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17章

    “一式三份,孙铁狗年纪太大,他那份交给我姑姑保管。”陈书宁递给孙双喜一份,嘱咐道:“这一份交给村干部保管。”

    陈爱中大手一挥,喊道:“老少爷们,咱们帮老爷子搬家。”

    陈素玲按照约定,分出一半钱,交给孙铁狗保管。另外一部分装进兜里:“强子,大姐在家干那么多活,按理说这钱有她一部分。

    可我爸妈那德行你知道,我要给大姐钱,他们肯定会抢走。咱们拿着,万一大姐遇到困难,咱们再拿出来。”

    孙英子确实有私心,可她也是第一个伸出援手,帮陈素玲的人。她塞给陈素玲的口粮,都是从她嘴里省下的。

    孙强子点头应道:“你看着安排。我得把墙垒上,我不想看见他。”

    孙铁狗的棍棒教育,给他留下心理阴影。母亲被父亲逼死,更是他掩埋在内心深处的痛。

    日复一日的逼迫和殴打,让他心里那根弦时刻紧绷。就在刚刚,得知父亲禽兽行径时,那根弦彻底断掉。如今再看到父亲那张脸,孙强子遍体生寒。

    陈家人忙的热火朝天,孙铁狗无精打采的坐在院子里,头也不抬。也不知在想什么。

    孙木头悄悄溜进来,问道:“强子,你用土坯吗?”

    孙铁狗听到孙木头说话,面相变得凶恶,骂道:“你个王八犊子也想看老子笑话?滚出我家!”

    “谁说这是你家?”孙木头老实,可老实人说话才扎心:“那两间配房属于你,我站的这块地方归强子。”

    孙强子抬起头,眼神木讷,开口说:“哥,你家有土坯吗?”

    “我打算盖两间配房,收完麦子新弄的土坯。”孙木头笑着说:“我不着急用,你先拿来垒墙,回头你再帮我弄点就成。”

    “哥,那我占你个便宜。”孙强子露出微笑,脸上带着几分羞涩:“等我垒完墙,就弄土坯还给你。”

    方腊梅跟在刘香花身后,走过来说:“强子,你别上火。你和素玲不馋不懒,早晚能过上好日子。”

    孙强子精神恍惚,敷衍道:“嗯,我知道。”

    方腊梅把陈素玲拽到一旁,附耳问道:“强子怎么回事?平时他蔫了吧唧,可也没蔫成这样。

    素梅你可得上心,看他这模样跟丢了魂一样。不行,晚上你弄一碗小米叫叫他。”

    “嗯,嫂子,我晚上给他收收惊。我估摸着是让他爸吓的。”

    “真是作孽啊!摊上这样的老人,倒八辈子血霉。”

    孙铁狗冷眼看着这群人“帮”他搬家,露出一抹冷笑。他有的是办法整治孙强子和陈素玲,不差这一会儿。

    陈爱中盘算一番,喊道:“搬完东西大家就回去,留两三个人帮着垒墙。”

    陈家人多,都留下来吃饭,陈素玲管不起。

    陈爱国点头附和道:“爱中,你留下来吧!我中午有事,得赶回去吃饭呢!”

    陈爱中抬头看戚盼秋,凑到陈爱国身边,小声说:“大哥,你给我透个底,她们来你家干嘛?”

    “那是君山他妈还有他姐,过来提亲。顺便把家旺和书宁带回京市,再有一个礼拜学校开学。”

    “亲事就这么定下了?”陈爱中唏嘘道:“书宁可是状元,结婚不能马虎。清大里头优秀的男同志有的是,你别那么着急。”

    “嗨,孩子乐意,我反对什么?”陈爱国解释道:“再说,君山也很优秀,前段日子上报纸了。京市好几个重案,都是他带人侦破的。”

    “我觉得不靠谱,京市那么远,不知根不知底……”

    “知根知底!爱中你相信我,我不可能把书宁往火坑里推。”陈爱国低声说:“再说,书宁和家旺能考进清大,君山功不可没。

    他可没少给书宁、家旺补课。从京市弄回来的卷子,那都是清大教授亲自出题。你哥哥我可没那么大本事,咱不能过河拆桥。”

    “行吧!你考虑清楚就行。”陈爱中问道:“大哥,订婚这事怎么办?”

    “不大办,中午吃顿饭就成。”陈爱国脸上带着喜色,继续说:“等书宁结婚,那时候我大办一场,请你们吃饭。”

    “大哥,那你赶紧回去,这有我就行。”

    陈家旺的屋门洞开,陈雪坐在里头,带着陈二丫和赵凤萍干活。不时出声指点几句,陈二丫认真听着。

    赵凤萍干活麻利许多,神情满足而安定:“陈雪,我今天干活真顺手。这才半天,纸箱子快填满啦!”

