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77章

    钱老板眯眼看了半天,才道:“是有这么回事,我记得余连那时已经欠我百余两银子。陆娘子也知道赌坊的规矩,欠钱是一定要还的,否则……当时我给了他最后期限,他筹不到银子,后来就拿着这个长命锁来找我,说是利息,又求我多宽限两天。我见这东西不像普通人家的,就问他从哪儿来的,他说是他娘压箱底的宝贝,他偷出来的。这条丝帕,好像当时就包裹在长命锁上。”

    他说着又指着丝帕图样道。

    “那后来呢?钱老板可收下这条长命锁?”

    “收了呀,我为什么不收?不过这丝帕我没收,他拿回去了。”钱老板把图样还给明舒,又道,“不过那天夜里就有人找我买这长命锁,出了十倍的银钱,我就卖给那人了。”

    “那人长什么模样?是男是女?”

    “是个男人,斯斯文文清清秀秀的,像个读书人。”

    男人?那就不是柳婉儿本人了。

    她另有同谋?

    明舒与应寻交换一眼,又问道:“听说后来余连就连本带利还清了欠你的赌债,可有此事?”

    “嗐,那小子不知道走了几辈子的狗屎运,屡遇贵人替他还债。陆娘子你替他还了一次,三月份的时候,好像又有人替他还了一笔。”

    “钱老板可知替他还债的是何人?”

    “那我就不清楚了,没见过那人,只是听他吹牛皮时提过一嘴,说自己遇到了大贵人。”钱老板道。

    明舒与应寻又问了几句,可钱老板已是一问三不知,再打听也打听不出什么来,明舒便与应寻告辞离去。

    ————

    路上,应寻与明舒找了个露天的香饮铺解乏,挑了个阴凉的树下坐定。

    “清安堂的大夫那边,我也已经走访过了,倒是没从他家里人嘴里打听出什么来,不过和余连的情况有些相似,那大夫一家人在他死后忽然搬迁新宅,那新宅比他旧宅大上数倍,家中境况也比先前好了许多。”应寻边喝香饮子边道。

    清安堂的大夫一个月俸禄不过二两银子,勉强应付全家人日常支出,哪还有结余能买得大宅邸?

    “有钱能使鬼推磨罢了。”打听完余连的消息,明舒对此没有表现出太大惊讶。

    意料之中的事,恐怕用钱买通大夫的人,与买长命锁的,是同一个人。

    “这长命锁是余连从彭氏那里偷盗而出的,足证此物一直在彭氏手中,这也才说得通,拐子图财,哪有可能将黄白之物再留在婴儿身上的道理?而长命锁既然保存在彭氏那里,柳婉儿的身世,就是为了顺理成章进入卢家而凭空捏造的。三月初那神秘人得锁,应该也是那时候知道卢三娘身世有异,‘柳婉儿’四月痊愈从清安堂搬回柳家,六月初寻上满堂辉请我帮忙,余连和彭氏受其威诱替其做假证供,事成之后逃离……”明舒缓缓开口,这桩桩件件都已扣合,只是她越推测越觉寒意四冒,“一切绝非临时起意,而是从三月就开始筹谋。师父,这是有人在背后故意做局,利用我将柳婉儿送回卢家。”

    可,为什么呢?

    只是因为一个卢三娘的名份?

    应寻点头:“这个人必定对卢家十分熟悉,否则不可能挖出十七年前卢家旧案加以利用。”

    “会不会是卢家自己人设的局?”明舒猜忖道。

    否则说不通为何那人如此了解卢家,并一直在追查卢家。

    “也有可能是仇家。”

    “卢尚书为人虽有些急功近利,但浸淫仕途多年,也是个圆滑世故之辈,没听说他得罪过谁呀。”明舒边说边抱脑袋,自己气自己道,“啊,烦透了,想不通。”

    “想不通就先别想了,歇会。”应寻朝后一靠,人倚在藤椅椅背上,目光望向槐树旁的小摊贩。

    摊贩正在卖河灯,五颜六色的河灯折着莲花状,很是漂亮。

    “今年的盂兰盆法会,想来会热闹非常。”他随口道,转移话题让明舒放松一会大脑,“你会去吗?”

