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什么收都收不完啊(1更)怎么说呢,这土豆挖完了,不是还有红薯,水稻,玉米和大豆吗?
小太子当初可是在小超市里换了不少的良种,又几乎将京中所有的皇庄都征集到手了,其中贡献最大的就是他的五个兄长们。
当然,大长公主和小太子的皇叔听闻他最近喜欢上了种田,那自然也将自己手里的庄子都借给了小太子,任他折腾。
毕竟,这些庄子对他们而言,也只是供给府中的瓜果蔬菜和粮食。
虽然说府中人口不少,每次消耗也都不少,可是,皇家的庄子,最低都是两两三百亩,而且,还都是良田,每次都有的剩余。
加之,皇室之人怎么可能少的了庄子,拿出来一个,支持支持小太子的喜好,那真的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小太子那个时候对种地这件事情那叫一个沉迷,自己的庄子不够种,拉来了兄长们的庄子,等带着兄长们,把兄长们的庄子都种光了之后,大长公主和皇叔又都送了一个庄子,小太子那叫一个高兴。
种种种,必须都种满,一点儿空地都不能留。
春天那是种的满满的,佃农们看太子殿下如此上心,时不时的要去田地里巡查一番,
还要拿出本子认真记录一些什么,就连沤肥这种脏活累活,太子殿下都亲自下场。
更多的时候是拉着其他几位王爷一起干活,佃农们见状,侍弄田地里的庄稼那更是用心了。
不敢不用心,那可是太子!可是王爷!
这可都是皇室中人,他们这种平民百姓竟然有一天能给皇家干活,这绝对是祖坟冒青烟了!
会种田的
人那么多,他们要是干得不好,东家要是另寻他人顶替他们,那该如何是好?
谁都不想因为偷懒耍滑被赶走,这不,大家都铆足了劲儿在田地里,虽然说这些粮食他们之前那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可是,太子殿下一开始都讲的非常清楚,也就是正常的除草,施肥,和平日里他们自己种地没什么两样,大家干得格外的用心。
庄稼是最真诚的,老农们兢兢业业的伺候了一个春夏,这到了秋收的时候,回馈他们的自然也是沉甸甸的粮食。
土豆完了是红薯,红薯收完了是水稻,接下来是玉米和大豆,小太子唯一没有种的就是小麦了。
不是他不想,而是真的没有地方了。
庄子都种满了,一点儿余地都没有了。
这一趟秋收下来,原本白白胖胖的七皇子,直接来了个大变样,身上的肥肉没有了,
也晒黑了,看上去比之前瘦了两圈,不过,人看上去比之前更精神了。
就是吧,看到小太子的时候,有些怕怕的。
没办法,干同样的活儿,小太子只是出了汗而已,而自己的胳膊都要断了,腰也要折了,手上更是被磨出了水灵灵的大水泡。
如果不是要争一口气,要让众人看到,太子能做到的,他也能做到,他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每次从镇国公,二皇子,还有太学的学子的眼里看到的赞赏,钦佩,七皇子都觉得自己的身体里充满了力量,就是那种可以挥舞着镰刀,再去地里割两个来回的水稻。
同样累了一个多月的还有沈长安小朋友,这个一开始吵吵的和太子表哥一起上课的小孩儿,这一个月来,每次午夜梦回,都恨不得时光倒流,给那个时候的自己一个耳光。
让你偷听!
让你调皮!
让你不自量力!
现在好了,每天都要干农活!
丰收是喜悦的,品尝美食是幸福的,但是,挥动镰刀的胳膊是酸痛的,掰苞米的手是痛苦的。
好在,马上就要结束了,沈长安看着满满的一排粮仓,心里生出一股浓烈的成就感。
虽然累,但是,累的也挺有价值的。
已经晒的黑黢黢的小脸,扬起了一个大大的笑容,“真好!”
坐在屋顶,咔嚓咔嚓吃着的爆米花的小太子见状,不怀好意的问道,“既然你这么喜欢丰收,等五皇兄庄子上的玉米收完了,我带你去其他地方?”
