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戚盼秋在一旁看着,直掉眼泪。这孙铁狗根本不把儿女当人看,在他眼里,儿女是他的奴隶,由着他拿捏磋磨。“孙铁狗,不要打我姐,有气冲我来。”
孙强子攥紧拳头冲进院里,他面色通红,身体抖如筛糠。愤怒战胜恐惧,这一次他没有退缩。
“呦,我儿子长能耐了。”孙铁狗讥讽道:“敢骑到老子头上撒野,我看你是狗胆包天,活腻歪了。”
孙铁狗举起拐杖,用尽全身力气砸向孙英子,嘴里骂着:“我打死她,看你敢把我怎么样。”
“啊——”
孙强子发出怒吼,挡在孙英子面前。双手抓住拐杖,用力往外推。孙铁狗没有防备,被他推倒在地。
“为什么逼我?”
孙强子双目赤红,压抑在心中多年的怒火,咆哮而出。
“我妈没错,我姐也没错!她们辛苦干活,供你吃喝。你逼死我妈,现在还要逼死我和我姐。你就是个活畜生!”
“我喜欢素玲,我乐意听她说话。我喜欢小萍,我不嫌弃她是女孩。你凭什么逼我把小萍送人?”
“粮食和钱,是我们赚回来的,你成日混吃等死,凭什么管钱?你凭什么不让素玲回家?”
“我忍够啦!”
孙强子攥紧双拳,面目狰狞,青筋暴露。
孙铁狗第一次见到儿子这副模样。也是第一次感受到,他和儿子的体力差距。嘴唇哆嗦几下,没敢说话。
陈素玲听到怒吼声,急匆匆走进门,被眼前这一幕惊到,愣在原地。
孙强子弯腰夺过拐杖,用力砸在黄土地上。拐杖破空,发出呼啸声,地面留下一个浅坑。
“你再逼我,我就砸死你!给你偿命,都好过天天受折磨。”
“弟弟,你别吓我。”孙英子抱住孙强子,哭着说:“你要出事,我可怎么跟妈交代啊?”
孙强子颤抖的厉害,怒吼道:“我活的这么憋屈,还不如早点死了痛快!”
孙强子不甘的怒吼,让陈爱国对他刮目相看。男人有气性,才能顶天立地。从前他那副受气小媳妇样,陈爱国实在看不上。
“春山,愣着干什么?赶紧把强子扶进去。”
孙英子挣扎着爬起来,扯着孙强子胳膊往屋里走。就在他们转身的那一瞬间,孙铁狗摸到一块石头,眼神变的凶恶。
“啪——”
石头砸在孙强子后背,只差一巴掌距离,他后脑勺就会鲜血横流。这一下,彻底激怒孙强子。
他像一只刚从沉睡中醒来的凶兽,缓缓转身,裹挟着满腔恨意,扑过去将孙铁狗压倒。
拳头如暴雨般砸在孙铁狗身上,打的他喘不过气。拳头打散他的怒吼,打碎他的自尊,也打破他继续作威作福的美梦。
“爸,赶紧拉开他。”陈书宁轻轻推着陈素玲,急声催促道:“姑姑,赶紧拉开我姑父,别闹出人命。”
陈素玲从震惊中醒来,慌忙跑过去,拽住孙强子的胳膊,却被他甩到一旁。
一拳又一拳,鲜血从孙铁狗嘴里溢出来,他已经发不出哀嚎声。
“家兴、家旺,咱们一起上。”
陈爱国父子三人齐心合力,将孙强子拉开,可他并没有死心,拖着陈爱国父子三人,奋力向孙铁狗走去。
“春山,你tm死啦?赶紧过来帮忙。”
陈春山如梦初醒,冲上去帮忙。四个人将孙强子死死按在地上,压的他动弹不得。
“放开我——”
孙强子眼眸布满红血丝,脖颈间青筋暴露,右手用力砸向黄土地,拼命嘶吼着:“我要弄死他!”
