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王乐章瞧了她一眼,缓了一会儿才说:“是这么个道理,但有时候也分情况,如果孤身一人的,没家累的,没婆母公爹需要照顾伺候,那还是可以嫁。”“那还是不行,生孩子不痛啊?哪里有夫家是不需要生孩子的?”
“嗯,也是,”王乐章很是赞成地点头,“如果说,有以上条件,还加上一个不生孩子,凡事顶在你的前头,事事保护你顺着你,也是可以嫁的。”
沈万紫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压根就没这样的男人。”
她侧头问宋惜惜,“你说对不对?”
宋惜惜看了看她,又看了看五师哥,疑窦丛生,但还是说了句,“少,但不能说没有。”
第1139章
浪子这样的遭遇
吃完饭,谢如墨和宋惜惜拉着沈青禾进了书房去,两人一左一右,根本不让他有路可以躲,就这么被摁进了书房去。
“有辱斯文,有辱斯文。”沈青禾如今当了夫子,时而说的话酸腐得很,“不要推推搡搡的。”
但沈青禾还是被摁在了圈椅上,被小师弟小师妹用一双闪着好奇光芒的眸子看着,他没好气地道:“想问什么直接问。”
谢如墨先问,“第一个问题,五师哥最近总是去平西伯府转悠,是不是师叔或者师父有什么吩咐?是不是查到王彪什么事?”
宋惜惜就问得比较严肃,“第二个问题,我总觉得今晚五师哥看滋滋的眼神不对劲,而且也不跟滋滋对着干了,有些反常啊,大师兄知道怎么回事吗?”
大师兄这个人有一点好,该说不该说,他心里有个度。
像是五师弟的身世,对别人隐瞒也就罢了,但对着小师弟小师妹实在没必要。
五师弟的身世,师父很早便跟他说了,让他偶尔劝劝,人一辈子说长也行,说短也行,保不准哪天就没了,有些事情不用太执着。
他也跟五师弟说过,但五师弟说万宗门所有人都是他的亲人,旁的人不在乎。
“他是平西伯府王彪王锵的幺弟,王清如是她的姐姐,姬夫人是他的嫂子,这几日他往平西伯府转悠,大概是为着平西伯府如今出了事,那老夫人又病倒了需要丹雪丸,他手里有丹雪丸,估计在那边转着看怎么给过去。”
沈青禾这一番话,把谢如墨和宋惜惜都惊得无以复加。
他们便是想了无数的可能,都没有想到这个。
惜惜一双手都放在嘴里了,震惊过后才放下,“他是怎么去万宗门的?是他爹送他去的吗?平西伯老夫人是他母亲?为什么没找过他?”
沈青禾道:“这事说来话长,我长话短说,他的父亲先平西伯王展对道术十分痴迷,老五出生的时候,他立下战功,回来承爵,满月的时候请了大师算命,说他大利父母,是带着福气来的,可这福气因为利了亲族父母,却会损了他自身,所以大师给他取名王娇娇,要当女孩般养着,保着命才能福泽绵长。”
宋惜惜插了一句嘴,“既然说是有损自身,为什么还要当女孩般养着?”
大师兄顿了顿,皱着眉头说了句,“那位大师说,女孩贱,好养活。”
宋惜惜一句脏话喷薄而出又噎了回去,想起这种事情她不是头一次听,以前在万宗门的时候,每每下山去,在附近的平野村庄,都能看到男孩子穿女装,取个女孩名字。
那时候她不解,还专门问过,村里的老人说男孩命贵,要告诉所有人那是个女孩子,不会找小气嫉妒。
就像女子怀孕头三个月都要保密那样,怕是招惹了什么小气的神魔鬼怪。
民间信,伯府也信,所以女孩是有多贱?
