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小说网/破局/ 第257章 257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57章 257

    周黎明回到了北京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

    这个时候,已经过了吃饭时间,党校食堂的饭菜估计已经卖完了,回食堂吃饭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他走进了车站旁边的美国加州牛肉拉面馆,要了一大碗牛肉面。

    说实话,做市长之后,他去的都是星级酒店,豪华招待所,像这样快餐式的小饭馆几乎进去过。

    现在偶然进来,竟然感觉别有一番情趣,而且面的味道特别鲜美,他吃完一碗情不自禁地又要了一碗,吃完两大碗面后才意犹未尽地走出面馆,叫了一辆出租,让出租司机把他送回到省委党校。

    回到宿舍,换完衣服,洗了一个澡,就到了上课的时间,拿起教材、笔记本和笔,来到了教室。

    教室里,学员们都到齐了,就缺少他一个。

    因为大家都是来镀金的,并非为了提高自我,增长学识,所以,大家有说有笑,都在那里亲切的交流着,趁机交流情况,加深感情。

    周黎明径直来到自己的位置,把教材、笔记本和笔放在课桌上,坐在了椅子上。

    昨天那个美丽少妇也早就在那个位置上坐好了,见周黎明到来,抬起头,冲周黎明妩媚一笑,轻启朱唇,柔声问道:“上午怎么没来上课?”

    “单位上有点事,回去处理一下。

    ”周黎明显然给自己找了一个理由。

    “对了,我们好像还彼此不知道姓名,让我们先互相做一下自我介绍吧,我就褚宁,在中央烟草专卖局下属的管理所上班?”

    周黎明笑着说道:“认识褚主任很高兴,我叫周黎明,在西山省滨海市工作,有空欢迎到我们滨海做客。

    ”

    “你是滨海人?”褚宁一脸惊喜,双目紧紧望着周黎明。

    “是啊?怎么了?难道褚主任也是滨海人?”

    “我虽然不是滨海的,但我是古苍市石桥镇东洼子村人,滨海和古苍是邻居,也就是说,我们是老乡,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有时间,我一定请你吃饭,对了,今晚上有空吗?”

    “今晚不行,今晚我已经约了人。

    ”

    “那明天晚上吧,明天晚上,我把在北京的西山老乡全叫上,大家好好聚聚。

    ”

    杜金海说的非常对,朋友多了路好走,在党校学习这阵子,能多结交一些朋友的确不是坏事,而且凡是来参加培训的都是各地省的精英,说不定哪天就会派上用场。

    抱着这种想法,周黎明很爽快地答应了褚宁,道:“既然褚主任这么说,我再客气的话就有些不识抬举了,恭敬不如从命,我答应你,明天一定赴宴。

    ”

    褚宁道:“好啊,晚上回去,我就通知在北京的老乡,让他们把手头的事调一调。

    ”

    就在这时候,辅导员从教室外边走了进来,教室里暂时安静下来,辅导员开始点名、上课。

    周黎明和褚宁也不得不终止谈话,把心收回到课堂中来。

    从北京回来之后,龚学庆尤为兴奋。

    对他来说,形式越来越向有利于他的一面发展。

    据从调查组内部和省委省政府传递出来的信息可知,周黎明已经成了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了。

    省纪委联合调查组已经初步掌握了周黎明贪赃枉法,收受贿赂的证据,马上就要对周黎明进行双规,立案查处。

    此外,就在两天前,边红年也给他打来了电话,说他已经找过西山省省委书记高建国,向高建国推荐了他。

    高建国也已经满口答应了边红年,准备把他提名为滨海市的市长候选人,只要他被提名为市长候选人,凭他在滨海的人脉,当选市长是板上钉钉子,铁定的事。

    边红年的话第二天就得到了印证。

    第二天,省委办公厅副秘书长刘学春率省人大环境与资源专门委员会来到滨海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环保同步建设检查调度。

    按说,省委副秘书长来滨海调度,王高原应该亲自陪同,而且必须亲自陪同,不巧的是,就在刘学春来滨海调度的头一天晚上,王高原带着市委秘书长洪刚等人去长江三角地区考察去了,于是,陪同刘副秘书长的重任就落到了龚学庆的身上。

    龚学庆和刘学春是中央党校的同学,而且曾经有过同一寝室的经历,所以,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

    平时,龚学庆只要去省里,无论多么忙,都要打个电话给刘副秘书长,约刘副秘书长出来坐坐,但凡刘副秘书长有空,一定会答应他,同他一起找地方坐一坐聊一聊喝上几盅,而且只有他们两个人,从来不涉及第三人。

    要知道,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有时就是这样频繁走动或闲聊中产生的,没有足够的交流,何来充分了解与信任?