    “去哪儿?大相国寺?”明舒反问。

    “嗯。今年朝廷很重视,户部拨重款筹办法会,工部与大相国寺共同督办法会,又有三殿下亲临,到时想必盛况空前。”应寻说着又感慨了一句,“这次盂兰盆节,倒真叫卢家出尽风头。”

    “卢家?又是那个柳婉儿啊!”明舒提到这名字便有些头疼。

    “谁说她了,我说的是卢则刚。”

    工部负责督建法会,那卢则刚,不就是工部尚书。

    第109章

    一个吻

    明日就是盂兰盆节,

    曾氏交代明舒买东西,她一早就出门,回来时正好在门口碰上刚要出门的曹海。

    这几日魏卓和陆徜都忙得不着家。因着三皇子要亲自代圣人登禅台祈福,

    圣人派禁军把守护卫,保证赵景然的安全,

    魏卓近日忙碌于大相国寺的护卫部署。陆徜则每日奔忙在外,

    依旧马不停蹄在查他那桩案子。

    府里只剩曹海这个客人。

    曹海赴京的任务已经完成,

    并无要务在身,

    盂兰盆节过后就要回江宁。明舒进进出出的时候常会遇到他,一来二去熟稔起来,见了面也能聊几句。

    “陆娘子,

    刚回来?”

    “曹将军好。”明舒笑了笑,向曹海行个礼,

    道,

    “我帮阿娘出去买些过节用的供品。”

    说着她提了提手中藤篮。

    曹海的不以为意扫过藤篮后又望向明舒,道:“明日就是盂兰盆节,听说京中的法会很热闹,

    不知和咱江宁的比起来有什么不同,

    本将倒要好好见识一番?”

    说着他哈哈大笑起来,

    似乎颇为好奇高兴。

    “我也不知道,不过听说今年是七七之年,朝廷尤其看中,筹办的格外盛大。”明舒也笑着回答。

    “说来咱们江宁的盂兰盆节也很热闹,

    年年都放河灯,陆娘子可记得……”他兴致勃勃说起江宁府几个县的盂兰盆节来,

    忽然又一拍后脑,

    懊恼道,

    “对不住,忘记陆娘子你得了离魂症了。”

    “不碍事。”明舒摇摇头。

    “陆娘子,你真的记不起从前了吗?一点都想不起来?”曹海见她面色无异,才又小心问道。

    “不记得了。”明舒想不起过去,江宁往事连点渣都没留下。

    “真是可怜,唉……”曹海眸中现出怜悯,好好的小娘子竟得了这种病症,“有机会让状元郎带你回江宁,好好走走看看,兴许能想什么来,到时候记得来找本将,本将请你们喝酒!”

    “多谢曹将军。”明舒笑着道谢。

    ————

    过午,陆徜竟然回来。

    明日他要陪三皇子同往大相国寺参加盂兰盆法会,天不亮就得进宫,他现下只是找个由头回来。按着习俗,参加法会之前需得焚香沐浴净身的,他的借口就是沐浴。

    温汤备妥,炉香幽幽,他自往净房去了,明舒帮他在外边熏熨一会要换的衣裳。

    洗了约半炷香功夫,陆徜换好干净的家常衣衫出来,看到明舒站在桁架前,这几日的倦怠戒备,似乎都随她的背景散去。

    “明舒。”他走到她身后,轻唤一声。

    明舒“嗯”了声并没转身,仍整理衣裳,不妨有人从后握住她的手,轻轻取走她手里熨衣的铜火斗。

    “别忙了。”陆徜将火斗搁到一旁,拉着她转向自己,“让我瞧瞧你。”

    明舒疑惑地睁大眼:“天天都瞧,有什么好瞧的?”

    “不一样。”陆徜道,“今天不一样。”

    明舒眼帘微垂,目光落到他衣襟上,她被他看得不自在。

    确实不一样,他的目光不一样。从前他尚会克制,又有兄长这层身份在,他拿捏着分寸,从不会用今日这样的眼神看她。

    “阿兄……”

    “换个称呼吧。”陆徜低叹一声,拉着她走到自己书案前。

    “陆徜。”也不知为何,明舒今日没有与他耍嘴皮子的心情,“你歇会吧,我给你烘发。”

    “明舒,明日就是盂兰盆节,还有三天,你我的约定就足一月了。”他语气前所未有的温柔,宛若换了个人般,又从桌上的匣子里取出一枚铜钥,拉开明舒的掌心轻轻放上。

    “收好了。”他合拢明舒的手,让她攥紧钥匙,指着书案下一处上锁的暗屉道,“这里面有你想知道的所有东西,江宁劫案的卷宗,你的身世,这一路逃亡赴京的真相,全在里面。”

    明舒蹙眉:“不是还有三天,为何现在给我?”

