而谢:“大王高义!”

    “来人。”周野呼了一声,侍卫的王平当即出列。

    王平虽在两处上课,但周野认为这小子见识不行,所以有大事必拉着让他长一番见识。

    除此之外,也能打打下手。

    “大王。”

    “你去告诉文若,让他取五千口上好的环首刀(汉刀)来,让简宪和一并带回。”

    “这……”简雍面色一紧,连忙站到中间:“大王,凉州虽贫,征羌的兵器还是有的。”

    你这功分的也太明显了吧!?

    到时候刘备若是输了,你的人便会说‘周王非但没有趁人之危,反而有赠刀之助’,你这都打不赢?真菜!

    刘备若是打赢了,只怕又会有人言‘昭王往日屡战屡败,如今得周王之刀,一战而胜’——只怕是借了周王之威,功在刀上啊!

    贾诩并排而列:“刘备征羌是为大义,我王亦为大义,既同为大汉而战,这刀如何要不得?”

    “路途遥远,我家有刀!”简雍一看这逼货就来气,虽然往日双方也算有交情。

    “你不要刀,便不准你征羌!”贾诩也气势汹汹:“我这便赶回并州,和徐公明发兵进北地!”

    “你……简直不讲理!”

    “我今日就不讲理,好过一口一个大义!”

    简雍彻底拿他没办法,气的发笑:“好好好!贾文和之大才,今日算是领略了!”

    他一抖袖子,像是想撇开和贾诩之间的污浊空气,转而对周野行礼:“谢大王赐刀!”

    “嗯……”周野面带笑容,轻轻点头:“回去嘱咐刘玄德,好生用兵,莫失我望。”

    这便宜占的,搞得刘备是受他命出征似得……

    大事已定,简雍也不好计较这些细节,连连答应。

    简雍出发之前,得到消息的荀彧忙里偷闲来见周野,道:“大王,您是答应刘备征羌期间,不对他发兵了?”

    “文书都签了。”周野拍下一张纸。

    这玩意有用吗?当然有用。

    这玩意一是当世之信用,二是后世之名声。

    能约束这些上位者的,也只有这些了。

    “既然如此,大王应当再做两封文书啊!”荀彧道。

    “嗯?”周野略有疑惑。

    “让尚书台一封昭告天下,说羌族作乱,周王责令刘备用兵羌族,否则即刻发兵;若刘备征羌,则暂缓兵锋……至于第二封,就是给刘备的出兵令。”

    “刘备接不接无所谓,天下人总归是知道了!”

    周野懵了半天,忍不住大笑:“高啊!这功劳抢的,比送刀还高一招!”

    这一招使出去,刘备是征羌还是不征羌呢?

    征羌是他利益和决心所在,大概率是不会轻易放弃的。

    就是不征,周野也没损失,还坏了刘备的计划,岂不是高么?

    简雍这都带着五千口刀出发了,忽然朝廷的黄门侍郎跑了过来,将写好的尚书台文书交到他手里。

    更恶心的是,周野还送了一根节杖。

    节杖这玩意可是威力无边,甭管你多低的官,只要节杖在手,两千石以下先斩后奏。

    来到地方,那就是地方之魁;来到军中,那就是三军之帅。

    即便对方官位比你高的多,那也得把脑袋低下来。

    放到自已人手里,那自然是威力无穷。

    但你送给刘备算什么鬼?

    刘备砍自已的人,用得着你点头吗?

    刘备拿来砍你的人,那也不好使啊!

    但偏偏真玩意影响很大,每出必入史。

    事到如今,天下人会这么说:

    “羌反,备遣使简雍入南阳。”

    “王怒,赐上刀五千,命备持节而讨。”

    赢了,周王英明。

    输了,刘备你个辣鸡!

    第1087章

    三步走,太史上任

    不提简雍带着一脸便秘之色赶回凉州。

    王宫大殿中,却是几道快活的笑声此起彼伏。

    “这刘玄德做事,要么让人舒服,要么叫人恶心,今番也算是让我们恶心了他一次。”

    “不错,此人忒穷!除了打仗之外,与他打交道多是让他占便宜,今日算是反过来了。”贾诩很满足的捏着他那一撮胡子。

    “这话别人说的,你可说不得!”郭嘉指着他道。

    “为何我说不得!?”贾诩不服,眉头一挑。

    “当日在并州,就是穷的打滚的刘备,也让你跟庞土元讹走了不少金子,故你说不得!”郭嘉说完,引起哄堂大笑。

    贾诩也乐了,道:“别人说得我,偏你说不得我!”

    “为何?”

    “人是你招来的,坏事是我顶的,我算是你的恩人,你得赔罪请酒才是!”贾诩气又上来了。

    昨日计划说完就跑,回去估计刘备就把自已给恨上了。

    得亏刘备不是曹操,不然自家祖坟亦是不保啊!

    “原来如此!”

    郭嘉端着酒杯离席,向贾诩行礼:“惭愧惭愧,我竟不知自家还有这么坏的一位恩人。”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