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皇后自然不可能发誓,只是正义凛然地道:“害人者,巧舌如簧,无半点愧疚,还教唆宫人胡乱传谣,想嫁祸于本宫,淑妃,人在做,天在看,你的报应来了。”
“是,都会有报应的。”淑妃看着厚颜无耻的皇后,气得浑身颤抖,“等着看。”
“死不悔改,简直不可理喻。”皇后说完,甩袖而去。
此事自然很快就有人禀报到了慈安宫,太后听了直摇头,“说她愚蠢,她知道用这种方式来澄清自己,再试探皇上,说她聪明吧,却不知有人故意挑起她们的争端,等着坐收渔翁之利呢。”
第1528章
替人传话
太后传令下去,淑妃迁居到了桂兰宫是为了三皇子静养,切记不可怠慢了。
有太后照看着,内府不敢怠慢,依旧按照妃位拨给淑妃应有的吃穿用度。
只是家眷求见,则被挡下了,依旧是以三皇子需要静养不得打扰为由。
李夫人只能去拜托宋惜惜,让她帮忙送些银子入宫,让淑妃打点上下,不至于让孩子们吃了苦,遭了罪。
她虽不知道福昭仪的胎与淑妃有关,但知道失宠嫔妃的日子不好过,宫里头跟红顶白的人太多了。
纵然宋惜惜跟她说太后已经下旨照拂公主和皇子,让她不必过于忧心,但李夫人流着泪说:“怎能不忧心?那是妾身怀胎十月艰难生下的闺女,掌心上宠着长大的,视若珍宝,舍不得她吃一点点苦,我们做父母的,其实已经帮不了她什么忙,往后还是要她自己走的,烦请王妃再转告她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万万保重自己。”
宋惜惜听了这话,有些怔然,胸口猛地一阵抽痛。
她听过几乎一样的话。
当年母亲将她许配给战北望时,便对战北望说,“怀惜惜时我已年岁不轻,十月怀胎再到生下她,几乎要了我的命,她是父母兄长宠着长大的姑娘,舍不得她吃一点苦,但她是个知礼明智的孩子,你不辜负她,她也会尽心对你好,所以你要好好待她。”
父母爱子,大抵都是一样的心情。
她垂下泛红的眸子,道:“好,我帮你送去。”
李夫人感激不尽,躬身落泪道:“王妃大恩,妾身铭记在心。”
“不必这样客气,举手之劳。”宋惜惜扶着她说。
除了银子,李夫人还做了些淑妃爱吃的杏仁酥,说是她打小就喜欢吃,入宫之后好几次说想吃母亲亲手做的杏仁酥,宫里头的,总是差些滋味的。
“以往她这样说,是撒撒娇哄哄妾身,毕竟宫里什么没有呢?臣妇做的,哪里有御厨做的好吃?如今大概是没了昔日的待遇,想吃一口爱吃的,也不容易。”
李夫人一边说,一边抹眼泪。
宋惜惜安慰了她几句,便替她入宫跑腿去了。
淑妃没想到这个时候还会有人前来探望她,而且还是宋惜惜。
她坐在椅子上,端着昔日淑妃的高贵模样,可惜一张脸肿得厉害,再端也没什么威风了。
“稀客啊,来看本宫的笑话吗?”淑妃冷冷地道。
宋惜惜看到她的脸,吃了一惊。
皇后来过桂兰宫找麻烦的事情,她是听说了的,但不知道皇后还动手掌掴了她。
“李夫人不便进宫,托我给娘娘送了些东西来。”宋惜惜将食盒递了过去,“说是娘娘喜欢吃的杏仁酥。”
银子是放在食盒里的,食盒封着,宋惜惜就当做不知道里头有银子,免得淑妃难堪。
听得是母亲叫她送来的,当即叫人接了过来,食盒打开的那一瞬间,淑妃忙捂住了眼睛,抽泣声低低响起。
宋惜惜识趣地先不做声,站在一旁等她调整好情绪。
淑妃用手指捻起一块杏仁酥放入嘴里,一小口一小口咬着,仿佛那是天下间最好吃的食物。
