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213章

    彩电

    担心乡下信号不好,周荣还给彩电配了一套室外天线。

    买完彩电,周荣又去看冰箱。

    目前国产的“香雪海”单门冰箱125升685元,“双鹿”牌双门冰箱

    1200元,“白雪”冰箱800多,“海尔”冰箱3780元,进口的日立、东芝、松下等冰箱也是3000多。

    周荣要了海尔的那一款3780元的冰箱。

    陈公馆已经有冰箱了,周父猜到周荣又是送给他的,本打算拦住,可他晚了一步,周荣已经把钱递给售货员了。

    周父嗔怪道:“就知道乱花钱,回去后,让你妈批评你!”

    周荣笑道:“

    行,等我们把这三样电器运回周家湾,你们想怎么批评都可以。”

    周家湾只有几户人家买了黑白电视,还没有彩电和冰箱。

    周父一想到他们家是第一个买彩电、冰箱的,到时定会被全村人羡慕,心里就止不住的高兴,问周荣,能不能明天就坐村里送菜的卡车回去。

    周荣:“没问题!我们再买些鞭炮、糕点糖果带回去,留作宴席那天用。”

    周父:“好。”

    周荣租了三辆三轮车,把彩电、冰箱、洗衣机运回陈公馆,然后给食品厂打电话,希望明天进城送菜的卡车,绕道来一下陈公馆,帮她运点东西回周家湾。

    接电话的是周家星,爽快答应了周荣的要求。

    已经17号了,周荣索性和周父一起回周家湾,帮周母准备下宴席需要的物品。

    等卡车停在自家门口,周父见没有乡亲来围观,连周母也不知道去哪唠嗑了,大门都没关,就拿出周荣买的一挂鞭炮点燃。

    不年不节的,今天又没人摆酒,乡亲们很好奇是谁家在放鞭炮,纷纷出来寻找声源。

    左右邻居见是周父在放鞭炮,问他今天有什么喜事。

    周荣一看周父的操作,就知道他的心思,抢答道:“家里添了几样家电,我听城里的一些老人说,新家电进门,要放鞭炮,就让我爸放了一挂。”

    邻居好奇的问周荣,添了哪些家电。

    周父扶着电冰箱的包装盒,不以为意的说:“一台大冰箱,一个双缸洗衣机,既能洗衣服,还能甩干的那种,还有个什么平、直、遥的彩电。

    大荣说现在城里人都喜欢买这个,就给我和她妈也备一个。”

    彩电、冰箱、洗衣机?!

    循着声响过来的乡亲,一听这话,眼珠子顿时亮了几圈。

    周母去后面一户人家唠家常,听到动静后赶回来,正好听到了周父的话。

    她心里责怪周父干嘛不拦着周荣买这么贵的东西,嘴上却说:“啥?你们把彩电、冰箱、洗衣机买回来了?我还没见过这些新式的物件呢,快搬下来给我瞧瞧!”

    乡亲们也想知道这三样时兴的电器长啥样,热心的爬上车斗去帮周父卸货。

    等包装都拆开,周荣先教周父周母怎么用冰箱和洗衣机。

    一乡亲羡慕的说:“传民叔,这冰箱和洗衣机好高级啊,得不少钱吧?”

    周父傲娇的说:“双缸洗衣机458元,冰箱3780元,彩电要4874元呢!太贵了!我让大荣别买,她非要孝敬我和她妈,你们说这孩子,真是越大越听话。”

    乡亲们听了这价格,倒吸一口气,都在那说东西贵,他们要攒上几年才买得起。

    周母不想别人议论她闺女,说:“食品厂下半年的分红快要发下来了,加上你们田里的收入,想买这几样电器不成问题。

    我们家大荣是个孝顺孩子,宁可自已省吃俭用,也想把最好的给我和她爸,她自已在城里看的就是一个小的黑白电视。”

    周荣的卷发、呢子大衣、皮包、皮鞋,无不彰显着她是有钱人。

    周家福他们回村建房子,与大家闲聊时,也提过周荣在南方做生意,收入不错,且人家之前是当大官的,工资和退休金不是农村人能比的,还有食品厂的分红。

    对于周荣有钱这事,大家不觉得奇怪,就是羡慕周父周母生了个好女儿,愿意为父母花钱,凡事以父母为重。

    现在一些年轻人,有钱了都喜欢花在自已身上,舍不得给父母用,就凭周荣的一片孝心,他们都不能在背后说酸话......

