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317章

    行刑当日,韩进带着刘静娴去看了。

    当看到作恶多端的康王人头落地的时候,刘静娴的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并没有与旁的女子一样吓得尖叫或者别开了视线。

    只是,最终,刘静娴的眼睛被捂住了。

    “别看。”

    是韩进的声音。

    韩进的声音温柔,沉稳,带着十足的安全感。

    韩进没让看,刘静娴就真的不再看了。

    这一刻,她仿佛得到了解脱。

    而当刘静娴和韩进转身离开法场的时候,看到不远处的马车上的人时,两人同时驻足。

    第686章:新皇登基

    此时,法场边缘,一辆马车上,一个须发有些花白的老者站在那里,眼眶湿润的看着刘静娴。

    “娴儿——”

    此人,自然是刘太傅了。

    早在刘静娴出事的时候,刘太傅其实就已经得到了消息的。

    只是,找不到人。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直到,齐天昊来找。

    刘太傅就这么一个女儿,当年无法抗旨,只能让女儿成为康王妃。

    康王被审判的时候,刘太傅就在一旁。

    听着康王的恶行,刘太傅险些承受不住。

    刘太傅看着女儿身边站着的男人,叹息一声,“娴儿,跟爹回去吧。”

    ……

    永成帝的儿子们都有了安顿。

    永成帝的女儿们除了宋灵灵,其余的都出嫁了,唯一一个小的,如今不过五岁,且母妃早逝,最后就被老皇叔带去抚养了。

    至于那些后宫的妃嫔,没有被临幸过的都被放出了宫,让自行改嫁去。

    而那些临幸过没有孩子的,经过太医诊断腹中也无子的,也都被放出了皇宫。

    有生过的嫔妃,就一起被送去了皇家寺庙,带发修行。

    至于永成帝。

    宋允达并未杀他。

    有时候让人死很容易。

    但是,宋允章此人这一生可谓罪孽不小,让他死也未免太便宜他了。

    所以,宋允达让人将他送到了皇家寺庙,直接剃了头发,为当年被他直接害死或者间接害死的百姓恕罪。

    对于一个曾经的帝王来说,这可能是最大的惩罚了。

    而最令人唏嘘的,却是皇后。

    皇后在宫变当天,就有些神志不清了。

    康王砍头后,皇后便彻底的疯了。

    原本因为皇后疯了的缘故,倒也没有想着要惩戒她,然而当晚,皇后却是一把火把她的宫殿烧了。

    火太大,没能救下来,等火势控制住的时候,皇后人已经成了焦炭了。

    至于牧家人还有几个永成帝面前得用的且不做好事的官员,早在康王斩首第二日,便被杀鸡儆猴了,那些官员的家人该被贬的被贬,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好

    等到登基那日,该处理事情,也基本上处理完了,一切也都成了定局。

    按照规制,登基办的十分的隆重。

    宋允达穿着一身金黄色的龙袍,携着穿着一身金色凤袍的卫云溪,完成了祭天,然后坐在大殿上,一起接受大臣的参拜。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的声音不绝于耳。

    宋允达登基,改元年为永康年,称永康帝,寓意繁荣安康。

    宋琼冰被封为嘉乐大长公主,宋恒被封太子,安安和乐乐,直接是册封世子和郡主。

    卫老爷子,担任太子太傅一职,专门负责教导宋恒。

    其余卫家人,虽然准备入仕,却也只准备徐徐图之。

    苏相,虽说没有丢官,但是却连降三级,永康帝启用新人贝正清为新相。

    此消息一出,朝堂之中自是有诸多不满。

    毕竟启用新人为丞相,可并不是一件什么寻常的决定,启用新人,意味着会迎来一场用人上面的变革。

    不过永康帝不是永成帝,说话那是说一不二,不容拒绝。

    至于贝正清能否坐稳丞相这位置,那是贝正清自己的事情。

    宋允达表示,年轻人要是连这点抗压能力都没有,那……嗯,后果自负。

    总之,宋允达下达了一系列的措施,接着才是大赦天下。

    不过,宋允达的大赦和平常的大赦又有所不同。

    是有条件的。

    比如,大奸大恶之人,不赦。

    判了死刑的,可以缓期并重新查明真相,给一次翻身的机会。

    小罪者赦免,给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总之,这一次特殊的大赦之下,不知道避免了多少冤假错案。

    不过,此事暂且不提。

    按照规制,新皇登基,夜里就要宴请群臣贵妇。

    宫中热闹非常的同时,也透着一股紧张。

    因为此时此刻,大家都战战兢兢,生怕触了新帝的霉头。

    只是,当宴上的菜品一一上桌时,所有人都忍不住被桌上的菜给吸引。

    如今已经天寒,平民百姓想吃一点蔬菜很难。

    而达官贵人有自己的地窖,里面藏着的蔬菜也不过是大白菜和白萝卜。

    几乎一到冬日里,富贵人家就会忍不住想念桌上的那一抹平日里爱搭不理的翠绿。

    可,难求。

    可今日的宫宴,除了各种寻常很少见过的荤菜菜色之外,最多的就是碧绿。

    有蒜苗,也有蒜薹。

    有小白菜心,也有仙仙嫩嫩的看着像大白菜,却更黄更嫩的更小的菜,也有茄子、黄瓜等等。

    这些菜出现在桌上后,众人简直惊愣到不行。

    这不是冬季么?