一块杏仁酥吃完,她眼底凝着泪水,却心满意足地道:“可算是吃上了,原先跟母亲说了好几次,她都没送进来。”
宋惜惜这才开口说:“夫人让我转告娘娘,万万要保重好自己。”
淑妃垂下眸子掩去泪意,道:“请北冥王妃替本宫告诉母亲,本宫很好,一切都好,叫她和父亲不要惦念,不要操心,不要多想。”
宋惜惜道:“我会一字不漏地带到。”
淑妃轻声说:“谢谢。”
宋惜惜一拱手,告退而去。
刚迈出门槛,就听得淑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怪我自己一念之差,想了不该想的,做了不该做的,如今还连累了一双儿女,悔之晚矣,世上果真是有报应的。”
宋惜惜脚步顿了顿,没有说什么便离开了。
第1529章
娘娘慎言啊
朝中关于立储的声音一直都没停息过,几乎每一个早朝,都会有大臣提起。
终于,在腊月十八这天,肃清帝宣布已有储君人选,但鉴于太子年少,所以没直接公布,而是写了旨意存放起来在太庙的横梁上。
他于朝上说,太子人选只有他一人知道,并未告知过其他人,这也省得穆丞相和谢如墨一直被人追问。
不过,众所周知,大皇子已经不像原先那般懒惰刁蛮,变得刻苦好学,性子也谦和了许多,加上镇国公府的小国公爷宋瑞是他的伴读,因此,大家估计大皇子就是太子人选了。
这实在也不难猜,毕竟占了嫡长之位,又改掉陋习,更得太后亲自教养,虽说二皇子也获太后庇佑,但到底跟大皇子是不一样,大皇子是不回长春宫,二皇子则能回去陪伴德妃。
很多朝臣觉得齐尚书必定是知道的,一时间,尚书府门槛都几乎要被踏平了,前来拜访和祝贺的人络绎不绝,更是送来了不少礼物,其中不乏奇珍异宝。
齐尚书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树大招风啊。
如果真的是立了大皇子,皇上接下来就是要继续削弱外戚势力,他们还这般大张旗鼓地登门拜访,哪里是来送礼的?分明是来送刀子的。
但全部都拒之门外也不可能,等于是把人都得罪透了,往后皇上真拿齐家开刀,齐家就连个助力都没了。
没办法之下,他只得先装病告假,如此便可名正言顺地谢客,也等同是跟皇上表明了态度。
告假的折子递了上去,肃清帝批阅之后,让他好好养病,吏部的事情先交代下去,横竖也快年关休朝封印了。
齐尚书终于是松了口气,横竖告假,干脆在家里头享受起生活来,愣是两耳不闻窗外事。
齐皇后却不高兴了,她也认定大皇子就是太子,正是烈火烹油的时候,该让朝臣们锦上添花,以彰显众望所归。
父亲装病谢客,摆明就是不想让为大皇子拉拢人脉。
也不是第一次得不到娘家的助力了,但这一次她真觉得意难平。
忍不住忿忿跟兰简说:“往日指望不上他们,如今也指望不上,他们难道就不盼着我们母子好吗?莫非本宫和大皇子倒霉了,他们才会开心?这样的娘家人,还不如没有呢。”
兰简姑姑跟她解释,“娘娘,尚书大人这样做也有道理,皇上刚定下储君人选,尚书府便门庭若市,到底大皇子还没长大,皇上本就担心外戚壮大,如果尚书府再这么高调,皇上就是不想动,也要动了。”
齐皇后眼神一厉,“这也怕,那也怕,怕得来吗?如果满朝文武过半都是自己的人,皇上要动齐家,不得掂量掂量?就是因为羽翼未丰,更该要好好经营。”
她瞧了谨小慎微的兰简一眼,没好气地道:“有这功夫替尚书府着想,不若替本宫想想如何能叫大皇子回来长春宫吧,总住在慈安宫算什么事?”