    逢年过节的时候,市里官员都要到省里拜望一些人,很多人只顾了那些管着省委书记高建国和省长孔振波以及省委副书记裘千仞、省委组织部部长管三钱这些省级大员,却往往忽视了刘副秘书长这类级别不高、实权却不小的“现管”型人物,或者即使考虑到了也是草率应付了事。

    龚学庆却不这样,无论多忙,刘副秘书长那儿一定是亲自前往,而且所选物品也必然与别人的不同,倒不是轻重有异,而是品位档次一定要合乎对方的口味,显得受者在送者心中的位置、分量非同一般。

    当然,更为主要的是,刘副秘书长托办的事情,哪怕就是顶再多的麻烦、冒再大的风险,龚学庆也会心领神会地办得漂漂亮亮。

    鉴于如此,两个人私交甚深。

    为此,两个人坐在一辆车中,一边亲切地交流着一边向检查现场赶去。

    因为车上就他们两个人及彼此的秘书,说话也就不用避讳,非常直接,刘学春首先开口道:“我走了这么多地市,可以说老兄和高原书记配合的最到位,俗话说,团结出成绩,这话一点不假,滨海这些年在你和高原书记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都进步不少,省委省政府都非常满意。

    ”

    龚学庆苦笑道:“有道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既然还赖在这个位置上,就要继续敲钟,而且得敲响这口钟,让所有老百姓都知道,我们这届领导并不是整天花天酒地什么事都不做的。

    ”

    “老兄说的极是,现在这些执政者,多是急功近利,整天想的是如何引起领导的赏识和注意,为自己撷取升官的资本,像老兄你这样心里装的全是老百姓,一心为老百姓谋幸福,脚踏实地做工作的干部的确不多了!”刘学春不无恭维地给龚学庆戴了一顶高帽子。

    “不求名标青史,但求问心无愧。

    ”龚学庆感慨万千,不无失落地说,“不管你们领导怎么看我们,只要老百姓认可我们,承认我们这届班子在滨海市是实心实意为他们干事,我们就满足了。

    ”

    朱琳在一旁插话道:“龚书记经常告诫我们,要做事,不要做秀。

    在龚书记的教导下,滨海市干部最大的特点就是抓工作看重一个‘实’字,龚书记也拿这一条来考核我们这些部下,现在我们都养成习惯了,哪件事没办得四脚落地,绝对不敢向领导汇报。

    ”

    “说的好,作为人民公仆,就应该把为老百姓事做放在第一位,而且要多做实事,做好事。

    不过,光做事还不行,有时候还要学会作秀,自古以来,真正的好官都是做事能手、做秀高手,二者缺一不可的。

    ”刘学春突然抛出一套作秀论。

    对于这套作秀论,龚学庆并不是头一次听说过。

    龚学庆平时没事的时候喜欢看,尤其喜欢看官场。

    关于作秀论就是他在一本上读到的,在那本中,他知道了中国历史上几位作秀的高手。

    第一个就是三国时期的曹操。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废汉自立之心已久,却处处装成一副忠汉模样。

    汉魏之际,文化产业不太发达,曹领导的诗赋也不可能印发到各级各部门。

    换不回几个稿费,但他统治了大半个中国,家财万贯是没的说的,可他临终时却说自己无甚遗产,嘱咐将香料分给诸姬,卖钱维持衣食,兼做鞋缝衣以自立,想给人留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形象。

    第二个是东汉时期的宁波太守王进。

    王进开始做官的时候打着灯笼也找不出一个可依傍的靠山,加上工作总找不到突破口,政绩不突出。

    多年下来没引起过上级的注意,进步无望。

    后来发现公款吃喝之风盛行。

    王进灵感突发,心想何不来个反其道而行之?于是人前人后都是粗茶淡饭,美名其日节省支出,好拿这钱支持宁波经济建设,或搞几个希望工程项目。

    一日设宴相待来客,厨房做了大鱼大肉上桌,王进勃然大怒,命撤而瘗之,即把鱼肉埋人土中,人称“埋羹太守”,从此名满天下,很快得到提拔重用。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