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褚家人自不会如她愿,不赔一分钱,还要求她把两个女儿带走。葛慧谈判了几次,都没有成功,就同意了褚家的“苛刻”条件,前提是,褚家答应给女儿改姓。
褚家想着,女儿迟早是要嫁人的,姓什么无所谓,就同意了。
葛慧与褚剑平领了离婚证后,就把两个女儿的姓氏改为了葛,带回马大丫那抚养......
第590章
最后的底气
褚剑平迟迟还不上银行的钱,被告上了法庭。
因他有很多贷款资料不合规,存在伪造行为,触犯了刑法,最后被判了七年有期徒刑,并处十万元的罚款。
要是不交罚款,刑期会加重,也无法减刑。
褚剑平有钱时,给了父母不少钱,但大部分被亲戚借走了。
褚家父母心疼儿子,只好把所有的私房钱都拿出来,还以死威胁,豁出老脸去找几个亲戚要债,讨要了几万块钱回来,才把罚款交上......
帮褚剑平交了罚款,褚家父母的老底就掏空了。
他们只能继续去找亲戚要债,以维持生活。
但借钱容易,要钱难。
亲戚们不是哭穷说没钱还,就是奚落他们小气,为了点钱天天上门催,一点都不像亲人。
褚家父母为了钱的事,没少和亲戚们吵架,也终于明白,这些人是把他们当冤大头了。
老两口因为要债,心力疲惫,身体大不如前,也没有经济能力照顾小孙子,只好把孩子送回葛慧那。
两人放低身段给葛慧和马大丫说了很多好话,希望她们能好好照顾孩子,等褚剑平出狱了,定会偿还这份恩情。
小儿子毕竟是褚家的根,改姓或是断亲都是不现实的,老两口就算豁出命也不会答应这种过分要求,葛慧便什么都没说,只要孩子能待在身边,她就心满意足了。
马大丫也没提反对意见,她知道三个孩子是闺女的命根子,劝不了。
目前的结果,对她们来说,已经是最好的了,做人不能太贪心了,否则老天爷会收回福报的。
葛慧拿回来的钱,马大丫以她和马二丫的名义,分散存进了几个银行里。
不想别人知道自家很有钱,不用干活都有饭吃,她在长安里附近租了个门面,和葛慧一起卖些小吃,顺便照顾三个孩子,日子简简单单又充实。
曾有银行工作人员上门调查褚剑平的资产情况,想用来抵债。
葛慧的名下没有房屋和存款,又有离婚证和褚剑平亲笔写的承诺书,褚家父母不想孙子过苦日子,一起作证,褚剑平贷款的事,葛慧不知情,离婚时也没分走任何钱财。
银行只好放过葛慧,褚剑平所欠的贷款,等他出狱后再找其偿还......
罗老爹去世前,将一对康熙年间的官窑花瓶,一个玉镯,两个金锭子还有些银元,及家里和铺子的房契、酿酒方子,藏在了老伴的墓碑下面。
罗老爹藏好东西后,千叮咛万嘱咐的交代罗秋月,切不可把这事告诉马建民,不到万不得已,也不要把东西挖出来。
这点家当,是罗家最后的底气,要是败没了,罗家就彻底完蛋了。
罗秋月一直记着她爸的话,不管日子多艰难,都没想过去动那些宝贝。
可现在,她家致远想出国,急需要钱,她只能拿那些东西来应急......
玉镯是罗秋月妈妈的遗物,酿酒方子是祖辈的心血,她舍不得拿出去,铺子已经是公家的了,房子需要自住,房契不便抵押。
罗秋月就把官窑花瓶、两个金锭子和五十个银元拿去给周荣,问这些够不够抵押款。
周荣看了下花瓶,成色不错,趁着罗秋月因喝多了水去洗手间时,放进空间估价。
系统报价280万,是真品了。
银元里有几个是珍稀版,极具收藏价值,和金锭子一起,系统报价25万元。
等罗秋月回来,周荣表示这些东西可以抵押,并愿意多借点钱。
罗秋月想了想,说:“我能找你借30万吗?20万给致远出国用,剩下的10万,我想和大芬一起开个小酒馆。
大芬没有工作,一直待在家里坐吃山空不是个事,我没别的手艺,就会点酿酒技术,我想把我爸和爷爷他们的手艺发扬光大,顺便给致远攒点老婆本,免得他成家的时候没钱。”
周荣:“可以,记得把手续办齐全,别让人找麻烦,不过分的事,可以找妮妮帮忙。”
罗秋月:“好,谢谢!10%的年利息,我可能付不起,要不我把房契押你这?”
