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小说网/破局/ 第126章 不情之请
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26章 不情之请

    周黎明不无恭维地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句话说的就是孔老呀!”

    孔老先生谦逊地说:“不敢当不敢当,我哪敢和曹操相提并论,曹操乃一代枭雄,我算什么,不过是在美国呆过几天的一个美籍华裔罢了。

    ”

    罗秉义在旁边插了一句:“孔老先生,您太谦虚了,您为滨海人民做了那么多的事,滨海人民永远会记住您的恩泽。

    ”

    孔老先生笑了笑,道:“我不过为家乡父老乡亲尽点微薄之力而已,各位千万不要再如此的抬举我。

    ”

    周黎明笑了笑,道:“好了,我们就不给孔老戴高帽子了,还是请孔老说几句话吧?”

    孔老先生道:“既然小周让我说两句,那我就说两句,首先,我要感谢高原同志和黎明同志以及在座各位的盛情招待。

    同时顺便说一下,我这次回滨海,目的就是想为国家,为家乡再做点事。

    ”说到这里,孔老先生喝了口水,停顿了一下,才接着说道:“这次,我带来三百万人民币,准备用于家乡的建设事业上,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和大家商量一下,看看把这三百万投到哪?”

    周黎明顺着孔老先生的话说道:“这三百万寄予着孔老和夫人的浓浓赤子心,我们一定要把这三百万用到刀刃上,决不能辜负孔老的意愿,大家都发表一下看法,我们该把这三百万投到哪里?”

    钱明义立马接过周黎明的话建议道:“孔老,周市长,我有个建议。

    ”

    周黎明道:“说。

    ”

    “我建议把这三百万给清源县,众所周知,清源三中的学生宿舍楼由于资金不到位,一直无法开工,为此,清源县老百姓意见很大,已经不止一次围攻清源县县委县政府,清源县县书记于波和县长李明达同志不止一次到市政府请愿,恳请市政府支持一部分建设资金,昨天,明达同志又找到我,让我向周市长反映,尽快帮他们解决工程款,所以,我建议把这三百万给清源县。

    ”

    钱明义的话提醒了周黎明,他也感觉这笔资金最好给清源县。

    去年年底,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莅临滨海市督导检查,抽查了三个县区,其中就有清源县。

    督导团在清源县督导时发现,清源三中的学生宿舍竟然有三十多间D级危房和二十多间C级危房。

    这让国家教育督导检查组组长,教育部副部长兼国家督学陈子河非常生气,当场就把陪同督导处一同检查工作的市委书记王高原和市长张昭才及分管教育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和副市长及市教育局局长巩弘毅都狠狠地批评了一顿,并责令他们立刻写出书面说明,责令清源县县委县政府在一周内拆除所有危房,建造一座高标准的学生宿舍楼。

    教育督导成绩直接记入年终综合积分,甚至说直接影响到王高原和张昭才的前程。

    因此,王高原和张昭才都不敢怠慢,督导检查组离开滨海市的前一天,他们就写出了书面说明,由张昭才和分管教育工作的副书记及市教育局局长巩弘毅三人亲自赶到督导检查组下榻的市委招待所,交到陈子河的手中,并在陈子河面前承诺,三天内拆除清源三中学生宿舍,并建造一座高标准的学生宿舍楼,同时还表示,本着对人民负责,本着对孩子负责的精神,今年一定会筹措资金,完成全市的危房改造工作。

    从市委招待所回来的当天下午,张昭才就亲自挂帅,召开了全市各县区县区长和分管教育工作的县区长及各县区教育局局长参加的调度工作会议,调度全市危房改造情况,并签下目标责任书,责成全市所有县区务必在本年度完成危房改造工作。

    会后第二天,张昭才和巩弘毅亲自跑到清源县,和清源县县委书记于波、县长李明达一起协商学危房改造事宜。

    调度会上,清源县县委书记于波一肚苦水,说县财政拿不出这笔款子,就是把他这个县委书记给拿下来了,他也拿不出这笔钱,因此,他恳请张昭才,希望市财政给予周济。

    张昭才知道清源县的现状,所有,他答应了于波,说回到市里召开市长办公会一起商讨。

    因为事情重大,而且影响深远,所有,张昭才从清源县回到市政府的当天下午就召开了市长办公会商讨清源三中学生宿舍楼建设工程款的问题。

    经过市长办公会全体成员的商讨,最后做出决议,清源三中学生宿舍楼的预算资金是六百六十万,市政府出面从省财政申请三百万,市财政拨付一百万,其他二百六十万由清源县县委县政府自行解决。

