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2章

    许御史追问缘由,吴大伴自是没说,但许御史要查也不难,不出半日,战北望因西京人处置了易昉而撞伤自己的事情便禀报到许御史跟前了。

    许御史生性耿直,哪里容得了这样的做派?

    在御史台便已经开口大骂,"为人子孙,不思光耀门楣,重振生威:为人臣子,不思官职差事,有负圣恩,既是如此,不若去给那罪人殉情去,倒不干脆?"

    当即,伏案便开始写奏本,参!

    许御史一参,便有不少官员也附和,倒不是他们看不看得到战北望的价值,而是为了易昉撞墙,传到西京人的耳中,该是个什么样的说法?

    连续参了三日,战北望这风雨飘摇的官位,终于是造没了,肃清帝下旨将他撤职,令他自省。

    把战北望撤职之后,张启文被提拔了上去,戚贵填补了张启文原先的缺,虽他还是听命于张启文,但着实也满足了。

    撤职的消息下来之后,王清如呆坐在文熙居的偏厅里,许久,许久都没说出一句话来。

    她嘴唇好几次哆嗦想说点什么的,但发现无话可说。

    战北望撞墙的那一刻,也把她给吓着了,同时觉得无比的伤心。

    说实话,她这辈子有过的三个男人,她是最瞧不上战北望,只当初也着实心动过,如今见他为了易昉,竟然不惜撞墙想死,她知道这个男人不能要了。

    可她能怎么办呐?

    她是二嫁给战北望的,和离之后,这辈子大概就没有机会再嫁了,便是再嫁,大概也寻不到什么好人家,便如同她说战少欢那般,莫非要嫁与人为妾?

    不行,她是平西伯府的三姑娘,怎可为妾?

    不和离吧,守着一个连官位都没了的,像一坨烂泥的男人,她也不甘心。

    她坐了许久,最终缓缓进去看战北望,把这个消息告诉他,她心里想,他应该悔恨的。

    可躺在床上的战北望知道自己被撤职的时候,竟然是松了一口气。

    他看着王清如,道:“你如果想离开将军府,便离开吧,府里头还有什么值得几个钱的,你都拿走便是。”

    王清如呜咽一声便哭了出来,“你就这么巴不得我走?”

    战北望很是冷静,“跟着我,你受苦了,我知道其实你也不甘愿留在这里了。”

    王清如哭着道:“我不甘愿留在这里,是因为你的心没在我这里,为了个易昉,你死都愿意,我留在这里还有什么用?”

    战北望望着她,眼底复杂,“终究是我对不住你的,我原也想好好同你过,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我们两个是越走越远了,我也一直没能让你满意……”

    “你好好办差,我怎么会不满意?”

    “可我原先也是有好好办差的,你不也嫌弃我比宋惜惜低一级吗?”战北望苦笑着,他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这些,觉得自己像是把罪过都推到王清如身上去了,便又说:“不关你的事,是我不长进,没有本事,我给你丢人了。”

    王清如跌坐在椅子上,泪水一个劲地滑落,心里恨,恼,不甘,却也茫然。

    战北望被罢官,她自然不想再留在将军府。

    回娘家去,母亲总归是会收留她的,但往后怎么办啊?就这么孤独一生吗?她也不愿意。

    第1076章

    我们可以和离

    王清如坐在椅子坐了许久,最终选择妥协地问了他一句,“能否答应我两件事情,你能答应,我就不和离。”

    战北望轻叹,“你说。”

    王清如道:“不要再提起宋惜惜和易昉,至少在我面前不能提起她们。”

    战北望沉默了好一会儿,缓缓点头,“好!”

    王清如继续道:“第二件事,你要振作起来,重新回到玄铁卫,继续当你的副领。”

    战北望看着她,有些愕然,“我被罢官了啊,怎还回到玄铁卫?”

    王清如道:“我会叫嫂嫂为你奔走,你只要答应我,官复原职之后,一定要好好办差,争取晋升,而且你往后要听我的话。”

    战北望摇头,“我不愿意叫嫂嫂为我的事操心,且我已是被皇上厌弃之人,嫂嫂若为我奔走,定然要花费不少银子,还要牺牲许多人脉,这些她留着给自己儿女铺垫前程与婚嫁,不可为我浪费。”

    王清如急了,“什么叫浪费?我是平西伯府的三姑娘,她的人脉她的银钱,不都是平西伯府的吗?她的孩子能用,我不能用啊?”