周荣:“不用,就用那些金锭子和银元抵扣吧,你要是以后有钱了,想把东西赎回去,在还款期限内,可随时找我,要是没钱还,东西归我。”
罗秋月:“好。”
周荣和罗秋月签了一个5年的借款协议,期限内,她要是无法还清30万的本金和利息,那对康熙年间的官窑花瓶、金锭子和银元就全归周荣......
拿到钱后,罗秋月就给罗致远打电话。
罗致远一听出国的钱凑齐了,欣喜不已,说等他学成归来,一定好好孝敬罗秋月。
罗秋月把这些钱如何来的,告诉了罗致远:“那些东西是你太爷爷留下来的,如今为了你的事业,抵押了出去,你一定要争气,在国外多学点本事,争取早日把它们赎回来。”
罗致远:“我知道,等我找到了好工作,就努力攒钱赎回那些宝贝。”
罗秋月:“好,奶奶信你。”
罗致远收到汇款,办好出国手续后,就远赴美国追逐梦想......
94年5月,周荣捐修的那条从周家湾到清平县的柏油路,终于修好,能通车了。
县里举办了一个通车仪式,邀请省财政厅的厅长、周荣一起参加。
这种可以增加公司曝光度的机会,周荣自不会错过,带着周纪帆回了周家湾。
修这条柏油路实际花了2500多万,食品厂这些年在周荣那投资的钱,不断翻滚,已经有将近5000万了。
修路所需资金的缺口,周家星从周荣那取了些收益,以食品厂的名义捐给了县政府。
县里奖励了食品厂一面锦旗,还把一些事业单位的蔬菜、肉类供给,承包给了厂里。
通车仪式,周家星也参加了。
仪式开始后,省领导、县领导、捐款人相继发言。
轮到周荣发言时,她感谢了党中央、诸位领导和父老乡亲后,将“帆硕科技”正在做和以后想做的事,简单说了下。
周家星听了,眼前一亮,等他发言,就套用周荣的话,先感谢了一圈人,然后说食品厂将扩大规模,生产更多的瓜果蔬菜,以满足大家的日常所需。
食品厂欢迎各路商贩来进货,保证物美价廉,还把厂里供销部的座机号码报了出来。
这次有省报记者和电台的人全程拍照、录像,周家星的话将会在报纸、电视上播出。
周荣冲着周家星赞赏的笑笑,如今通往食品厂的路修好了,只要知名度打出去,相信厂里的生意会越来越好......
第591章
即便是父母,也应该有所保留
周荣和周纪帆直接坐火车回的县里,没回周家湾。
通车仪式结束后,周家星邀请他们回周家湾住两天,感受下村里的新变化。
周父周母过完年就从城里回来了,周荣想去看望下他们,就同意了。
“胜利菜店”这些年一直在扩张,目前有上百家门店,除了清平县、江城,周边的城市也有分店。
为了及时将货物送到目的地,送货的卡车从之前的两辆,增加到了15辆。
食品厂每年的收益都有增长,周家星作为厂长和股东,也配上了小汽车和电话。
他开车带着周荣、周纪帆回周家湾,一路上向两人讲解食品厂这些年的发展情况及未来的规划。
周家星说他们争取每年新开三十家分店,把“胜利菜店”开往全国,让所有人都吃到新鲜好吃的瓜果蔬菜。
周荣:“我们目前的开店模式是自营,人员、装修、配送、日常运营等投入较大,大规模的开店,管理上要是跟不上,容易出事,资金链也会紧张。
不如把一些铺子承包给店员,由他们自负盈亏,厂里负责供货,赚取一定收益。”
周家星:“这法子不错,回头我们实验一下,要是效果好,就大力推广。”
周荣:“嗯,扩张的时候切不可急功近利,我们依照手里的钱来办事,不盲目追求规模,把现有的店铺经营好,一样可以赚钱。”
周家星:“明白!”