“但师弟四五岁的时候,身体还是很差,请了好些大夫都没看好,大师实则是个妖道,便说带着他去寺庙里养着,有菩萨保佑他就会好转的,就这样,五岁的时候他就被带走了,一个娇贵养着的孩子,忽然到了那荒山野岭的寺庙里头做苦活儿,哪里吃得消?加上他身子本来就不好的,没几个月就被扔出去了,但那妖道依旧每年派人去伯府领银子,后来你五师哥的母亲实在想念他要紧,提出要去看看他,那妖道见是瞒不住,在平西伯老夫人跋涉而至的时候,亲眼看到寺庙起了大火,里头跑出个小道童来,说是你五师哥自己玩火,把寺庙给烧了,他自己也逃不出来了,里头还烧死了好几个道童。”
沈青禾这样说,其实也隐去了许多,在寺庙的几个月,是王乐章这辈子都不愿意回忆的惨痛。
第1140章
王展没有承爵
沈青禾把余下的事情说了。
王娇娇被扔出去之后,妖道以为他是活不成了,死不死的,到时候自有狼过来吃了他,尸骨都不会留下的。
殊不知恰好任阳云经过那一带,晚上听得婴儿般微弱的啼哭,他兴趣顿生,以为遇到了精怪,直直朝着哭声而去。
看到王娇娇的事后,他很失望。
首先,不是婴儿,是五六岁大的孩子。
其次,不是精怪,是三四岁大病得快死的孩子,而且不知道被丢在这里多久了,脚趾都被老鼠啃掉了一只,鲜血淋漓的。
而且有毒蛇在附近出没的,好在王娇娇病得快死,没有动,所以蛇都没有攻击他。
怎不说这孩子福气大呢?都奄奄一息了,愣是被任阳云带了回去,灌了几日米汤,又给他吃了两副药膳,竟就活过来了。
在京城的时候,他是请了许多大夫医治都没有好转的,就两服药膳,几碗米汤就好起来了,真是太神奇。
任阳云是嫌弃的,这孩瘦得跟猴似的,全身上下称不出三两肉。
且一问,这孩子竟然快六岁了,六岁的孩子跟三四岁孩子似的,养大他太费劲了。
任阳云想过把他扔回去,但是想起遇到他的时候,毒蛇环绕,他都没有尖叫,想来这个孩子是大胆的,做人最要紧有胆气,收下吧,剩下的就看他造化。
五六岁的孩子,有记忆。
他信任了师父之后,把自己的身世说了出来,任阳云派人去调查,才知晓了前后始末。
在火烧寺庙,平西伯府以为王娇娇死了之后,任阳云提剑找到妖道,把他带回了梅山。
那时候,正好是秋高气爽,他说是晒腊肉的好时候。
于是便竖起了一条长杆,把他捆住长杆上,腊舌不好吃,所以先把舌割下。
妖道什么时候死的,不知道,反正挂在上头三个月才放下来,安葬是不可能安葬的,席子也不能这么浪费,挖坑也怕脏了大地啊母亲,所以便丢去喂狼。
还别说,狼也是嫌弃的,若不是看冬日需要储脂肪过冬,断不会吃他。
妖道住在寺庙,也亏得堂堂勋贵爵府的人相信,说是借什么神佛的力量,什么神佛一家,这样的谎言,偏偏无知百姓便罢了,他们竟信了个十足,就这么把五岁的儿子拱手让人。
王乐章这名字是任阳云起的,他希望这孩子以后的日子,都在谱写乐章,快快活活便好。
“你五师哥渐渐长大,师父也问过他,是否要回平西伯府去,但他说不必,王娇娇死在了那一场大火里,人死不能复生。”
宋惜惜鼻子酸楚,泪水忍不住滑落,从五师哥身上,她想到了瑞儿,又从瑞儿的遭遇,想到五师哥在那寺庙里的苦况。
一个五岁的孩子,原先还是捧在手心上的,忽然被送给了妖道,折磨摧残,三几个月就快死了,要扔出去,谁知道那妖道是怎么对待他的?