    若非他们一个个身上穿的不是狐裘就的是棉衣,他们都要怀疑现在其实是夏季了。

    一问之下,这才知这些菜叫做‘反季蔬菜’。

    据说,京中每条街都有新开的‘蔬菜铺。

    没错,铺子的名字就叫蔬菜铺,简单好记。

    夫人们就在心中合计着,等到宫宴结束,一定要让家里的下人去买一些菜回家。

    一时间,大家就都有了这样的心思。

    而处于上座的宋琼冰看着这一幕,唇角微微扬起。

    这次宫宴,最大的赢家估计是她了。

    冬日已经来临,她的蔬菜不愁销路,如今最需要操心的是蔬菜能不能正常供应了。

    思及此,宋琼冰觉得,自己明日得出一趟城,去庄子里跟张二郎商量商量扩大规模的事。

    现在是蔬菜的生长周期他完全不担心,其余就是人手方面的问题。

    至于国事,有天昊和父皇两人管着,她倒也不必操心。

    就在刚才,父皇还和天昊离席,也不知道商量什么去了。

    而此时,御书房里,宋允达一脸威严的看着齐天昊。

    “明日早朝之上,大臣们必定提及西戎和北安的事情,你可以有什么打算?”宋允达看着齐天昊,沉声问。

    “没什么打算。”齐天昊淡淡的回答,“他们既是想打,那便直接打就是。”

    宋允达闻言,瞪着齐天昊,“打,说得容易……”

    话说到这里,宋允达忽然觉得不对,有些狐疑的看着齐天昊:“你是有打算了?”

    闻言之后,宋允达来了兴致,“快与朕说说,你打算怎样做?”

    齐天昊闻言,却是不疾不徐的抬眼对上宋允达的视线,不答反问,“皇上准备将本王与冰儿的婚事定在何时?”

    第687章:良辰吉日

    宋允达一听,脸色顿时不好看起来。

    他就知道这小子整日就惦记着自家闺女。

    宋允达瞪着齐天昊,“朕到时候让钦天监看看良辰吉日。”

    语气中带着极致的敷衍。

    虽然,外孙外孙女都有了,且两人也拜堂过了。

    可这里是京城,在京城两个人要是没成亲,那他齐天昊便是摄政王,那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的。

    然而,齐天昊不是一个容易被敷衍过去的人。

    “不用看了,十天后就是良辰吉日。”齐天昊淡淡的道。

    宋允达:“不行!”

    十天后就想娶他女儿,想都别想。

    齐天昊闻言,起身,转身就要走。

    宋允达蹙眉,心中还整盘算着齐天昊不是一个这么容易妥协的人,就听齐天昊淡淡的道,“本王去找冰儿商量。”

    宋允达:“……你回来!”

    宋允达只觉得额间青筋直跳。

    没见过这么不将帝王且这么不将岳父放在眼里的。

    跟冰儿商量?

    一想到宋琼冰,宋允达又是一阵心塞呀。

    好好的一个闺女,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就被猪给拱了,这个猪还盛气凌人……

    主要是,闺女还胳膊肘往外拐。

    若非如此,这十天他需要这么操劳?

    当皇帝真不是人干的,事情多的处理不完,还是闲散王爷当的舒坦。

    宋允达觉得,他必须尽快的培养自家那糟心儿子。

    藏拙多年,不知道临时抱佛脚成不成。

    唉,想想就心累。

    宋允达内心哀叹,面上不显,“三个月后,便是良辰吉日,你们就那时候成亲吧。”

    之前他就看过日历了,三个月后,时间正好,还春暖花开。

    “十天。”齐天昊停下脚步,回头看向宋允达,一副不准备让步的模样。

    宋允达:“两个月后,不能再提前了。”

    齐天昊:“十天。”

    毫无动摇。

    “下个月十六。”宋允达咬牙切齿,“你要是再得寸进尺,朕明日就下旨给冰儿挑选驸马。”

    宋允达威胁都用上了。

    齐天昊的德性他还是知道的,别以为他是皇帝他就会怕他,呵,他敢肯定,便是天王老子来了,他齐天昊也不带怕的。

    嚣张!

    嚣张至极!

    “行!”齐天昊勾唇,然后又坐下了。

    下月十六,才是他心中的日期。

    不如十天这样赶,离现在也没有一个月的时间,正好。

    见齐天昊这么干脆的答应,宋允达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这小子,怎么说他当年也是教过的,性格他也是门儿清。

    如今这么容易改口,就只有一个可能:他被他套路了。

    想到这个可能,宋允达的脸色不是很好:“现在可以说出你的打算了吧?”

    本来只是议事,却把女儿亲事都给议出去了,悔!

    “西戎既是在打,那继续就是,北安既是讨打,那自然不能让他们失望,不过,亲还是得和的……”

    翌日,京城的蔬菜铺人满为患。

    一些有点门路的人,在得知蔬菜铺的菜都送到皇宫成为新皇登基的晚宴上的主品了,便纷纷以能够买到蔬菜铺的菜为荣。

    哪怕是抢到了一根葱,他们也有种吃了宫宴的满足感。

    而哪怕这样的热度只有一天两天,那也没关系。

    毕竟‘蔬菜铺’已经推了出去,且已经名声大噪,一整个冬天,总不会有人不想吃蔬菜的吧?

    如今,可就只有宋琼冰的蔬菜铺有反季节蔬菜卖了。

    宋琼冰坐在马车里,看过了蔬菜铺门前的盛况后,便让人驾车离开。

    今日,她就是要去庄子里瞧瞧,顺便准备扩量生产。

    什么限购?

    不存在的。

    在京城遍地都是有钱人的地方,只会一直供不应求,压根就没有限购的必要,这大概就是独一份的好处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