周家湾的人,投在周荣那的钱,周家星这两年取出了部分收益发给大家,好让投资人知道,他们是赚了,不是亏了。
投资收益,加上食品厂的分红,还有自家田里或做小买卖的产出,周家湾几乎每家都盖了楼房,村里的路,也由大家集资修成了水泥路。
周家星还学城里,集资在村口修了个凉亭和广场,好让那些老头老太太们有地方消遣。
周父每天都会去凉亭里和人下棋,周母则去广场上学做操。
这是罗小芬教大家的,她见村里有些老人在生活好了后,就不爱动了,经常生病,便把学校里的广播体操做了些改动,利用休息时间教给大家。
周母他们起初不好意思学,在罗小芳的不停鼓动下,跟着做了几次,发现关节比之前灵活了,慢慢的就喜欢上了做操。
大家每天都会聚在广场上练习,累了就去旁边的凉亭歇着聊家常。
周家星知道周父周母的习惯,直接把车停在了村口。
周荣一下车,就有眼尖的看见了她,忙对周母说:“英婶,你家大荣回了!”
周母顺着那人指的方向,看到了周荣,快走几步过去,开心的问:“是去参加了通车仪式吗?”
周荣:“嗯,忙完了回来看看你和爸。”
周母:“我们挺好的,走,回家给你和纪帆炖肉吃。”
周荣:“好。”
周父和周传景下棋,眼看就要输了,见周荣和周纪帆回来了,把快要输掉的棋盘扒乱:“我闺女和重外孙回了,我得回去帮着做饭,下次再把你们杀的片甲不留。”
周传景打趣道:“你就吹吧!你已经连输我两局了,要不是你家大荣救你一命,你这把又得输!”
周父:“你今天是运气好,我昨天赢你的时候,你咋不说?”
周传景:“你前天和大前天,不也输给我了吗?还悔了好几步棋,就知道耍赖。”
周父:“你没悔过棋?尽知道说我!我不和你扯了,下午我们继续,不许悔棋了,我们用实力说话。”
周传景:“谁怕谁呀,我等着你!”
周母小声对周荣说:“这几个老头子无聊的很,每天为了几颗棋子争的面红耳赤,有时候都恨不得动手。
他们都是臭棋篓子,半斤八两的货,走一步悔三步,经常为悔棋吵架,我们女同志都离他们远远的,免得被波及。”
周荣失笑道:“都是同一个祖先,有相同的缺点很正常。”
村里有小卖部,周父特意去买了几瓶汽水和啤酒带回家,让周纪帆喜欢什么,自已拿。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周父周母从不吝啬吃的,他们想养好身体,多活几年,看着孩子们越来越好。
周父每天早上都会去食品厂买新鲜的肉和蔬菜,家里的冰箱,一直都是满的,随便张罗一下,就做了一桌菜。
周荣吃着家常菜,笑道:“还是爸妈做的饭菜好吃。”
周母给周荣夹了一筷子肉:“喜欢吃就多吃点,你们公司现在也不像缺钱的样子,别那么拼了,身体最重要。”
周荣:“公司的事,有纪帆他们帮着干,我偶尔开个会,查下账,出席下活动,不忙。”
周母:“那就好,这次能住几天?”