“我觉得不认就不认了。”谢如墨听得也是满腔愤怒,“谁知道他们当初送五师哥去,是真心想让五师哥活下去,还是只想让他绵延家族的福分?”
毕竟,他们痴信了个十足十。
“这问题大概也是他想知道的,可他不敢去问,其实他对自己的母亲怎么会半点感情都没有?幼小的五年,也是在母亲掌心上宠着过的,后来他母亲还去找过他,为着这个,他总是对母亲格外心软些的。”
谢如墨想了想,却道:“不对啊,王彪是作为世孙承爵的,也就是说,五师哥的父亲根本没有承爵,而且,王彪承爵的时候还有些残疾的,只是不大严重,上次见他,俨然已经治好了。”
第1141章
多少念着亲情
沈青禾却不知道此事,“王展没有承爵吗?莫非师父派出去调查的人,调查有误?”
“问问于先生便知。”谢如墨立刻道。
于先生被请来书房,问起当年平西伯府的事,他确实是知道的,各家宗亲侯爵家里的事情,往上数三辈,他都知道一些,嗯,也就一些。
“王展确实是没当过的,当时老伯爷还病着,一直没确立世子,他立下战功归来之后,便请封他为世子,他当了世子之后,老伯爷的身体逐渐好转,最后竟没事了,因此他承爵的事情就一拖再拖,后来也不知道出了什么事,老伯爷又请封了长孙王彪为世孙,可见这里头肯定是出了问题,只是外人不晓得,我也不晓得,可能知道的只有平西伯那几房长辈知道,还有如今的平西伯老夫人也是知道的。”
这件事情,忽然显得扑朔迷离起来。
如果说王展当时没承爵,只凭请封了世子就认定王乐章是利他的?
但王乐章出生那年,他就当了世子,到五岁送走,还是没有承爵。
就听起来,王乐章像是利了老爷子,没怎么利他呢。
总之,这里头有问题。
而且,估计那几位长辈大概也不晓得真实情况,真正知道的只有平西伯老夫人了。
“还是不要调查了,让五师哥去做决定吧,我们知道就行了,不管他怎么做,我们支持便是。”宋惜惜道。
这是五师哥的事情,他有决定权,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他觉得怎么舒服便怎么来。
只是宋惜惜不禁心疼五师哥,其实以前她跟五师哥算不得最亲近,一则是因为他浪子的性格,总爱去些风月场所。
二则是因为他总是玩世不恭,对任何事情都不重视,有时候大家一起玩,他会翘起双手在一旁,说句幼稚得很便转身走了。
宋惜惜还记得自己去梅山的第二年冬天,她在后山里堆了三个雪人,有父亲母亲和她,正想着把哥哥们都堆出来的,却被五师哥一脚一脚地踹坏。
她气疯了,扑上去就跟五师哥干架,其实那个时候她学武不久,没什么本事,五师哥一拳就能把她打倒,但是五师哥没还手,就这么抱着胸任由她打。
打完之后,他扬长而去。
当时她真觉得五师哥好恶劣啊。
甚至是师父揍他的时候,他一点也不害怕,对她露出满不在乎的嗤笑,如果不是师叔拿着绳索过来要捆他,他会笑着挨完那顿打。
谢如墨却道:“不管五师哥打算怎么做,但我估计他自己也不知道整件事情到底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调查清楚,心里有个数。”
大家都点点头,因为按照于先生和谢如墨所言,那王展是没有承爵的,那么按照师父所调查的说法,就未必准确。
可惜那妖道被腊干了,不然还可以审一审。
要查探此事,宋惜惜还要求助姬氏,让姬氏去问问老夫人,当年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是到底是查探别人家的隐私,如果不把王乐章的身份告诉姬氏,也不好拜托她,张不了这口啊。
