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丁世昌没地方可去,只能回老家。丁父丁母得知他被学校开除了,同样不愿接受这个事实,闹着要去讨说法。
丁世昌回家后,解释他被开除的原因,是周家湾的人陷害他,他没有过错。
丁世昌的大哥丁世文,在一家工厂做会计,打交道的人比较多,他坚信一个单位做出开除职工的决定,定是对方犯了大错,且影响恶劣。
丁世文不想因为他弟弟,让全家人受连累,将自已的分析说了出来,并要求丁世昌告知实情。
丁世昌支吾道:“我和那个周巧巧本来就没多少感情,离婚是迟早的事,我和小岚真心相爱,为什么不能在一起?
周家湾的人就是故意害我,你们是我的家人,必须站我这一边,帮我去讨公道!”
丁世文:“你当初要娶周家女儿的时候,给家里写了一封信,信里可不是这么说的,你说你喜欢周巧巧,她为人善良单纯,家世也好,有好几个当大官的堂姑姑,对你的前程有帮助。
你想娶她,让家里给你寄钱盖房子、打家具,我们以为你找到了一位好妻子,给你寄了200块钱。
现在你抛弃了人家,竟然还觉得自已没错?活该你被人家报复!”
丁世昌:“......”
第477章
我为自己的前程打算有什么错?
丁世昌始终不觉得自已做错了,狡辩道:“我和周巧巧结婚后才发现,他们家和那几位堂姑姑没什么来往,想找她们办点事根本不可能。
他们不帮我,我为自已的前程打算有什么错?
我都离婚了,也赔了周巧巧钱,他们为什么不愿意放过我?非得让学校把我开除了才甘心?
他们就是仗势欺人!我不服气,我要去告他们!”
丁世文:“你有什么证据证明是周巧巧的堂姑姑在害你?何况这件事本来就是你有错在先,你想攀附周家,就应该一心一意对周巧巧,而不是三心二意,这山望着那山高。
稻种撒到田里去,还得几个月才能长成稻子呢,你和周巧巧才结婚多久啊,平日又没展示出什么能耐,人家凭什么帮你?
难得考上了大专,就立马找新对象,要是我,我也会给你点教训!”
丁世昌:“......你是我亲哥吗?帮别人不帮我!”
丁世文:“正因为我是你亲哥,才对你说这些话,要是外人,我才懒得开口。”
丁父:“你们都别争了,想想现在该怎么办吧。
世昌好不容易考上大学,就这样被开除了,那个周家也太黑心了,多大的事啊,不就是谈了个对象吗?解释一下,和那姑娘分开了不就行了,至于断人前程吗?!”
丁母:“就是!世昌考上大学那会儿,左邻右舍没有不羡慕的,天天夸我有福气,生了个好儿子,以后有享不尽的福,你们几年不登门的姑姑特意拎了鸡蛋和酒来看我们。
现在倒好,世昌被学校开除,让我以后怎么出去见人?
我们一块去周家讨个说法,让周巧巧那几个有本事的堂姑姑,把世昌的大学生资格给恢复了,要不然,我们就赖在周家不走,或是去省城告状!”
丁世文无奈的摇摇头:“没有谁家的长辈看着自家晚辈被人欺负还无动于衷的,即便他们平日没什么往来,可脸面还是要的。
世昌欺负了周巧巧,这是不争的事实,只要这事捅到她那些当官姑姑的面前,人家肯定是要出手的。
当官的,收拾我们这种无权无势的老百姓,压根不用自已动手,人家暗示一下,多的是为他们办事的人。
你们没有证据证明这事是周家姑姑干的,就算有证据,又能怎么样?人家哪一条办错了?是不是世昌自已的问题?
你们都消停点吧,我们家经不起大风大浪,要是因为世昌,全家的工作给丢了,以后的日子怎么办,都去喝西北风吗?”
丁母一听家里可能会招来报复,立马歇了去周家闹事的想法:“世昌啊,你和周家闹翻了,买工作的事肯定没指望了,你把那1000块还给我吧。”
丁世昌:“......妈,钱都被周巧巧拿走了。”
丁母:“啥?!她凭啥拿你的钱?那可是我和你爸的养老钱,你必须要回来,现在就去!”
