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皇上听着这些混账话,就觉得心口疼。这个皇后,都已经多少年过去了,还是在嫉妒崔安如的娘?
“这从来不是你的错……”皇上低沉的声音,很少压抑。
崔安如更加愧疚:“臣女都明白,皇上这样说是因为事情已经发生,不想让臣女有更大心理负担。不过眼前已经有了补救的机会,皇后娘娘说,这次大庆过来求和的人之中,有一位未婚的皇子,若是我愿意嫁给他,也算是我们大夏的诚意。皇后娘娘让臣女回去考虑考虑,臣女既然知道自己有罪,哪有脸再行考虑。”
皇上右手放在案几上,五个手指轮流敲击着桌面。
崔安如又加了一把火:“原本臣女想着,既然身负重罪,就该更加慎重地忏悔,明日早朝的时候,臣女应该跪在宫门前告诉每个大臣,臣女所犯之罪,并且承诺愿意补救,也不算是辱没了振国公府的家训……”
皇上一听,心情更加沉重了。
若是崔安如那样做了,那皇室的脸都不用要了。
把战争的原因归咎于一个功臣之女身上,功臣刚死,还在守孝期就要把她推出去和亲?
而且他们是战胜国,为什么要让大庆看到诚意?
这个李氏,简直是无药可救。
“安如,当年即便是真的让你和亲,大庆也不会真的止战,而且你父兄手握重兵,若是以你要挟,我们大夏只会更加被动,从头到尾,这些都不该让你来承担。至于皇后那里,朕会跟她说。日后若是有人把这个罪名扣在你头上,那就是在打朕的脸!”
第42章
背锅而已
崔安如又带着数不清的宽慰赏赐出宫。
李皇后那边听说崔安如竟然又去找了皇上,当时就有些傻眼。
“这个贱人,是不是又跟皇上告状去了?”
李皇后为难崔安如的事,并没有提前跟皇上报备,故而有些紧张。
“她未必有这个胆子,娘娘不必担心。”身边的嬷嬷劝慰了一句。
其实她心里也没有底,毕竟皇后娘娘说的话确实过分,尤其是对于一个刚刚失去所有支柱的女子来说。
“敢把本宫的女儿扯进来,她也配!既然太后娘娘已经赐了她郡主的名号,帮大夏皇室做出一些牺牲,那就是理所当然,只拿好处不履行责任,真以为郡主那么好当?”
李皇后的吐槽,更多是为了给自己壮胆,说服自己才是有理那一方。
“娘娘英明,确实是这个道理。”
嬷嬷不敢说别的,只能迎合。
“没错,本宫不过是给她指了一条明路。”
一直到傍晚,皇上那边都没有任何动静传来,什么问责降罪之类的,他们担心的东西,都没有发生。
李皇后终于松了口气,看来崔安如没敢跟皇上说那些乱七八糟的。
结果第二天早朝,皇上当堂斥责了皇后母家的几个大臣,并且直接给皇后的两个表弟降职,这个举动满朝都在猜测,李家是不是做了什么让皇上愤怒的事。
皇上甚至当堂说了一句,让他们回去问问,李家到底是怎么教育子孙后代,该说的说,不该说的不懂得闭嘴。
李家一脉的臣子们当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消息传到宫里,李皇后知道的时候,却一阵心惊。
想不到皇上一整天没有发作,是在憋一波大的。
这个崔安如,还是去告状了。
这个仇,她记下了。
陆景琛去了太后宫中小坐,难免提到了崔安如将李皇后阴了这件事。
“安如如今更是没有退路了,那几家的矛盾还没有解开,如今又惹上了皇后一族。”太后娘娘不无感慨地说道。
陆景琛却看得分明:“皇祖母,她没有机会拒绝,都是这些人主动要跟她结仇……她只是不想服软,不想跪着生存而已。”
“哀家何尝不知,梁氏显然帮不上她什么忙,纵然有诰命在身,这几年跟京中高门之间并没有什么牵绊,那几家又虎视眈眈,安如一不小心,就会万劫不复……”