    “婶子,书宁说熟能生巧。再干几天,您出的活指定比现在还多。二丫你也别心急,先把活干漂亮,速度慢慢就提上去啦!”

    “二姐,我不着急,慢慢来。”陈二丫脸上带着笑,轻声说:“来之前我妈说,不管赚到多少钱,都让我拿着。”

    “你们姐妹俩有福气,书宁家这活,有不少人打听。”

    杨凤霞坐在门口摘菜,闻言笑着说:“凤萍,咱们俩也有福气。咱们俩没男人,出去干活也没人愿意要。

    在书宁这里干活,既不招惹是非,又能赚到钱,还能照顾家里。凤萍,你婆婆怎么样啦?”

    “嫂子,我婆婆好多啦!大娘说的那种药,我托二赖子捎回来一瓶。我现在能赚钱,不能亏待我婆婆。”

    “你婆婆也是命苦,早年丧夫,晚年丧子。多亏有你这么个好儿媳。”

    “谁不命苦?好歹我们家还有谷子,我也算有个依靠。谷子学习好,我咬咬牙把他供出来,就算跟他爸有个交代。”

    “有事你言语一声,我家负担小,能搭把手。”杨凤霞抬头看向正房,低声说:“书宁她们家,虽然开着作坊,可要供两个大学生吃喝,负担太重。”

    “嫂子,谢谢你!”赵凤萍低头干着活,笑着说:“真要有麻烦到你的地方,我肯定不客气。”

    门外响起轱辘声,杨凤霞冲屋里喊道:“大伯,准是二赖子回来啦!”

    “哎,我这就来。”

    陈锋背着手走出屋子,刚好二赖子拎着肉进门。

    “大伯,五花肉割回来啦!”陈二赖端着半盆豆腐,笑着说:“豆腐是我送您的,给你们添个菜。”

    第293章

    方大妞又作妖李珍反唇相讥

    “自家发的黄豆芽,我给您端过来一盆子,您等着,我这就去拿。”

    “二赖子,别拿啦!你们留着自己吃,家里菜不少。”

    陈二赖放下豆腐、五花肉,走出院子,片刻之后就端进来一盆黄豆芽。

    陈二赖擦去汗珠,语气热切,笑着说:“天气热,黄豆芽放不住。再说叶子留下不少,够我们一家子吃。”

    陈锋目光闪烁,他也没想到,前后不到一年时间,二赖子能变成这副样子。

    陈锋感叹道:“二赖子,要是你爸还在,看到你现在这副样子肯定高兴。今天家里有客人,改天我请你吃饭。”

    “您跟我客气啥?去年您还请我吃肉,想起那滋味我就流口水。豆芽可没肉值钱,大伯您别跟我见外。”

    赵凤萍抬头看到那鲜嫩水灵的黄豆芽,笑着问:“二赖子,你这黄豆芽还有吗?我想买点儿。

    书宁说,豆制品有营养,多吃对身体好。我婆婆这几天不舒服,谷子也得补营养。你家还有吗?”

    “豆芽有营养啊?”陈二赖心中好奇,笑着说:“家里还有,一会儿我给你送家去。”

    “书宁说的。”赵凤萍应道:“二赖子,让书宁给你讲讲,以后你也卖豆芽,也能多赚点钱。”

    “哎,我抽空问书宁。”

    送走陈二赖,陈锋走进院里,李珍已经把五花肉分成两半。一半切成麻将大小,一半切成薄片。

    “老头子,给二赖子钱没?”

    “那能忘啦?”陈锋背着手走过来,笑着说:“昨天给肉票,今天给他钱。二赖子上有老下有小负担重,咱们不能占他便宜。”

    “嗯,快点过来做红烧肉。”李珍催促道:“你炖红烧肉香,我做不出那味道。”

    陈锋蹲下洗干净手,沉声应道:“放着我来吧!你帮着凤霞摘菜,她一个人干不过来。”

    “我把花生豆放在桌上,你炒出来。”

    李珍拿着板凳坐到杨凤霞身旁,抬手拿起一把豆角,低头摘菜。

    “大娘,我大哥带着人去孙家闹,孙家能低头吗?”

    “不管孙家低不低头,咱们都得去。越是没人管素玲,孙铁狗就越嚣张。你七叔七婶不顶事,哎……”

    “我怎么不顶事?”方大妞趴在墙头,伸着脖子往院里望。看到李珍,质问道:“大嫂,不把我家搅和散,你们不罢休是吧?”