    一乡亲开玩笑的问周母:“英婶,我家吃不完的菜,能放你家冰箱吗?”

    周母:“这段时间家里客人多,肯定是不行的,等我家酒席摆完,孩子们都回城了,你们可以放点鱼、肉什么的,但我要声明一点,冰箱就这么大,放满了后,那些后来的,可别有怨言。

    东西要是放在里面坏了,也不许找我扯皮。”

    “那不会!我就是想体验一下被冰箱冻过的食物是啥样的,出了状况,保证不怪婶子。”

    周母:“那就行。”

    一青年摸着彩电,笑问:“大荣姑姑,这彩电你会放吗?能不能让我们看一下彩色电视放的节目,和黑白的有啥不一样?”

    经过十来年的发展,现在白天也能收看节目了,中央一台、二台、三台都有不同的节目播放。

    周荣:“我会放,你们有谁会接天线的,帮我把室外天线接一下。”

    那青年说:“我会接,我家的黑白电视,就是我接的室外天线。”

    等他和几位乡亲把天线接好,周荣打开电视,中央二台正在播放《霍元甲》,彩色的画面,清晰的人物头像,让大家觉得不愧是彩电,效果就是比黑白电视的好。

    《霍元甲》83年被南方电视台首先引进播放,84年中央台重播,那些买了黑白电视的人家,已经看过了。

    可重看一遍,大家仍看的津津有味,就连那首“万里长城永不倒”也百听不厌。

    乡亲们被电视里的剧情吸引,都不愿离开,周母只好搬来几条长凳子,让大家一排排坐好,免得前面的人挡住了后面的人。

    直到节目播完,天也快黑了,大家才依依不舍的回家。

    晚上的节目通常比白天的更精彩,一青年问周母,吃过晚饭,能不能还来看电视。

    周母:“你们想来看,我肯定是欢迎的,记得把家里的事忙完再过来,要是被媳妇或老娘骂,我可不管。”

    “婶子放心,我现在就回去帮我媳妇做饭!”

    第556章

    你想投钱?

    白天很多乡亲去干活了,等他们回到家,几乎都知道了周父家买了彩电、冰箱和洗衣机。

    大家想见识下彩色电视是啥样的,快速吃过晚饭,就去周父家围观。

    周母有预感,今晚来看电视的人会很多,直接让周父把彩电搬到院子里,还准备了些板凳放好。

    不到七点,周父家门口就挤满了想看电视的人。

    晚上的节目确实丰富,《上海滩》、《射雕英雄传》、《陈真》都在不同频道播放。

    这三部电视剧都是85年引进内地的,不少人已经在村里有电视的人家看过了,但今晚是他们通过彩色电视观看这些节目,一个个都非常的兴奋。

    经过大家的争论,决定先看《上海滩》,等一集完结或播放广告的时候,就跳到《射雕英雄传》那个台。

    周荣已经把彩色电视的使用方法教给周父了,他为了显示自已“一家之主”的地位,牢牢握着遥控器。

    别人要看什么,他不管,只问周母想看什么。

    周母不想扫乡亲们的兴,说先看《上海滩》,再看《射雕英雄传》,周父立马按照指示调台。

    直到九点半,电视播完,大家才离去,无不感叹彩色电视好看,周父周母有福气。

    家里终于恢复了安静,周荣他们能好好休息了......

    第二天一早,周父他们刚吃完早饭,一群妇人就结伴来找周母,问能不能看彩电,说到了晚上,好位置都是年轻人的,她们抢不过,站在后面都看不清人像,只能白天过下瘾。

    来的人,都是经常陪周母唠嗑的,这点小要求,她自然要满足,不仅给大家开电视,还把家里的花生瓜子拿出来招待大家。

    大家不好意思占这种便宜,问周母家里有没有什么活,她们一边看电视一边帮着干。

    周母:“今天家里没事,咱们该吃吃该喝喝,等明天早上我家的菜买回来,你们帮我打下手,该切的提前切好,该卤的卤一下。

    我们家那几个孩子一直住城里,指望他们干活,有点靠不住,我还是相信你们的手艺。”

    一妇人说:“英婶放心,帮厨这种事我们最拿手了,保证把你家的宴席办的妥妥当当!”

    现在放的电视剧,周荣前世都看腻了,见家里没什么事,就去食品厂转一转,半路上遇到了周家星。

    “大荣姐,你要出去办事吗?”

