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大胆!”鲁肃大怒,拍案而起:“伯符尊崇冠军侯,吴会徐州之地,本属朝廷。张子布你口出此言,是无视我鲁肃,还是看不起我家主公!?”
鲁肃和周瑜不同,他是明着来做监使的,就是代表的周野。
他怎么说话都行,外人也没法议论抨击。
“鄙夷冠军侯,你好大的胆!”
太史慈拔剑而起。
张昭面色一白,即刻后退:“绝无此意。”
“我太史慈虽是个粗人,但还听得懂人话。”
“张昭一时失言……恕罪!”
张昭又羞又怒,但只能低头拱手,道:“既侯爷另有安排,我这边回去告诉孙将军。”
说完,转身狼狈而去。
太史慈怒将剑归鞘,道:“真想一剑劈了这贼!”
“那样便是我们无理了。”鲁肃摇头。
“杀了他,只会坏了大事。”周瑜亦道。
如果周野直接宣布孙权杀兄,让周瑜干孙权,那今天张昭就走不了了。
既要先稳住孙权干曹操,事情就得换个法子来处理。
张昭刚走,周瑜和鲁肃率先表态:奉朝廷之命坐镇徐北。
很快,徐琨等人也接到了任命书。
“没有白等!”孙贲眼中有喜色。
“我就说跟着冠军侯有肉吃!”孙辅咧了咧嘴。
徐琨拿到来信,也是一阵激动:“伯符下落不明,侯爷将大事托付于我,怎敢懈怠?”
受宠若惊的徐琨,连忙表示愿意在这危难时刻挑起重任,辅佐孙氏。
徐琨没有让周野失望,他以徐州刺史的名义,准许周瑜鲁肃不退兵的决议。
并且让孙贲、孙辅、程普等人,带领本部人马,相助周瑜——依朝廷命令,与曹操
同道讨伐袁绍!
现在当然不能说打曹操的事,而是要说跟在曹操后面打袁绍。
曹操肯定不会让周瑜跟在自已屁股后面,那样被捅的风险太高了。
孙贲等人得了好处,再加上这本来就是孙策之前的意思,当然不会反对,一个个提起兵马就去找周瑜了。
做好这一切之后,徐琨还写了一封信给周野,表达了感激和忠诚谢意。
这样的决议,让孙权一时有力使不上。
周野暂时承认了他,但同时扶持起来其他人。
而徐琨周瑜也没说不承认他,但态度非常坚定——干曹操!
明面上认同孙权,但也在明面上不认同孙权阵营变更!
夏侯惇急忙派满宠来找孙权:“将军务必劝退周瑜,你是孙氏之主,完全可以出兵阻止!”
但孙权毕竟是孙权,可不会被人忽悠的当枪使。
他很清楚曹操现在是自已的重要盟友,但在盟友和自我利益得失下,当然是保住自已的利益!
“现在阻止徐琨周瑜,只会激化矛盾,不利于内部安定。”
“等我们打起来,曹昂夏侯惇趁虚而入,这徐州之地岂不是要姓曹?”
孙权果断应付曹操方面,自已却开始趁机整合内部。
曹操北伐袁绍,徐琨周瑜这些孙策旧部急着去干曹操,这对自已而言,是绝佳安内时机,不可错过!
“完了,这小子不好忽悠!”
曹操麾下一票留守人员也算是看出来了。
这小年轻虽然没有他哥那么虎,但同样相当难缠!
孙贲等人还在路上,周瑜便率领两万人马,插向北海旁边的齐国!
曹操最后调任,让长子曹昂负责看住周瑜。
他挡住了周瑜的去路!
第784章
声东击西,突袭泰山
“公瑾欲何往?”
“得朝廷之令,北上诛反贼!”周瑜道。
曹昂一身黑甲,立在城楼上,对着周瑜抱拳,道:“多谢公瑾好意,只是两军同行,若无约定在先,只怕误伤。”
“若公瑾真有心诛杀反贼,也需等我与父亲知会一二。”
“我们现在人少,他要是放我们过去,突然偷袭,也是危险,不如先等等身后之人。”太史慈道。
“身后不会有人来。”周瑜轻声回答道。
嗯?不会有人来?程普他们不过来吗?
太史慈出神的时候,周瑜开始应付曹昂了:“那我就听公子之言,暂驻三日,等曹公消息。”
曹昂很意外,没想到周瑜竟然真的答应了。
董昭在侧,道:“周瑜人马不多,真放开关门,也未必敢过去。”
“原来如此。”曹昂点头,笑道:“多谢公瑾谅解!”
暂时稳住了周瑜,曹昂立即派人传信往北送去。
同时,他也不敢懈怠,时刻盯着周瑜。
周瑜带着人马,在城外安营扎寨,似乎有长驻下来的打算。
“程普、孙贲、孙辅都是大将。”
“孙策旧部,还有韩当、蒋钦等锐猛之将,不可不防。”
“周公瑾驻兵于此,只怕是等他们来。”
董昭再次叮嘱。
曹昂心中庆幸,还好老爹走时给自已留了个智囊,不然搞不好真要让周瑜摆了一道:“那要不要从泰山借些兵马过来?”
