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205
他们是早晨五点从西山出的发,八点不到就到了双龙山山脚下的双龙镇。双龙镇是北宋末年就已复存的千年古镇,街头巷尾一块又一块的断砖残瓦无不在述说着兴衰演变,班驳的墙体、残缺的院落,飞檐翘角,石板古巷,随处可见,形成了古镇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
走在镇上,恍若进入了唐诗宋词的意境之中,小桥流水静谧安逸,老街纵横,历经沧桑,风貌犹存,深宅大院荟萃,古朴清幽。
古镇既无法拥有现代大都省的大气、开放和文明,又失去农村的朴素、淳厚、自然,变得有点古怪,不伦不类,但这不伦不类,记载着古镇永恒不变的历史,抒发着人们对古镇历史沿革的无限缅怀,街头络绎不绝的游人和观光旅游车辆就是最好的说明。
在朝霞的辉映下,古镇中散发出浓郁的怀旧气息。
周黎明喜欢这份娴静,喜欢这份浓郁的怀旧气息,不禁想起朱熹的《秋日偶成》,随口念道:
闲来无时不从容,
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
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
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
男儿到此是豪雄。
坐在周黎明身边的孟雪连声赞道:“大哥好文采。
”
周黎明自嘲的笑了,笑毕,道:“撷取前人劳动成果,班门弄斧罢了,让妹妹见笑了,对了,上次在香港,听爷爷说妹妹上初中的时候就喜欢吟诗作赋,妹妹是不是也来一首,让大哥我开开眼界。
”
孟雪谦虚地说:“要我利用省场给你们滨海铝电集团买壳上市,进军国际市场,进行多元化经营还行,要我和你一样吟诗作赋附庸风雅,搞那些文人雅士的东西可不行。
”
周黎明道:“别谦虚,来一首。
”
见周黎明态度诚恳,没有捉弄自己的意思,孟雪就没再推辞,随口吟了首现代诗人戴望舒的《古镇》:
甪直是用石头砌成的,
石头站在水里,
人生在石头上,
石头里全是历史。
二千五百年的文化都刻在里面,
在水里流传,
如果抱一块回家,
我一定会成为历史学家。
周黎明也是赞不绝口,连声道:“好诗。
”
就在这时候,行驶在他们前面的朱良玉和陈振江的车突然停了下来。
见朱良玉和陈振江他们的车下来之后,周黎明让赵刚把车也停到了路边。
这时,陈振江和朱良玉分别从各自的车里钻了出来,快步到周黎明的车前,征询周黎明的意见道:“周市长,我们已经到了双龙山脚下,是不是和龙山市的刘市长联系一下?”
周黎明沉吟了一下,道:“我们今天来双龙山是私事,不是公事,还是不惊动他们为好。
”
“既然这样,我也就不给我的朋友打电话了。
”说完,陈振江停顿了一下,又道:“周市长,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是不是先吃点东西再上山?”
周黎明抬头看了看太阳,道:“好。
”边说边打开车门,钻出车子。
那边孟雪、孟怀军和王绍友也从车里钻了出来。
于是一伙人走到街道旁边的小吃摊点上,要了当地的特色小吃汤五米粉、圆美米粉、飘香米粉和三兜树奶茶,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在摊点上简单吃点东西后,他们再次钻进车中,沿着蜿蜒曲折,古意盎然的街道,穿过古镇,来到双龙山山门。
他们把车停在山门左侧的停车场上,然后找了名女导游。
在女导游的引领下,他们顺着山门,拾阶而上,经采摘园、石园、药园,过云蒙坊、雄狮峰、朝阳碑来到双龙山温泉天都泉。
女导游指着天都泉向众人介绍道:“民间野史传闻:天都泉出过妃子。
”接下来,他们向大家讲述了天都泉出妃子的轶闻。
传说雍正年间,康熙十七子果亲王允礼奉其兄雍正皇帝之命前来双龙山巡视。
允礼乃一文人骚客,雅娴翰墨,善词令,有诗才,并精绘事,著有奉使记行诗及往返日记。
此行期间,果亲王允礼每每看到双龙山山水苍凉,无不心沉思黯。
忽一日,车马行至一山拗,突闻一阵奇香随风扑鼻,妙不可言。
抬眼望去,乃一乡姑在一丛树上摘红豆般果实。
果亲王指问道:
“此为何物?为何如此异香?”