    “可你已经出嫁了。”

    “出嫁了我还是平西伯府的三姑娘。”

    战北望沉沉地叹了口气,许久都没有做声。

    “你答应是不答应?”王清如声音提高,有些愠怒了。

    战北望看着她,“那我反问你一句,如果我回到军营,从一名小兵当起,你还会留在将军府吗?”

    “你疯了?”王清如站起来,简直不敢置信地看着他,“你回军营去个小兵?你拿什么来养家?这将军府你是如何撑得起?你这个人怎是一点责任心都没有?一点担当都没有?你熬了这么多年,熬到如今,为了个恶女人什么都没了,却还叫我同你从头熬起?你当我王清如是什么人啊?”

    她气急败坏,觉得他一定是撞坏了脑子,或者是得了失心疯。

    当个小兵,亏他说得出来。

    莫非他还想投到方十一郎麾下去当个小兵吗?不然,便是去南疆?成凌关?那她与守活寡有什么区别?

    “我不明白,你到底是想不想过了?你是故意气我的吧?”

    战北望不管是面容还是心里,都平静得很,因为他做了决定,他这一辈子都在摇摆,今日之事做了,明日后悔,明日后悔,来日又追忆,他厌倦了这样。

    他想起从南疆回来的时候看到宋惜惜,即便是面对他的背信弃义,甚至是之后的休妻,她都是平淡处之,当时觉得她真是毫无情趣,连最基本的喜怒哀乐都没有。

    如今他才知道,她会那样,是因为心里早有了决断,加上经历过比这更艰难的事情,她可以用冷静的态度去面对。

    冷静的情绪,真的太重要了。

    现在看着王清如,就像是看着自己的当初,他不觉得可笑,只觉得可悲。

    他用恳求的眸光看着王清如,“如果你愿意,等我三年,三年之后就算我不能登高,也不会只是一个无名小卒。”

    “呸!”王清如已经气疯了,“等你三年,你还未必能登高,不是无名小卒算得了什么本事?我王清如的夫君,断断不能是这般无用的废物。”

    战北望或是有些难过的,但是表现出来的不多,“好,你既不愿意,那我也不能拖累你,祝你以后幸福安顺。”

    第1077章

    被欺负的女子

    王清如心寒如冰,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三番四次都落得这样的下场。

    和离是下下策,不到万不得已她也不想走,所以找到了公爹战纪和大伯战北卿,让他们去劝说劝说,甚至还求到了二房的二老夫人那边去。

    二老夫人一直都没管他们的事情了,闵氏的死,彻底寒了她的心。

    所以她听了王清如说的话,倒是十分认同,“重新投军,其实挺好,我支持他的。”

    王清如知道指望不上二老夫人,但想着她到底是长辈,如果她出面去劝说,战北望或许会听。

    只是听了她这样说,王清如一手把杯子扫落,“既不帮忙,就不必说风凉话。”

    说完便起身走了。

    战纪和战北卿也没怎么劝,倒不是他们赞成战北望去当个小兵,实在是求助平西伯夫人不实际,虽说结亲之后,两家是互相互助,如此便可壮大势力,但将军府哪里还有什么势力?要人家一味付出,得不到回报,狗都嫌。

    王清如折腾一番无果之后,回了娘家去找母亲。

    她表明了态度要和离,守着偌大的将军府,男主人却是一名小兵,贻笑大方,她丢不起这人。

    而且,将军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被皇上收回去,难不成到时候还得出去租房子住吗?

    老夫人自然不准许,派人去请姬氏,却被告知姬氏去了素珍工坊。

    其实姬氏是故意出去的,她早就从红儿嘴里得知了王清如的打算。

    这小姑子做事任性,她不想再出什么主意,免得回头还落个埋怨。

    她心里头肯定不高兴,三番四次地和离,闹回娘家去,自己一双儿女的婚嫁定然受影响。

    但能如何?