“暂时不必。”
齐国南面,是一个非常大的郡:泰山郡。
泰山郡和琅琊大面积交界,越过此郡便是兖州腹地。
就目前东南局势,泰山郡就像是挡在兖州前方的盾牌。
泰山不仅挡在兖州前面,上面还连接青州,背后靠着豫州,下方又是徐州南部各郡。
只要泰山郡在,周瑜等人要动兖州,那想都不要想。
所以曹操派遣夏侯惇总督大军在此,无论哪一方有问题,都来得及支援应对。
周瑜扣关齐国时,便立即引起了夏侯惇注意。
夏侯惇冷笑,道:“驻兵于齐,周瑜居心不良,就是要等人马集合,好突袭齐国。”
“不排除有这个可能。”满宠点头。
“我不能干看着,坐等这小子得手!”夏侯惇道。
满宠一惊,道:“将军要作甚?”
“先领兵埋伏,只要有风吹草动,即刻将他拿下!”夏侯惇道。
“大公子尚未求援,应按兵不动。”
“等求援之时,只怕晚了!”
夏侯惇坚持自已的看法,自已带领两万人马离开泰山治所奉高,往北面齐国而去。
泰山郡,盖县。
盖县锁沂河,东接公来山,公来山过去就是琅琊了。
盖县,是泰山郡的东北门户。
就在夏侯惇曹昂的目光被周瑜吸引时,公来山突然起火。
城内镇守的史涣受惊,领兵出来灭火。
他离城不久,火势便弱了下去,山的另一头人声大作,大批人马出现。
“莫非有人来袭不成!?”
史涣大惊,急提刀纵马。
迎面而来是一彪人马,领头大将正是程普。
史涣心头一凛,带着防心问道:“程将军如何来此?”
“见起了大火,疑有贼来攻,故来查看。”程普回答。
有贼来攻?
你确定这火不是你放的?
史涣心中警惕,也不想起冲突,道:“大火已熄,想来是有山民不慎走火。”
“近来事多发,还是要谨慎的好。”程普蹙眉,带着人就往前来。
史涣急忙喝止,道:“德谋将军!泰山郡乃是我主之地,你贸然领军入内,只怕会引起误会。”
“将军此言差矣。”程普摇头,道:“泰山郡虽属兖州,但当初却是孙文台攻略而定,后因文台遇难,群贼并起,曹公这才引兵入,自此占之不走。”
史涣心头一凛:“将军这意思,是要强夺了?泰山郡既是兖州之地,便属我主,岂有争议?”
“你我各为其主,两家又有盟约,不应为此事起冲突。”程普道。
听到这话,史涣也松了一口气:“那就好。”
“但泰山多贼寇,起先昌豨等人流窜至徐州,害了伯符。孙氏上下,诸将无不愤然,日夜思报此仇。
今公来山又见异状,只怕有流寇再生,我心不宁,欲往一探。”
程普把昌豨的话抬出来说。
昌豨为什么会跑到徐州去,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事谁理亏?
当然是曹操!
大家商量好了一块对付袁绍,结果你老大曹操把昌豨这些人赶到我们的地盘,还导致我的老大丧命,这事不得你们负责?
你们既然管理不好泰山郡,那我就要亲自查查,万一又放出什么祸害来呢?
“不可!”
“今夏侯元让领大军七万,驻守于此,泰山郡内太平无忧,不劳德谋将军挂念!”
史涣阻拦。
就在这时,有人跑到程普马前:“将军,西南位置发现许多贼寇!”
程普眼睛一缩,看向史涣:“史将军,看来泰山郡内并没有你说的那么太平。”
史涣皱眉。
突然冒出一群贼寇?
“你我两家交好,不如一同去看看?”
程普没有继续相逼,而是提议。
主公用兵在北,这时不适起冲突……史涣想了想,点头:“好!”
两人各带兵马,一路往西南搜寻而去,沿途果然看到一些踪迹。
但史涣却严重怀疑,程普在酝酿着什么阴谋。
一路往西南,直看到沂水河时,史涣猛然惊醒:“不好!”
他迅速拉开了和程普之间的距离,往后退去。
“史将军这是作甚?”程普跟了上去。
“家中有要事,恕不奉陪!”史涣一脸防备,准备领军撤退。
程普步步紧跟。
“德谋兄是要对我动手么!?”史涣喝问。
“兄弟哪里话。”程普连忙摇头,道:“既你家中有事,我也当去瞧瞧。”
“不必,兄止步!”
就这样被拖着,天都黑了。
“等夜深!”
史涣没敢轻易撤退,他怕程普突然出手。
双方相持于此,各自怀揣着鬼心思安营。
过了半夜,史涣方从帐中起,打算带着兵马退去。
就在这时,急报传来:“盖县已失!”
第785章
小瞧他了,暴怒的夏侯惇
史涣一个激灵:“有人顺水路而入?”
“不错。”
“将军走后,有两拨人马顺着沂河上来。”
“一拨人有数百,是贼寇打扮,当中有泰山人。”
“说是叛了孙氏,来回投泰山,我们便接纳了。”
“紧跟在后,便是韩当率领的孙氏水军,以剿灭贼寇、为孙策报仇为理由夺城。”
“我们正抗拒时,那些贼寇突然斩开城关,原是蒋钦带人冒充;韩当孙贲趁势而入,将我们赶了出去!”
来人将事情前后说明。
“误中调虎离山,失了泰山门户,我之罪也!”
史涣拔剑,就要自刎,被司马苦苦拦住:“孙氏预谋许久,人多势众,夏侯将军未来支援,仅靠我们一座孤城也难守,错岂在将军一人?”
“事至于此,当速退去,免得为程普等人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