    周荣:“不是,打算去食品厂,有事?”

    周家星:“是有点事找你,我们边走边说。”

    周荣:“嗯。”

    周家星:“大荣姐,我听家福哥他们说你在南方创办了一家基金公司,可以把大家手里的闲钱拿去投资,赚到钱后按比例分红,你那公司现在还要资金吗?”

    周荣笑问:“你想投钱?”

    周家星:“对!我有点存款,厂里的公账上也有一些钱,我想把它们存到你那个公司,让钱生钱。”

    周荣:“投资是有风险的,有赚就会有亏的时候,你自已的存款,要是亏了,自已难受一阵子,不会有什么坏的影响,要是把公款亏了,怎么和乡亲们交代?”

    周家星:“请大荣姐放心,我不会拿乡亲们的分红去投资,除非他们本人愿意。

    厂里的收益,每年都会留下20%,用于添置办公设备、修车、加油等,这些乡亲们都是理解并支持的,长年累月下来,公账上有不少闲钱。

    从食品厂通往县里的路,都是石子路,用了这么多年,早就坑洼不平了,路面的石子大部分被雨水冲走,露出泥土,大雨后车轮很容易陷进去。

    送菜的卡车有好几次都坏在了半路上,导致送货不及时,被各单位埋怨。

    路面也窄,拖拉机和卡车不能同时通行,每次遇上,要倒半天的车,才能把路错开。

    我向乡政府反映,希望县里能拨款修路,县里给的答复是,现在财政困难,没钱给我们修路,那我们只能自已想办法了,厂里出大头,再找乡亲们凑一点,把路给修了。

    我来找你之前,已经和厂里的几位管事商量过了,他们都同意这么办。

    大荣姐要是不反对,等过几日我把最后一批分红发了,就把投资款送你那去。”

    周荣也不喜欢乡道上的路,能把人的骨头给颠散架,她在南方赚的钱,不方便大数额的拿出来。

    毕竟现在一个万元户都能被十里八乡羡慕,还能上报纸登头条,她作为退休干部,要是一次捐个几百万给村里修路,即便她能证明钱的来路是正常的,也会引起一些人的嫉妒。

    到时暗戳戳的害她,或是寻个由头没收资产,她和她的家人都要倒大霉。

    周荣本想过几年政策更加开放了,百万富翁在国内不再是稀奇事,就回江城开个服装厂,以工厂的名义给村里捐钱,就不会扎眼了。

    现在周家星提起修路的事,她只能将计划提前......

    周荣:“如果你们都商量好了,可以把钱存我这,我会和你们签协议,注明收益与风险。

    我们可以自行修建家门口和厂区的路,但修乡道,需要政府审批,否则就是违法的,你一定要把审批文件拿到手,别到时候被人找麻烦。”

    周家星:“我明白,会提前写申请书的,或是直接把钱给县里,让他们安排人修路。”

    周荣笑道:“钱到了县里,路估计就修不成了,要修也是敷衍了事。回头我和你四桂姐说下这个事,争取让省政府出面,县里就不敢做手脚了。”

    周家星:“好,谢谢大荣姐。”

    周荣:“从厂里到县里的路,有50多公里,就算政府批了修路的事,靠厂里那点钱也不够。

    我认识几位香江的老板,他们答应要在江城投资一个服装厂,交给我负责,还给一定的股份。

    等工厂建好营业,我的分红拿到了,就出资和你们一起修路,在这之前,先弄点碎石把那些坑洼的地方填一下吧。”

    周家广:“我们之前填过很多次,有些石子被雨水冲走了,还有些是被那爱占便宜的人悄悄挖走修自家的房子,这次修路,我打算修水泥路,看他们还怎么挖!”

    周荣:“嗯。”

    第557章

    这种大喜事,必须要全村都知道!