    总不能不让她回娘家,这世道虽说女子出嫁之后,同娘家就不是一家人了,可姬氏自己也是有女儿的,她做不出来这样的事。

    避开倒是干脆的。

    姬氏到工坊,也算是解救了沈万紫,因为燕王妃沈万红已经连续两日来工坊找她,总是磨着她过去王府做客。

    沈万紫知晓了燕王的心思,想着要教训他一顿的,但是惜惜叮嘱过,不能去,不招惹,为免惜惜生气,她听话。

    姬氏一来,沈万紫便以要忙活为由,把燕王妃撵走了。

    “万勤怎么样了?”姬氏问沈万紫。

    “还是那样,不吃东西不说话,盼着你来跟她谈谈呢。”沈万紫叹气,“我都没敢离开,怕一走,她又寻短见了。”

    万勤是前天来的,不是她自己来,是宋惜惜救回来的。

    前日宋惜惜带着毕铭出去巡逻的时候,发现她站在了闵氏原先自尽的桥上,刚要跳的时候,宋惜惜用轻功飞过去,把她救下,带回了工坊。

    十七岁,长得如花似玉,但眼里一点活人的气息都没了,她一心求死,回到工坊之后还想着撞墙自尽。

    她家在京城芙蓉巷,父亲是礼部正六品主事,官不大,家风严谨。

    严谨到自己的女儿受了玷污,不仅不疼惜,没有报官不说,还以女儿不洁为由,要她自尽。

    是万勤的母亲舍不得,偷偷开了后门让她跑。

    一个少女,能跑到哪里去?身子毁了,名声毁了,人生也毁了,所以她寻到了闵氏自尽的地方,也想跳下去。

    带回来两天了,她是被何人玷污,如何受辱,她皆一字不提,不吃不喝两日,再这样下去,命是肯定保不住的。

    她受辱被赶出家门的事,还是沈万紫从万家下人嘴里打听出来的。

    宋惜惜去找万主事,他否认有这件事情,也否认有万勤这个女儿,甚至一副不知道王妃说什么的样子,还领了他其他女儿出来,也是一同否认,说万家根本就没有万勤。

    第1078章

    一心求死的人怎么救

    后来还是李夫人发话了,说不必再找,既然他们说万家没有万勤,那以后万勤就是个全新的人,同万家没有瓜葛了。

    宋惜惜和沈万紫虽然觉得万家凉薄,但李夫人说得有道理,找了也没用,打一顿出出气,一点意义都没有,也改变不了现状。

    让万勤活下去,放弃自尽的念头,说出那个作恶之人,这才是要紧事。

    姬氏原先就答应过来做疏导工作的,如今是来得正好了。

    她端着一碗小米粥进去,看了一眼躺在床上了无生趣的少女,她是那样的憔悴,也是那样的美丽,憔悴苍白都难掩其容色。

    姬氏进去没有说话,只是拿着手绢给她擦拭脸颊,双手,然后抚摸着她的头发。

    倒是万勤自己挪了挪,缩开,“脏!”

    她说了一个字,是她来素珍工坊之后说的第一个字。

    她嫌弃自己脏。

    姬氏握住她的手,柔声道:“好姑娘,你一点都不脏。”

    万勤没有动容,她依旧神色木然。

    姬氏陪伴了她一会儿,端来小米粥像是哄孩子那样,“来,喝一口。”

    万勤没张嘴,只是嘴唇有些翕动。

    “张嘴!”姬氏把瓷勺送到她的唇边,“乖!”

    万勤还是没张嘴,甚至都没敢看姬氏,躲开她的视线,努力同她拉开距离,仿佛怕自己身上的脏,沾染了这位衣衫华贵的夫人。

    姬氏叹气,“我知道你不想活了,所以我在小米粥里下了砒霜,你要是想得到解脱,便喝了吧,喝完之后告诉我,是谁人伤害了你,我们会替你报仇,你就安心去吧。”

    一听得有砒霜,万勤眸光慢慢聚焦过来,竟勉强着坐起来,伸出颤抖的手接过碗,义无反顾地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一碗稀粥,很快就见底了。

    姬氏拿过碗放下,用手绢给她擦拭嘴角,“这砒霜分量大,半个时辰左右便会毒发,你告诉我,是何人伤害了你,我们定然会为你报仇的。”

    是个单纯的姑娘,根本没有怀疑过姬氏说的话,她以为粥里真有砒霜,真的可以解脱了,她躺下来,泪水从眼角滑落,“横竖是要死,就这么死了算了,不报仇了。”

    姬氏有些愕然,她难道不恨那个毁了她的人吗?还是说信不过她们?

