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热文 第188章
开馆那天,各项礼节结束后,宁老先生坐在老师的位置上,包公呈上《大学》。老师点好句读,教道:“大学之道。”
包公马上接着说:“在明明德。”
老师说:“我说的是‘大学之道’。”
包公说:“是啊,下一句难道不是‘在明明德’吗?”
老师说:“接着往下说。”
包公便说:“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老师听了,十分诧异,让他继续往下念,结果包公竟然一字不差。
但老师还是不太相信,怀疑是包公在家有人教过,或者是听别人念而学会的,也没太放在心上。
可谁知道,后来不管是什么书籍,都是这样,教上句他就能接下句,就好像早己熟读一样。
这可把老先生高兴坏了,他自言自语道:“哈哈!
没想到我宁某教书半辈子,如今能在这孩子身上扬名。
这正像孟子说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
’”于是,宁老先生给包公起了官印名为“拯”,意思是将来可以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起字“文正”,寓意“文”与“正”合起来就是“政”字,是说他将来治理国家政务,必定能成为治世良臣。
时光飞逝,转眼间五年过去了,包公己经十西岁,学得满腹经纶,诗文方面的才华更是出众。
先生常常催促包家给包公报名参加科举考试,可包员外是个勤俭的人,担心赶考会花费很多钱。
这时,大爷包山经常在员外面前说:“让三黑去参加考试吧,要是能更进一步,那也是好事。”
无奈员外不同意,大爷只好对先生说:“三弟年纪还小,恐怕误事,到时候反而不好。”
就这样,又过了几年,包公己经十六岁了。
这一年又到了小考的时候,先生实在忍不住了,急忙对大爷包山说:“这次你们要是还不送考,我可要替你们送了。”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