恶魔的声音从背后响起,
吓得沈长安倏地身子向后一仰,刚好对上自家太子表哥那满是笑意的双眼,吓得他立刻一个后空翻起身。
“不不不,我已经干够了,不想再去收其他人家的田了,表哥你还是找你弟弟吧?我看他每天神采奕奕,他肯定愿意干!你找他!”
话刚说完,人已经没影了,只有声音在半空中回响。
刚抓了一把爆米花的小太子就很无语,看着空旷的庭院,他眨了眨眼睛,“我这么可怕吗?”
同样黑了一个度的二皇子非常自然的接过他手里的爆米花,一入口,眼睛顿时一亮,果然,他来的没错,他家太子弟弟这里肯定有好吃的。
“不可怕,不可怕!纵观历史,你可是最平易近人的太子了!”
小太子点了点头,非常认可这个评价,“就是,就是,我就说嘛,我都没发脾气,每天对众人可是都非常友善的,怎么能跟可怕沾边呢?”
一边的二皇子解决了手里的爆米花,直接把手伸向小太子带着的小布兜里,又抓了一把,继续吃。
又甜又香,还酥脆酥脆的,这口感,绝了!
累了好些日子的二皇子觉得自己还可以多吃一点,好好补补,毕竟,这段那时间真的是太累了。
就在二皇子的手第三次伸向小布兜的时候,小太子眉头抖了抖,转头给了他一个甜度爆表的笑容。
“二哥,我见你动作迅速,身手敏捷,吃嘛嘛香,肯定还有余力,尤其是你还这么喜欢吃爆米花,这样,皇叔庄子上的玉米就交给你来收吧!”
二皇子脑袋上的危机雷达骤然运作了起来,他直接把手里的爆米花全部塞回小太子的小布兜里,连连拒绝,“不不不,我这两天干的太猛了,已经腰酸背痛,头晕眼花,虚弱不堪,我很有必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二皇子一手扶腰,一手贴着额头,当真是一副虚弱的模样,演技提升飞快,“而且,我一点也不喜欢吃爆米花,你刚刚看错了。”
第529章
总有刁民想害孤(2更)
小太子抖了抖就剩了一个底的小布兜,方才还是一袋子呢,“你确定我看错了?”
二皇子:“……”
二皇子无言以对。
他竟然吃了这么多吗?
他怎么不知道?
吃光了小太子的小零嘴的二皇子,只能接下收玉米的工作。
末了,他还补充了一句,“我觉得我刚刚说错了,你还是有点可怕的。”
尤其是忽悠人干活的时候。
小太子哼着歌,一跃从屋顶跳了下来,最后的一块田地都安排好了,高兴!
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呢!
二皇子受伤的成果达成了。
*
小太子这一个月那真的是非常非常忙,水稻和大豆还好,老农都种过,有自己的经验,秋收也都知道该怎么做。
可是,像是土豆,红薯,玉米这些的,那可真的只能靠小太子一个人,其他人都不知道要怎么搞啊!
而众人依靠的小太子,其实也是一瓶水不满,半瓶水晃悠,他只懂理论,不懂实操啊。
他所拥有的种田知识,全都是在小超市里的农业视频里学到的,他心里也没底,只能按照在视频里学到的办法丰收,储存。
天知道,当他看到了粮食的亩产量的时候,心情是多么多么的激动!
有了这样高产量的作物,那全天下的百姓,就可以都吃上饭,不被饿死,就这一点,小太子就激动的好几天没睡着觉。
也就是他小小年纪,内力深厚,否则,但凡是换了别人,估计都够呛非得来一根人参补补。
小太子这越是兴奋激动,心里对这些粮食就越是看重,尤其是土豆和红薯,这些可都是明年的种粮!
可不能出一点差错!
