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18px
字体 夜晚 (「夜晚模式」)

第187章

    许瀚启:“你既然不认识他们,就不用谈了,我带他们回去干活了。”

    许家有三爷罩着,陈无名不敢和许瀚启叫板,示意他的兄弟让开一条路。

    他今晚的损失和委屈,只能找店老板讨回来了......

    许瀚启带着沈清然的两个同伴离开后,陈无名就和他的兄弟把饭馆老板揪出来,索要1000美元,要是不给钱,就砸店。

    老板气急,他今天真是倒了大霉,个个都来勒索他!

    店老板不敢和陈无名他们硬刚,为了尽快送走这几个搅屎棍,忍痛交了1000美元。

    当初盘店时,他看这家店的位置不错,客流量也大,好好经营,一年能挣不少钱。

    盘下后才知道,麻烦事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多,隔几天就有混混来收钱,不给就砸店。

    警察不管唐人街的事,报警没用,一旦他报警,被报复的更严重。

    老板万分后悔盘下了这个店,也埋怨沈清然长的太好看,要不然今晚的事不会发生,他就不会白白损失1000多美元。

    以后不能再找漂亮的姑娘做服务员了......

    许瀚启带着沈清然的两个同伴去诊所检查了一下,都是皮外伤,上点药,休养几天就好了。

    待包扎好伤口,许瀚启就带着两人回了自家餐厅,与沈清然汇合,并把讨要来的工资给到她。

    陈无名那几人一看就是这里的地头蛇,出了今晚的事,其他店估计不敢收他们,可没有工作,以后的吃喝就成问题了,沈清然斟酌着问许策,他们店里缺不缺打杂的。

    许策回想起自已一家刚来美国时的那段心酸经历,很同情沈清然他们的遭遇,也知道他们需要钱才能在这里生存下去。

    “我这餐馆不缺人手,而且你们刚和陈无名他们发生了冲突,那帮人没占到便宜,不会善罢甘休的,你们短期内不适合出现在人前。

    我妻子有一家服装店,所有的衣服都是她自已设计和制作的,她与一些商铺和学校有合作,近期要赶工,她那里缺帮手,我可以把你们引荐过去帮忙。

    不过她那里是计件工资,按照不同工序,10美分到1美元的收入不等,手脚快的话,一天能挣个二十几美元。

    你们先干几天,熟悉了后可以把部分的布料、配饰拿回宿舍,加工好之后再给她,这样就不用来回跑,耽误你们的上学时间了。”

    沈清然欣喜的说:“谢谢许叔叔!我们一定会好好干的,您看什么时候方便,带我们去认识一下嬢嬢。”

    许策:“现在就可以,你文嬢嬢的服装店就在我饭馆的斜对面,他们的加工车间在铺子的后面和楼上,让瀚启带你们过去。”

    沈清然:“好的,谢谢您!”

    有了许瀚启的引荐,文馨直接带沈清然他们熟悉车间,并承诺可随时来上班。

    文馨的制作车间虽然小,但几乎都是机器操作,人只要稍作协助就行。

    沈清然他们第一次见识到先进的缝纫机和锁边机,是如何高效工作的,不由感慨自已国家和美国的工业化差距。

    沈清然盘算了一下,把布料带回宿舍,靠双手累死累活的干上一天,不及机器一小时。

    她和同伴商量后,决定把一些简单的发饰制作、钉扣子等工作带回宿舍,制作衣服等繁杂的工序,则到车间来靠机器完成,这样一个月下来,也能挣不少钱。

    有了稳定工作,沈清然他们再也不用为生活费发愁,一心一意专研学业......

    79年1月29日

    (农历正月初二),中央为地主、富农等hei五类人员摘帽。

    中央决定,除极少数坚持反动立场至今还没有改造好的以外,凡是多年来遵守法令,老实劳动,不做坏事的地、富、反、坏分子,经过群众评审,当地政府批准,一律摘掉帽子,享受普通公民待遇。

    凡入学、招考、参军、入团、入党和分配工作等方面主要看政治表现。

    资本家在特殊时期,属于hei五类人员,新政出来后,他们只要提交资料,经过审批,身上的帽子就能被摘掉......

    许曼从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激动的眼泪都出来了,她终于有机会恢复平民身份了!