    “我死了,你们也别给我敛葬,把我扔出去乱葬岗便是。”万勤泪水已经擦干,眼底照样和原先一样空洞。

    姬氏轻叹,“傻姑娘,我们怎么会让你死?大家都在盼着你活下去,这粥没有砒霜,我们只是想帮你报仇,出一口气,让你坚强地活下去。”

    万勤闭上眼睛,泪水再一次从眼角滚落,泣不成声,“为什么不成全我?我不想活了。”

    姬氏坐在一旁陪着,任由她哭,也不宽慰了。

    晚些,宋惜惜也过来,便叫石锁师姐进来看着她,姬氏出去跟宋惜惜说话。

    “她的事,怕不简单啊。”姬氏把哄骗万勤吃粥的事情说了出来,道:“按说她应是最恨那个人的,宁可死也不说出来,就算她不认识这个人,但可以说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在哪里发生,我们可以去查啊。”

    澜儿道:“怕是不想回忆?这件事对她而言是灭顶之灾,不愿想起不愿意谈及,也是情有可原。”

    宋惜惜点点头,觉得有可能,但又或许不止。

    万勤是她救回来的,当初把她从桥上抱下来的时候,问她是哪家的要把她送回去,她哭喊着说:“我没家,我死也不回去,我死也不死在家里。”

    后来了解清楚,得知是万家嫌她不洁,要她服毒自尽,以为她是恼了家里。

    可她本来就一心求死,直接服毒岂不如意了?为什么要听母亲的话逃出来。

    “找机会问她母亲。”宋惜惜抬头,“她母亲显然是想让她活下去的,或许她知道。”

    第1079章

    女学开了

    沈万紫去办这件事情,惜惜如今也有别的要紧事,便是女学要开班了。

    宋惜惜已经找到五位夫子了,太傅孙女颜如玉,敏清长公主的嫂嫂许夫人,郑国太夫人,沈青禾,还有一位是当初敏清长公主的陪读武家的大姑娘。

    这位武大姑娘如今已经三十,未婚夫是她自小一同长大的竹马,在他们筹备婚礼的那年,死在了战场上,武大姑娘便一直没有再议亲,更无成亲的念头了。

    沈师兄是唯一的男子,但他是商国闻名的才子,人品贵重,德行高洁,便由他当女学的老师也没人会说什么。

    相反,因他的名声,还能招来更多的学生。

    郑国太夫人退出社交圈子已经许久了,她年轻的时候自也是赫赫有名的才女,曾经随同夫婿一起走遍商国的大江南北,著有《山河志》一书,如今商国的地图,便是她的夫婿郑大人带头著下。

    他们夫妇于商国是有大功的,早几年他们还在外游历,知道郑大人仙游,她才停下脚步。

    如今她已七十多岁,身体依旧壮健,只是鲜少出来应酬罢了。

    宋惜惜去拜访过一次,她便应允了,她说老眼昏花,唯有心头一簇火苗还没有被浇灭,想把火种传下去。

    至于沈师兄,惜惜全是因为想靠他来招揽学生,毕竟,他名气大,谁都想拜他为师。

    如今暂时定下是五位老师,拟收学生一百人。

    本来宋惜惜以为收生会有些困难,这世道,女子无才便是德,便是高门贵家的姑娘,也只求读过基本妇德女戒之类的书。

    殊不知,这才公布收生一天,一百个名额竟然全部都满了。

    女学是太后命名的,叫雅君女学,高尚雅静的女君子。

    学生的资料,全部都先送到宋惜惜的手中,她担任了雅君女学的山长,她本是要推脱的,因为毕竟差事缠身,帮不了女学太多,但皇上任命下来,她也不能抗旨。

    学生清一色都是官眷子女,大官小官的都有。

    于先生看了之后,道:“这第一批的学生,还是要做好心理准备,她们是来结交的。”

    宋惜惜点头,“知道。”

    也不足为奇,官场本就是到处拉关系,希望能助益家中男儿的前程。

    而且几位老师都是名声显赫的,师从他们,也可以为自己的婚事添砝码。

    姬氏的女儿也得了一个名额,姬氏是真心希望女儿长长见识。

    女学如火如荼地开展,沈万紫那边也调查出些事情来了。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