兰简姑姑一脸的为难,“娘娘,莫说接回来长春宫住,便是见一面都难,太后派人守着呢,去书房和去练武场都有人接送的,个个武功高强,油盐不进,便是塞银子也不管用。”
皇后听了,心烦意乱地道:“哪里有当太后了,还把持后宫之事?连皇子都要亲自接过去照顾的,岂不是叫大皇子以后不亲近本宫,只认她这个皇祖母?老东西真是好算计。”
兰简姑姑吓了一跳,“娘娘慎言啊。”
“怕什么?太子人选都定下来了,你快些想办法吧,实在不行,将大皇子接回来一次也好。”
第1530章
机会很快就来到
兰简姑姑只得尝试去见大皇子,可书房重地早就不许闲杂人等进来,她要想远远看一眼,就只能在大皇子从书房出来,回慈安宫或者去练武场的时候。
也只能远远瞧一眼,因为一大堆人护着。
有时候甚至还没能瞧见,因为两排护卫身材高大,大皇子被簇拥在中间,连脑袋尖都瞧不见。
她试着给护卫送些银子,让他们放大皇子出来半个时辰,但那些护卫是太后安排的,莫说送银子,送金子都不会放人走的。
太后用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去保护他们,就连皇帝想见,也得安排人护送着去。
二皇子相对宽松一些的,因为德妃掌管后宫这么久,各处都安插了人,她有能力护住二皇子。
不过,太后也暗中安排了人盯着的,防的不是二皇子出意外,防的是人心。
其实现在的情况,皇后和德妃心里都忐忑焦虑。
皇后确实高兴了一阵子,但随即觉得没有直接公布太子人选,就会给二皇子有可乘之机,让德妃心存希望。
最好她们都绝了心思,才是万无一失的。
德妃其实压根没存什么希望和侥幸,她也很清楚立储诏书上的人,应该就是大皇子,但不公开也有不公开的好处,她还能争取。
一个人想拥有什么,不可能靠着上天恩赐,必须是要自己去争夺的。
原先大皇子那般的性情,她觉得皇上未必会选他,但现在不同了,现在唯有大皇子死,自己的儿子才有机会,而且是绝大的机会。
三皇子是没希望了,淑妃背着一条谋害龙胎的罪名,如今虽没惩处,但皇上不会再看他们一眼。
大皇子必须死。
但太后护得这样紧,如何能下手?
她见兰简姑姑总是去找大皇子,也得知皇后想让大皇子回长春宫居住,她便静待机会,只有大皇子离开太后,才有机会下手。
可皇后实在是个废物,不仅不能接大皇子回宫,甚至连大皇子一面都见不上。
只是,由太后这么紧张的态度也可印证,立储诏书上的人选一定是大皇子。
她一方面打探皇上的病情,一方面寻求可下手的机会。
下手很难,但更难的是要撇清自己的嫌疑,好在她已经提前经营,故意放出两波流言,让满宫都知道皇后和淑妃翻脸了。
但要将谋害大皇子的事情跟淑妃扯上关系,还得费些心神。
德妃身边的心腹宫女青岚知见她烦恼,进言道:“娘娘,北冥王妃去探望过淑妃,若是以此事再让皇后和淑妃起冲突,还加上北冥王妃,此事或能闹大。”
德妃摆摆手,“不行,万万不可将北冥王妃牵扯进来,否则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顿了顿,她又道:“如今已经不必再叫她们起争端了,她们有前怨便足够,再闹下去,太后和皇上出面干预,咱们原先就白白铺排一场。”
青岚想想也是,“还是娘娘想得周到。”
德妃道:“想得周到没用,没有下手的机会也是白搭,不过,此事万万不能心急,只要耐心一些,机会总能等来的。”
她知道做任何事情都要忍耐等待,在最合适的时候给出致命一击,若没有成算的,做了只会露出马脚。
机会很快就等来了。
肃清帝用了新的方子之后,经过了一段日子的适应期,如今已经好了许多。
因着他今年千秋岁的时候身子不好,并未举办。
如今他有意让大皇子在满朝文武面前露露脸,所以打算在腊月二十六这天补办他的千秋岁,并举行马术赛事。
三位皇子也必须参加,他们原先就各自挑选了一匹小马驹来练习,这段日子谢如墨教骑术,他们都是用自己的小马驹。
第1531章
母子生疏
大家心里都有数,这马术比赛看似是为武将们设立的,实则是想让大家看到,大皇子比起春狩期间有多大的进步。
至于之前大皇子是因为腹痛导致失误的解释,很多人后来想想也就明白了,若真不舒服的话,早就不舒服了,那日早上他可是活蹦乱跳呢。
而且,那日他不是失误,而是失态,射不中便哇哇大哭,哪里有储君的坚毅?