    王城南看到新政的第一时间,就去为许曼及所有许家人,还有薛婉仪提交资料。

    因他们这些年的表现很好,又有王城南作保,审核文件很快得到批示......

    第483章

    一切都过去了

    拿到恢复身份的文件后,王城南买了些酒菜回去和许曼庆祝。

    许曼看完文件,确认她和家人的身份真的恢复了,搂着王城南不停的哭。

    王城南轻抚着她的后背,温声说:“一切都过去了,以后我们开开心心的过日子。”

    许曼:“嗯,谢谢。”

    王城南:“你是我的妻子,我做所有事都是应该的,不用谢,明天我们去爸妈那,把这好消息告诉他们。”

    许曼:“好。”

    许父许母和许筠他们得知自已的“帽子”已经摘了,均长呼一口气。

    许母高兴的直抹眼泪,说她从今以后就能堂堂正正的出门了,再也不用被人议论和用奇怪的眼神看待了。

    为了感谢王城南,许父和许筠轮流给他敬酒,但才喝了一杯,就被许曼呵斥住了,说喝酒伤身,大家都上了年纪,应该克制。

    许筠小声嘀咕道:“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凶,也就姐夫把你当个宝。”

    许曼帮着许母上菜,正好听到了这句话,咬着牙问:“你在说么斯?再说一遍!”

    许筠:“......我夸你呢,说你温柔贤惠、通情达理,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是百年难遇的好女人,姐夫能娶到你,是撞了大运。”

    许曼:“希望你这些话是发自内心的,否则有你好看的!”

    许筠:“......”

    许父笑眯眯的抿了一口酒,这个不着调的小儿子,也就闺女和大儿子能压制。

    不晓得老大一家在美国怎么样了,要是能在有生之年见一面就好了......

    各区政府和街道办自新政公布后,每天都是人山人海,所有hei五类人员争先恐后的提交资料,以便能尽快恢复身份。

    只要拿到批示文件,大家为了表达心中的喜悦,都会在家门口放一挂鞭炮庆贺。

    姜文娟家的表现好,他们的批示文件很快下来,也在门口放了挂鞭炮,他们终于能挺直腰杆做人了,必须要庆祝一下!

    周荣得知许曼他们的身份恢复后,就让秘书章子松去联系文工团和工商联的负责人,陈公馆和许家,是时候收回来了......

    文工团和工商联已经换了几个负责人,当初和许曼他们签协议的人不是调岗就是去了乡下。

    要是其他人来讨要房子,现任负责人绝不会给,这宅子宽敞舒适,在里面办公心情都能好上几分,当年的事,他们毫不知情,仅凭一张协议,不能说明什么,想赖掉很容易。

    可现在市工商局的局长亲自过问这事,大家就不敢耍心眼了,核实协议内容是真实的之后,承诺等他们找到新的办公场地,就立马归还宅子。

    章子松拿出一份文件给到两位负责人,说周荣已经找街道办打过招呼了,那边腾了几间办公室出来,文工团和工商联直接搬过去办公即可。

    章子松希望两处宅子在3月份之前能腾出来,以便交付给原来的主人。

    人家连办公场地都找好了,文工团和工商联的负责人无法推脱,只能交代下面的人,赶紧搬家......

    与文工团及工商联确认了搬家事宜,周荣就把这事告诉了许曼,让她去通知许父许母,3月份后就能住进许宅了。

    许曼感激不已,问周荣想要什么,只要她能办到,绝不含糊。

    周荣笑道:“请我去璇宫饭店吃一顿吧,就我们两个。”

    许曼:“没问题!”

    周荣回家后,把陈公馆即将收回来的事告诉了薛婉仪。

    薛婉仪:“谢谢你为我们操心,那宅子的房契早就给了小曼,房子要如何处置,由她说了算。”

    周荣:“您不打算搬回去?”

    薛婉仪笑道:“那么大的房子,如果就我一个人住,怕是住个几天,我不是疯掉就是去寻短见。

    我不晓得自已还能活多久,为数不多的日子,我想和孩子们待一块,展宁和瑾瑜在哪,我就想去哪,免得死了都没人知道。”

    周荣明白,人到老年,最害怕的就是孤独和被遗忘,总希望身边有人关心,有人问候。

    她理解薛婉仪的心情,浅笑道:“展宁和妮妮都有职务在身,住进陈公馆不合适,太张扬了,会被人乱作文章的,您和他们一起,先住在家里吧,我们做个伴。”

    薛婉仪:“好!”