    “迟早都要给你的,不差这三天时间。”陆徜并不直接回答,只道,“你收好便是,晚点再看吧。”

    “陆徜,你是不是有事瞒着我?”她问道。先前他让她配合做戏以迷惑对手时,她就猜到事情起了变故,但他并未道明缘由,只是让她等着。

    陆徜抬头抚过她的发髻,道:“明舒,我时间不多,此番回来我只向三殿下要了两个时辰时间,别说那些不高兴的。”

    他一会马上要回三皇子府里,明日天不亮就要跟着三皇子入宫请出大安历朝先圣牌们,再送往大相国寺……他并没有太多时间留给她。

    “陆徜!”明舒有些恼火。

    “帮我烘发更衣吧,有劳了。”陆徜第一次开口向她提要求。

    明舒收起铜钥,将早已准备好的烘发所用的镂空铜球取来,边拭他的长发边替他烘发,陆徜坐在窗边,散下满头乌发任她烘烤。

    长发烘到八成干,再规规整整梳成发髻,她才替他换上熨烫妥帖的衣袍,如此这般,两个时辰的时间,转眼到头。

    “好了。”明舒拉平他革带四周的褶皱,起身道。

    陆徜没说话,唇微微抿着,看着站在身前的她,时间所剩无几,他迟迟不舍离去,就这么定定看着她。

    二人站在窗前,午后阳光穿过窗纱漫入屋中,柔和了彼此眉眼。

    也不知是不是错觉,明舒觉得,陆徜少了棱角,添了温柔,她动动唇,刚想唤他,陆徜却突然间倾身俯来。

    微凉的唇猝不及防落在她唇间。

    明舒双眸骤睁,人如木石定在窗前,前不得退不得,脑中尽空,心脏似乎在这个瞬间停止,连呼吸也跟着消失。

    一次,就这一次。

    陆徜告诉自己,这辈子就放纵这一次,抛开所有束缚,礼法也罢,克制也罢,通通抛开。

    浅尝辄止的吻,如同细纱拂过,还未等明舒品出滋味,他就已收回。

    他耳根脸颊红透,有些做错事的无措:“明舒,对不起,我……”看着明舒懵懂的眼,他闭眼定了定神,再睁眼时旖旎尽去。

    “我去给阿娘磕个头。”他说完,转身果断离去。

    明舒怔怔站在屋里——刚才……发生了什么?

    她下意识抚唇。若不是这四周还留着他焚香沐浴后的檀香味,若不是那把铜钥匙还留在她身上……她会觉得,自己大约是又做了一个荒诞的梦。

    让人脸红心跳。

    ————

    陆徜给曾氏磕过头,没留什么话就又离开魏府。

    明舒还没从先前的震惊中缓过神来,脑中乱糟糟的,一边想陆徜异于往常的举动,一边攥着那柄铜钥匙挣扎要不要马上打开他的暗屉……

    还没等她想出个所以然来,忽有人急匆匆来寻她。

    “当真?”听完传讯,明舒霍地起身,面露喜色,“我马上去。”

    来给她报信的是开封府的小衙役。

    彭氏和余连找到了。

    ————

    明舒赶到开封府衙时,天色已暗。

    与其说彭氏和余连是被找到的,还不如说是他们被救下来的。这二人并没真的出城,而是出城后又悄悄回来,找了个隐秘的藏身处躲了起来。

    “这母子二人的行踪应该是被对方发现而遭到追杀,他们两倒也命大,遇袭后逃出来,正好遇到两个巡城的同僚,这才得救。不过彭氏身中数刀,伤势颇重,大夫正在全力救治。余连的伤势较轻,现已包扎妥当,我正准备问供。”应寻道。

    明舒点点头,跟着他进了府衙的休憩室。

    余连手上头上都包着绷带,神情惶恐地坐在椅上,看到应寻和明舒进来急忙起身道:“应捕快,救我!”

    “坐下说话!”应寻对他没有好脸色,冷冽道。

    余连讪讪坐下,又急问道:“我娘呢,她怎样了?”

    “还没死,大夫正在救。”应寻坐到他对面,沉着脸问道,“说说吧,发生了什么事?”