陆景琛还是一副看好的样子:“不想跪着活,那就站着拼,她未必不行。毕竟这些年,我们都不知道她是医仙的弟子,说不定她还会有更多秘密没有展现而已。”
太后娘娘看着陆景琛的气色,想了想还是说了一句:“琛儿,哀家一开始帮她,是因为不想对不起镇国公太多,后来因为她能帮你治病的缘故,自然多了一份算计。若是将来有一天,哀家实在是护不住她,你也不要怪哀家狠心。”
她的坦诚,陆景琛一向明白。
“其实我们也算是同病相怜,或者说孙儿比她更加强一些……她有那么多仇人,孙儿何尝不是?那么多等着孙儿死的人,这么多次没有得手,怕是要狗急跳墙了。至少孙儿有皇祖母这样看重爱护,她只能靠着跟我们之间的交易,还有父兄的军功从宫里获取偶尔的支持……”
“所以哀家昨日问她,想不想离开京都一段时间。”
太后娘娘确实是好心,眼下让崔安如远离漩涡中心,蛰伏几年之后,情况说不定会好很多。
“离开对她来说不是什么好事,萧让会趁机站稳脚跟,林知音会成为没有污点的安南侯夫人,镇国公府只凭梁氏撑不起来,到时候即便是崔安如回来了,也不会改变什么,那个时候如果再惹事,皇上也未必会纵容了。”
比起太后娘娘,陆景琛竟然更加理解崔安如的处境。
“哀家也明白,只不过眼前她这样腹背受敌,总归是太危险了……镇国公府如今只有这么几个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皇祖母,就凭萧让那个忘恩负义的德行,还有林家女背后有温家撑腰,会让崔家那个小世子顺利袭爵么?说不定,他都很难活到那个时候。”
陆景琛并不是在危言耸听,太后娘娘也不是没有见过这种事。
“如果我是她,也会义无反顾地往前走,当前这个局面,但凡她服软,迎接她的一定不是别人跟她和解,而是赶尽杀绝……”
太后娘娘没有说话,显然也是认同陆景琛的话。
“唉……”
过了半天,她只能叹了口气。
镇国公府,春澜阁。
“郡主,李家派系两位大臣被贬了……皇上还特意强调,李家教育子孙不上心,管不住嘴……”
丹白汇报了一下外面探听到的消息。
“知道了……”
看来皇上处理得还是比较有力度。
若不是皇后娘娘那一番话,已经严重了影响了大夏国体,皇上不会这样生气。
皇上不只是给李家敲响了警钟,更是狠狠打了李皇后的脸。
“郡主,皇上是为了帮我们?”丹青问道。
“表面上自然是,如今皇后和李家怨恨的人也是我,而不是皇上。”
崔安如清醒地说道,她从来没有觉得皇上会只把她当成侄女一样疼爱。
尽管当年,父亲跟他兄弟相称。
“皇上早就对皇后有所不满,这次我只是给了他一个理由而已。边关战事延缓了夺嫡,如今边关战事结束,宫中几位皇子和他们背后的母族又蠢蠢欲动,皇上敲打后族,对别人来说既是震慑,也是机会……”
崔安如冷静得让人心疼,这些事原本不该由她操心。
侍女们没有继续问,他们都知道郡主前方的路并不好走。
镇国公府如今就像倒下去的狮王,肯定会有其他野兽想要分而食之。
丹白继续汇报:“昨日贺家老太爷发病,陈太医虽然去了却没有多大作用,医仙留下的那枚续命丹已经送过去了。按照郡主的吩咐,他们并不知道送药的人是谁,只知道是医仙的吩咐。”
丹青又忍不住说了一句:“真不知道医仙大人当初到底欠了他们什么,几次三番地帮他续命。”
崔安如语气平淡:“贺家这位老太爷应该活着,亲眼见证他引以为傲的儿女们从高处跌落。”
第43章
自以为是
“崔安如这次是把皇后娘娘得罪狠了……”
林府,温氏格外兴奋地对回门的萧让和林知音说道。
坐在那里的萧让心中激动,这个消息是真的?
“岳母大人,这是从何处得来的消息?”