    周纪帆已经跟着周庆平他们回了单位,元宵节后,周荣安排好工作的事,请了十天的假,把周欣欣送回她父母那。

    周欣欣得知很快就能见到爸爸妈妈了,开心的在火车上又蹦又跳,还给周荣讲故事、背诗,让同一个卧铺车厢的乘客羡慕不已,直夸周荣家有福气,得了个这么聪明伶俐的孩子。

    大家的夸赞,周荣坦然接受,她家的孙女,肯定是世上最好的!

    周荣提前给梁静怡发了电报,说了自已的车次信息。

    周庆安执行任务还未归,梁静怡将双胞胎儿子交给母亲和勤务员代为照顾后,就来车站接周荣和周欣欣。

    一见到梁静怡,周欣欣就开心的扑过去,搂着她亲了又亲。

    梁静怡也回亲了周欣欣几下:“我们去帮奶奶拿行李,外婆在家里做了很多好吃的等着我们。”

    周欣欣:“好的,奶奶带了好多吃的,说是送给你和外婆,可重了,你拿不动,我帮你。”

    梁静怡:“真乖!”

    梁静怡向后勤部申请了一辆吉普车来接周荣,一路上,她介绍沿途的风景,邀请周荣多住几天,好到处玩一下。

    周荣请了十天假,就是想到处转转,对梁静怡的邀请,她欣然答应。

    到了部队家属区,梁母黄四菊,把周荣一顿猛夸,说她工作干的好,子女也个个教导的出色,是女性的楷模。

    周荣同样把她夸了一顿,说她是梁司令梁振邦的贤内助,没有她,就没有梁司令的今天。

    黄四菊没读过书,与梁振邦结婚,是父母定的娃娃亲。

    梁振邦没有功成名就前,她一直在家务农,带孩子。

    后来梁振邦的职务越来越高,她的危机感就来了,生怕她男人和其他抛妻弃子的人一样,打着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的幌子要换老婆。

    还好她男人有良心,没提离婚的事,还把她和三个孩子都接到部队里住。

    这些年,黄四菊的心里很自卑,觉得自已没本事,配不上梁振邦。

    现在听周荣说梁振邦的成就,有她的一份功劳,立马喜笑颜开,做起饭来更加用心了,恨不得把一碗普通的青菜都炒出花来,让周荣一辈子忘不了她这个亲家母的好厨艺......

    第484章

    妈,你有办法处理这些人吗?

    周荣给双胞胎孙子带了些衣服、奶粉、鸡蛋,还给他们每人一个百元红包。

    梁振邦和黄四菊,周荣也带了些礼物,主要是江城地区的特产,如风干的武昌鱼、麻糖、麻烘糕、米酒、盐蛋、莲子等。

    黄四菊见了,更喜欢周荣了,吃过饭,就带着她去家属区转悠,逢人就介绍周荣的身份,还说自已找了个世上最好的亲家。

    晚上,大院的小礼堂里要放电影,黄四菊早早的做好晚饭,拉着周荣去占位置,还特意带了一包瓜子,方便看电影的时候吃。

    电影放到一半时间,周荣想上厕所,就走开了一下。

    等她返回小礼堂时,在路上看到一个人影很像周庆安,她尝试着喊了一声:“庆安?”

    周庆安听见他妈的声音,还以为自已出现了幻觉,待走近几步,看清周荣的容貌后,惊喜不已:“妈,你怎么在这里?”

    周荣:“送欣欣回来,她想爸爸妈妈了。”

    周庆安见四下没人,小声说:“妈,我遇到麻烦事了,你帮我想想办法。”

    周荣:“怎么啦?”