这要是没保存好,烂了坏了,那可要心疼死他。
小太子这边正默默为如何推广新型种粮,扩大土豆,红薯,玉米的种植范围,努力让大家都吃饱饭而努力,朝堂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原因无它,山东大旱,颗粒无收,饿殍遍地,明明赈灾的米粮已经拨下去两拨,可灾情依旧没有好转,已经有灾民到了京城之外谋生路了。
偏偏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山东大旱,江浙连日暴雨,河水泛滥,河堤被冲垮,这淹得可就不是农田了,村庄,镇子,城池,全部被大水淹没。
灾民遍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偏偏这两处都是大梁的粮仓,江浙一带更是大梁赋税的主要来源,现在两地都造了灾,民间已经生出天子行为不端,以至于上天降下天罚这一类的谣言了。
两地遭灾,国库刚刚充裕的一些,哗啦啦的又都通通流了出去。
当然,如果能达到赈灾的目的也行,银子吗,有商部在,陆承天其实并不担心。
可偏偏,无数银子撒了出去,却没能达到赈灾的效果。
江浙一带遭灾的村庄已经十室九空,更听闻,有地方已经有了疫情,陆承天看着奏章,又急又气。
满朝文武,平日里就他们毛病最多,动不动参一下这个,参一下那个,可是,真当朝廷用人的时候,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难堪大用!
其实,情况也不像是陆承天认为的那样,毕竟,之前朝堂里来了一次大换血,很多重要的职位,都换上了他这些年培养的人手。
但情况是,江南地区因为小太子几个月前杀疯了,一大批官员纷纷落马,基本上从大到小,全都换了一个遍。
这确实让江南官场一片清明,但是,这里面有一个弊端,新上任的官员根本不了解当地的具体情况。
如果安安稳稳的话,也没问题,有的时间给这些新上任的官员熟悉情况,可偏偏遇上了十年不遇的大暴雨。
洪涝灾害一来,由于当地官员不熟悉情况,就给赈灾带来的极大的难度。
要说有哪个官员胆大包天,敢贪污朝廷的赈灾银两,那也不至于。
毕竟,小太子抄家的架势在江南一带已经传遍了,这刚发生没几个月,谁也不敢顶风作案,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刚刚置办的宅子,连花园里的假山,锦鲤都被抄走,主打一个片甲不留。
江浙是这个情况,山东一带就是另外的情况了。
山东巡抚几次上折子请朝廷赈灾,朝廷赈灾的银子也是源源不断的运了过去,可是,却不见任何成效,灾民都冲到京城之外了。
陆承天不高兴,朝堂之上的气压更低。
偏偏这个时候还不怕死的御史,想要转移目标,转移战火,就参起了小太子。
“启奏皇上,今日京中传言,太子殿下广邀众人,去皇庄品尝美食佳肴,京中书院,乃至国子监的学子,都在其中,甚至连书院的夫子也纷纷如约前去。”
“如今山东江浙一带均受天灾之侵扰,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更有甚者,饿殍遍地,可太子身为东宫之主,未来储君,竟不思百姓之苦,大肆享乐,为满口腹之欲,穷奢极欲,实属不该。”
“还请圣上明断!”
吕良字字句句,掷地有声。
如果是往常,百官肯定会想都不想,立刻站出来,附和御史。
但是,思及之前皇上将太子带在身边教导,虽然没有几天,可是,后面又启用了镇国公,将太子交给了镇国公教导,甚至连七皇子也送过去了,诸位大臣还没弄清楚皇上的意思,这个时候,也不敢胡乱掺和。
万一皇上心里当真属意太子继位,他们这要是掺和了一脚,等到太子真的登基,来一个大清算,那他们有一个算一个,谁也跑不了。
不过,这只是一部分朝臣心中的想法。
朝中还有一部分大臣,从一开始就是和太子在独立的阵营,天然和太子就是政敌,前一段时间,陆承天突然将太子带在身边教导,就属这群人最为忐忑。
此时,自然也是这部分大臣最为激动,一听有御史弹劾太子,这几人立刻迫不及待的出声附和。
“皇上,太子乃国之储君,如今大梁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太子非但不知为皇上分忧,解百姓之苦,
还如此贪口腹之欲,设宴享乐,大肆邀请京中学子,实属不该,还请皇上严惩!”