    “你说是就是。”李珍斜了方大妞一眼,阴阳怪气的应道:“我们都是坏人,见不得你家过好日子。”

    “你终于承认啦!”方大妞语气里带着一丝兴奋,低头喊道:“老头子,我就说你大嫂不安好心,你还不爱听。”

    “赶紧下来吧!”陈三斤站在院子里,抬头喊道:“这么大岁数,还学小年轻爬墙头,真是不着调!”

    豆角落在盆里,发出沉闷的响声。李珍眼皮都不抬,大声说:“老七,你接着她点,小心闪着腰。”

    李珍面色平静,丝毫不觉得尴尬。说话声音还是那么大:“老七,你要是个人,就不能拦着我们管素玲。”

    陈三斤苍老的声音传来:“大嫂,那你们也不能把春山和英子拆开。满仓和小萍这么小,没妈可不成。”

    “哼。”陈锋冷哼一声,骂道:“老七,你再拦着我们,小萍她们母女只有死这一条路可走。到时候你可别后悔。”

    “怎么就活不下去了?”陈三斤不服气,反驳道:“不就是公公不好伺候吗?谁家儿媳妇不受气?”

    陈锋把肉块放进锅里,冷声说:“你媳妇进门以后,咱爸也不待见她。那时候你怎么不说这种话?”

    陈三斤面色潮红,嘴唇蠕动几下,没有反驳。

    可陈锋没有饶过他:“老七,咱爸是我们这些当哥哥的送走的,你不出钱不出力,没脸跟我说这种话。”

    “老头子,你跟这种没心没肺的人,讲什么道理?”李珍冷脸骂道:“他要是明白事理,就不会让素玲嫁到孙家。

    李家村的二狗媳妇,被公婆欺负的过不下去,跳河死了。东河村孙大嫂是喝农药死的。还有西河村王三媳妇,她上吊死的,舌头吐出来老长……”

    “日子不顺心,想不开的人有的是。远的不说,孙铁狗他媳妇就是受不了虐待,自己寻的短见。”

    “陈三斤,方大妞,但凡你们有点良心,就不应该应下这门亲事。”

    隔壁院子传来低泣声,是孙英子在哭。

    隔着院墙,李珍安慰道:“英子你别哭,我说这话不是针对你。不管素玲和强子走到哪一步,只要你不点头,没人能逼你离婚。”

    火苗升腾,陈锋拿着笊篱在锅里轻轻搅动,听到哭声,喊道:“哭什么?你和春山扯过结婚证,你爸要是过来闹,你就拿出来给他看。”

    “大伯,我爸爸可不管这些。”孙英子抽抽噎噎说道:“他犯起浑来,没人制得住。”

    陈锋叹气,心想:春山就是窝囊废,还没书宁胆子大,什么事也顶不起来。这孙英子也没脑子,他们俩做夫妻,日子难过。

    陈锋抬头看去,急声催促道:“方大妞,你赶紧从墙上滚下去。这是爱国垒的墙,你凭什么爬?”

    “春山,赶紧把你妈弄下去,这要是磕到哪里,我们可不管。”

    陈春山从屋里走出来,脸上写满不耐烦。抬手抱住方大妞的双腿,把她抱下去。

    “妈,您消停点行不行?”

    “我怎么啦?”方大妞满脸不服,指着隔壁院子说:“是他们多管闲事,要不是他们搅和,素玲敢这么折腾吗?”

    孙英子擦干眼泪,哽咽着说:“妈,春山你们别吵。谁都不怪,是我命苦连累你们。”

    两家一墙之隔,听到孙英子这样说,李珍撇嘴说:“谁不命苦?抱怨有什么用,是能过改命,还是能顶吃喝?

    天天垂头丧气,除了给自己添烦恼,没有任何好处。多锄两亩地都比抱怨有用。”

    杨凤霞劝道:“大娘,您别生气。也不怪英子唉声叹气,摊上那么个爹,谁能笑出来?”

    说完,杨凤霞扯着嗓子喊:“英子你别害怕,我们能管素玲,就能管你。就算你爸找上门,他也别想把你带走。”

    陈春山躲在父母身后沉默不语,孙英子心里发寒。可想到满仓,想到在娘家过得日子,她又觉得能撑下去。

    “嫂子,我听见啦!让你们跟着操心,我真过意不去。”

    胡同外来吵闹声,陈书宁先一步迈进家门,银铃般悦耳的声音在门口回荡:“叔,喝口水再走吧!”