乡姑含羞答道:“此为花椒,乃是麻嘴的东西。
”
果亲王笑道:“此一路行来酸甜苦辣都尝过了,还没尝过麻的,今天倒要领教一番这麻的物什。
”
是夜,乡姑用新包谷面粉揽了一锅黄澄澄的粘团,用新花椒拌油酱。
果亲王胃口大开,吃得满头大汗,欣然叹喟:如此荒野山区竟有此等佳品,真乃天上人间也!席间再问乡女姓啥名谁。
乡女答:“仙桃。
”这名儿和乡女的美貌娇妩无不相符,酒醉饭饱的果亲王便把持不住心猿意马,携了乡女的手儿,去到那温泉之中。
在热气腾腾的水雾中,吃了无数补品,正阳刚凶猛的果亲王,搂着骄羞无比、柔若无骨的乡女,将一根尘柄,刺进鲜嫩欲滴的“桃儿”中,云雨数度,方才罢休。
自然,天都温泉中又有了一段皇戚与乡女野浴媾合之好事,龙山旅游开发办公室也因此打出了皇家旅游品牌。
离开天都泉,在导游的引领下,他们顺着南门,经邵家寨、云蒙峰、西门来到翠竹园。
在翠竹园西边的缥缈峰上,在参天古树环绕之下有座寺院,就是永兴寺。
看见寺庙,孟雪突然起了参禅问佛的心思,于是道:“我们去寺里烧香拜佛,乞求平安,怎么样?”
众人都说:“好。
”
于是,在女导游的引领下,他们穿过林荫小道,趟过索桥,来到缥缈峰,走进永兴寺。
永兴寺内古树参天,佛塔林立,殿宇巍峨整座寺院建筑依地势而巧妙布局,错落有致,更有翠竹名花点缀期间,环境极为优美。
三个人走进山门,穿过天王殿,迎面便是大雄宝殿。
永兴寺的大雄宝殿并不高,走上八级台阶,就是宝殿正门。
正门看上去四扇,只是中间两扇能开。
殿前矗立着明清时代的石碑六座,其中清雍正十二年刻的《永兴寺碑》是永兴寺的一篇历史,殿内梁上,悬挂着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夜宿双龙山时亲笔题写的“法源真源”匾额。
殿中供奉着明代塑造的释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贤菩萨像。
大殿两旁,排列着清代木雕十八罗汉像。
孟雪上香后,往功德箱内投了崭新的一摞人民币,足有五千元。
坐在旁边敲木鱼的老和尚见孟雪如此阔绰,不由得眼睛为之一亮,急忙把手中的木鱼递到身边的小沙弥的手中,让小沙弥心领神会,接过师傅递过来的木鱼和棒槌,坐在师傅的蒲团上,替师傅念经拜佛。
老和尚把木鱼和棒槌交到小沙弥手中后,快步走到孟雪和周黎明他们身边,双手合什,冲孟雪和周黎明他们虔诚地说:“阿弥陀佛,一看几位施主就是与佛有缘之人,几位施主请到后殿一叙。
”
周黎明也一躬身说:“空文大师乃世外高人,我们正想拜见大师,聆听大师教诲,请问大师是否就是空文大师?”
老和尚回敬一礼,道:“吾辈法号空相,空文乃吾师兄,正在后殿养心殿接待几位远道而来的贵宾,几位施主要见空文师兄,请随我来。
”
周黎明道:“大师请!”
空相道:“几位施主请。
”
在空相的引领下,周黎明、孟雪他们随着空相走出大雄宝殿,向养心殿走去。
空相一边引领大家走向后殿,一边向大家介绍寺内的景物和散刻在寺内的经文佛卷。
路过一段石壁,周黎明指着刻在石壁上的“大藏经”虔诚地向空相大师讨教道:“大师,我曾涉猎过佛经,知道佛经是对佛教经典的一种简略说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
汉文佛教经典总称为‘大藏经’,包括印度和中国的佛教主要著述在内。
狭义的佛经专指经藏。
广义的佛经指‘三藏’,请问大师,何为‘三藏’?”
“佛教的圣典是「经」「律」「论」三大典藏,也就是所谓之三藏,本书所集二三六篇经藏解释,不仅介绍其出处,且将经典、戒律典论内容逐条介绍其内容使学习佛教理论者能深入浅出的认知。
”听周黎明对佛理解颇深,空相大师顿感有佛缘,无形中和周黎明的距离拉近了不少,给予周黎明做了详实的解答。
“还有,我在有的寺院中看大雄宝殿上悬挂‘法源’二字,请问大师,何谓‘法源’?”
“法即戒律,千条万条戒律都是‘流’,内心存诚才是‘源’。
律宗是佛教发展到唐代,国家统一,佛教内部也需要实行统一的戒律以加强自己组织的情况下,由道宣创立的一个宗派。
律宗把戒分为上持、作持两门:上持是‘诸恶莫作’,作持是‘众善奉行’。
这就应了那句俗话,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呀!”空相也是一脸虔诚,煞有介事地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