皇后闻言十分开心,特意跑到慈安宫去,求太后让他们母子见一面。
太后这一次恩准了,但必须是她在场,不能私下相见。
齐皇后虽是想私下跟儿子说说话,解释下药的事情,但太后不允许那也没办法,能见一面就好。
她是傍晚时分来的,伺候了太后用膳,又等了一个时辰才见大皇子与宋瑞手牵手地回来,身后还跟着二皇子。
这样冷的天,他们的额头都湿透了,可见是刚练完回来。
皇后看到大皇子,眼眶顿时湿润,她已经数不清楚有多久没见过儿子了,他瘦了很多,也长高了。
大皇子和宋瑞本是笑着进来的,一抬头便见母后陪着皇祖母坐在椅子上,他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消失。
他先上去见过皇祖母,再轻轻地唤了一声母后,态度明显是有些疏离。
宋瑞和二皇子一同上前见礼,然后退到了一旁去站着。
皇后没看他们,只是泪水滚滚落下。
她怎么也没想到,儿子见到她的时候无半点欢喜不说,还这般的冷淡,若是换做往日,早就扑在她怀里撒娇了。
太后竟然真的离间他们母子之间感情。
她没敢表露出怨恨来,但心里对太后恼怒至极,他们母子之间是有些误会的,如果能见面,早就哄好了。
现在大概是被她拿着那件事情来做文章,害得他们母子生疏至此。
“皇儿,来母后这里。”皇后哽咽地说了句,用手绢擦拭眼泪,“母后好久没见你,让母后好好看看你。”
大皇子如今瘦削下来,轮廓和眉眼都和肃清帝有些相似,又加上一直由谢如墨训练,竟隐隐中也透出点威严来。
他往前挪了一步,说:“儿子就站在这里,母后能瞧清楚的。”
“你过来。”皇后一把抓住他的手臂,将他拽了过来,随即拥入怀中,这一次掉下的泪水有些委屈了,“你怎么跟母后这般生分了?是怨恨母后不来看你吗?母后想你要紧,日日都想来看你的,奈何……”
她及时止住了话,既让太后知道她心里的怨怼,也等同是跟大皇子表明了她的无奈。
太后端着茶,淡淡地喝着,就仿佛没听见似的,扬扬手让宋瑞和二皇子下去用膳。
大皇子立刻挣脱皇后,看向宋瑞,“等等我,我马上就来。”
瑞儿脚步顿了一下,看到皇后泪水婆娑的样子,便道:“我们先过去,你和娘娘说话。”
大皇子急道:“那记得给我留个鸡腿,羊肉丸子也别吃完,给我留三个。”
瑞儿应了,“好!”
大皇子却还是小跑过去,“我可信不过你们,上回我被罚留堂,叫你们给我留桂花糕,你们全部吃完了。”
他站在宋瑞的身边,这才对皇太后行了一礼,“皇祖母,孙儿告退。”
皇后霍然起身,厉声道:“站住!”
第1532章
要将误会解释清楚
大皇子被迫留下,眼睁睁看着宋瑞和二弟离开去用膳。
他心里是有些生气的,但皇祖母教过,生气也不要轻易露出来,便只是淡淡地问:“母后有什么话要同儿臣说?”
“你……”皇后看着他这副模样,既心痛又愤怒,“你这么久没见母后,便不想着母后?没有话要跟母后说?”
大皇子看了看她,又看看兰简姑姑。
兰简姑姑眼神殷切哀求,让大皇子有些心软了,匆匆说了句,“自然是想着母后的,但儿臣很饿,想快点去用膳。”
说完,还不忘再跟太后告退,便小旋风似地跑了出去追瑞儿他们。
皇后呆呆坐着,许久都没说话,只有偶尔传出来的饮泣声。
“他不认臣妾了,母后满意了吗?”她好一会儿才擦干了眼泪,这句话是从牙缝里迸出来的。
她眼底的恨意,甚至没有遮掩。
她知道自己还没有资格跟太后叫嚣,但也没有办法粉饰太平。
太后放在茶杯,“他不认你,你找找自己的原因。”
皇后眼底发红地看着太后,“难道不是母后离间我们母子感情吗?母后不用不承认,母子之间是没有隔夜仇,除非有人刻意挑拨。”
太后知道跟她说话也是费唇舌,淡淡地道:“见也见过了,回去吧。”
“就当臣妾求您,让臣妾跟他把误会解释清楚吧。”皇后到底还是服软了,跪下来哀求道。
太后身子微微前倾,平静地问:“你们之间有什么误会需要解释的?你没下毒害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