丁世文觉得他这个弟弟,越来越不老实,冷着脸说:“你不要说话说一半,你把实情都说出来,不要支支吾吾的,更不要隐瞒,你想瞒也瞒不住,还会误导我们做一些不理智的行为。
到时害了我们,你就是全家的罪人!”
丁世昌无奈,只好将他和周巧巧离婚,并赔了1500元的抚养费、补偿费的事,如实交代......
丁父听罢,不悦的说:“那个周巧巧是天仙吗?离个婚还要你赔1500?这事到哪,周家都不占理,明天我和你一起去周家湾,把钱要回来!”
丁母:“没错!人家离婚的姑娘,顶多带走嫁妆,周巧巧凭啥要你给抚养费?她是断了手还是没了脚?那1000块钱是我和你爸攒了好多年的,绝不能便宜了她,必须要回来!”
丁世文:“你们签了字据吗?”
丁世昌:“签了。”
丁世文:“给我看看。”
等看完丁世昌递过来的协议,丁世文说:“这笔钱要不回来了,就当买个教训吧。”
丁父不解,抢过丁世文手里的协议看了后,郁闷的说:“这个周巧巧有高人指点啊,要按这协议上的内容,钱确实要不回来,可一想到我那1000块就这样没了,我心里就难受。
世昌,你去找周巧巧复合吧,脸皮放厚一点,由着她打骂,等她气消了,你们还是夫妻。”
丁母:“你爸说的没错,你俩有个孩子,她不为自已也得为孩子考虑,不然孩子以后定被人笑话没爸爸。
你被学校开除,不会有工厂要你了,这辈子算是完了,绝不能再把媳妇和钱弄没了,那样太不划算,你必须要抓一头才行。”
丁世昌犹豫着说:“周巧巧的几个兄弟太狠了,我要是去了,他们肯定会打死我的。”
丁父:“你不去,指望着我们养你?”
丁世昌:“......爸,要不过段时间再说吧,等周巧巧消气了,我再去找她,或许效果更好。”
丁父:“就明天去,她手里有那么多钱,要是被她娘家人或哪个男人骗走了,你俩和好了又有什么用?”
丁母:“去了后多说点好话,女人很容易哄的,等你们和好后,就寻个机会去找周巧巧的那几个姑姑,服个软,好好道歉,人家看你态度诚恳,说不定就拉你一把了。”
丁世文知道家里人不到黄河心不死,没有接他们话,只要他那个傻弟弟不去省城闹事,随便他们折腾吧。
多被打几次,他那傻弟弟就学乖了......
丁世昌被父母轮流做思想工作,还说他不去找周巧巧复合,就断绝关系,也甭想吃家里的饭,他无奈之下,只好去了周家湾。
周传景在开会时说了,以后不许他再踏入周家湾,乡亲们也觉得他践踏了村里的尊严,一见到丁世昌,就把他往村外赶,要是不走,就动手。
丁世昌还没见到周巧巧,就被打了好几次。
周巧巧得知他来找自已,没有理会,任由乡亲们收拾他。
丁世昌被打了十几次后,再也不敢跨入周家湾地界,回家撒谎,说周巧巧已经改嫁了,钱都败光了。
丁父丁母气得成天在家骂骂咧咧的,边数落丁世昌没用,边让他去想办法找工作,说家里不养闲人。
丁世昌被他父母唠叨的心烦,只能去黑市里倒买倒卖,赚钱养活自已,没干两天就不慎被稽查队的人抓到,以投机倒把罪判了三年......
第478章
奶奶始终是奶奶,替代不了父母
78年12月下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京都召开,会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会后,江城市委、市政府积极进行城市改革的试点和探索。
决定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利润包干、超额分成”责任制,推行记件工资制,逐渐开放集贸市场,恢复发展个体经济等系列措施。
但由于历史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影响,很多单位政企不分,条块分割,使这些好的政策难以执行,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远......
79年1月27日是除夕。
周庆平、钟佳雯带着2岁多的钟乔恩回来陪周荣过年。
单位里不忙,在周庆平的邀请下,钟循慈和乔冬菁也回了江城。
梁静怡在78年的8月份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取名周纪鹏、周纪斐,因周庆安要外出执行任务,她一个人不方便带两个孩子,今年过年就没有回来。
周荣给梁静怡寄了些腊货、奶粉及小孩子的衣服,还把周欣欣平日的各种可爱动作拍下来寄给她。
梁静怡见她婆婆这般有心,孩子也照顾的好,极为开心,给周荣寄了200块钱和北方的一些特产......