    12月19日中午,周家华、周家富、周家广他们带着媳妇孩子回了周家湾。

    周庆泽那帮孩子一到家,就被彩电吸引了,站在电视机前一动不动。

    周父周母没指望他们干活,孙子孙女能回来,两人就很开心了。

    周父吩咐周家华、周家富、周家广、周庆宏他们去各家借桌椅板凳,再去贴对联,挂灯笼。

    谢翠莲、陈茉莉、肖晶晶则帮着周母去给各个房间铺床,方便大家晚上休息。

    没人给周荣派活,她就在外面和那些帮厨的人聊天。

    周家湾有很多男子会做大席,谁家有红白喜事,他们就会帮忙,事后给几包烟就行,会来事的主家,也会根据自家条件塞点红包。

    都是族亲,不管红包里的金额是多少,大家面上都不会说什么,但太小气的人家,会减少来往。

    帮厨的一般是和主家关系好的妇人,或自家的女儿、儿媳。

    周父周母在村里的人缘好,乡亲们也沾了周荣不少光,家里难得办喜事,大家都来帮忙。

    本该忙的脚不沾地的周荣、谢翠莲、陈茉莉、肖晶晶几人,因帮工的人太多,反倒清闲下来了。

    周荣从省城买了很多烟和糖回来,帮工的人,不论男女,她都发了一包烟,塞了一把糖,大家得了实惠,干起活来更尽心了......

    下午,一位电影放映员推着自行车找到周父家,说周桂、周彩委托他来放两场电影,庆贺新房落成。

    周桂、周彩今天要去市政府开会,只能明天回来,两人知道周父好面子,商量后,提前联系了乡政府,希望安排放映员于12月19-20日晚上,在周家湾各放一场电影,费用会让邮递员送过来。

    目前下乡放一场电影的费用是120元,周家湾这些年效益不错,过年的时候,都会请放映员来放电影,胜利村的其他村庄,同样如此。

    那些没钱放电影的村子,村民就会跑到能看电影的村子里,每到年底,整个胜利村都是最热闹的时候。

    周父没想到周桂、周彩会安排人来放电影,这种大喜事,必须要全村都知道!

    周父吩咐刚扛了个八仙桌回来的周家广,去通知乡亲们,今晚和明晚,他们家请大伙看电影。

    因现在供电不稳定,周父担心晚上突然停电,闺女、孙子们不习惯,也影响电影播放效果。

    村里之前放电影时,就遇到过中途停电的情况,放映员自备的柴油机,倒腾了半天才让幕布重新亮起来,没少被人抱怨。

    周父可不想他家闺女花了钱还引来埋怨,找周母拿了200块钱给周家华,让他赶紧去乡政府,把周家湾这条线路包个两天两夜。

    为了满足大家个别时期对电力的需求,同时创收,乡政府制定了一条规则,想确保不停电,可以花钱包下整条线路。

    从乡政府到周家湾的这条电线,交100元,可以保一天一夜不停电。

    承包期间,只要是共用这条线路上的村庄,都不会停电,其他村子就要看运气了......

    现在的生活水平比前些年好了很多,家里有红白喜事都会摆1-2天的宴席,晚上宾客会留宿,大家就聚在一起打牌消磨时间。

    不想家里突然“变黑”,主家通常都会提前找乡政府包下线路,让亲戚们有个好心情。

    一些孩子想在电灯下写作业,或有电视看,巴不得天天有人办喜事,然后去包线路,这样家里就不用停电了......

    放映员在周父家喝了杯水后,就开始架设放电影的器材。

    周父家的院子面积有限,幕布也不好固定,只能和往常一样,在祠堂前面放电影,那里的位置大,全村的人都可以去观看。

    周桂、周彩定的电影是82年上映的《少林寺》,及今年上映《芙蓉镇》。

    周家广把这两个电影信息刚散布出去,一些孩子就搬着自家的凳子去祠堂那占位置。

    《少林寺》在周家湾放映过一次,但孩子们仍喜欢看,《芙蓉镇》因刚上映不久,大家还没看,很期待。

    吃过晚饭,全村的男女老少都集中到了祠堂那,无不感叹周父周母命好,生了三个孝顺又有出息的闺女。

    大闺女帮家里添置好几千块钱的家电,二闺女三闺女又请大家看电影,他们要是能分得一丁点这样的福气就好了......

    20号上午,江逸明开着吉普车,带着父母和周彩回周家湾。

    江嘉诚在部队,江嘉信在鹏城,江嘉文和江丽君在外地上大学,没办法赶回来。

    沈善琪、沈善瑞因在外地上班,也没有时间参加宴席,周桂租了一辆出租车,与丈夫公婆一起回周家湾。

    许曼、王城南、陈展宁、妮妮、周庆平他们带着孩子,包了三辆出租车回来。

    沈清然、周笑、周琴、周薇也带着丈夫孩子回了周家湾。

    江城的夏天像火炉,冬天又冷风嗖嗖,许瀚启不想他老婆孩子受罪,就买了一辆桑塔纳,花了18万多。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