方大妞脸上的怯意尚未散去,颤颤巍巍的说:“英子,去看看你爸。”
孙英子手脚并用,爬到孙铁狗身旁,伸出手指哆嗦着探向他的鼻子。感受到微弱气流,心里紧绷的那根弦才敢松下来。
“爸,你非要逼疯我们姐弟俩才甘心吗?”
孙英子鼻涕横流,抽抽噎噎着说:“这顿打是你自找的,这么大岁数还不消停,成天找麻烦,这下你满意啦?”
孙强子仍在嘶吼:“姐,弄死他!”
“闭嘴!”孙英子哭着喊道:“强子,你不能杀他,我也不能杀他,杀人犯法。”
“强子,你想想小萍,为了闺女你也不能干傻事。”陈素玲忍着疼,从地上爬起来,柔声安抚道:“你给他偿命,我和闺女怎么办?”
孙铁狗躺在地上,像一滩烂泥。炽热的阳光晒在身上,灼伤他的皮肤,可他连动动手指的力气都没有。
众人劝解孙强子的声音,离他很远,又离他很近。
“姑父,您别冲动。”陈书宁指着孙铁狗,继续劝道:“他被打成这样,应该不敢再闹了。”
孙强子从暴怒中清醒,但他没有那么乐观,低声说:“我了解他,他不会消停。”
“他会的,不信您往他身边走两步。”
见孙强子找回理智,陈爱国等人才敢爬起来。孙英子扶起弟弟,姐弟俩一步步走向孙铁狗。
孙铁狗看到儿子的身影,眼睛陡然睁大,里面尽是恐惧。
“姑父,他怕您。”
“他怕我?”孙强子捧腹大笑,笑声中带着嘲讽:“早知道挨顿打他就能老实,我不会忍到今天。”
这话说着轻松,可对孙强子来说,向孙铁狗挥拳,是他这辈子做过最勇敢的事。
“我去找林磊,让他开拖拉机把你们送回去。”
孙英子怕弟弟干傻事,开口说:“我回去住几天,照顾我爸。”
陈书宁为孙英子姐弟感到不值。可她马上就要去京市,孙家的事她无暇顾及。
第298章
郭君山火车站接陈书宁
火车在旷野中穿行,陈书宁坐在窗边,看着飞速倒退的农田,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充满期待。
渐渐地,农田变成房舍,房舍变成繁华的小镇,小镇变成烟囱林立的工厂,工厂变成喧闹的城市……
郭君月看着窗外越来越熟悉的景色,越来越激动。
“书宁,咱们马上就要进站啦!孙援朝同志说,君山会过来接我们,你激动吗?”
陈书宁没有否认,低头看着手腕间的银镯子,点头答道:“嗯,我很高兴。姐,咱们是不是该收拾东西啦?”
戚盼秋抱紧怀里的皮包,低声提醒道:“咱们最后下车,不跟他们挤。”
陈家旺站起来,从行李架上取下旅行包,递给陈书宁。戚盼秋和郭君月的行李,他取下来抱在怀里。
“婶子,咱们的东西还是拿在手里吧!省的下车时拿错了。”
“家旺你考虑的对,人多手杂,是得多加小心。”
陈书宁手掌落在斜挎包上,摸到录取通知书,心安定下来。
戚盼秋笑着说:“等火车进站,咱们直接回家。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我带你们四处转转。”
“呜呜——”
远处传来火车轰鸣声,郭君山抬手看着手表,随即抬头瞪大眼睛向前看去。
王思民背着手来回踱步,嘴里嘟囔着:“火车怎么还不来?这都晚点半个小时了……”
火车越来越近,看着熟悉的车次号,郭君山心跳如擂鼓。
勤务兵扶住王思民,笑着提醒道:“首长,您等的火车到啦!”
“可算是到了,再不来,我头发都愁白了!”