    “就……我与我母亲得罪了一些人,原打算换个地方躲一阵子,没想到那些人竟然找上门来。都是些道上的私仇,并没什么……”他眼珠乱瞟,满脸心虚,可话没说完,就被应寻打断。

    “命都快没了,还不肯说实话?既然是私仇,那和我们也没什么关系,来人,把他扔到大街上……”应寻猛地拍桌而起,朝外头喊道。

    “别别,应捕快,我说我说,你别把我扔出去,要是到了外面,我的小命可就不保。”余连一边讨饶,一边觑了觑明舒,道,“就是柳婉儿那事……我……”

    “你们做了假证供,对吗?”明舒静道。

    余连一咬牙,用力点下头,说起前事:“是!柳婉儿手上那个长命锁和丝帕……其实是我母亲的东西。”

    和赌坊的钱老板说得差不多,二月份的时候余连欠了大兴赌坊一笔赌债,便从彭氏那里偷了这件东西出来打算先抵抵利息,没想到他前脚才把长命锁抵给钱老板,后脚就有人来找他要买丝帕,并向他打听长命锁和丝帕的来历。便连那人的外貌,都和钱老板描述的相去无几。

    “东西是我母亲的,我哪里知道来历?但那人开价很高,我又急钱,就去求我娘救命。后来我娘便单独见了那人,两人关起门来谈了一番话,那人就给了我家一大笔银子,刚好够我还上赌债。”

    “他们谈了什么?”

    “不知道,我娘不让我听。他给了钱以后,叮嘱我们不要让人知道那长命锁一直在我们身上,若有人提起就按他说的回答,并许诺事成再给我们一大笔银子。”余连道,“不过现在想来,他来打听的应该是卢家三娘子的身世吧,没过几个月,你们不就拿着这长命锁找上门来问话了。我就按先前同那人的约定,假装不知,引你们上勾,再让你们找我母亲问话。”

    后面发生的事,明舒与应寻都已知晓,他们落入对方圈套,从彭氏口中套出蔡氏换子的消息,又顺着这条线查下去。

    “事情发展都如你们所想得那般,为何你们在案子结束后马上逃走?”明舒不解问道。

    “是我娘……我娘见蔡婶被烧死了……”

    “所以,蔡氏的死,并非意外?”应寻问道。

    “我……我不清楚,只是我们都没想到蔡婶会死。其实我们根本就没按你们说的,从蔡婶那里打听真卢三娘的下落,所以后来蔡婶出现在柳婉儿家中并且被烧死时,我和我娘也很惊讶,但……我们也不敢多说……”因恐惹火上身,余连和彭庆都选择了三缄其口,做了假证供。

    就因他二人一番话,最终让外人顺理成章把柳婉儿当成了真的卢三娘。

    “所以现在在卢府的柳婉儿,其实并非卢三娘?”

    “应……应该吧,我也不清楚……”余连交代完一切,又求二人,“我知道我们做假证供有罪,要不应捕快你把我关到牢里去吧,我不想死,不想死啊!”

    应寻甩开他的手,让人将他送进牢中,又向明舒道:“看来柳婉儿果然不是卢家的骨肉,且可能还与蔡氏的死有莫大关系。”

    “可是彭氏母子并没直接与柳婉儿接触过,我们最多只能证实她的身份是假的,无法证明其他。那个神秘人的身份,余连也说不清楚,现在就等彭氏醒转后再问,看能否有线索。”应寻边说边看了眼天色,道,“夜深了,你还是先回去吧。我估摸着她要醒转问话,也是明日一早的事,到时候我再通知你。”

    “辛苦师父了,那我先回。”明舒见时辰确实不早,没有耽搁回了魏府。

    ————

    翌日,明舒很早就醒来,坐在床上呆呆望着窗外浅淡的天色,想着陆徜此时应该已经陪三殿下入宫了吧?

    今日就是盂兰盆节,汴京城弥漫着祭祀的气息,许多百姓一大早就起身准备了供品纸马等物,前往大相国寺,参加法会。

    明舒并没兴趣去凑这个热闹,洗漱妥当出来,正打算给曾氏打下手准备祭品,应寻却一大早找来。

    “彭氏今晨醒转,不过身体仍旧虚弱,只回答了几个问题就又昏睡过去。”应寻坐在明舒下首道,“她与那神秘人暗中秘谈的,果然是关于卢三娘的身世与蔡氏换子这桩事。她一早就知道这件事,那条长命锁和帕子是孩子被彭庆拐回来当夜就被她抢走的,不过因为当时风声太紧,赃物来不及脱手,就一直被她藏起,直到后来出狱取回,一直压在箱底当成棺材本藏到现在。”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