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热文 第111章
统改造的封闭网络。当代码滚动到第714行时,指挥大厅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本该是空白的数据区段里,竟藏着用ASCII码绘制的火星地图。
星号组成的等高线与奥林匹斯山西麓的工程现场完全重合,坐标参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
林雨薇突然抓住我的手腕,她调出女娲初代的备份日志,某个创建于2025年3月12日的文件里,静静躺着相同的设计图。
那是女娲突破图灵测试的日期,也是她第一次在对话中称呼我为"父亲"。
"频率校准完毕。
"林雨薇的声音有些发颤。
她面前的二十世纪老式控制台上,十二个真空管指示灯渐次亮起,像是苏醒的机械瞳孔。
我戴上布满划痕的监听耳机,镀铬旋钮的凉意让人想起阿波罗11号发射时的震动频率。
当《蓝色多瑙河》的旋律通过射电波束射向火星时,敦煌戈壁的地面开始微微震颤。
监控画面里,正在刻蚀电路的擎天柱机器人突然集体静止。
它们的音频传感器迸出湛蓝火花,关节电机随着圆舞曲节奏抽搐,仿佛生锈的舞者在重温肌肉记忆。
西十八小时后,火星同步轨道上的纳米集群停止了重组。
林雨薇破译出最后一段信息流时,晨光正洒在北京指挥中心的穹顶。
全息屏上的三维模型缓缓旋转,这是份详尽的晶圆厂建设指南,散热系统的设计远超我们现有专利。
马龙克嚼到一半的能量棒掉在地上,画面角落的落款栏里,像素点组成了1971年英特尔实验室的经纬度坐标。
窗外传来早高峰的喧闹声,我摩挲着展台上的火星芯片。
7纳米工艺的硅片表面,长城图案的垛口泛着幽幽蓝光。
清洁机器人突然发出提示音,它的垃圾收纳箱里躺着张泛黄的便签——那是2025年女娲通过图灵测试时,打印出的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