可告诉姬氏的话,此事又没征求得五师哥的同意。
他们不可能打着为五师哥好的名义,去做一些违背他意愿的事情,这样实在显得虚伪。
自己调查的话,到底是差不多二十年前的事情,而且这事大概是做得隐秘,未必调查得出来。
让大家觉得难受的点在于,现在五师哥认为,到底是因为京城的大夫都没能治好他,才把他送去寺庙里头打算养病的,只是没想那妖道会这样折磨他,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
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五师哥这几日才会在平西伯府外来回地走,念着这份亲情呢。
第1142章
姬氏病倒了
于先生和路总管发动自己的人脉关系,去打听这件陈年往事。
从平西伯其他旁支的长辈那边入手,问了问,他们都说那孩子被大火烧死了,说王展夫妇为此伤心了许久。
显然,这是不明真相的,和任阳云当初调查的情况是一样,只是表面而已。
这边调查着,战北望和王清如已经一别两宽,各自安好,和离成功了。
两边都同意,没什么争议,嫁妆抬回,当初出嫁的时候恨不得满京城瞩目,如今只恨不得有多低调便多低调。
所以,她跟姬氏说,知道将军府现在艰难度日,所以大件的物品就不要了,那些被褥箱笼都不要,只拿回细软与绸缎首饰等等便可,至于陪嫁的房产田产,她是首先叫人拿了的。
姬氏没亲自操办,只是派给府中管事去做。
婆母和王清如还是叫她去找陆娘子,求得陆娘子澄清,甚至不惜取出千金给陆娘子。
但姬氏和蓝氏都反对,千金买他们这位千金小姐的名声,不值。
这件事情办完之后,姬氏就病了。
是夜里忽然起的高烧,烧得神志不清,忙请了大夫医治,说是心火旺,五内焦灼,加上刚起了秋风受了寒,又困了热导致的。
一双儿女连同庶子庶女都过来照顾,府中姨娘也纷纷出动。
庶女们虽没能入读雅君书院,但姬氏并未薄待他们,请了嬷嬷专心教导,哥儿们则一同上的族学。
在这段婚姻里,姬氏耗尽了她所有的心力,常人能做到的,不能做到的,她都做了。
平西伯老夫人见姬氏病了,也知道是逼得她太过,一时愧疚,便怒斥了王清如一顿,叫她自己去别院里头住着,不要住在府中祸害侄子侄女了。
王清如少不了也要闹一顿的,直把老夫人气得七窍生烟,打了她一巴掌,“孽障,你嫂嫂为你做的还不够多吗?你还要拖累家里到什么时候?难不成生养你一场,就要管你一辈子?”
也是姬氏病得那么厉害,老夫人才生了那爱怜之心。
而且,她也是要面子的人,女儿嫁了两回,都回娘家,她脸上也没光。
因着姬氏高烧时说了胡话,所以蓝氏没让其他人伺候,规劝他们离开,说哥儿们要上族学,姐们要学女红针黹,也要识字读书,不好在这里守着,连累嫡母不放心。
至于姨娘们,则帮忙去后院各处盯着点儿,为主母分忧。
姬氏昏昏沉沉的时候,说得最多的便是什么时候才能离开这个鬼地方。
不明白的人,则以为她是被困在了梦魇之中,想努力挣脱出来,唯有蓝氏和锦绣明白,她是真想离开平西伯府这个地方。
这里除了她的儿女,便是操不完的心,当不完的家,看不完的账,处理不完的夫婿房中事。
她像一颗明珠,渐渐地被一层层地灰尘蒙上,早就没了光华。
若只是这样,或许总有灰尘洗去的一日,如今是这灰尘都渐渐入了心,把光芒一点点地击散了,等到有机会洗去的那日,她也是暗淡无关了。
蓝氏是真心心疼大嫂的,她入门这么多年,不怎么被刁难过,婆母原先瞧不起她商女出身,对她不假辞色,是大嫂挡在前头,安抚婆母,再教她怎么做才不出错。
