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231
会议的必然程序走完之后,主持会议的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罗杰又做了讲话,罗杰说:“刚才高原书记、金生书记和检察院以及市法院的同志对上级有关文件与会议精神已经做了传达,对张道华同志腐败问题也做了深入剖析,我认为高原书记的讲话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我们时刻都要记住张道华同志的教训,从严要求自己。同时,我们大家都要做一次深入的反省,在市委的领导下,都要进行一起批评和自我批评,当然了,并不是说张道华同志出问题了,大家就都出问题了,大家就都是腐败分子了,但总的来说,工作中出现一些失误和错误也是在所难免的,今天的会议就是一次民主生活会,同志们之间一定要展开一下监督和建议,甚至是批评,言者无忌,对事不对人,希望大家畅所欲言,都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
其实这些都是官场上的套话和官话,也就是走走过场而已,因为省委有明确的要求,不这样搞将来无法向省委委交代。
因此说,哪怕是走个过场,也要走。
只要把过场走了,做好了会议记录,就证明他们已经贯彻落实了省委的文件与会议精神。
至于贯彻落实的程度,那是很难检查的。
事实上也的确是这样,大家都是同事,低头不见抬头见,提什么意见?又有什么意见可提?说张三给李四一瓶酒,李四又给王五送过两条烟?这些都是小孩子才玩的游戏,或者说是一种自欺欺人行为。
话又说回来,谁没有个三亲六故?谁不讲究个礼尚往来,如果都这样的说,那谁还来做领导?可以说,如果真的这样的话,就没有人当领导了。
再说了,当领导的也都普普通通的人,不是神仙,既然是人就总有个七情六欲,所以说,大家对这样的过场都心知肚明,也都心照不宣,没有谁放在心上。
可单单有人不这样认为。
这个人就是龚学庆,龚学庆开始拿张道华的问题做文章,向周黎明开起了炮。
龚学庆说:“罗书记字字珠玑,道华同志犯错误有其主观性,也有其客观性,这主管原因归咎他思想堕落,不能经受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袭,那客观因素是什么?大家分析了?可以说,道华同志之所以腐败堕落,很大程度上是我们监督不够,是我们纵容的结果,因此说,我们还要向省委建议,对于道华同志的问题还要深挖,以儆效尤,真正起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
龚学庆的话虽然很含蓄,听起来冠冕堂皇,但是众人马上都明白了龚学庆的用心,他是因为周黎明挡住他升迁的路而寻机找茬,大家心里明白,可嘴上不便说,毕竟龚学庆现在还是主管组织工作的副书记,更何况刚才罗杰已经说过了:言者无忌。
既然言者无忌,既然是开民主生活会,那任何人都有说话的自由,只要不违背党的政策方针,想怎么说怎么说。
霍金生站出来反驳龚学庆道:“至于道华同志的问题,省纪委与省反贪局联合调查组已经做出了定论,一切都是道华同志咎由自取,如果照龚书记你的话去追究的话,我认为首先应该追究组织上的责任,当初在提拔任用道华同志的时候,我们组织部门不是也做过严格考核了吗?考核的时候说道华同志是合格的同志,所以我们才用他。
”
龚学庆没想到半路上会杀出一个程咬金,而且程咬金一杀出来就把矛头对准了他,这下可好,狐狸没打着,反惹了一身骚,因此,他怒火中烧,但在这么多人面前,他还不便发作,强压住心头怒火,慢条斯理地说:“霍书记的意思是我们组织部门当初考核不到位了?”
霍金生道:“我没这么说,是龚书记你自己这样想的。
”
这下,龚学庆恼了,道:“金生同志,你什么意思你?”
霍金生道:“我什么意思都没有,我只是主持正义,想告诉我们在座的各位,道华同志他是咎由自取,千万不要再拿道华同志的问题做文章打击这个打击那个,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全程参加了调查道华同志的整个过程,道华同志的问题的确没有涉及到任何人。
”
霍金生的话等于揭穿了龚学庆的真实目的和险恶用心,给予龚学庆一个沉重的打击,龚学庆坐不住了,站了起来,拍着桌子冲霍金生吼道:“霍金生,你说话要负责任,你说我拿道华同志的问题打击谁?”