    “书宁,我们改天再去你家。”

    第294章

    戚盼秋送银手镯

    红润油亮的红烧肉,散发出浓郁的肉香,引得人垂涎三尺。

    戚盼秋坐在刘香花身边,吸口气,夸赞道:“我大伯炖的红烧肉真香!不比我爸做的味道差。”

    “你爸是大厨,我做饭的手艺比不上他。”陈锋谦虚的说:“就是你家君山,手艺也比我强。”

    “那是你喜欢他,哈哈……”

    郭君月抱着烟酒茶糖走进正屋,放在桌子上。

    戚盼秋指着东西,对陈爱国说:“大哥,来之前我打听过,订婚需要烟酒茶糖,另外还要买糕点、鱼、肉和面。

    烟酒茶糖,我备齐全了。剩下那四样东西,带过来不太方便。我折算成钱和粮票给你们。”

    说着戚盼秋从兜里掏出布包,放到桌子上。

    “弟妹,我们家没那么多讲究。烟酒茶糖能备齐,我们就知足。钱和粮票我们不要,你赶紧收好。”

    陈锋对陈爱国的回答很满意,笑着附和道:“盼秋,听你大哥的话,把钱和粮票收起来。君山在这边,没少贴补我们。”

    戚盼秋坚持不肯,陈书宁笑着拿起手帕,塞进戚盼秋手里:“婶子,您带过来的礼已经很厚啦!这些我们家不要。

    我看重郭大哥这个人,不是图你们家条件好。收下这么多东西,那成什么啦?”

    “订婚就是这规矩,我不能委屈你。”

    “婶子,我知道您心疼我,以后我少不了麻烦您。东西收好,就当我提前交生活费,以后嘴馋,我就去您那边改善伙食。”

    戚盼秋感叹道:“你这孩子也是实心眼,要换成别的姑娘,早就收起来啦!行,我不跟你争。”

    收好手帕,戚盼秋从皮包里掏出一条红手绢,红手绢叠的四方四正,打开之后是一只手镯。

    “我出嫁时,我爸妈给我陪嫁一对银手镯和一块银锁。银锁传给君月,两只手镯,书宁和晓云一人一只。书宁,这手镯你必须收下。”

    郭君月劝道:“书宁收下吧!大嫂和我都收下了,你不要可不成。”

    戚盼秋拉起陈书宁的手,亲自给她戴上银手镯,左看右看,笑着说:“年轻真好,你们看书宁戴这镯子多好看!”

    “是好看。”李珍夸赞道:“这镯子分量可不轻,花纹也好看。这是自己打的,还是祖上传下来的?”

    戚盼秋开口解释:“这是我爸妈花钱请人打的。这些东西我藏了十多年,能保住不容易。”

    她抬眸问道:“书宁,镯子款式有些旧,你喜欢吗?”

    “喜欢!”陈书宁声音清脆,笑着说:“婶子,我喜欢这种样式。这种镯子现在不好找。您放心,我会保管好的。”

    这是戚盼秋的陪嫁,对她来说意义不同。虽然说现在属于陈书宁,可陈书宁真要改款式,她肯定会伤心。

    戚盼秋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点头说:“书宁,咱们家不缺买首饰的钱,等咱们到京市,我再给你买新的。”

    从前形势紧张,戚盼秋有钱也不敢花。现在不同,政策放宽,她不必再担惊受怕。

    “婶子,这就够啦!我有手有脚,喜欢什么东西自己赚钱买。”

    陈书宁不想让戚盼秋为难。郭君山提起过,他大哥已经结婚。戚盼秋给她买首饰,还能缺齐晓云那份?再说,还有郭君月呢!

    “大哥,大嫂,怎么你们养出来的孩子,这么懂事?你们看看我家君月,我跟她有操不完的心。”

    “妈,我怎么啦?”郭君月放下筷子,气哼哼的说:“我挺好的。”

    “婶子,我姐多优秀啊!”陈书宁用欣赏的眼神看着郭君月,笑着说:“就冲我姐这模样,这身段,她要是上电视,肯定会红。”

    “书宁,还是你有眼光!”郭君月昂着头,神态骄傲,打趣道:“妈,你眼光不行。”

    戚盼秋摇着头,脸上透露出几分无奈。话锋一转,她开口说:“大哥,我想提前几天回京市。让书宁和家旺在我家住两天,认认亲戚。”

    陈爱国点头应道:“早走几天也行。开学的日子都差不多,赶一起走,火车上肯定特别乱。”

    “明天我把孩子的被褥做出来。”刘香花露出几分不舍,继续说:“家旺还没回来,衣服也没收拾……”

    “大娘,让书宁和家旺收拾好衣服就行。”郭君月眉眼弯弯,笑着说:“被褥我奶奶早就做好啦!

    春秋被子薄,冬天被子厚,我奶奶一样做一条。书宁有,家旺也有,您不用操心。”

    戚盼秋补充道:“脸盆、暖壶、牙刷、毛巾……生活用品也不用带。只要他们俩跟我回去就成。”

    刘香花和陈爱国对视一眼,没有拒绝戚盼秋的好意。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