    本来定好的事,但是,由于张昭才生病住进了医院,市财政的一百万工程款因此打了水漂,最终没能如期拨付到清源县的账上,向省财政申请的三百万资金也没能申请到,而且,清源县勉勉强强才筹集到二百六十万的资金,也就是说,清源三中的宿舍楼的建设款还有四百万的缺口。

    因此,清源三中在跑完图纸和建设规划之后就没有后续资金,工程被迫终止。

    为此,于波和李明达心急如焚,多次找到周黎明,恳请周黎明出面协调,尽快解决工程款。

    这阵子,市财政的大部分资金都投到了灾后重建和灾民救助上及城市规划上,市财政也已经空空如也,一贫如洗,对于如此巨大的窟窿,周黎明的确没有办法堵上。

    所以说,孔老先生就是及时雨,孔老先生这三百万捐资等于解决了滨海市财政的燃眉之急,为此,他接过钱明义的话,开始征询孔老先生的意见,他道:“是啊,孔老,您把这笔钱投到清源县吧,清源县三中正在筹措学生宿舍楼的建设资金,您看把这三百万元人民币投给清源县,帮清源三中建学生宿舍楼怎样?”

    孔老先生道:“家乡的情况,我不大了解,所以,我听你们的,你们说把这三百万投到哪里,我就投到哪里,既然你们想把钱投给清源县,帮他们建学生宿舍楼,我没意见,再说,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增砖添瓦,是我由来已久的夙愿。

    ”

    周黎明感激地端起杯子,道:“孔老,您深明大义,拥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时刻牢记家乡的建设事业,的确让我们这些后生晚辈钦佩不已,为此,我代表滨海市市委市政府,代表清源县所有党员干部和八十万人民群众以及所有孩子再敬您一杯,感谢您雪中送炭,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福音。

    ”

    孔老先生道:“小周啊,你这样说,我就太汗颜了,我只不过是为了家乡的建设事业出了点微薄之力,做了点微不足道的事,怎敢享有如此殊荣,怎敢接受你如此大礼。

    ”

    周黎明诚恳地说:“这件事对孔老来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我们国家,对我们滨海市市委市政府来说,事关民族大义,体现了孔老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所以,我要再敬孔老一杯。

    ”

    孔老先生兴奋不已,高兴地说:“既然你这样说,如果我再谦虚的话,就有些不识好歹了,好,我们再碰一杯。

    ”说完,端起杯子,和周黎明碰了一下,一饮而尽。

    放下杯子,孔老先生道:“小周啊,我有个不情之请。

    ”

    周黎明谦恭地说:“有什么事,孔老尽管吩咐。

    ”

    孔老先生道:“既然你们建议把钱给清源县,我遵循大家的意见,把钱给清源县,不过,我明天想去清源县看看,不知道可以吗?”说到这里,孔老先生忽然意识到自己的请求有些怀疑周黎明他们动机不纯的嫌疑,急忙解释道:“我不是不放心大家,我只是想到清源县看看。

    ”

    周黎明理解孔老先生的心情,道:“孔老,我明天正好也想去清源县看看,届时,我和您一起去,有孔老亲临清源县指导,清源县的工作一定会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

    孔老先生笑了笑,道:“小周就不要再往老夫脸上贴金了,老夫已经老了,观点已经落伍,根本谈不上指导,只能说到清源县看看。

    ”

    周黎明道:“那好,我先做下安排。

    ”说完,转脸冲洪刚道:“洪秘书长,一切都麻烦你了。

    ”

    洪刚急忙道:“周市长请放心,等一会我就给办公室打电话,让他们明天安排好车,专门接送孔老。

    ”

    周黎明道:“明天我亲自过来接孔老,所以,接送孔老的事,不用你操心,要你做的是给陈书记和李县长他们打电话,让他们做好接待工作。

    ”

    孔老先生道:“小周啊,别麻烦他们了,明天只要你陪我一起去清源县就行了,其他的都不用安排。

    ”

    周黎明道:“孔老,这是他们分内之事。

    ”

    既然周黎明已经安排了,孔老先生不便再推辞,转脸冲孟雪道:“小孟啊,现在该你说句话了。

    ”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