    周庆安:“我们小队执行完任务返回的途中,路过王家河,战友王大伟说他爸前些天生病了,不知道好了没有,想回去看一眼,图个心安。

    我想着任务都完成了,又到了他家门口,回去看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同意了。

    王大伟回家后,我和其他战友在王家河的村口等他。

    没多久,一姑娘捂着脸跑出来,说家里人打她,她要跳河自杀。

    我们以为她说着玩的,没当真,谁知她就当着我们的面,一头扎进了河里。

    我们是军人,不能见死不救,就好心把她救了上来,可那姑娘说我碰了她的身体,毁了她的名节,要我负责,不然就去上吊。

    后来她的家人找了过来,也说要我负责,还要拉着我去拜堂,我拔了枪,他们都不怕。

    他们和我们拉拉扯扯了好久,不停的嚷嚷当兵的欺负老百姓,玷污他们家闺女不想负责。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对我们指指点点,我和战友拿他们没办法,就把那些人都带到了当地公社管理处,趁着社长和他们交涉时,我和队友们以上厕所的名义偷跑了。

    王家河离我们这不远,我担心他们会来闹事,正想去找我岳父商量该怎么办,就遇到了你。

    这事不宜闹大,能不惊动我岳父最好,妈,你有办法处理这些人吗?”3938

    周荣:“我之前和你说过,在外面碰见女人崴脚、落水等情况,不确定对方身份的时候,不要管,因为她们极有可能藏着龌龊的心思来陷害你。

    良心过意不去,非要救,也是喊上一群人一起去救,绝不能独自行动,你没记在心里?”

    周庆安:“我记住了,我没有下水,是让另外两名战友去救人的,那姑娘救上来的时候,昏迷了。

    战友用了急救方法不见效,向我请示,我以为她死了,就用手去探她的鼻息,不料她突然睁眼,一把抓住我的手腕,说我摸了她,要对她负责。

    我向她解释救人的不是我,她不听,说她什么都没看见,只看见我摸她的脸,我要是不娶她,她就去上吊。

    我们还没争辩两句,她的家人就来了,和我们一顿胡搅蛮缠。”

    周荣:“你不觉得这事很奇怪吗?”

    周庆安:“是很怪,她好像要故意赖上我。”

    周荣:“他们的身份核实了吗?”

    周庆安:“核实了,那姑娘是王大伟的堂妹,叫王珍珠,我们在村口等王大伟时,她还和王大伟的妈及她爸,来给我们送过水。

    送水那会儿,她一直低着头,很是羞涩,我们以为这是一个善良的姑娘,结果竟是这样的恶毒、难缠。”

    周荣:“王大伟和你一块回来了吗?”

    周庆安:“嗯,他和几个没成家的战友住在宿舍区,我让他们回去休息了。”

    周荣:“从这去王家河需要多久?”

    周庆安:“我们这次开了卡车,从王家河回来,花了两个多小时。”

    周荣:“我们去找王大伟,问他点话。”

    周庆安:“好。”

    王珍珠赖上周庆安,王大伟很不安,室友喊他去洗澡,都没听见。

    周庆安来找他时,他还在发呆。

    周庆安喊了好几遍,他才回神。

    王大伟:“营...营长?有新任务?”

    周庆安:“不是,你出来,我有事找你。”

    等见到周荣,周庆安介绍了她的身份。

    王大伟连忙敬礼:“阿姨好!”

    周荣:“你好,我儿子和我说了王珍珠的事,我想确认一下,她知不知道我儿子的职务和长相,是不是你告诉她的。”

    王大伟:“我没和家里人说过营长的事,但我这个堂妹一直想嫁个军官,我那天回家看我爸,我妈得知营长他们在村口,想把他们喊到家里吃饭。

    营长他们没同意,我妈就想给他们送些茶水,珍珠不知从哪听说营长来了,就闹着要一起去。

    我大伯是我们村的生产队长,也是珍珠的爸爸,他说营长来了,他这个小队长不拜访一下不合适,就跟着我们一块到了村口。

    送水时,我向大伯介绍了营长的身份,珍珠估计是那个时候动了歪心思。”

    周荣:“王珍珠会游泳,是吗?”

    王大伟:“我们在河边上长大的孩子,没有哪个不会浮水的,珍珠不仅会游泳,还会憋气,一次憋个几分钟不成问题。

    她是家里的老幺,上面有四个哥哥,我大伯、大伯娘、几个堂兄弟很宠她,只要是她想要的,都会千方百计的弄回来给她。”
← 键盘左<< 上一页给书点赞目录+ 标记书签下一页 >> 键盘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