周荣:“两天,现在通信设施太落后了,我们研发的手机经常没信号,我打算给政府捐点钱,加快基站建设。
我们已经和政府沟通好了,这个月底要举办捐款仪式,我和纪帆要回去准备下。”
周母:“你说的那什么基站,我不懂,只要是利国利民的事,我都支持,这两天在家里好好休息,我给你多做点好吃的。”
周荣:“好,谢谢妈。”
乡亲们得知周荣回了,都把自家种的瓜果蔬菜和捕的野味送给她。
周家康之前投资到食品厂的1500元,早就回本了,后来又在周荣那投了些钱,他获得的收益,不仅让他盖了楼房,买了彩电、冰箱、洗衣服和摩托车,还买了耕地拖拉机、收割机。
他靠这两个机器帮村民们干活,一年也能赚几万。
罗小芬很庆幸自已嫁到了周家湾,找了个好男人,家里有今天的好日子,离不开周荣。
她给周荣送了些周家康抓的鳝鱼,顺便打听她妈有没有找周荣借钱。
罗小芬曾在高兴时,告诉了罗秋月自家有多少存款。
因罗致远要出国,罗秋月特意跑了一趟周家湾,想找罗小芬借10万。
罗小芬听到这个数额时,吓到了,10万块几乎是她家的所有存款,连放在周荣那的收益和本金也算在内了。
她当即就意识到,即便是父母,也应该有所保留,尤其是钱财,不能和盘托出。
罗小芬扯了个借口,说周家康要置办新机器,只能拿出1万,多的没有了。
罗秋月当时有点不高兴,有一段时间不太搭理她,写信不回,现在连那1万块钱也不要了。
罗小芬担心她妈记恨她,赌气之下把长安里的房子拿去抵押或是卖了,以供罗致远出国,想找周荣打听下情况,好应对接下来的事......
第592章
亏损
周荣告诉罗小芬,罗秋月没有卖房子,而是拿了些老物件做抵押,找她借了30万。
罗小芬狐疑的问:“老物件?我们家还有这个?”
周荣:“应该是你外公留下的,前些年局势紧张,不便拿出来,你妈就没告诉你们。”
罗小芬:“那些东西是我外公留下的念想,我妈为了致远,说抵押就抵押了,哎,但愿致远在美国好好学点本事,早日把那些宝贝赎回去。”
周荣:“致远很聪明,相信他定能学有所成,找到高薪工作,赎回你家的东西。”
罗小芬轻叹一声,她对罗致远抱的希望不大,这孩子从小被她妈惯坏了,想要什么,都会满足。
现在为了一个虚无的光环,倾尽所有的送罗致远出国,以后这孩子要是有更加不切实际的想法,家里又拿什么去供给?
30万不是小数目,罗致远就算有出国经历,回来后能找到一个月2000多元的工作,不吃不喝也要将近12年才能还清借款。
除非她妈和姐姐能突发横财,否则她外公留下来的宝贝,怕是再也赎不回来了......
如今的周家湾,田野里到处是绿油油的菜园子和果林子,从春夏到秋冬,一年四季蔬果飘香、菜不缺档,家家户户住着漂亮的楼房,不为生活发愁。
周荣四处闲逛,看着生机盎然的家乡,嘴角轻扬,他们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真好......
我国目前的通信网络技术还是模拟技术(1g),通信设备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因资金问题,覆盖率很低,且信号差。
5月底,周荣以“帆硕科技”的名义向邮电管理局捐款1亿,希望加快基站建设。
6月,“帆硕科技”以3000万元,入资鹏城的一家通信公司,占股30%,协助其研发2g通信设备。
这两件事都让“帆硕科技”名气大增,旗下的bP机和手机销量再一次提升。
因新款手机还在研发中,家属区的建造耗费了不少资金,加上捐款、入资通信公司及各项管理成本,“帆硕科技”今年的收益率只有60%。
基金公司只占了“帆硕科技”20%的股份,摊到手的收益就更低了。
基金公司投资的所有地产项目,不是处于建造中,就是还在规划图纸上,但公司的运营、管理成本却丝毫没减,综合下来,今年的收益率是-17%。
95年1月22日(农历腊月22),一年一度的投资人大会召开时,许瀚华公布这个数据,大家不可置信。
去年还是5倍多的收益,咋今年一分钱没赚,反而亏了?!
许瀚华听从周荣的建议,将公司的投资项目,及各项支出都做成了表格,打印了数份,发给所有投资人。
表格里一目了然的标明投资款去哪了,大家不得不接受今年亏钱的事实。
有人问许瀚华,明年的投资方向是什么?
许瀚华告诉大家,房地产项目一旦投入,没个两三年是无法完工的,要是遇上政策变动,项目可能会搁置或延期交付。
基金公司目前的主要任务是把手里的项目做完,以顺利回笼资金,暂时没有多余的钱去投资其他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