周欣欣一边吃着她妈寄过来的红枣,一边叹气。
周纪帆见她这样,凑过来问:“过年了,你怎么不开心?”
周欣欣:“我想爸爸妈妈了。”
周纪帆:“他们工作忙,等忙完了就会来看你。”
周欣欣:“他们什么时候能忙完?我好久好久没看到他们了,他们是不是不要我了?”
请了半天假回来准备年饭的周荣,听了周欣欣的话,说:“你爸爸妈妈最喜欢你了,他们在执行任务,不方便回来,过完年,我带你去找他们。”
周欣欣:“真的?谢谢奶奶!”
周荣:“真想谢我,就来帮我择菜。”
周欣欣:“好的!”
薛婉仪目前还是住在周荣家,帮着照顾几个孩子及做家务。
有她在,陈展宁和妮妮轻松了很多,能将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了,不用为孩子忧心。
吃年饭时,薛婉仪和乔冬菁给了几个孩子,每人一个10元钱的红包。
经过多次吃亏上当,周欣欣已经深刻意识到钱的重要性了。
她见红包里装的是10元钱,忙把红包退给了薛婉仪和乔冬菁,乖巧的说:“太奶奶、乔奶奶,我还没长大,不能收这么多的红包,这钱你们收着,买点好吃的,祝你们长命百岁,心想事成。”
乔冬菁稀罕的揉着周欣欣的脑袋,笑道:“欣欣真懂事,这是奶奶给你的,尽管收着。”
周纪帆见乔冬菁没猜到周欣欣话里的意思,附在她耳旁小声说:“外婆,奶奶给我们定了规矩,红包超过5角要上交,你给10块钱没用,我和欣欣一分钱都拿不到手。
你真想给钱,就今天给5角,明天再给5角,在你回去前,每天给我们5角钱,这样钱就能落到我们手上了。”
乔冬菁:“......”
不想孩子养成一些坏习性,乔冬菁给了两个孩子5角钱后不再给钱了。
周纪帆也不找她要,这5角钱足够他和小伙伴们出去逛街了......
吃过年饭,陈展宁带着几个孩子在院子里玩鞭炮,其他人则在客厅里包饺子。
周荣对周庆平说:“你们初八回单位的时候,把纪帆一块带走吧。”
周庆平斟酌着问:“是孩子吵到你了?”
周荣:“不是,他和欣欣都很乖,每天都会帮着干家务活,我很喜欢他们,可孩子需要父母的陪伴,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我对他们再好,都代替不了你和佳雯的角色。
把纪帆带在身边吧,让他感受应有的父爱母爱,要是忙不过来,就请个人照顾,我出钱。”
从周欣欣的话里,周荣意识到,奶奶始终是奶奶,替代不了父母。
没有哪个孩子不依恋父母、渴望父母陪伴的,她不能因为自已的私心,让孩子的童年有缺失。
孤独是生命的常态,她应该接纳和适应......
一年才见一次儿子,周庆平其实挺想周纪帆的,又怕周荣太孤单了。
“妈,纪帆在你这学了很多本领,是我和佳雯比不了的,要不让他再住几年?”
周荣:“孩子的成长期就那么几年,你们再不和他培养感情,等他长大点,或许就不需要了,到时你们后悔都来不及。
我知道你在顾忌什么,不要多想,我很好,还有妮妮他们陪着我呢!”
妮妮:“对的!我就赖在家里不走了,一辈子陪着妈妈!”