郭君山在人群中快速穿行,走一段路就贴在玻璃上,往车厢里张望。没看到日思夜想的人,迅速起身奔向下一节车厢。
陈书宁提着旅行包,抬脚迈上站台。看着不远处,四处张望的郭君山,嘴角露出笑意。
她挥舞着手臂,高声喊道:“郭大哥!”
郭君山循着声音看去,目光落在陈书宁带着笑意的脸上,脸上的寒意迅速融化。
“书宁!”
他迈开步伐向陈书宁奔去,想要将她拥入怀中。
就在郭君山即将触碰到陈书宁那一刻,陈家旺突然冒出来,将妹妹推到一旁。
“咳咳……”陈家旺咬着后槽牙提醒道:“影响不好,你注意点。”
未婚妻惊变二舅哥,这比恐怖片都惊悚。郭君山讪讪的缩回双手,眼神慌乱而尴尬。
“哈哈哈……”
耳边传来郭君月的嘲笑,郭君山脸颊变得通红。
“君山,你不是总提醒别人,要注意影响吗?你怎么不注意影响?众目睽睽拥抱女同志,这是耍流氓。”
戚盼秋一巴掌拍在郭君月背上,低声警告:“你小声点,怕别人不知道是不是?亏你还是他姐姐,嘴上没把门的,什么话都敢说。”
郭君月闭紧嘴巴,强行咽下汹涌的笑意,白皙的脸颊憋成茄子色。
陈书宁瞪了陈家旺一眼,她和郭君山拥抱影响不好,两个男人抱在一起好看?
她抬脚主动走向郭君山,伸出手笑着说:“郭大哥,好久不见。”
郭君山抬起双手,轻轻握住陈书宁的手,低头看到她纤细手腕上的银手镯,脸上喜色越发浓郁。
“书宁,欢迎你来京市。”
郭君山主动接过陈书宁的行李,让开一步,激动的:“书宁,咱们回家。”
灿烂的笑容让郭君月诧异,她用力揉着双眼,低声问道:“妈,我弟弟没吃错药吧?”
“你管他有没有吃错药,就他这性子,能娶上媳妇就不错。”
亲妈扎刀最致命。
人群渐渐散去,站台变得空旷。陈书宁跟在郭君山身后,脚步轻快,笑意直达眼底。
“书宁,家旺。”
王思民情绪激动,推开勤务兵的胳膊,向前方奔去。
“爷爷。”
陈书宁抛弃郭君山,大步向前跑去。一阵风拂过脸颊,两条麻花辫在空中跳跃。
陈家旺把行李扔给郭君山,跟着陈书宁跑向王思民。
“爷爷,总算见到您啦!”陈书宁声音宛若黄鹂,清脆又动听:“你离开村子,我很长时间都不习惯,晚上总想去牛棚看看。”
“哈哈哈……爷爷也不习惯,我都想那头老黄牛啦!它还好吗?”
陈家旺走过来,笑着答道:“王爷爷,老黄牛挺好。土地分配之后,林支书和其他几户人家凑钱买下它。
我们这次过来,就是林支书赶着牛车,把我们送到镇上的。您老放心,它是咱们村的功臣,没人会亏待它。”
“那就好!”王思民感慨道:“我那老伙计温顺,不让人操心。家旺回头你告诉林支书,等它干不动时,我花钱买下它。”
“哎,我抽空给家里写信,让我爸去找林支书。”
“爷爷,我回来啦!”郭君月停下脚步,笑着说:“爷爷,我看到您说的那头老黄牛啦!它很温顺,怎么摸它都不生气。”
“嗯,君月咱们先回家,回家以后慢慢说。”
一座座标志建筑透过车窗落入陈书宁眼里,而后又飞速倒退。陈书宁睁着乌溜溜的眼睛,向外张望。
京市和陈家村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这里的一切对她来说都很新奇。
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响起,轿车缓缓停下。一群人骑着自行车,有说有笑的从马路上穿行而过。
自行车在大河镇是稀罕物件,可在京市不算什么,大街上随处可见。窗外的一幕幕,郭君山习以为常,却让陈书宁兄妹感到震撼。
红旗招展,偌大的广场上行人川流不息,陈书宁静静看着伟人的照片,整个人变得兴奋起来。
“二哥,你快看呀!那就是广场,伟人的照片就挂在上面。”
陈家旺歪着头,伸着脖子左右张望,嘴里嘟囔着:“我这个位置看不见,太可惜了!”