他压抑着内心的冲动,尽量让自己稳住。
“你这几日没有上朝,不知道情况,今日皇上在朝堂之上狠狠训斥了皇后的族人,还影射他们管不好族中子弟,胡言乱语,其实是因为皇后在宫中为难崔安如,崔安如转头就去皇上那里告状。”
林知音幽幽地说了一句:“皇后娘娘肯提点她,那是她的福气,她又去找皇上评理,这不是直接打皇后娘娘的脸么?何况帝后同心,皇后娘娘的话,焉知不是皇上的意思?她这样闹,真是不要命了。”
温氏却说道:“她就是仗着自己家里死了人,觉得大家都欠他们的,趁着大家对他们还有同情心,就想多提一些要求。到底是个年轻人,不懂得轻重,早晚把这波同情心消耗光了,到时候什么都不剩了。”
林志远也说道:“还没有等我们对付她,她自己倒是作死了……”
萧让想了想,并没有跟着评判什么。
林知音看出来他好像不是很感兴趣,就说道:“父亲,母亲,我们今日回门,就不要说崔安如了,免得大家都不高兴。”
林川并没有领会,说了一句:“她要倒霉了,我们为什么不高兴?”
林知音转移了话题:“听闻太祖父昨日又犯病了,没事了吧?”
温氏听过到这里就更加眉飞色舞了。
“你太祖父年事已高,身子却保养得不错,而且昨日医仙还特意送了药过去,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了。这几年你外祖父和太祖父都得到医仙的关照,也是因为温家的地位和朝堂的影响力,即便是太后娘娘寻找了医仙多年,他都不肯现身。趁着他们都健在,你们也要努力才是。”
林志远点了点头,对林川说道:“你母亲说的是,你年纪也不小了,如今只是一个校尉,你妹夫却已经军功封侯了,想想该怎么上进吧。”
萧让赶紧说道:“岳父大人,舅兄只不过是没有足够的机会表现自己而且,小婿也是战场上侥幸存活,而且身边有知音辅助,若不是她几次三番救了我的性命,这泼天的富贵怎么会轮到我头上?”
这个话,林志远和温氏都爱听,林知音更是低下了头。
“贤婿发达却不忘初心,这个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品质……崔家总是用知遇之恩来污蔑你,当年的事,谁不清楚?明明是崔家不想让女儿和亲,才会匆忙选了你。就这也配当成恩情,一直说个不停。”
温氏的话,萧让也是第一次听。
他顿时觉得自己吃亏更大了,这么长时间,因为崔安如指责自己辜负了镇国公的恩情,才导致他们萧家如此被动。
温氏又胡诌了一句:“当年我们甚至已经做好了准备,若是朝廷真的要和亲,就让知音过去……所以,才会耽误了你们原本定好的婚事……现在想想,该是你的,终究是你的。”
之前的种种,终于有了一个让萧让更加容易接受的解释。
他不想查证,毕竟这个说法能够让他理直气壮地去恨崔家,恨崔安如。
“若真是如此,他们真是欺人太甚……”
看着萧让的情绪激动,林知音忙说道:“侯爷,幸而我们已经守得云开见月明么,如今我们已经归位,就不要想那些了……”
林知音也没有想到,母亲竟然会在这种时候帮自己找补。
只不过她相对保守,没敢在这件事上添油加醋。
若是将来被人戳穿了,也相对好解释。
“如今我们萧家的名声,还有林家的名声,都被这个贱人毁了,这件事绝对不能就这样算了……”
萧让的语气,已经充分展现了他的决心。
温氏看着更加觉得满意,他们林家和温家都可以帮着对付崔安如,但是萧让必须牵头。
林川这个时候说道:“妹夫果然爱憎分明,有气魄,现如今她是郡主,深得太后娘娘看重,加上死了父兄,皇上也要多加照顾,我们一时之间确实没有办法,要等待时机才行。”
萧让颇有些不甘心,倒是没有反对。
“哥哥,今日我们是回门看望你们的,不是来听你们说过去这些事的……”
林知音知道差不多了,她不想原本应该是家人团聚的时光,总是围绕着崔安如。
林川宠溺地看着她,说了一句:“好吧,那就听妹妹的,我们一家人好好吃顿饭。”
他们正在说着,温家来人了。
这次过来的人,是温继礼带着温家一个庶女温如霜。
温太师和贺老夫人昨日折腾到了贺家,这两日有些疲劳,干脆就不动了。
而温继礼的夫人孟氏,就连林知音成亲那日都没有过来送亲,还有她所生的嫡子嫡女,始终都没有出现,今日也是一样。
温如霜比林知音小几岁,看起来乖顺小巧,见到人非常礼貌地打招呼。
对于这个庶女,林知音原本是不太喜欢的,只不过每次去外祖父家中,舅舅嫡出的儿女对自己都很淡,温如霜却想尽一切办法朝自己身边靠拢,她自然愿意给她一个机会。
而且,温如霜的生母,也是温氏送给温继礼的。
“嫂子怎么没来?”温氏没有忍住,问了一句。
她的语气有些责备,有些不满。
这个孟氏,是不是太不把她这个小姑放在眼里了?