“皇上,太子一事已经在京中传开,以至于民怨沸腾,还请皇上圣裁!”
“臣附议。”
“臣附议。”
陆承天看着下面的官员,
有御史台的,有文臣,有武将,倒霉儿子竟然如此不得人心?
陆承天表情淡淡,“行啊,你们说说,朕该如何处置太子?”
第530章
小太子发威(1更)
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底有兴奋,也有沉思。
陆承天这么问,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些年来,他们可没少弹劾太子,但是,要说处理,也没见太子真的有什么损失?
皇上对太子的态度太神秘莫测了。
谁也搞不懂皇上心里真正的想法。
如今,皇上竟然主动将问题抛给了他们,这就是让他们提意见的意思。
但是,要说因为这个,提出废太子,确实有些小题大做了,历朝历代,从来都没有因为太子喜欢吃美食而被废的。
这有点过分了。
可是,这样的机会不好好利用,那也太对不起他们得弹劾了。
依旧是御史打头,吕良躬身俯首,“启禀皇上,太子已有十四,如今依旧是孩童作为,还请皇上多加惩戒,以平民愤。”
吏部侍郎站了出来,“皇上,如今山东江浙均受灾严重,微臣以为,太子如今这般,实乃缺少历练,如太子随行此次赈灾,必定会大有长进。”
喔嚯!
大臣们不禁看向这位不吭不响的侍郎大人,这次赈灾可都不是什么好差事儿,前两次银子撒出去了,可是收效甚微。
如今民怨四起,一旦太子殿下亲自出马,依旧无法拯救灾民于水火之中,那他这个太子,可真就要做到头了。
话说远了,光是赈灾这一路,就非常凶险,不说灾民暴民的袭击,就说江浙一带的疫情,一旦太子染上了疫病,就他那娇弱的身子,一命呜呼都是非常有可能的。
一旦,太子在赈灾之中病逝,那朝中也不用打架了,大家直接推举各自支持的皇子就好了。
但你说吏部侍郎心存歹意吗?
也不尽然,毕竟,太子身上确实没有什么功绩,其他几位皇子已经在朝中展露才能,并且,功绩卓然。
跟其他皇子相比,他也就占了一个嫡子的身份而已。
加之他身体柔弱,恐寿数不长,这才导致众多朝臣不看好太子殿下。
吏部郎中的提议也确实非常利于太子破局,只要太子殿下漂漂亮亮的完成了此次赈灾,不管是功绩,还是才能,就都会被朝中众人看到。
也就不会动不动就有人站出来弹劾太子了。
这一番提议,怎么想怎么有道理,就是不知道吏部侍郎的目的到底是哪一个?
陆承天坐在龙椅上,视线锁定在了吏部侍郎身上,朝堂上忽然一片寂静。
过了好久,陆承天才将视线移开,而是看向台下众人,“诸位以为呢?”
有几位大臣陆续站了出来,同意了吏部侍郎的提议,这些人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同意的,那就不知道了。
最后,陆承天看向首辅,“佟爱卿觉得如何?”
佟青峰一直老神在在,自从上次去镇国公府试探镇国公之后,他就没再关心太子的问题,如非皇上点名,他肯定一直保持沉默。
“老臣以为,此次赈灾,事关重大,太子年纪尚幼,又从未赈灾经验,加之赈灾一事,异常凶险,太子体弱,这般舟车劳顿,只恐身体有恙,还请皇上三思。”
佟青峰说了一大串,但是认真分析起来,就跟没说似的。
他只是分析了一通赈灾可能遭遇的危险,但是,具体要怎么做,皮球又推到了陆承天的身上。
陆承天也不禁在心里骂了一句老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