郭君山嘴角带着笑意,柔声说:“坐在车里看不清楚,明天我带你们看升旗仪式,然后咱们再去里头转转。”
陈家旺点头应道:“君山,看升旗的人应该很多吧?明天咱们早点起。”
“二哥,我爷爷就住在这附近,咱们不用起太早。”
穿过长街,拐过几道弯,轿车在胡同口停下。勤务兵打开车门,王思民抬脚走下轿车。
郭君山打开车门,抬手护住陈书宁的头顶,笑着说:“书宁,赶紧下车吧!”
第299章
宋词打听陈书宁
古朴的四合院外,站着两位哨兵。看到王思民回来,抬手敬礼,齐声喊道:“首长好!”
王思民摆手,转身看向陈家旺和陈书宁,笑着说:“家旺,书宁,这里就是咱们家。走,我带你们进去。”
陈书宁四下张望,扭头低声问郭君山:“郭大哥,爷爷自己住在这里吗?”
郭君山点头答道:“嗯,这边有保姆,有勤务兵,生活琐事有他们操持,爷爷可以专心工作。我偶尔过来。
爸、妈和郭家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姐姐平时住在部队,大哥大嫂住在单位分的房子里。”
跨过垂花门,郭君山继续说:“咱们家人多,都在这边住不方便。人太杂,影响勤务兵工作,也容易出事。
再说,这院子是领导批给爷爷住的。咱们过来,那是占公家便宜,影响不好。”
院子里种着一棵倒栽槐,树冠似伞,树荫将木质躺椅笼罩其中。
石桌上摆着一只搪瓷杯,红宝书安安静静的放在一旁,鲜红的书皮微微翘着,那是翻阅后留下的痕迹。
戚盼秋放下行李,抬手倒了一杯茶,咕咚咕咚灌进嘴里。
“渴死我了。”戚盼秋倒了两杯茶,笑着招呼道:“书宁,家旺,赶紧过来喝水。眼瞅着快秋天了,天气还这么热。”
王思民坐到沙发上,开口说:“放下行李缓口气,房间小李早就收拾出来了,一会儿让君山领你们过去。”
洁白的墙壁,擦得锃亮的地砖,柔软舒适的沙发……一切都与陈家村不一样,陈书宁再一次察觉到,她和郭君山之间的物质差距。
可她不在意,她有信心,这样富裕的生活,她靠自己也能得到。
保姆李阿姨迎过来,笑着说:“同志,把行李给我吧!我给你放进屋里。”
“阿姨,还是我自己来吧!您的工作是照顾王爷爷,这些事我能做,不能麻烦您。”
郭君山把水杯递到陈书宁手里,笑着对李阿姨说:“李阿姨,您去忙吧!这里交给我就好。”
王思民拍着沙发,语气里透出几分愉悦,笑呵呵的说:“书宁,家旺,你们坐到我身边,快给我讲讲村里的变化。”
“爷爷,我们家分地啦!种出来的粮食,交完公粮,剩下的粮食都归我们。”
“村头的杨大平开了家小卖铺,东西虽然不多,可村民买东西很方便。”
“二赖子和他媳妇磨豆腐、发豆芽,买卖做的有声有色。”
“村里小学在盖新教室。最晚明年,孩子们就能坐在宽敞的房子里读书了。”
“……”
四合院里飘出阵阵肉香,陈书宁的笑声落在宋词耳中,是那样刺耳。
孟竹君抬头看着隔壁院落,一跺脚,拉着宋词进了卧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