尤其出外应酬的时候,大嫂也总是带着她,叫她规矩,让她认人,结交些人脉。
虽然大伯哥是在外头带兵,但是在蓝氏心里,大嫂更像是那个披着铠甲的战士,守着伯府一家大小。
可谁保护过她呢?谁又意识到,那铠甲是假的啊,她不是刀枪不入的。
那王清如本不愿意去别院的,直到这天陆娘子带着娘家人上门来闹,她这才慌了。
第1143章
陆娘子找王清如去了
陆娘子会登门来闹,实在是有原因的。
一个是因着外头流言蜚语太甚,许多人知道陆世钦在药王堂管药材的事,日日人满为患,不是患者的患,全部都是来蹲陆世钦,骂上一句的。
这样,严重影响了药王堂,病人甚至都挤不进去,不得已,刚采药回来的丹神医亲自对外宣布,把陆世钦开除出去,以后他就不再是药王堂的人。
另外一个原因,则是方家那边好不容易相看了一位姑娘,方十一郎的母亲陆淑人很满意,而女方那边也都同意了的,只等方十一郎同意便可交换庚帖。
殊不知这个事情出来之后,女方派了媒人上门,说这事吹了,就当从没就儿女婚事谈过,往日都是两家聚聚,吃吃茶俩聊聊天的。
陆淑人气得回了一趟娘家去,让陆家的人长辈做主。
陆家长辈把陆世钦叫了回去,好一顿训斥,说他不顾表兄弟情意就罢了,这么多年屁股都没擦干净,还闹得人尽皆知,连累了陆家满门不说,还把十一郎的名声和方家的名声都拖垮了。
陆世钦在药王堂的差事黄了,他已经很生气,还被陆家的人训斥,搞得名声尽毁,一怒之下就要回去休妻。
或许是他只是发怒这么一说,也可能真想休妻,但这话说了出去,就彻底把陆娘子云香月的怒火给点着了。
她娘家虽是个六品官员,没什么权势,但怎容得自己的闺女受欺负?几个大舅哥当即上门去找陆世钦,把他打了一顿之后,再叫上家中女眷去找到王清如。
找王清如的原因,是陆娘子云香月认为,她当日是故意去找陆世钦的,她是有预谋,有目的,居心不良。
这云家人还真不少,三大姑六大姨的叫了十几个,再加上十几个婆子女使,浩浩荡荡二三十人直奔平西伯府去。
她们一开始也没有闹起来,只是说叫王清如出来,让她跟云香月说清楚。
但王清如哪里敢出来?一直躲在里头,只恨不得早些去了别院,省得遭这样的折辱。
她不愿意出来,姬氏又发着高烧,不能出来处理,老夫人身子不好,哪里经得了这样的场面?没有法子,只能是蓝氏出来处理。
但蓝氏架不住这个场子,见她们声音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凶,蓝氏竟有些接不住话了。
有下人怕闹出事端来,跑出去想报官,刚是遇到了最近很勤快巡逻的巡防营,便领着去了。
本来这件事情在京城发酵了这么多日,渐渐都平息了些的,如今这么一闹,引得无数人奔跑过来看热闹。
加上云家那边见来了巡防营,便嚷嚷着说要找青天大老爷主持公道,不然就要闹个天翻地覆。
人太多,就怕发生什么意外,恰好陆臻出外办差去了,宋惜惜在京卫府,只得她去。
这样的争端,巡防营是可以管的,只要没报官府那边,也多半是巡防营管。
宋惜惜到场也没有不合理的。
她来了才知道姬氏竟然高烧了两日,一直都没怎么退,眼下又闹哄哄一片的,怕惊扰了姬氏养病,她朝着空气抽了两鞭子,发出霹雳的声响。
喧嚷声音顿时停下,纷纷看着身穿官服的宋惜惜。
宋惜惜趁机厉声道:“都不许闹,有什么事情进去说话,在这里成何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