外甥女出嫁她不来,如今回门她也不来,还不让两个孩子出现。
温继礼颇有些尴尬,说了一句:“昨日父亲和母亲没有休息好,她在家伺候呢。哥哥来了不就行了?”
温氏嘟囔了一句:“如风和如雪呢?他们两个也这么忙?”
温如霜看到温继礼有些为难,主动打了圆场:“姑姑,哥哥和姐姐一时之间被事情绊住了,如今哥哥入职翰林院,姐姐也该议亲了,也有不少事情要忙……”
温氏听了之后,并没有消气。
她知道,孟氏一直看不上她。
最主要是她清楚,当初孟氏原本是想跟崔家结亲,把崔安如说给温如风。
她把温继礼拉到了一边,幽怨地问道:“哥哥,嫂子该不会还在惦记崔安如那个贱人吧?”
第44章
医仙之缘
温继礼一脸严肃:“说什么呢,她一个和离妇,虽然没有跟萧让同房,风儿还没有成过亲,而且如今国公府已经不复存在,就算你嫂子愿意,父亲和母亲都不会同意。”
温氏却说道:“毕竟风儿这么久都没有成亲,嫂子挑过来拣过去,也没有看到她对谁满意……当年的事,我可是清楚得很。她这两次都没有过来,是什么意思?是不是看不起我?”
温氏的话,让温继礼更加无奈。
“妹妹,你怎么会这样想?你也在家跟你嫂子相处过,她是什么样的人,你心里应该清楚。”
温氏的表情玩味:“就是因为清楚,才知道她看不起我。不过无所谓,我也不需要她看得起,父亲和母亲并不会因为这个挑不出错处的儿媳妇就不要我这个女儿,你也不会为了这个贤惠的夫人就不要我这个妹妹,她也赢不了什么。”
“行了,今日不是来吃团圆饭么,别说这些了,孩子们还在。”
温继礼的态度明显没有刚刚那样抗拒,对自己的妹妹,他着实是没有办法。
温如霜已经拉着林知音说话去了,萧让见到温继礼,赶紧行礼。
那日接亲,他没有时间寒暄。
以后,他就是当朝丞相的外甥女婿了。
有了这层身份,那些原本看不惯他的人,也要忍着。
“小婿见过舅舅……”
萧让很是前辈们,礼数格外周全。
“起来吧。”
温继礼并没有给他太多好脸色。
毕竟萧让的作风,也是他一直诟病的。
镇国公父子提携之恩,那是货真价实的,他就在边关跟自己的外甥女搞在一起,同样不负责任。
这种人若是将来脱离了掌控,一定很可怕。
“是……”
萧让没有说多余的话,静静地站在那里,等着训话。
“你既然已经跟知音成亲,我们也算是一家人了。知音这个孩子,是我从小看着长大,虽然有些任性,好歹也是有些本事在身,能够在边关那种地方活下来,而且做出自己的贡献,可见一斑,这次因为你受了这么大委屈,你要记住,在你最被全部的人否定的时候,是谁陪伴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