罗杰一看形势不好,用目光征求了一下王高原的意见,总结性地说:“好了,今天大家的态度都是认真的,但有些问题在没搞清楚之前,一定不要把问题闹大,鉴于时间关系,我建议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还有什么问题不能统一的,大家私下里交流。
”
罗杰说完,并用目光别有用心地扫了一眼周黎明。
周黎明知道自己该站出来说话了,于是接过罗杰的话,道:“该说的大家都说了,我只想补充一点,同时也是向大家做一下检讨,道华同志的问题,我的确难辞其咎,是我这个代市长监督不到位,我也向大家保证,我一定会给大家一个圆满的结果。
”
周黎明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王高原不能不站出来了,他接过周黎明的话道:“要说追究的话,先追究我。
”
见王高原又把责任揽到了自己的身上,龚学庆不敢再说三道四了,非常沮丧地坐在了座位上,从身上掏出一支烟,点上火,狠命地抽了一口,喷出一大团烟雾。
王高原又道:“好了,今天会议就到这里,散会。
”
会议是散了,但会议的一幕幕就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在周黎明的脑海中回放。
尤其是会议上龚学庆说的那些话以及那种异常的表现,让周黎明总感觉有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味道。
就在周黎明坐在那里胡思乱想的时候,孟宪良走进来告诉他,朱良玉副市长过来了,问他见不见。
朱良玉来滨海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经过这段时间的磨合,周黎明越来越信任他,并一度为拥有朱良玉这样的副手而欣慰,故此自己代理市长之后才会在王高原、省委书记高建国和省长郭泓志面前极力推荐朱良玉接替自己的职务做常务副市长。
正因为周黎明极力推荐朱良玉,王高原和龚学庆扶植夏传辉的计划才意外流产,没能拿到议事日程上来。
虽然常委副市长的人选一直悬而未决,但周黎明外出的时候总是把政府的日程工作交给朱良玉,让朱良玉全面负责,鉴于如此,政府大院里的工作人员潜意识中已经把朱良玉当成了常务副市长。
或许是为了报答周黎明的知遇之恩,自从知道周黎明在常委会不惜与王高原撕破脸皮推荐自己做常务副市长之后,朱良玉工作更加卖力,配合周黎明着实做了几件漂亮的事。
朱良玉配合周黎明做的第一件漂亮工作就是配合周黎明扩大了招商引资的成果。
大家都知道,现在招商引资已经泛滥成灾了。
“招商引资”这一名词几乎成了各级各届政府的口头禅和代名词,无论是县里县里还是市里,无论是市里还是省里都大打招商引资品牌,而且各级各届政府汇报起成绩来也是头头是道,说起招商引资的数额更是大得惊人,但实际上情况都不容乐观,都像美丽的肥皂泡一样,属于泡沫。
不假,各种招商引资的合同是签了好多,到头来真正落实的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
滨海市也是这样,虽然周黎明代理市长以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并亲赴香港、深圳、厦门和珠海等沿海城省招商引资,同时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厦门和东莞等地都设立招商引资办事处,可真正引到滨海安家落户的金凤凰并不多。
究其原有两个,一是滨海市的投资环境不是非常好,决定了招商引资的层次不会太高,二是滨海市市民的思想观念太保守,三是滨海市政府的条条框框限制太多,最主要的原因是滨海市各级各部门都像饿极了的乞丐一样,见到外来企业不是思考着如何把人家留下来,而都是想从人家身上榨些油水。
一旦有一家外企来投资,公安、工商、税务、土地、城建是一拥而上,都找到了人家,今天工商找到了人家了,以营业执照没办为由罚人家十万:明天国土资源局找到人家了,以土地使用许可证不合格为由罚人家五十万;后天公安消防又找到人家了,以消防设施不合格为由罚人家三十万;说不定哪天税务城建又找到了人家,以什么什么理由再从上人家身上揩出二斤油,致使好多外来企业根没有扎稳就被压垮了,就对这里的投资软环境丧失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