周庆平:“妈妈以后就靠你照顾了,谢谢。”
妮妮:“她是我妈妈,我照顾她是应该的,你和二哥尽管去为祖国争光,家里有我。”
周庆平:“好。”
乔冬菁一直记挂着周纪帆,如今孩子能回到身边,她很高兴,笑道:“这几年辛苦亲家了,把纪帆教的那么好,等他和我们回去了,我让他每个星期给你写信。”
周荣开玩笑的说:“纪帆这孩子啥都好,就是不爱写字,你要他每周写一封信,估计要把他吓坏,随心意吧,我可不想背着一个‘恶毒奶奶’的名声。”
钟佳雯:“我们不会把责任推到您身上的,他快上小学了,文化课得跟上,回去后,我会督促他认字,写信就当课业检查了,最少一个月要写两封信。”
妮妮:“我妈教他认了不少字,很多字他都认识,只是不会写,他毕竟才五岁多,你们别逼的太紧了。”
钟佳雯:“作为祖国的接班人,又带了我和你大哥的基因,肯定要比别人付出的多,才能继承我们的事业。
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我爸天天逼着我认字、写字、算数,日子虽然辛苦,可现在回想起来,我能一年跳几级,比别人早毕业,又能为国家做点小贡献,多亏了当时的咬牙坚持。”
钟循慈:“小孩子确实应该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妮妮没有接话,周纪帆不是她的孩子,她不好过多干涉,只想感慨一句,出生在高知家庭,对周纪帆来说也不知道是好是坏......
第479章
梦想
周荣也没有接钟循慈和钟佳雯的话茬,教育方式没有固定模式及统一标准,只要孩子能承受,又能成才,都可以去尝试。
如果经过验证,他们的方法对周纪帆无用,且孩子很抗拒,大不了再接到身边来......
周纪帆、周欣欣一直和周荣睡,三人睡觉前最喜欢做的事就是一起泡脚。
水太热的时候,周纪帆和周欣欣会把小脚丫放在周荣的脚上,还笑嘻嘻的说这是坐船,他们的小船搭在奶奶的大船上。
包完饺子,三人照旧泡脚。
周荣告诉周纪帆,初八的那天,他可以跟着爸爸妈妈一起回去。
周纪帆一听,开心的咧嘴笑,问:“奶奶,你会和我们一起去吗?”
周荣:“奶奶要上班,不方便过去。”
周纪帆:“那我想你了怎么办?”
周荣:“给我写信怎么样?”
周纪帆:“......除了写信,就没别的办法?”
周荣:“你觉得还有什么办法?”
周纪帆:“除了写信,就只能打电话了,但打电话要去邮电局排好长的队,好浪费时间。
等我长大了,我就发明无线电话机,走到哪里都能打电话,就不用去排队了,奶奶在家里就能和我说话。
再发明一个像电视那样,插上电就能看到奶奶人像的机器,我们通过这个机器聊天,就像见面了一样。”
十年特殊期结束后,《吹牛大王历险记》、《小人国》、《木偶奇遇记》、《阿拉丁神灯》、《骑鹅旅行记》、《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不再是“毒草”了。
周荣每晚都会拿出其中一本,给周纪帆和周欣欣讲睡前故事。
有一本叫做《科学家谈21世纪》的书,书里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来,里面提到了“旅行无线电话机”、“视盘电影”、“磁性胶片”、“空间站”、“高架列车”、“电动人行道”等等。
周荣给周纪帆讲这些情节时,深深吸引了他,他当时就幻想着,长大后,要把书里的东西都发明出来,看一下是不是真有那些神奇的效果。
现在得知要和周荣分开,周纪帆决定在他的梦想里加一个能看到奶奶人像的机器......
周荣听了周纪帆的话,很是欣慰:“你的梦想很好,要想去实现它们,就得学习很多的文化知识,回了你爸妈那里后,要好好学习,我等着你的机器研发成功。”
周纪帆:“没问题!”
周欣欣:“你说的那些东西,看起来好难,是不是要投入很多钱?你家的钱够吗?”
周纪帆:“......发明这些东西靠我爸妈那点工资肯定不行啊,但我们国家应该有钱,我可以找组织合作,有了组织的支持,我的梦想就能实现了。”
周荣笑道:“对,我们的身后有国家,奶奶也会帮你存钱,支持你的梦想。”
周纪帆:“嗯,谢谢奶奶!”
1月28日,大年初一,正好是星期天,周荣他们放假。
马上要和孩子们分开,周荣不舍,便抱着他们各种拍照。
之后,周荣带着周庆平、妮妮他们去给周父周母拜年。
周父周母是长辈,钟循慈和乔冬菁觉得他们来了江城,又卡着过年的时间,不去拜访一下不合适,就跟着周荣一块到了周家广家。